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正义全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措施:
医疗保障体系
2009年先期启动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将直接惠及亿万群众及家庭。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2009年8月,国务院部署在10%的县市先行试点 ,10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 盖。
住房问题
截止2009年6月底,中央补助项目开工建设廉租 房150万套,保障到位资金963亿元。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活力 不断迸发的真正源泉。
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当前 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哪些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
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
经济发展不均衡案例3
大S、汪小菲3月22日耗资三千万台币打造出王子 与公主梦幻般童话婚礼。成功的商业营销,因为 无处不在的赞助和植入广告,主人家只花了不到 100万元。
“农民工二代”、“贫二代”,“富二代”、“ 官二代”、“垄断二代”等新词,暗中锁定了社 会资源分配的新圈子
分析
贫富差距 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制度 机会不公平:越有钱的人越容易挣到钱
2、内涵和意义
内涵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 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 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胡锦涛总书 记
主要表现:
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
主要原则:
保证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效率效应的原则、社会调剂 的原则
意义
有关措施: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 “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 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 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调整 为3000元
理论发展背景:
现实背景
经济总量程度已进入由支持少部分人先富 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
2004年中国GDP达到 13.66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和稳定的社 会环境。
过大的收入差距——劳动者的积极性、现代化 发展的动力。
和谐社会
现实利益关系——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大多数人
现实背景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 全党全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 务。发展的指导思想上, 实现了从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到更加注重 “社会公平正义” 的重 大转变, 并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做了大量积极的 工作。
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发展观时,便为关注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理 论视野。
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05年10 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 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基本条件》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让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中存在哪些有碍于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经济发展不均衡
城乡居民收入扩大 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收入差距扩大 城镇居民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扩大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发展不均衡案例1
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5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经济发展不均衡案例2 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与低矮的土坯房
社会环境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 城乡二元差别
巴西、印度等国的“贫民窟”现象
限制农民进城无疑是在剥夺农民获得公平竞 争机会的权利,是一种“城市保护主义”。
最近东部沿海城市出现“用工荒”——农民 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子女上学难,教育不公 平社会福利缺失都导致了农民工的“回流”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设计和追求的社会主义, 核心是公平。
实践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鼓励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 展战略实际上是以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原 则为基础的。
1987年10月, 中共十三大报告中提出 “在继续促进效 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
1993年11 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 《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 确立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原则。
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一、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导言
提出背景 内涵和意义
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当前需要关注哪 些问题
经济发展(前提) 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基础) 人——公平正义的理念(重要因素) 公正制度(保障)
三、总结
一、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导言
1、提出背景
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人——公平正义的理念
树立公正理念,弘扬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的重要因素
公正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
因素
目标
和谐 社会
1、前提——经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 是中国解决一 切问题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解 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 许多矛盾和问题, 包括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 矛盾和问题, 关键还是要靠发 展”
在地区方面,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及振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近年来国家的改革试验区也 逐步由沿海向内陆发展。
总结 1
发展的过程中注重:
收入分配的调节 资源投入方向的调节
制度的保证
2、基础——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任何一种社会理想的实现 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环 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 法治环境、有序竞争的市 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 环境”
教育问题
2009年10月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 提出了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并且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 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