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民族的多元性造就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产生多元的音乐文化。当代世界大小民族约有两三千个,无论民族大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其中,就包括各具异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从这一角度而言,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的生动体现,有着其各自的固有性和文化价值,没有髙低优劣之分。正是这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全人类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或产生于人民大众,或出自于创作之手,或形成于劳动生活,或生成于原始宗教。无论人们的观点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民族音乐植根于各民族最原生态的生活,是在民族文化的滋润下形成并发展。

在中国,不同的民族,由于受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自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心态、情感、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民族,长期在各自的音乐创作和审美实践中,分别都积累了各自的音乐审美经验与习惯,并逐渐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曲式等音乐表现法则。这些因素分别构筑起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框架,并同时被下一代以不同的方式得以传承,这些尚存在的民族音乐都是中国大地上最美丽的瑰宝!

然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却在民族音乐上接触甚少,以至于对很多年轻人造成很大的误区,认为西方音乐才是真正的高雅艺术,民族音

乐太“土气”、“过时”,学习民族乐器也不被认可等。就像著名钢琴家郎朗也没有沿袭他父亲的二胡技艺,而是辗转练习钢琴,这其中或多或少也带有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人心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

曾几何时,多少先辈就曾在民族音乐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苦苦追寻。二十世纪初,一批从东洋(日本)和西洋(如德国)留学回国的有志之士,在救国图强大潮中,带回了异国全新的音乐,并以“学堂乐歌”为标志,发起了“新音乐”运动。虽然经过当时一批音乐教育家如肖友梅、黄自等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但当时限于中国音乐的战略目标——“在继承民族民间音乐优秀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音乐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堪与世界先进国家发达音乐文化并驾齐驱的现代中国民族乐派”。历经七十余年,直至今天,仍被搁浅。

然而后果远远不仅如此,学堂乐歌发起之初,其效法欧洲的改良色彩导致在音乐上的盲目崇洋。虽然肖友梅等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即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并自编讲义教授中国民族音乐,但当时以至现在,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借鉴西洋音乐只是手段却转换成接受西洋音乐成为目的。而这一来,竟是影响了后来无数希翼在民族音乐道路上延续下去的天才少年们的信息,也自此,中国民族音乐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出振兴中国民族音乐便具有巨大的意义。弘扬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让中国民族音乐插上“多元音乐观”“多元音乐教育

观”的翅膀似乎是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美的形态会吸引人的眼球,令人流连忘返;美的声音让人听觉兴奋,令人陶醉;美的音乐就更具无限的魅力。我国音乐成语中有一个“三月不知肉味”的成语,指的就是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击节赞赏其美,居然三个月不知肉味,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想不到音乐的好处竟到了这个地步。黑格尔,举世公认是一个潜心于抽象思维的哲学大师,可是欣赏起音乐来却如痴如醉,一度他从维也纳发出的信中每封必谈音乐,音乐美的直接体验,使他获益非浅,他在其《美学》中就有关于音乐的专门研究。因此,发掘民族音乐文化之美是当务之急。

音乐之美,人皆爱赏。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的音乐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听觉去感知的。以上感动鸟兽和令众多名人陶醉的音乐必定是具有听觉震撼力的美的音乐。现实中往往青年人对中国民族音乐不感兴趣、不喜欢,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专家教师们介绍的音乐和青年人们听到的音响不一致。因此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多么有魅力、多么美好,我们听到的音响却完全不是一回事。究其原因,最美的音响、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没有展现在青年人面前。

中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色彩纷呈,要让青年一代接受民族音乐培养“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观”,就必须把最美的、最具代表性的、最有音响震撼力的作品展现给年轻人。

任何时期的音乐作为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都会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从16-17世纪的古典音乐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歌剧;

从明末清初的京剧、昆曲,到20世纪70年代的样板戏;从改革开放之初通俗音乐的慢慢进入到当今的流行歌曲!其实绝大多数年轻人欣赏习惯单一的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知之甚少,而一些快节奏的流行音乐恰好反映了这个快捷高效、网络化时代的诸多特征,自然也就迎合了这些拥趸者的欣赏习惯。

流行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多元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流行乐坛现今刮起的“中国风"、“古典风”,从周杰伦音乐中诸多中国民族乐器及五声调式的运用到古典名曲的旋律再现;从打着“古典与现代”的“女子十二乐坊”的广受欢迎到系列“新民乐”的大胆尝试,都是紧扣时代的脉膊,在原曲节奏上大胆革新,同时又融入电声等现代元素,才深受广大年青人的喜爱。因此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要本着兼收并蓄,接受多元音乐文化的思想,不摒弃流行音乐,并努力吸取流行音乐中的有益因子,为我所用,为民族音乐的弘扬所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会日益加深,多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将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的音乐文化一定会形成一个多元化局面,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一定会强劲地啬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小议多元音乐文化》.房晓南.《安徽文学》.2007年03期

2.《新疆地区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思考》.侯丽娜.《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03期

3.《论多元音乐文化观的培养》.邹敏华.《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让中国音乐回归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常序列中》.赵秦.《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