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swot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政储蓄swot分析

1 优势分析

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特别是在邮电分营以后,邮政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全国邮政企业按照国家邮政局的部署不断进行了机制体制创新,完善了经营机构以及一系列制度,为邮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审视邮政发展的环境,邮政具有以下诸多优势。

邮政拥有“三网合一”的优势邮政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市县的综合计算机网。在综合计算机网上完成了信息交换平台的开发和测试工作。EMS 跟踪查询系统、报刊发行系统、邮资票品系统等面向内部生产和管理的应用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并逐步完善。综合网的功能正在不断的完善。邮政拥有全国较大的金融计算机网络(绿卡网),绿卡网在全国98%以上县市实现通存通取,联网网点达到 2.8 万个。邮政还参加了“全国银联”,支付网络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邮政拥有遍布全国的邮政运输网络和投递网络,全国城乡有邮政局所、服务点68000 处。尽管邮政在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单个领域都不是最强,但集“三流”于一体的企业只有邮政。而且这种“三网合一”的内涵正在日益丰富和拓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中国邮政已成为一个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商业品牌。经过多年的经营,邮政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深入千家万户,社会对邮政有一种信赖感。在2002 年初,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对部分城镇居民的调查表明:66%的居民经常使用邮政信函;62.5%的居民通过邮局订阅报刊;45.5% 的居民有邮政储蓄卡;41.1%的居民通过邮政投寄包裹;35%通过邮局汇款;34.5% 的居民使用过邮政EMS;24.5%的居民集邮集币。建国53 年中国邮政业务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邮政的业务在居民中有根深蒂固的位置。邮

政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品牌,是邮政含金量很高的无形资产,是邮政的信息财富。正是有了这个良好的品牌,邮政才有了立足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

邮政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中国邮政的历史源远流长,为国家政治和

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烽火狼烟快马驿站到绿色信使,千百年来,邮政信息

使者的形象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人民对邮政的充分信任,是对邮政事业良好

信誉的肯定。长期以来,邮政作为政府部门的延伸,充当“半官方”的角色,在公众中建立了良好信誉。庞大的分支机构已成为广大群众和商家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邮政受国家的支持和扶助,享有国家信誉,用户使用邮政业务会感到安全可靠。邮

政具有政府满意、社会认可、群众信赖的良好企业形象。

业务专营的政策优势尽管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侵害邮政专营权的违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但从世界各国的实情和我国的国情来看,承担着普遍服务

义务的邮政,将在很长的时期内拥有一定的专营权。即便市场全面放开,依旧可以

通过技术壁垒,占据竞争的主导地位,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网络资产的规模优势到2001 年底,全国邮政总资产为798 亿元,邮政网络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个能够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市场需求,基本适应邮

政业务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形成。为邮政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劣势分析

(1)从宏观上看,邮政是政企合一,政府对邮政的管理水平还不高。邮政既是政府管理邮政通信的主管部门,又是一个国家大型企业。邮政既是运动员,又是裁

判员。这样的体制不利于邮政的经营和发展。

(2) 邮政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尽合理,改革还没有到位,离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还有差距。邮政企业还没有具备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的基础和资质,在开放后的国际竞争中陷入制度性的矛盾约束中。

(3)邮政的专营业务日渐萎缩,竞争业务的有效竞争能力下降,市场占有份额较低。通过分析看出,邮政专营业务未形成支柱业务,专营下的发展只是一种低水平的,缺乏创新力的发展,经不起环境变化和考验。而失衡的市场结构也导致邮政业务整体素质不高,竞争乏力,缺少源自邮政内部的发展机制的推动力量。

(4)从邮政的网络技术上看,邮政的技术设备层次和水平与国外同业基本接近,但在企业规模和网络发展建设上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邮政资产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中西部的邮政通信能力仍然有待增大投入,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金融的快速发展,邮政对基础设施特别是邮政三网合一要加快投入和建设。

(5)邮政的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实物流资金流功能欠缺。虽然邮政拥有一个庞大的物流网,具有实物传递的功能,但自动化和储存功能还较差,物流信息的传递,收集,汇总,核算等功能也不完善。邮政储蓄还没有商业银行化,资金的大规模流通还有障碍。

(6)邮政缺少高素质的人才。邮政一方面缺少纯技术的高尖IT 人才,另一方面缺少对邮政业务,金融业务,物流等方面综合性的经营管理人才。2001 年,邮政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人员14.85 万人,约占总数的32.63%,其中研究生学历人员约占0.2%,本科学历人员约占 5.46%,大专学历人员约占14.2%。邮政人才队伍的建设制约了邮政的发展。

(7)邮政缺乏对产品(业务)“生命周期”的研究。邮政业务和其他的产品一样有“生命周期”。信函业务的萎缩,贺年有奖明信片从火爆到冷落都说明了邮政业

务是有生命周期的。近几年,邮政开发的新业务不少,却没有多少已经失去发展潜

力的业务被企业主动淘汰。

(8)邮政企业尚未学会资本经营。虽然某些地方的邮政企业已尝试资本经营,比如,对自办业务严重亏损的网点,采取了出租,出售,联合经营等措施。但总的来看,邮政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经营阶段,当某项业务出现问题时,企业没有认真地分

析该业务的市场前景,资金的投入和退出没有科学化而是随意化。

3 威胁分析

(1)邮政面临企业外部激烈竞争。在物流业务上,国外的各大公司如TNT,DHL,FedEx,UPS 等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也有很多大的公司如TCL,康佳纷纷加入竞争行业。在信息业务上,邮政面临诸多网络公司的竞争。报刊发行业务,

过去是单一邮政渠道发行,如今却受到多渠道发行,自办发行的冲击蚕食,市场份

额逐年下降。随着速递业务市场的开放,邮政的国际特快业务被抢走了80%的市场。尽管邮政部门还掌握着邮票的一级市场发行权,但它受到多种投资方式的冲击。我

国银行业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的股份制银行,如光大

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托、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是银行业竞争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外资营业性机构纷纷

进入了我国金融市场。我国银行市场已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储蓄业务由于没有放

贷权和对公权,也缺乏竞争力。市场份额仅为8%。信函虽然是专营业务,但该业务只占整个邮政经营规模的10%左右,而且受到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万国邮联的研究也指出,邮政在通信市场的份额将从现在的20%下降到2005 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