浅谈情感与语文素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情感与语文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1-11-21T14:17:16.72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冯爱琳
[导读] 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冯爱琳(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语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参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出语文的情趣、韵味,让学生向学、乐学,才能有助于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新型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情感教学人文关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是全民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在这一系统中语文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环,无疑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但现实却是这样的:许多学生(包括相当一部分优秀生)对语文的学习并无多少兴趣,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学中,教师毕竟起着主导作用,而教师教学方式又是制约这一主导作用的关键。所以,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而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也必须有“情感”的参与。可以说,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的成败。因为,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即使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仍具有特殊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教学是一种双边的交流活动,既然是人与人的交流,就必然有情感掺杂其中。情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自己的情感去引发、诱导学生的情感潜质,以独特、深厚而有个性的真情来感染他们。教师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情感流露,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师所传达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感受其喜忧与爱憎,最终影响学生的审美、品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力。
一、以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激发和培养。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具有特殊的人文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会在人的精神层面上产生综合的效应。所以,从事语文教学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感的境界,将学生带入其中,以不同的情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情感不仅是作者写作的本源,是我们阅读文章时产生的共鸣与审美体验的原因,也是教授语文课所必需的手段。晚清思想家魏源说过:“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从事语文教学却无视情感教育,必然导致语文教育的失败。语文教师如果能确切地把握作者撰文时的情感,从而饱含情感地教学,那么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副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博大、深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饱满兴趣。
《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准确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轨迹,从而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学习潜质,才会得到全方位的调动,他们才会“好学”、“乐学”,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二、在诵读中逐渐完善、建构学生健康的人格
语言文化素质,至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日常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素质;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涵养与创造素质。孔子对学生“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教育策略,荀子要求学生“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教学主张,孟子、朱子“深造而必以其道”、“自然而得之于己”的教育观念,从不同的侧面精确地概括了语文素质教育:既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真切的语文素质,又要在这种情感吟诵中获得人类精神文明的涵养与积淀。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诵读感悟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意义还在于,它不仅仅是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感受体验,还深涵着促进学生人格构建的因素。孔子一生教学生读书、诵诗、明礼,更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在他的弟子中,堪称贤人者,无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这是因为他的“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教学方法,客观地遵循了学生人格建构的规律要旨。
历代真正的语文教育行家一向注重文本的诵读。荀子明确主张读书应“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朱熹也有过鲜明的读书“三到”说。这表明,在古人的观念里,读书与人格的建构与完善是密不可分的。重视诵读,原本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习长期陷入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不读书!“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可是,现在充塞于语文课堂的是老师无休止的大量讲解,占据了学生“熟读精思”的宝贵时光。洪宗礼先生说过:“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的确,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品不知其美。只有反复地、充满情感地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
有感情地吟诵,古时称之为“唱读”。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可见,多读能使学生有“感”而“悟”,从而由文本的感悟生发出人生的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读书中思考人生,在为人处世中思考生活,发展个性,建构人格。
三、陶冶学生情操,达到美育与心育的结合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形象、美的形式给人以情感熏陶、心灵滋养,并进而深入人的灵魂深处,给人以道德启示,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教师诗人般的激情,可创设课堂美的氛围,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心田中美的涟漪。例如笔者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赏一段录像,呈现于学生眼前的是千姿百态、娇艳欲滴的荷花,同时又响起流水般极富韵味的古筝曲《出水莲》;此刻教师情不自禁、声情并茂地诵读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诗句化作一种诗情伴着画面和乐曲淙淙流进学生的心田。他们的神情变得专注了,兴奋了。此时,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大量生动的比喻,利用语言与情感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想象再造。如“舞女的裙”、“零星的点缀”的白花、“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月光如流水”、“像笼着轻纱的梦”、“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引导学生将这些句子和关于蝉声和蛙声的描写进行赏析,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这些景物连缀起来,脑海中必定呈现出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月色图。接着,再引导学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