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植物的象征意义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杨花(柳絮)因其飘忽不定来比喻离愁别绪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3.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寂寞、惆怅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黄叶:凋零、美人迟暮5.菊花坚强、清高脱俗、隐逸6.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高洁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梅花纯净洁白,诗人往往借梅花来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7.松柏借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高洁的品质。

正直向上,有气节、坚贞高洁,8.竹虚心黍离(禾黍)表达昔盛国之悲。

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10.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1.春草自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先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此后的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恨。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12.丁香丁香结蕾,含苞未吐,像人的愁怀郁结,唐宋诗人多用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

13.落花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青春易逝。

14.莲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15.兰高洁、美好、君子隐士的象征1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17.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动物的象征意义1.鸿雁:(1)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2.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3.双鲤鲤鱼代指书信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孤寂、愁苦的感情。

5.杜鹃用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一、杨柳
1、暗喻离别,“柳”亦 、暗喻离别, “ 留 ”。
例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王昌龄
2、多种于门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多种于门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例如: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例如: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许浑 许浑
时空永恒。 3、时空永恒。
例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例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 李白 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月圆月缺。 4、月圆月缺。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苏轼
五、梅花
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坚韧不拔,高风亮节。
十二、寒蝉。 十二、寒蝉。代表清高悲凉
例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例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 骆宾王 在狱咏蝉》 《在狱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柳永 雨霖铃》
十三、 十三、鸿雁
1、候鸟。春秋迁徙,秋天时奋力飞回故巢。 候鸟。春秋迁徙,秋天时奋力飞回故巢。
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李煜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辛弃疾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李清照 例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例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杜牧 杜牧 秋夕》 《秋夕》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关键信息项:1、意象名称2、意象含义3、相关诗歌举例4、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11 意象名称:月亮111 意象含义:在古代诗歌中,月亮常常被赋予多种含义。

它可以象征团圆,因为月圆之时人们渴望亲人相聚。

同时,月亮也能代表思念,游子望着明月思念故乡,爱人借月遥寄相思。

此外,月亮的阴晴圆缺还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悲欢离合。

112 相关诗歌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1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通常传达出孤独、寂寞、思念、惆怅等情感,营造出清幽、静谧、悠远的氛围。

12 意象名称:柳树121 意象含义:柳谐音“留”,古人常借柳表达挽留、惜别之意。

柳枝的柔软、细长也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婀娜多姿。

122 相关诗歌举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2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多传达出离别、伤感、忧愁的情感,营造出凄楚、哀怨的氛围。

13 意象名称:梅花131 意象含义: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孤傲的品质。

也常被用来隐喻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志向。

132 相关诗歌举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13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坚韧、不屈、高雅、脱俗的情感,营造出清冷、高洁的氛围。

14 意象名称:菊花141 意象含义:菊花一般在秋季开放,不与百花争艳,象征着隐逸、淡泊、高洁的品格。

142 相关诗歌举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143 意象所传达的情感或氛围:传达出闲适、悠然、超脱、清雅的情感,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氛围。

15 意象名称:鸿雁151 意象含义: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春季北归,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

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古代诗歌意象总汇如下: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整理
1. 植物意象!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叶,那可是秋天的代表呀。

植物可太常见啦,什么梅兰竹菊,各有各的美好寓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2. 动物意象也不少哇!“两个黄鹂鸣翠柳”里的黄鹂多可爱呀,能给诗增添很多活泼的感觉呢。

动物总能传达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哟!
3. 天文气象意象也很牛呢!“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在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有些忧伤的氛围呀。

这类意象能让诗的意境更独特嘞!
4. 器物意象也别小瞧呀!“醉里挑灯看剑”,这灯和剑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种豪迈之气。

它们能让诗歌更有故事感诶!
5. 地理意象多有意思呀!“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那磅礴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

它们可是能给诗增添宏大的背景哦!
6. 人物意象可重要啦!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让我们对那种闲适的生活充满向往呢。

这些人物能赋予诗歌灵魂呀!
7. 颜色意象也很绝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鲜明的颜色让画面感超强的。

能让诗更加生动形象嘞!
8. 场景意象也不能忘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大漠的场景多壮观呀。

它们就是诗歌的大背景呀!
我觉得这些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真的是超级丰富又超级有趣,它们让诗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让人沉醉其中呀!。

古古代诗歌中典型意象

古古代诗歌中典型意象
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3、动物类









动物类—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 哥”,极容易勾起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
象 腔的离愁别绪。
的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
特 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定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
意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花草类









花草类—梅花
梅—最先开放, 傲霜斗雪 —敢为人先 ,
意 不畏权贵—君 子

的 特 定 意
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 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 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 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花草类









花草类—菊花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
古典诗歌鉴赏
意象篇
意 象 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 解 情的客观物象。 读
1、树木类









树木类--松柏
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
意 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 象 在文人笔下,松是 坚贞、孤直和高洁 的象 的 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 特 节的赞美和追求。 定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 意 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 义 ,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
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古代诗歌典型意象一、山水景色在古代诗歌中,山水景色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

诗人们常以山水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山水景色的典型意象:⒈山:代表高远、稳固、坚强和威严。

山的形象常常与壮丽、孤独、幽深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例如《登高》:临岐无弟,山头见松柏。

⒉水:象征着柔软、流动、变幻和宽广。

水的形象常常与柔情、浪漫、清澈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⒊云:代表变化、飘逸、悠远和神秘。

云的形象常常与风、雨、霞等景观相伴,表达出世界万物无常的道理。

例如《登鹳雀楼》:霞绕岭头云蔽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⒋星:象征着光明、神秘、遥远和梦想。

星的形象常常与夜晚、古代文人、希望等联系在一起。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花鸟动物花鸟动物在古代诗歌中也是常见的意象。

它们给人以美丽、生动、自然的感觉。

以下是一些花鸟动物的典型意象:⒈花:代表着美丽、娇艳、繁华和短暂。

花的形象常常与春天、爱情、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⒉鸟:象征着自由、灵动、婉转和欢乐。

鸟的形象常常与天空、枝头、歌声等联系在一起,表达诗人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⒊鱼:代表着自由、活泼、纯洁和坚强。

鱼的形象常常与水、游动等联系在一起。

例如《临江仙》:山高水长鱼如箭,画船空里共鸥还。

⒋虫:象征着小巧、细腻、勤劳和顽强。

虫的形象常常有蜜蜂、蚂蚁、蝴蝶等,表达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

例如《蜀道难》: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川行奈若何?三、岁月变迁古代诗人们常以岁月的变迁来表达他们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的哲理。

以下是一些典型意象:⒈春:代表着新生、希望和生机。

春的形象常常与花开、燕归等联系在一起,表达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例如《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⒉夏:象征着炎热、繁荣和热情。

夏的形象常常与太阳、麦浪、蝉声等联系在一起,表达生命的活跃和充实。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释义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释义

五、其他类别
英雄、古人: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意 象 释 义
代 诗 歌 中 常

一、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与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 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Hale Waihona Puke 二、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六、单一意象也有多重表意功能:
燕子
➢ 燕子——寄寓了春色之美,可表惜春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 ➢ 燕子——寄寓了爱情之味,可表怀人之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燕尔新婚,如兄如弟。(相爱、相思)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追怀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花: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愿望 野草: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
卑微、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三、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孤)雁: 孤独、思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古代诗歌典型意象引言:古代诗歌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其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意象。

这些意象是诗人们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感知和表达的结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就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行详细探讨,并带您一同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第一章:自然意象1:春天的意象- 春风:代表着温暖和希望。

- 杜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爱情的脆弱。

- 翠竹:意味着新生和振奋。

2:夏天的意象- 炎热的阳光:代表着阳光明媚、世界光明。

- 蜉蝣: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荷花:寓意纯净和高雅。

3:秋天的意象- 枫叶:象征着变化和离别。

- 秋霜:代表着岁月和成熟。

- 蒲公英:意味着飘散和离散。

4:冬天的意象- 飘雪:寓意寒冷和孤独。

- 雪花:代表纯洁和美丽。

- 梅花:象征着坚强和顽强。

第二章:人生意象1:年少时光的意象- 春日的笑颜:代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 青葱岁月:寓意人生的朝气和活力。

- 花样年华: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多姿多彩。

2:成长与变化的意象- 叶落归根:寓意事物的循环和顺应规律。

- 浮生若梦:代表人生短暂和虚幻。

- 水滴石穿:象征着坚持和努力的力量。

3:爱情的意象- 月下露珠:寓意爱情的美好和纯洁。

- 鸳鸯比翼:象征着伴侣间的和谐和依靠。

- 繁花似锦:代表爱情的热烈和多姿多彩。

第三章:情感意象1:忧伤与痛苦的意象- 长夜难明:寓意黑暗和困惑。

- 诗人泪流满面:代表深情和伤感。

- 心如刀绞:象征着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2:快乐与欢愉的意象- 笑语盈盈:代表快乐和幸福。

- 雀跃如蝶:寓意欢愉和轻盈。

- 海阔天空: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和快乐。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

古代诗歌典型意象古代诗歌典型意象1.江河:江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它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历史的延续,常用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风情。

1.1 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被誉为“万里江山图”。

在古代诗歌中,长江常被用来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 黄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土河流。

在古代诗歌中,黄河常被用来描绘悲壮的历史风云和辽阔的自然景观,如《登高》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山水:山水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它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情感,常用来描绘世界的美好和人生的哲理。

2.1 高山:高山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形容词,常常用来描绘壮丽的山峰和高耸入云的景象,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2 幽谷:幽谷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形容词,常常用来描绘幽静的山谷和宁静的自然景象,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花鸟虫鱼:花鸟虫鱼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生物意象。

它们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常用来描绘绚丽的花朵、灵动的鸟儿、婉约的虫子和游动的鱼群。

3.1 梅花: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花卉,也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梅花常被用来表达坚韧不拔和冬季的寒冷,如《梅花》中的“寒梅着花未,今岁尽成灰”。

3.2 夜莺:夜莺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鸟类意象,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幸福的生活。

夜莺常被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悠扬的声音,如《夜莺》中的“庭前闻夜莺,春色鸟声深”。

4.星月天空:星月天空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它们象征着神秘的宇宙和人类的追求,常用来描绘浩瀚的星空、明亮的月光和人生的辽阔。

4.1 明月:明月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天体意象,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纯净的心灵。

明月常被用来描绘夜晚的美丽和人生的哲理,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时,青山也是故乡的象征。

如谢眺《游东田》中“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另外,青山也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杨慎《临江仙》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月:对月思乡,思念亲人。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另外,月夜用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水:用来表现离愁别恨。

如李煜《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另外,水也经常用来表示时光流逝。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菊花: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征着隐士君子。

如郑思肖《画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梧桐:秋天常见的意象,用来触发文人心底的悲凉。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蝉:品行高洁的象征。

如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另外,还有孤独无助的象征。

如李商隐在《蝉》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7、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又名子规、杜宇。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另外,也是乡愁的象征。

如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8、鸿雁:代指书信。

如晏殊《清平乐》中“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燕子:因常结伴而行称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另外,燕子也是世事变迁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

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诗歌常见意象

诗歌常见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1.月——思乡,怀人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一、月。

月在古代诗歌中是极为常见的意象。

月亮常常代表着思念之情。

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啊,李白这哥们儿抬头看到天上那一轮明月,一下子就想起自己的故乡了。

为啥月亮能和思念挂钩呢?可能是因为月亮不管在哪儿看到都是同一个,古人就想啊,自己在这儿看着月亮,远方的亲人说不定也在看着同一轮月亮呢,就像一条无形的情感纽带。

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这个道理,不管相隔多远,只要看到月亮,就感觉彼此有了联系。

而且月亮还有一种孤独寂寞冷的感觉,苏轼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在那种空旷的环境下,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就像诗人自己孤独的心境一样。

二、柳。

柳这个意象啊,那可大有文章。

它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在送别诗里经常用到柳。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个送别的场景里,柳色青青,其实就是在暗示着诗人想要友人留下来。

就好像柳在那儿说:“朋友,别走呀。

”柳树柔软的枝条,也有一种依依惜别的姿态,就像分别时人们那种不舍的情感,拉着朋友的衣角,不想让他走呢。

三、雁。

大雁在诗里也很有讲究。

大雁是候鸟,每年都会定期迁徙,所以常常用来表示游子的漂泊。

比如说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在外漂泊,看到大雁往南飞,就想让大雁把自己的家书带回去。

大雁就像是一个信使,可是又有点不靠谱,因为诗人也不知道大雁到底能不能把信带到。

而且大雁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飞,这又和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一群大雁飞过,那心里的孤独感啊,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了。

四、菊。

菊在古代诗歌里那可是高雅的象征。

陶渊明可是菊的头号粉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种着菊花,采着菊花,那日子过得可悠闲了。

菊花在秋天开放,当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它还能傲然挺立,这就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质。

就像那些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着自己的清高。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标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 标准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标准一、自然意象。

1. 天文气象类。

- 月。

- 解析:月亮在古代诗歌里可是个超级明星意象。

它常常代表着思念。

为啥呢?你想啊,晚上大家都休息了,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抬头看月亮,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

所以那些离家的游子啊,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就会对着月亮抒情。

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单直白,看到月亮就想家了。

而且月亮还能暗示时间的推移呢,比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出来的时候就是黄昏后的约会时间啦。

- 云。

- 解析:云这个意象很有趣。

有时候它代表着漂泊不定。

云朵在天空中随风飘荡,居无定所,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一样。

比如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里的浮云就把游子那种漂泊、没有归属感的状态给表现出来了。

云还能表示一种高远的意境,像“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白云在天空中飘荡了千年,给人一种很空灵、悠远的感觉。

- 雨。

- 解析:雨的意象可丰富了。

春雨常常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因为春雨一下,万物复苏,就像杜甫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就像个懂事的小精灵,在春天的时候就来滋润大地,带来生机。

而秋雨呢,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忧伤的感觉。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一起,秋雨一下,那愁绪就像秋雨一样绵绵不绝。

2. 山水草木类。

- 山。

- 解析:山在诗里有时候代表着沉稳、庄重。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一直屹立在那里。

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的山就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他站在山顶上,觉得众山都小了,自己是多么的伟大。

而且山还可以象征着阻隔,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重重的山就像困难一样挡住了诗人的路,不过后面又有转机。

- 水。

- 解析:水的意象也很有内涵。

江水常常和时光的流逝联系在一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水不停地向东流去,就像时间一样一去不复返,那些英雄人物也随着江水的流淌而成为历史。

而溪水呢,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清泉石上流”,那清澈的溪水在石头上流淌,画面感十足,充满了生机。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山水景色在古代诗歌中,山水景色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意象之一。

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美好与壮丽的赞美和感慨。

1. 山:多用于描述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山峰,如“巍巍”、“岩石屹立”。

同时也可以表示孤寂或遥远等情感。

2. 水:通常以江河湖海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柔软流动、广阔深邃等特点。

例如,“波涛汹涌”、“碧波荡漾”。

二:花鸟昆虫除了山水外,花鸟昆虫也经常被运用到古代诗歌当中。

它们不仅能够衬托出四时变化及生命力旺盛之处,并且还可借此抒发作者内心所思所想。

1. 花朵:包括各种开放着艳丽颜色并散发香气的植物部分。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里就使用了花朵来展示初春蓬勃的景象。

2. 鸟类:鸟儿常被用来表达自由、欢乐和美好。

例如,“燕子飞过天空,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3. 昆虫:蜻蜓、萤火虫等小生物也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纷飞般”的形容词可以描绘成群结队地在夏日晚霞下盘旋。

三:季节变化另一个重要且广泛运用于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四季变化。

通过描述不同季节所带来的气候及其影响,传递作者内心情感与思考。

1. 春天:通常以花草树木复苏为主题,展示大地回春之景。

“百花争艳”,“万紫千红”都可见于这个时段。

2. 夏天:强调阳光明媚和高温闷热,在文学作品里往往会有清凉水果或者游泳戏水相关内容出现。

3. 秋天:“金秋十月”的场景最具特色,并伴随着收割农田等活动,“硕果累累”、“稻谷黄悠悠”等描写常见。

4. 冬天:以寒冷、凛冽为主题,同时也可以表达对温暖的向往和期待。

附件:1. 《古代诗歌选集》2. 图片素材.zip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作者享有其作品在一定时限内所拥有的权利。

其他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该作品。

2. 知识产权:包含版权、专利权、商标等各种与知识创造相关联的财产性或非财产性所有制关系。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1.自然景物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景物意象:1.1 山川河流:山峰高耸、川流不息的景象常常被运用来表达雄伟、壮丽或者奔放的情感。

1.2 花草树木:花草树木可以表达诗人的柔情和爱意,如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1.3 星辰夜空:星辰夜空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如明亮的月亮常常被用来表达思念的情感。

2.动物意象动物也是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的意象之一。

2.1 鸟类:鸟类常常被用来表达自由和灵性,如雄鹰常常被用来表达英勇和崇高的精神。

2.2 虫类:虫类常常被用来表达细腻和忧伤的情感,比如蝶常常被用来表达温柔和美丽。

3.色彩意象色彩也是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的意象之一。

3.1 红色:红色代表热情和欢乐,比如红日常常被用来表达旭日东升的意象。

3.2 白色:白色代表纯洁和清雅,比如白雪常常被用来表示清新和纯洁的意象。

4.季节意象季节是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的意象之一。

4.1 春天:春天代表着希望和新生,比如春风常常被用来表达万物复苏的意象。

4.2 秋天:秋天代表着丰收和成熟,比如秋叶常常被用来表达岁月的痕迹。

附件:- 附件1、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例句- 附件2、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诗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意象:在文学创作中,意象是通过感官形象来表达抽象思维和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古典诗歌中,常常通过自然景物、动物、色彩等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诗人:指从事诗歌创作的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归纳

古代诗歌意象一、草木类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彖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卞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4)隐者高士的彖征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彖。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自占便有"霜雪美人”的意彖,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

于是,后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仅因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态,还因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梅花在成为春之使的同时,也成了传递友情的工具。

也有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

当然,梅花还是人与人之间传达祝福的媒介。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

五瓣梅花形状代表"梅开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又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喜鹊在梅花枝头欢跃鸣叫的图案,常被冠以"喜报早春"、"喜报春光"、"眉样添喜"、"喜上眉梢",取谐音或寓意。

"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谐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什么是“意象”?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针对“意象”,同学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总的说来,具备稳定含义的意象还是大多数,在此给大家罗列两类常见意象:1.花草类: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一般是坚贞、坚强、高洁脱俗的象征。

如屈原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作者以花来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纯洁。

唐人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在古诗中梅花常常是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也有用莲花赞美纯洁高尚节操的,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又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人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蓬草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别》)。

2.动物类:子规(杜鹃鸟):悲惨凄恻。

子规鸟即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其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句,其中的鹧鸪都已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鸟的形象了。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怀想家园之情。

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姓;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孤(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属于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作为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意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衡阳雁断喻音信阻隔。

”哀鸿喻指无家可归的饥民。

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今有成语“哀鸿遍野,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则指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双鲤: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称代书信。

再说另外一种意象“浮云”。

“浮云”,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运用较多的原型意象,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有三:一是遮蔽阻挡,如“浮云蔽日”;二是飘流无定,如“浮云游子”;三是变化无常,如“浮云苍狗”。

先说“浮云蔽日”由于“日”这个喻体的不同变化,“浮云”这个本体也就指代了不同的对象。

当然,有时“日”在语言上并不显现,其意义是隐含着的。

1、“日”是君主或贤臣,“浮云”是奸臣;“日”是公平正义,“浮云”是谗邪奸佞。

陆贾《新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

”“日月”、“明月”、“皓日”在诗句里比喻君主或贤臣;用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意同此。

《古杨柳行》:“谗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

”这句诗里“白日”是“公正”,浮云则是“谗邪”了。

2、以“浮云”喻天下战乱的局面。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浮云”象征当时天下阴暗混乱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天下一统。

如果说和平安定的时局是丽日中天,那么,战乱不断的环境当然是乱云飞渡了。

所以这“浮云”还是“浮云蔽日”之“浮云”。

3、“白日”是夫君,“浮云”则是诱惑夫君的另一个女子。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这里的“白日”是指远游未归的丈夫,遮挡“白日”的是思妇想像中的远方的另外一个女子。

在我国古代,夫妇关系和君臣关系在观念上是一样的,所以这一文化内涵还是来自于“邪臣之蔽贤”。

4、“浮云”是遮蔽实质或事实的那种表象。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再说“浮云游子”这是比喻,浮云就是游子。

1、送别友人,抒发离情别绪。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那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动,就像远行的游子(友人)从今而后将行踪不定,任意东西。

更兼有“孤蓬万里”、“班马萧萧”的意象配合,还有落日昏黄的情意渲染,离情别意,撕心裂肺,关尽千古送别诗人之口。

2、怀念友人或情人,表达思念之情。

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睹浮云而念游子。

在思念友人这样的诗意中,浮云多与流水相映成趣,浮云即游子,而流水则是分别久远之意,来源于“逝者如斯”。

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诗是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和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

“白云”即浮云,是托物寓意。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3、游子自况,感叹身世飘零。

《楚辞•悲回风》:“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徜徉。

”苏颋《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白云即浮云。

苏颋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白云,被北风吹到万里之外。

这是即景自况。

当时他站在汾河边上,被北风一吹,惊觉到秋天的来临,而当时正是他政治上失意阶段,出京放任外省,所以他感到自己恰如一朵飘浮的白云被北风吹得老远。

诗中不仅表达浮云游子的情怀,更多的是失意的愁绪。

三说“浮云苍狗”本是白衣般洁白的浮云,顷刻间变成了苍(青色)狗的模样,比喻变化之快。

蒋捷《贺新郎》:“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张元干《瑞鹧鸪》:“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

这里的“白衣苍狗变浮云”,其正常的语序应为“白衣浮云变苍狗”。

诗句的意思是:千古功名立刻成了一粒浮尘,不值一钱了,就像“浮云苍狗”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

于是小编便找了1一百个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3、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