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管理“统”得过死,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与方式过于单一,中考、高考形式单一,使得多数教师习惯于按统编课程教材、课程标准、教参进行教学,教师较少有专业自主的需要,对校本课程不甚热情;再者,由于受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设还不是很广泛,针对性不强。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对于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强烈求知欲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②引导学生开阔思维,勇于质难问疑
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比国家课程更加丰富的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刺激,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培养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深刻性和敏捷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③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学习领域,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
时间内,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为人生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当今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将教师的积极参与视为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强调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校为参与主体,创造性地组织课程内容,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研素养。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实践与研究活动,可以引导全体教师深入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不仅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讲授式、传承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3)为学校发展添色,争创特色精品
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大纲、计划及教科书,过分强调了普及性、基础性、统一性,忽略了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变化,容易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地方、学校、学生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一方面要求整齐划一,一方面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而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办学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主要由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己实施的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时间安排上,校本课程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促进学校朝着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并最终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普通学样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我校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根据我校的学情与校情,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内容。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并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规划,特制定选课指导与管理制度。
二、校本课程结构及修习类型
1、校本课程结构体系
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在开设好必修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开设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又有特色地发展。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不同,我校的校本课程共分为六大体系,分别是学科拓展类、人文素养类、体育健康类、科技实践类、职业技能类、生存生活类。六大类校本课程中,每一类校本课程又分为若干个具体的校本课程项目。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内容,参见“附录1”。
2、校本课程修习类型
六大类校本课程中的具体课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自主选修三程类型。“必修”为全体学生都必须修习的校本课程,比如,人生远足(参观、访问、春游、秋游、夏令营、冬令营、旅游与野外生存等)、军训、跑操等校本课程项目;“限定选修”为全体学生在一定的限定范围内自主选修的校本课程,具体要求是:初中(高中)三年,六大类校本课程中的每一大类课程,学生必须至少选修该大类中的两个校本课程项目,具体选择该大类中的什么校本课程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选修”为“必修”、“限定选修”校本课程项目之外的其
它校本课程项目。
3、校本课程目标及内容范畴
校本课程立足校本,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丰富性课程等开发为主,努力构建一个既有知识传递,又具有能力培养等多功能的课程结构。
(1)学科拓展类
课程目标:①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视野,培养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②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范畴: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比如,理、化、生学法指导,思维训练,经典导读、广告语言艺术,新闻写作,名著阅读鉴赏,古诗文鉴赏,英文名片赏析,影视欣赏,多彩生物,数、理、化、生物、英语、信息技术竞赛,美术作品竞赛辅导等。
(2)人文素养类
课程目标:①营造绿色、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②通过学习知识并内化,来提升学生的气质修养,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在的人文精神品质;④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对艺术有特殊爱好、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空间。
内容范畴:人文素养类校本课程包括人文类、艺术类两个类型的课程。人文类课程着眼于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主要包括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内容,比如,礼仪、民俗、历史、时政、中西文化等。艺术类课程着眼于艺术素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校园剧(课本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