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诗歌意象与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诗歌意象与意境
湖州市南浔区三长学校谢健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如何通过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培养学生去把握诗人情感的“悟性”,是诗歌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正确理解意象与意境;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深入体会诗人情感与“情感投入”。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悟性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性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歌意境与意象悟性情感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凝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1]这个定义,概括地说明了诗歌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特征。就诗歌形式而言,“境”与“象”是指诗人借助于表达感情的具体的景或物,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透过这些外在形式去把握诗人情感的“悟性”,是诗歌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何谓“悟性”?以读诗而言,就是读者对诗中词句、形象画面、情调氛围的分析理解、领会悟通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地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感情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并学会赏析领悟其深蕴,这是诗歌教学的关键。诗歌教学,就是师生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引人诗的意境,并加强悟性训练,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理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用语言将看不见听不到的人的内心情感化为可见可触的直觉形象,这是诗人们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王国维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加细致的描述,他提出“境界说”,其中包括“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气”与“象”、“隔”与“不隔”等,对“意境”这个概念做出了详尽的阐述。不过我认为对中学教师而言,不必过于复杂化,倒是越简明越好。看李白的一首诗:“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全诗通过一连串类似电影蒙太奇镜头:从外景——白露、秋月,特写——玉阶生露、露浸罗袜,动作——下帘、望月等直觉形象,唤起了内在的浓烈的思妇哀怨的感情。这就是意境,它的外在形式是流动的景和活动的人。而意象则是由静态的物构成。比如六十年代西方意象派奉为经典的诗歌《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秋风瘦马……”就是用典型的意象与意象叠加的方式,渲染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来体现主人公落寞的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诗歌而言更是如此,而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由外而内地透过景、物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便成为阅读诗歌的基本途径。
二、感悟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形象、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述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如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将学生引入意境,就必须从窗口入手。在诗中,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当时的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形象。前者是理想世界的后者是现实社会的,两形象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当诗人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二为一。这便是诗人自己勾画的形象。通过教学,学生看到这一切,便悟及到诗中意境的实质了。
2.引导学生理解写诗的背景、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而这个基本情调(也就是情感)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熔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对艺术品进行美感分析,千万不要放过其中的情感脉络。”[2]鲁迅先生也曾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果不了解唐代安史之乱,不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就体会不出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同样,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反映的都是这个特殊人物在国破家亡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感时伤怀的特殊感情。学生了解到诗人的身世、经历,就能设身处地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把握诗歌的基本情调(或氛围),与诗人产生共鸣,进入诗的意境。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构思角度,感悟诗歌的意境
“艺术构思,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动力。艺术家在从审美感受向审美理想的飞跃中,由对众多生活现象较为深广的领悟,向着具体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典型塑造集中,使生动丰富的意象凝聚为完整而特定的形象蓝图。”[3]构思好比选择镜头,对同一个人物或景物,拍摄时选择的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了解诗人构思的角度。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梦中的天姥山是如此的朦胧,又是如此的清晰,实际上是在描绘一种仙境——也就是诗人一直魂牵梦萦的故乡。一步一步的,越来越近了,他仿佛远离了人世的喧嚣,见到了故乡亲人。所谓天姥山不过是神仙境界的一个具象。我们从谪仙望归的角度去理解诗人的感情,就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感悟诗歌的意境
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思想感情相互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确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要讲清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也就是要明白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4]中提炼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用上千斤笔墨”去写“一字一句”(郭小川)。例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其中“长沙”一词用典,诗人把自己比作西汉时的贾谊,表达自己因永王李辚事件而含冤被贬的悲愤之情;“望”与“不见家”两词则可看出诗人对朝廷的留恋与失望愤懑之情;“落梅花”实际上是曲调《梅花落》,此处结合通感的修辞手法,化听觉为视觉,把温暖的江城五月当作梅花纷纷坠落的寒冷冬天,表达诗人冤屈愤慨之情。所以,分析诗歌,要抓住那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
三、感悟诗的情感
1.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诗言志”“歌缘情”。《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5]这说明了诗歌是在人的感情十分激动时的产物。
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饱含着诗人的感情。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地融和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它没有对总理战斗的一生作全面的记叙,也没有对总理的形象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只是选取总理生活工作中的几个典型场面,描绘出几幅生活画面:总理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辛勤的汗水滴洒在沉甸甸的谷穗上;总理在林中宿营地与伐木工人亲切交谈,篝火闪闪,笑语朗朗;总理视察海防哨所,亲手给战士披上大衣……这些画面再现了总理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饱含着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深情。与此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人民群众想总理、盼总理、找总理、呼唤总理的动人画面,使我们感受到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总理爱人民的见证,都是人民爱总理的知音,表达出诗人热爱总理、歌颂总理、怀念总理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教学这首诗,就应该对上述画面及其形象加以分析,让学生体会诗中的形象、感情。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熔诗人、教师之情于一炉,以炼学生之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它支配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细心揣摩作品的情感脉络,揣摩作品人物或作者特定的心理和情感。经过深入的理解和体验,真正做到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6]这样,融诗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