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城市群: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统称。

旧城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通过自然生理过程而导致的城市人口整体性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人口的迁移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械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

人口的社会变动是人口在社会构成上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部门构成(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

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性别构成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和比例关系

家庭构成指家庭人口、性别、辈数的组合状况。

单身家庭:指个人独立门户者。

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配的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最普遍的形式。

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由直系血缘关系组成的两代或三代人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除直系亲属外,还包括旁系,如由父辈同几对子代、甚至孙代配偶所组成的家庭。其他家庭:指前四类中不能包括的家庭形式。如残缺家庭。

劳动构成:指人口按上述分类在城市总人口中的比例。

职业构成:城市中从事各种劳动的从业人口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的分布比例。市辖区县总人口:指城市的市区、郊区和管辖县的总人口。

市辖区总人口:指市区人口和郊区人口,包括辖区中的乡村人口。由于一些城市郊区范围较大,乡村人口过多,不得用它代称这个城市的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指按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统计的人口,包括城区的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郊区的非农业人口如已超过70%的,可计入全部郊区人口为城市人口,如不足70%的,只计入郊区非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

城市总体规划统计的人口:国标规定(GBJ137—90),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数宜以非农业人口数为准。实际工作中,一般计入用地计算范围内的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机械增长: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平均增长率

流动人口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

城市热岛:指由于城市的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形成一个岛状的热中心的现象。

风速: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以米/秒,公里/小时计。表示风速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指标叫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按每个风向的风速累计平均值来表示的。

风力:指风的强度,通常用风级表示。如蒲福风力等级。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共16个方位。

风向频率:某时段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除以该时段内各风向出现总次数,以百分比表示。[风向频率=(某一时期内观测、累计某一风向发生的次数/同一时期内观测、累计风向的总次数)×100%]

风向图(风玫瑰图):表明一地一定时间内风向、风速的一种气候统计图。

海陆风:滨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显著的风。昼间由海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

山谷风:山区风向昼夜变化显著的风。昼间由山谷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山谷。

城市风,是由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

滑坡:浸湿的土体、岩体或碎屑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作整体的下滑现象。

崩塌:指陡峭斜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快速的下移运动。

冲沟一种较大的、有间歇性水流活动的条形凹地,是沟谷中的主要类型,宽度和深度可达数十米。

震源:地震发源地。均在地面以下,深度从几公里至700公里。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破坏力越小。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震级:表示地震强度的一种方法。划分震源放出能量的大小的等级(分9级)。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强度的一种方法。表示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到震中的距离、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分12度)。

宏观区位:指某个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所处位置与地位,既受距海、河远近,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所决定,更受人类社会长期建设和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结构等影响。宏观区位往往对区域城市间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观区位:指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城市土地由于原有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人类对各区段土地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区段土地质量和地租水平明显不同。中观区位是影响城市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

微观区位:指某块具体使用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及周边的条件。同样面积的地块,有的背街,有的临街,还有的处于道路拐角,往往位置相差数十米,甚至只差几米,地租和地价的差异就十分悬殊。这种小尺度范围内的地块位置条件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中确定各种地价修正系数和评估地块价格的基础。

支柱工业:一般地,我们把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对国家(或地区)工业产值增长贡献较大,产出或收入所占比重较高的产业称之为支柱产业。它通常具有相对较大的产出规模,同时又能在某一经济增长阶段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

物流:物流是物资的流通,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工业用地: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仓储用地: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是指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并不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内部的仓库

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极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居住用地: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指居住区级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区域规划中的城市布局是把城市看作点,研究在地区范围内城市的部署,是解决生产力合理分布问题的结果和反映。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是把城市看作面,对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城市布局指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安排,如城市功能分区、各区与自然环境(山、河湖、绿化系统)的关系,以及主要交通枢纽、道路网络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

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结构包括城市的人口结构、社区结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路网结构等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城市功能分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城市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各功能区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

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集中紧凑的布局:城市各项主要用地布置比较集中,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既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由于用地范围还不是十分大,只要条件许可,大多采用这种布局型式分散疏松的布局:大多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以及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城市布局显得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会提高一些。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所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选址意见书: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

抗震设防地区:指地震烈度为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和今后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

抗震设防区划:根据一个城市内不同地区(段)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历史地震的区别,反映其地震作用强度和震害分布差异,在综合考虑城市不同地区(段)功能和工程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和设计动参数。

城市水源:水资源指人类可以利用的那一本分淡水资源,如河流、湖泊、水库中地表水,可逐年恢复的地下水。

生命线工程:指对城市功能、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供电、供水、供热、交通、通讯枢纽、医疗卫生、消防等工程系统。

次生灾害:指地震时由于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等破坏或地表的变化(如滑坡、地裂、错动、喷砂等)而引起的二次或三次灾害。诸如因地震引起的水灾、火灾、爆炸、海啸、有毒物质的扩散、放射物质的逸散、疫病蔓延等。

城市土地的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又称土地产权

土地使用权也称使用经营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地享有的使用权利。土地的所有权的权能构成:通常由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四项权能构成。占有权。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使用权。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使用的权利。收益权。依法收取土地所产生的自然或法定利益的权力。处分权。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力,包括出卖、出租、赠送、遗赠、抵押等。

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它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的。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城市规划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外部不经济。各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获益的大部分往往归投资人所拥有,而其产生的不经济则往往推给了社会,这就在社会利益和经济行为者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的累积,导致了市场的失灵,这就需要国家的干预。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城市规划在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一些基本的城市服务设施的集体供应的同时,也试图减少一些资本的运行所产生的会导致其它部门损失的消极外部性。城市规划就应当“刺激和支持资本的利益,但必须阻止那些利益损害到公共生活的基础”。

这样,城市规划的作用就更多地体现在:(1)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2)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3)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使用和开发;(4)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利益。

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也就是依据社会利益融合进市场经济的运行,并对个体利益进行约束的过程。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涉及到城市的各个部门,其中不仅有公共部门,而且也有私人部门,而且各个部门的内部决策也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产生作用和影响。因此,城市

规划就有必要为这样的所有决策提供背景框架和整体导引,以使得有关城市建设的决策保持在同一的方向上,并且这些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保持协同关系。

规划的作用就体现在通过有意识地努力来系统地限定问题,并对此进行思考,以改进决策的质量。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

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的目的就在于:(1)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2)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导引;(3)协调各类开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4)考虑财产所有者估价规划政策对他们的利益的影响;(5)告知公众规划政策。也就是希望规划能够通过提供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导引和提供有组织的信息而实现全社会对国家政策和规划策略的认同,以达到各利益团体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协同一致。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使用关系。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建设活动的引导和控制上。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它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做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各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网络更加合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地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要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不能只局限于城市本身条件就城市论城市,必须将其放在与它有关的整个区域的开发过程中来进行考察。同时也只有从较大的区域范围才能更合理地规划工业和城市布局。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

在许多地区尚未开展区域规划的情况下编制城市规划,首先得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即要分析与该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分配,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为确定该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寻找科学依据,这在实际上也就是将一部分区域规划的工作内容渗入到城市规划工作中去。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

区域规划的任务(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2)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3)拟订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5)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区域规划的类型(1)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1.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主要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小城镇和郊区、县的大城市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等特大城市地区)和大中小城市集聚地区的区域规划(如苏州、无锡、常州地区,长沙、湘潭、株洲地区等)2.工矿地区的区域规划主要指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地区。

3.农业地区的区域规划指农牧业基础较好、或发展潜力较大、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区,例如果龙江三江平原地区、江汉平原地区等。

4.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的区域规划(如峨嵋山旅游地区)的重点是:山水自然风景的保护,防止工业和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交通联系,增辟新的休息与游览地,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使其与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5.河流综合开发利

用的区域规划是以大小不同的整个河流流域为范围的区域规划。

(2)按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1.省域规划是在一个省范围内建立各具特色、不同水平、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系的规划形式,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2.市域规划或地区级规划是在省内地级市或地区所辖范围内进行的规划形式。3.县域规划或县级市域规划是我国区域规划的基层地域规划,主要以县城或县级市辖域为范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一般城市的地域范围比城市所在的区域范围相对要小,城市多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或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其影响区域范围,每一个经济区或行政区也都有其相应的经济中心或政治、文化中心。区域资源的开发,区域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对区域内已有城市的发展或新城镇的形成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反之,城市怎样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布局。

由此可见,要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不能只局限于城市本身条件就城市论城市,必须将其放在与它有关的整个区域的开发过程中来进行考察。同时也只有从较大的区域范围才能更合理地规划工业和城市布局。

例如,有些大城市要控制发展规模,需从市区迁出某些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如果只在城市本身所辖的狭小的范围内进行规划调整,不可能使工业和城市的布局得到根本的改善。

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迫切要求开展区域规划,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

●在许多地区尚未开展区域规划的情况下编制城市规划,首先得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即要分析与该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分配,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为确定该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寻找科学依据,这在实际上也就是将一部分区域规划的工作内容渗入到城市规划工作中去

●可以说,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反之,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以区域规划为依据,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否则,就城市论城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难以把握城市基本的发展方向、性质和规模以及布局结构形态。实际上,我国各级城市建成区的迅猛发展,不仅已超越了空间形态上一个个孤立的点,而且是拥有了一定地域广度的?°面?±,其功能要素的布局向周围区域呈跳跃性发展,这促使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形成一种更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尚未编制区域规划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首先必须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从而为城市性质、规模以及布局结构的确定提供科学的基本依据

●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区域规划要把规划建设的工业项目落实到具体地点,制订出工业布点规划方案,这对区域内各城镇的发展影响最大,而对新建企业的厂址位置和扩建企业的用地安排,则有待城市规划进一步落实。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应与区域规划的布局骨架相互衔接协调。区域规划分析和预测区内城镇人口增长趋势,规划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并根据区内各城镇的不同条件,大致确定各城镇的性质、规模、用地发展方向和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通过城市规划可使其进一步具体化。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对区域规划的原方案作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计划和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一般包含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两部分内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规划的依据。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分的发展计划。城市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有关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内容等●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是放在该地区和城市怎样发展上,对生产力布局和居民生活的安排只作出轮廓性的考虑。而城市规划则要将这些考虑落实到城市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中。●城市规划也不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简单的落实,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特点,作更长远的考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尚无法涉及但却会影响到城市长期发展的有关内容,城市规划应作出更长远的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不少较严重分歧的意见。尤其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之间,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谁是上一层次规划方面,更是意见相左。在实际的规划操作中,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从本质上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这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相一致。城市总体规划除了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些内容应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应建立耕地保护的观念,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分析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状况,指明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土地供需分析:土地供给量分析,包括现有建设用地、农用地整理、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预测各类用地的供给量。土地需求量分析。包括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业发展规划对用地的需求,预测各类用地的需求量。根据土地可供给量及各类用地的需求量,分析土地供需趋势(3)确定规划目标: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供需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的长远规划目标(4)土地利

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土地资源条件和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出区域土地利用的方向、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业用地规模,并确定重点土地用途区及重点建设项目的布局(5)编制规划供选方案:根据土地利用调控措施和保证条件,拟定供选方案;并对每个供选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推荐方案(6)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全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任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分阶段任务;划定土地利用区,并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分析乡域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用途区的途径和措施。

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城市专项规划范畴。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规划只考虑城市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环境规划中,而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和部分,并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城市生态规划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不仅关注于城市的自然生态、而且也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此外,城市生态规划不仅重视城市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还关注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规划目标相一致;(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城市规划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市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2)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3)城市规划应当满足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以及治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4)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风貌,充分体现城市各自的特色。(5)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开发经营的综合效益;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重视节约用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内容和成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一)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

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为可以为十年至二十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三年至五年。(一)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二)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三)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四)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五)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六)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七)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八)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九)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十)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十一)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十二)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十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十四)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建制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实际需要适当简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文件及主要图纸(一)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以下有关条款同);(二)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市(县)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用地评定图、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其中建制镇为1/5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六、分区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编制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地衔接。(一)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二)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三)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四)确定绿地系统、河

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五)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分区规划文件及主要图纸(一)分区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二)分区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分区位置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及建筑容量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规定各地块建设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文件和图纸(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1/1000-1/2000。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文件和图纸(一)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二系

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一化二系三系统”。即预测各个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即研究各个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职能结构)以及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如空间发展轴,发展中的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结构。

现状资料的收集方法(现场踏勘调查或观察调查(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调查(文献资料的运用

基础资料的内容(一)区域环境的调查1.城市化。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1) 现状城市(镇)的数量,各城市(镇)的常住人口数以及各城市(镇)内的非农业人口数;(2) 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历年变化情况;(3) 农村各行业劳动力总数,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可能;(4) 农村耕地的总量及历年的变化情况;(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以及不同流动方向上的流量;(6) 在该地区中,城市建设投资的数量以及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所需的城市建设投资增加的数量等等。2.城镇体系(1) 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以及在更广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和地位。(2) 市域范围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3) 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4) 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的规模等级、容量、利用率等(5) 市域内各城

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6) 市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状况。(二)历史环境的调查1.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2.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3.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的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等,常熟“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而形成的“琴城”4.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5. 建筑风格6.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产、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三)自然环境的调查1.自然地理因素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风象:气温:降雨:太阳辐射(日照):自然生态要素:(四)社会环境的调查1.人口方面,也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构成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2.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主要涉及到构成城市社会整体的各类群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五)经济环境的调查1.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2.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3.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4.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六)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

如何理解城市性质:●只能是主要职能的反映;●应体现城市的个性;●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畴内。确定城市性质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上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要素:●基本因素:主导基本因素: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有利于合理选择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标准的确定●便于把一般规划原则与城市特点结合起来

城市的类型1.按行政建制划分:直辖市、省辖市、县级市、县镇和镇2.按人口规模划分《城市规划法》规定:按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计,大城市≥50万人中等城市≥20但不足50万人小城市<20万人≥100万人为特大城市。3.按城市性质划分(1)工业城市●多种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城市(2)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埠(3)中心城市●全国性中心●地区性中心(4)县城与镇●作为社会实体:行政中心●作为经济实体:工业型、农工型、渔业型、工矿型、旅游型●作为物资流通实体:交通型、流通型、口岸型●其他类型:历史文化名城(5)特殊职能的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游览、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1)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2)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3)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包括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建设条件和历史及现状基础条件。其中,城市区域因素对城市发展性质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从数量上去确定主导的生产部门。城市性质的确定应当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如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编制时间过久,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市性质展开全面的调查和分析:(1)从地区着手,由面到点,调查分析周围地区所能提供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发展水平和对工业的要求,以及与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等等。(2)全面调查分析本市所在地点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以及附近的风景名胜和革命纪念地等等。(3)自上而下,充分了解各级有关主管部门对于发展本市生产和建设事业的意图和要求,特别是这些意图和要求的客观依据。(4)应在调查

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分析,进行地区综合平衡,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确定的检验(1)城市性质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对该城市的任务与要求;2)城市性质的制定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条件是否相符(3)要研究城市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对城市性质的影响(4)检验城市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据(5)城市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素,预测其发展的前景;6)主导城市性质要反映出城市的特点(7)确定城市性质要根据城市的实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基本原理:“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对城市人口变化规律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导致了不同的预测方法。1.劳动平衡法: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的百分比=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的%+被抚养人口的%)适用于有较大发展的、国民经济计划较具体落实的、人口资料齐全的城市。但它的人口分类与现行统计口径不一致,无现成材料可用,现状调查费时多。2.职工带眷系数法职工带眷比: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1]或=职工总数′居民系数[2]居民系数=带眷比′(1-同地双职工百分比/2)′平均每户人数+单身职工百分比,适用于新兴的大型工矿企业、独立的工人镇、以厂矿为主的新城区。3.综合平衡法4.农村劳动力剩余法5.线性回归分析法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气候▼温度▼风象▼降水▼太阳辐射●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地形

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生活居住区的危害,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又称主导风向,即最大频率的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下风位,但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各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关系。如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位,居住区位于其下风位;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任一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有气体污染的工业可摆在盛行风向两侧,风频最小的一侧。

城市工业的布置形式往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一)分散的工业点:生产规模小,用地少,运输量不大。基本没有污染和干扰的工厂可与居住等用地混合布置。它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近设置方便职工上下班。(二)工业街坊或工业●区:用地不大,有噪声、可燃物、微量烟尘,交通运输量较小的工厂,可集中布置在独立的街坊、地段上,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城市环境。(三)工业区:将工厂成组的组织在连片用地上,以达到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促进工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工业区是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形式。

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在各个城市发展阶段,工业区与城市的各部分应保持紧凑集中,互补妨碍,并注意节约用地●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工业区分散在城区四周:可避免大量运输对城市的干扰。但城区没有发展余地,容易形成圈层式的发展●与其他城市用地交叉布置:山区、水系旁的城市结合用地条件采用此形式。需注意处理好风向和水体上下游的关系,组织好城市交通,减少穿越的交通流●有机结合的组团式:各组团中生产与生活设施相对平衡。●群体组合式:一城

多镇,城市形成群体组合的城市形态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关系●平行布置:工业区域居住区相应成带形发展,互不干扰,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较好,适用于污染较小的工业区●垂直布置:工人上下班不必为工业区内的铁路线所隔断,可以减少防护带的宽度;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工业区,如果规模较大,会增加工人上下班的距离●混合布置:上述两种形式兼有。

城市原有工业布局的调整存在的一般问题:●布局分散:不利于厂际协作,车间分散成本增加,不利于管理用地紧张:无发展余地,少仓库堆场和服务设施功能混杂: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活质量。运输不便:交通阻塞,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污染严重:环境、安全等问题。

●工业调整的一般措施留:允许保留,就地改建、扩建。改:改变生产性质;改革生产工艺和技术。并:按专业化协作要求合并车间或工厂。分:减轻老企业压力,择址分建新厂。迁:迁出原址新建。

城市工业部门分类(一)按产品性质分1.冶金工业 2.电力工业 3.燃料工业 4.化学工业 5.机械工业 6.建筑材料工7.森林工8.食品工9.纺织缝纫及皮革工10.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11.其他工(二)按产品的经济用途分1.重工业2.轻工业(三)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分1.采掘工业2.原料工业3.加工工业(四)其他分类方法1.按所有制划分2.按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产品服务范围分·主体工业(主导工业)·辅助工业(配套工业)·服务性工

仓库的分类(一)按储存物资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分1.一般性综合仓2.特种仓库(二)按仓库的职能分1.储备仓库:是为国家或地区储备物资的,如战备、救灾物资,粮食、设备、燃料等。物资的流动性不大,占地多,要求交通方便,一般设置在郊区或远郊区交通便利的专用地段。2.转运仓库:为过路中转物资做短期存放使用,物资流动性很大,与对外交通关系密切。3.供应仓库:为本市服务,储存本市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往往兼有货物的加工包装,一般在市区设置(三)按用地标准规定划分1.普通仓库用地2.危险品仓库用地3.堆场用地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芒福德教授认为:“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这四个方面是对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城市的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分别以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系统结构来表现,非物质的构成要素如政策、体制、机制等也必须予以重视。结构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城市的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从城市形态的变化也可看到城市发展轨迹的缩影,它带有变幻难测、不易把握的特点,但恰恰又是探索城市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成败、兴衰的标志,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城市功能和结构之间应保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城市常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导致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又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通过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之间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力求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以创造完美的空间形态。●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城市功能和结构是紧密相关的。1977年,马丘比宪章中已经指出:“城市规划必须在不断

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反映出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动态的统一性,并且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中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城市规划师与决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它的最后形成很难事先看到或确定下来”。●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通常它决定结构的变异和重组。美国人文学家、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的功能和目的缔造了城市的结构,但城市的结构却较这些功能和目的更为经久”。城市结构的调整必然促使城市功能的转换,两者相互促进,推动城市的发展。

城市布局形式与主要影响因素(一)集中紧凑的城市总体布局。在用地和自然条件允许、生产工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把城市各组成要素集中紧凑的连片布置。这种布局形式有利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便于城市的管理,节省建设投资,城市生产、生活较为方便。中小城市应尽可能采用该形式。但如果城市规模过大,用地过于集中,会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住质量下降等城市病出现。1.依托原有基础发展形成的城市2.随大型工业基地、水利枢纽的建设形成的城市3.由分散的城镇连成整体的城市(二)分散疏松的城市总体布局受河流、山川、矿藏或交通干道的分隔,形成若干分片以及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城市布局形式。城市布局较分散,联系不够方便,市政工程投资相对增加一些,但如果规划建设的好,较易形成城市的特色。1受地下资源分布影响,形成分散布局的矿区城镇2受水域岸线条件限制,形成分散布局的港口城市3 受地形条件限制,形成分散布局的矿区城镇特大城市为避免过度集中的弊病,会采取疏散措施,形成新的城市格局,使若干个城镇围绕着中心城市,呈星座状分布。(三)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各种建设项目的分布和不同的技术经济要求。2.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的特点。3.城镇现状:人口规模、用地情况、科技发展水平等4.历史因素:城市文化、形态等方面的发展历史。5.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统治阶级的利益、意志和权力等。6.科学因素:如现代交通使城市分散成为可能。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交通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1)城市交通是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之一:国民经济四大门是:农业、采掘业、工业和交通运输(2)城市交通是城市化过程的必备条件:在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城市,交通是生产的延续;交通是城乡物资、国际物资交流的纽带;交通保障城市人民生活供应;交通保障政治、科技、文化交流;交通保障国内外旅游(3)城市大多数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配备的完备程度与城市与城市规模、经济水平、政治地位有正相关关系●交通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交通既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因素也是制约因素,故对城市规模有很大的影响。(1)交通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有些工业的建立必须有一定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铁路专运线、码头);工业的生产规模则受到运输设备能力的制约(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由交通条件保证,而大量的流动人口和服务人口是形成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3)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1)交通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布局(如工业、仓储用地)(2)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的走向;(3)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利用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4)对外交通反映城市面貌;(5)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直接的影响到用地布局。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一般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点面结合,城乡统一安排(二)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主要用地(三)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四)阶段配合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各项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居住18-28>6工业:9-22<26道路广场:8-15 >7绿地:9其中公共绿地>7●规划建设用地结构:居住22%-32%工业15%-25%道路广场9%-14%绿地8%-15%上述四类用地的总和占建设用地的比例:60%-75%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对策与措施。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城市消防工程系统:城市消防工程系统有消防站(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等设施。消防工程系统的功能是日常防范火灾、及时发现与迅速扑灭各种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损失。(2)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有防洪(潮、汛)堤、截洪沟、泄洪沟、分洪闸、防洪闸、排涝泵站等设施。城市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避、拦、堵、截、导等各种方法,抗御洪水和潮汛的侵袭,排除城区涝渍,保护城市安全。(3)城市抗震工程系统:城市抗震系统主要在于加强建筑物、构筑物等抗震强度、合理布置避灾疏散场地和道路。(4)城市人民防空袭工程系统(简称人防工程系统):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由防空袭指挥中心、专业防空设施、防空掩体工事、地下建筑、地下通道以及战时所需的地下仓库、水厂、变电站、医院等设施。平战结合,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商场、娱乐设施、地铁等均可属人防工程设施范畴。有关人防工程设施在确保其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城市日常活动使用。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的功能是提供战时市民防御空袭、核战争的安全空间和物资供应。(5)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心、疏运通道以及给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组成。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的功能是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电、通讯调度等物质条件。

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纲要;工程震害预测;抗震设防区划;生命线工程、房屋、工程设施及设备的抗震设防和加固;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避震场地的布置和疏散道路的安排;震时应急反应和工程排险抢修预案等。

城市抗震防灾的主要措施1.确定救灾体制: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下设自救区、通讯中心、救护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形成有机的防、救系统。2.确保疏散通道:对外交通的多出口,以方便城市间的相互救援。疏散道路的宽度应满足两侧的建筑物震塌时中间的车行道仍能畅通。道路宽度=两侧建筑高度之和/2+15米3.预留避震疏散地:绿地、体育场地、学校操场和城市干道可做避震疏散地。疏散半径的确定,按步行2小时,步行速度1.5-2公里/小时计,一般服务半径在3公里左右,避难场所面积按2平方米/人考虑。4.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如多水源,环网,管道采用柔性接口,尽量保留原有河道和水体;等等。5.防止次生灾害:迁出易燃、易爆、有毒的工厂、仓库,加固河湖水库堤坝和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6.加强工程的抗震设防:按建设部“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

城市管线的分类1.给水管道: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中水等2.排水管道:污水(有时工业与生活污水分开)、雨水管道、降低地下水的管道等3.电力线:高压线路、电车用电线路等4.电讯线:电话、广播、有线电视、网线等5.热力管道:热水、蒸汽管道等6.燃气管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管道等7.其他专用管道:工业区、工厂和医院内部使用的氧气、压缩空气、乙炔气、灰渣排放、和化工专用管道等。

城市工程管线种类与特点(1)按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分类(a)给水管道:包括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等管道。(b)排水沟管:包括工业污水(废水)、生活污水、雨水、降低地下

水等管道和明沟。(c)电力线路:包括高压输电、高低压配电、生产用电、电车用电等线路。(d)电信线路:包括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电报、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等线路。(e)热力管道:包括蒸汽、热水等管道。(f)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包括煤气、乙炔、气氛等管道。(g)空气管道:包括新鲜空气、压缩空气等管道。(h)灰渣管道:包括排泥、排灰、排渣、排尾矿等管道。(i)城市垃圾输送管道。(j)液体燃料管道包括石油、酒精等管道。(k)工业生产专用管道:主要是工业生产上用的管道,如氯气管道,以及化工专用的管道等等。(2)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分类(a)压力管线:指管道内液体介质由外部施加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通过一定的加压设备将液体介质由管道系统输送给终端用户。给水、煤气、灰渣管道系为压力输送。(b)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这类管线有时还需要中途提升设备将液体介质引向终端。污水、雨水管道为重力自流输送。(3)按工程管线敷设方式分类(a)架空线:指通过地面支撑设施在空中布线的工程管线。如架空电力线,架空电话线等。(b)地铺管线:指在地面铺设明沟或盖板明沟的工程管线,如雨水沟渠,地面各种轨道等。(c)地埋管线:指在地面以下有一定覆土深度的工程管线,根据覆土深度不同,地下管线可分为深埋和浅埋两类。划分深埋和浅埋主要决定于:有水的管道和含有水分的管道在寒冷的情况下是否怕冰冻;土壤冰冻的深度。所谓深埋,是指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1.5m,如我国北方的土壤冰冻线较深,给水、排水、煤气(煤气有湿煤气和干煤气,这里指的是含有水分的湿煤气)等管道属于深埋一类;热力管道、电信管道、电力电缆等不受冰冻的影响,可埋设较浅,属于浅埋一类。由于土壤冰冻深度随着各地的气候不同而变化,如我国在南方冬季土壤不冰冻,或者冰冻深度只有十几厘米,给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就可小于15m。因此,深埋和浅埋不能作为地下管线的固定的分类方法。(4)按工程管线弯曲程度分类(a)可弯曲管线:指通过某些加工措施易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如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等。(b)不易弯曲管线:指通过加工措施不易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或强行弯曲会损坏的工程管线。加电力管道,电讯管道,污水管道等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⑤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 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 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②隋初,长安城建设,强调建设时序。③元大都建设,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形地貌特点----整体观念、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④米列都城,采用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3.你认为哪些城市规划理论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田园城市、卫星城镇、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有机疏散、理性主义、城市设计、社会学和新马克思主义、永续发展和全球化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10.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1.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12.城乡区域规划 13.总体规划 14.控制性详细规划 10.1试比较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与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的异同。 10.2试比较各层面规划类型在内容与深度上的不同。 10.3城市基本资料搜集。 11.1哪些要素决定了不同城市土地的价值级差?有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的土地拍卖制度提升了房产的价格,是否应该叫停土地拍卖? 1.土地级差—— 由于城市土地的自然性质或者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又不同的价值,这被称为“价值级差”,影响城市土地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土地的区位,适用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区位:一般指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土地所属的城市的基本状况, 如相同城市,市中心的地块通常比郊区价值高,大城市的地块一般比小城市价值高。 ②适用性:指的是土地的适用性评定结果,一般是一类用地的价值>二类用地的 价值>三类用地的价值。 ③用地的基础实施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一般其价值越高。 2.土地拍卖—— 土地拍卖的制度提升了地产的价格,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叫停土地拍卖,原因如下: ①从放假高涨的原因来说,土地拍卖出高价不是带来房产涨价的直接原因,因 为房价本身就是开发商自己根据市场制定的,无论土地是否高价拿来,开发商都可以定出高价来的,因此叫停土地拍卖,并没有找到其问题根源,更重要是的建立健全的土地财政政策,预防、限制土地拍卖过程中对于土地价格的提升给房价带来的影响。 ②土地拍卖的经济收入,是地方政府发展自身的重要经济来源,叫停土地拍卖, 会给地方政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试卷B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 分,共 分) 、城市规划——一 、地基承载力—— 、居住用地—— 、环境容量—— 、城市总体布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城市产生于(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下列关于居住用地选择,错误的是 。 .用地数量与形态应考虑其适用性 .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布置在较繁荣的城市中心地段 .尽可能布置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盲人学校属于 。 .体育类 .医疗卫生类 .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行政办公类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唐长安城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换( ) 、中轴线对称 、大套方城、宫城居中 、规整的方格路网 、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 ) 、直泄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全处理式合流式 、完全分流制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 规划文本和附件 图纸和附件 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 )是我国目前道路上所普遍采用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下列关于仓库规划布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油库应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布置 供应仓库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

精选-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39页word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 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 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 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 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 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 米? 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 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 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9简述矿山城市的规划布局的基本特点? (1)矿山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矿区资源条件是矿区工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2)矿区生产需有频繁的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4)由于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的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由于矿区与农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进行矿区总体布局的同时,应尽可能结合考虑矿区所在地区的工农业基本建设,把矿区的开发与农田基本建设、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矿区公路与农村规划道路、矿区供电和农村用电统一考虑;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10简述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11阐述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区新公寓的道路规划现状说明其优缺 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并请用简图说明住 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的几种布置手法? 13居住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哪几方面要求?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3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10.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1.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12.城乡区域规划 13.总体规划 14.控制性详细规划 10.1试比较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与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的异同。 10.2试比较各层面规划类型在内容与深度上的不同。 10.3城市基本资料搜集。 11.1哪些要素决定了不同城市土地的价值级差?有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的土地拍卖制度提升了房产的价格,是否应该叫停土地拍卖? 1.土地级差—— 由于城市土地的自然性质或者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又不同的价值,这被称为“价值级差”,影响城市土地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土地的区位,适用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区位:一般指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土地所属的城市的基本状况, 如相同城市,市中心的地块通常比郊区价值高,大城市的地块一般比小城市价值高。 ②适用性:指的是土地的适用性评定结果,一般是一类用地的价值>二类用地的 价值>三类用地的价值。 ③用地的基础实施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一般其价值越高。 2.土地拍卖—— 土地拍卖的制度提升了地产的价格,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叫停土地拍卖,原因如下: ①从放假高涨的原因来说,土地拍卖出高价不是带来房产涨价的直接原因,因 为房价本身就是开发商自己根据市场制定的,无论土地是否高价拿来,开发商都可以定出高价来的,因此叫停土地拍卖,并没有找到其问题根源,更重要是的建立健全的土地财政政策,预防、限制土地拍卖过程中对于土地价格的提升给房价带来的影响。 ②土地拍卖的经济收入,是地方政府发展自身的重要经济来源,叫停土地拍卖, 会给地方政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城市规划原理习题答案

1.场地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1 画出场地的范围和形状以确定它的合法用地范围 2 确认房屋的缩进距离和已有土地所有权。必要时标出建设项目,场地绿化,未来发展等所需要的面积和体积。 3 分析地形和地质条件,确定施工和户外活动区域的位置 4标出可能不适于建设房屋的陡坡和缓坡。 5 定出可作为排水区域的土地范围 6 绘制现有的排水结构示意图。明确地下水位的高度。标出可能遭受地表水,洪水过度冲刷和寝室的区域。 7 确定予以保护的现存树木和自然植物的位置 8绘制现有的水文图,标出予以保护的湿地,河流,分水岭,冲积平原和海岸线。 9绘制气象图:日照,主导风向,预期降雨量。考虑地形和相邻建筑对日照程度,挡风效果,眩光可能性等的影响。把太阳辐射作为潜在能源进行评价 10 确定通往公共道路和公共交通停车站的可能路口 2.场地平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1场地开发和建设应尽量减小场地和周边地界自然排水方式的改变。若改变地形,应规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 2 尽量使场地开发和基础施工所需的开挖土石方量和回填土石方量

相等。. 3 避免在易于腐蚀和滑坡的坡地上建设 4 要保护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尽量减少在此类场地上的建筑面积。 5 要尽量减小对场地地形和原有植被的破坏 6依坡建设房屋时,要设置挡土墙或阶形台地。 3.基地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有哪些要求? 建设场地应与道路相连接,或设通道与道路相连接。若基地与道路相临街,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建筑物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建造 基地内的通道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机动车与自行车公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消防车通路不应小于3.5m,人行道路不应小于1.5m,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4.边坡加固 碎石护坡挡土墙护坡种植植物护坡 5.简述周礼.考工记中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礼制理念和管子的自然至上理念的不同,举例说明这些理念是如何在中国古代城市格局中体现的?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

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