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2024年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2024年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addf7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0.png)
2024年西方音乐史读后感《2024年西方音乐史》是一本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的图书。
通过这本书,我对于西方音乐的演变过程、流派发展和影响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首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关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全面认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局限在了几个知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身上,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许多早期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和经典作品。
我对于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时期的特点和作曲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20世纪以来的重要音乐流派,例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这些流派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音乐作品的发展,还了解了受到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影响的背景和动态。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不同音乐形式和流派的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介绍了各个时期和流派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
这使我对西方音乐的不同形式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通过听取这些作品,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它们的美学价值和情感表达。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聆听一些以前不太熟悉或者没有兴趣的音乐作品,我发现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更加深入。
此外,这本书还展示了西方音乐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
作者不仅介绍了音乐作品本身,还揭示了音乐是如何受到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音乐反映和塑造社会。
通过这些案例,我意识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还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这使我对音乐的意义和功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阅读《2024年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由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经长期演进,其中的细节和分支流派非常繁多,有时候我会感到信息过载和困惑。
同时,对于一些音乐理论方面的内容,我也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
总而言之,这本《2024年西方音乐史》是一本具有启发性和学术价值的书籍。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19cf6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d.png)
漫谈西方音乐史学习感受与自己的工作结合之思考
西方音乐史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深入的领域,它包括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音乐发展历程,到现代音乐的各种流派和风格。
在学习这个领域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注重对称和平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强调复杂的和声和对位法。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也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让我更加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各种流派的历史和发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这也让我在工作中更有创造力和灵感,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音乐建议和服务。
我认为将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或音乐治疗师,我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或患者关于西方音乐史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我也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音乐服务。
总之,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不仅让我更加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也为
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这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和客户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和服务。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7篇)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d9641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f.png)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7篇)关于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000字。
在中西方民族传统的音乐艺术创作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这一课,在课程内容与形式上,我们不但了解了古典音乐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内容,而且对古典音乐艺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创作的形式以及艺术创作方法有一定的理解。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在中西方民族传统的音乐艺术创作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这一课,在课程内容与形式上,我们不但了解了古典音乐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内容,而且对古典音乐艺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创作的形式以及艺术创作方法有一定的理解。
《西方音乐史》这一课的内容是从西方音乐史中获得的一些音乐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西方音乐史》和《古典音乐史》的一些基础知识。
从而,使我更加深化了对《西方音乐史》的认识,以及西方音乐史中的一些内容,使我更好地了解了现在的音乐文化,以及西方音乐的文化和音乐艺术的精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的基础知识和音乐艺术的思想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清楚的知道了这个课的意义。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音乐史》,并结合古典音乐史的内容,使学生对古典音乐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西方音乐史》积累了知识。
在这个课中,我更加清晰地知道了汉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内容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它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更重要得是通过这个课的了解,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西方音乐史。
在这次音乐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和音乐艺术的精髓,对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汉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内容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学习了《西方音乐史》后,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了汉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以及它的形式和形式。
汉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文化和音乐艺术的精髓。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4b12d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4.png)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前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音乐史是研究和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能够增加自己的音乐知识和审美水平。
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在中西方音乐史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的不同中西方音乐史虽然都涉及音乐历史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地域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方音乐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音乐史中,以古代乐曲和器乐为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的彩陶时期。
乐曲风格以音调高亢的“宫调”和“商调”为主,像《广陵散》《阳关三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
在近现代的中国音乐史中,又有了西洋音乐的影响,长崎、上海等城市成为音乐文化的中心,孙中山先生创办了中山音乐学堂,中国本土音乐得以有所发展。
与之相对,西方音乐史重视节奏和和声,风格多样富有创意。
从中世纪的教堂音乐到现代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历史贯穿了千年时间。
在早期的巴洛克时期,复杂的和声和高超的技巧成为主要特色,像巴赫的《哀悼主题变奏曲》和维瓦尔第的《四季》等都是经典之作。
到了浪漫时期,音乐家们开始追求表现情感和塑造形象,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音乐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像迈克尔·杰克逊、滚石乐队等都是举世闻名的音乐代表。
中西方音乐史的共性尽管中西方音乐史在风格、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性之处。
音乐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生、世界和人类情感的表达。
音乐创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人的感性和理性,需要我们认真探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另外,中西方音乐史中都有一些伟大的作品和音乐家,像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巴赫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音乐代表。
这些音乐家的创作都对各自时代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音乐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中的感受在学习中,我发现中西方音乐史的学习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想真正理解和领悟音乐史的内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243f8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4.png)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
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
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
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
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
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
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
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
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等等。
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
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
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没有涉及到器乐。
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
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
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
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283c6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a.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西方音乐史是一部关于音乐发展的宏伟史诗,它记录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直到当代的音乐演变和发展。
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也对音乐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艺术,它与宗教、战争、庆典等活动紧密相连。
古希腊音乐家们通过对音乐的研究和实践,创造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
古希腊音乐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优美,它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音乐史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时期,基督教的兴起使得音乐成为了一种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堂音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成为了一种复杂而庄严的音乐形式,为信徒们带来了宗教的慰藉和安慰。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开始使用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这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开始追求音乐的美学和表现力,他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世音乐的典范。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形式的探索和创新,音乐家们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和声和节奏结构,创造出了许多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的结构和形式的探索,音乐家们开始追求音乐的完美和对称,他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喜爱。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的追求,音乐家们开始创作更加富有激情和情感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的音乐史则是一个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的时期,许多音乐家们开始尝试使用新的音乐形式和技巧,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音乐作品。
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开始出现,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9篇)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3504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6.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精选9篇)西方音乐史读后感1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简单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究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教与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
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教和反教的各种音乐。
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与亨德尔。
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殊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
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
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具体。
回顾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
从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宏大的作曲家。
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消失初形,到18世纪时消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
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
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
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
当我们现在来回顾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化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消失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cab9c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6.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docx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含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它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涵盖了相当多
的演奏方式、乐器等,细分起来更是可谓五花八门,这其中更包含了深厚而复杂的今蒙古
六度音阶系统,与之相比华人传统的五声音阶就显得颇为乏力。
我从上音乐史的课程中感悟到音乐的深远历史,以及音乐广袤的性质,比如古典音乐
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演变,从16-18世纪古典音乐走过音乐史的荣辱;以及更新派、浪漫
派音乐在奠定了现代音乐的基础。
同时我也感受到不同文化中音乐的不同运用也在一定程
度丰富了音乐表现的方式。
最后,紧随着知识的脚步开展自己的努力,思考着音乐的精妙
与奥妙,意识到了音乐的独特性,使自己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把音乐认真的对待,尽量理解
它的本质,从而更加深入的欣赏它,同时了解更为不同的音乐派别,懂得参透更大的文化
背景,不断改善自己音乐技艺中所缺少的部分,本着求知探究的精神,把自己的心投入到
研究和学习当中去。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给人带来心灵感动,它不仅仅仅体现文化,更是艺术之母,它本身就是艺术最激发情感的原动力,而西方音乐史又把这种艺术形式推向到最高层次。
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之外,也使我拥有了一
颗欣赏美的心,总之,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让我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素养,收货颇丰。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28f25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中世纪开始,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崇拜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传递信仰和思想的工具。
教会音乐的发展贯穿了整个西方音乐史,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如高卢教歌、格里高利圣咏、巴洛克时期的教会音乐等。
同时,我也了解到音乐在其他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是贵族阶级展示身份与地位的一种手段。
其次,学习西方音乐史使我认识到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从中世纪的单旋律到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法和多声部复调,再到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奏鸣曲,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形式。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追求装饰华丽和与声部之间的对位,而古典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和声与结构的完美统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音乐特点和形式,并欣赏到了不同时期音乐的独特之处。
此外,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对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复调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主题闻名。
贝多芬是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充满了感情和戏剧性,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学习这些作曲家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也让我体味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最后,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也了解到了音乐的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再到现代的商业音乐产业,音乐在经济、技术和社交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和演变。
学习音乐史使我认识到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动因,也拓宽了我对音乐产业的了解。
总的来说,学习西方音乐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丰富的经历。
通过学习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作品,我对西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作曲家和作品的魅力都让我更加热爱音乐,也更加欣赏音乐的艺术价值。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8fc8e3884868762cbaed533.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西方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宗教与世俗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
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种音乐。
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巴赫与亨德尔。
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
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
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回顾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
从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
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德国出现初形,到18世纪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
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
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独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
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
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西方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艰难。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西方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fa64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西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心得《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的心得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故我选修了《20世纪西方音乐》,乘此机会,陶冶我的情操,从中学习到些知识,音乐中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大多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意志、品格和情操。
什么是音乐,生理上是种种机能,物理上是种种声音,心理上是种种情感,道理上是种种人生。
归结为一句话,人类用声音表情的听觉艺术!20世纪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表现力的一百年,人类音乐风格上最多元意义的一百年,人类美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一百年......20世纪是西方音乐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看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表象之下,音乐思想中的建构与解放运动的交织形成了20世纪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现代音乐中的这种建构与解放首先始于19世纪末,当时西方世界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和科技发展对音乐形式、内容及风格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的浪漫主义音乐结构逐渐瓦解并在其中孕育了新现代音乐结构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音乐思想呈现出建构与解放双线交织的发展脉络,并分别从音乐本体形式、时代背景及哲学美学思潮、不同流派风格及受众群体三个方面体现出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思想中建构与解放的对立关系、并存关系、继承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现代音乐逐渐进入后现代时期,在全球化经济与反文化潮流冲击下西方音乐思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彻底解构,并逐渐建构起一种新的多元化开放性的音乐思想结构,这种新音乐思想结构也将继续影响21世纪音乐发展.西方音乐是历史与地理共同作用下的文化体,全球学界公认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11世纪荷马时代—公元5世纪)2.中世纪时期(公元5—16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6—17世纪)4.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5.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10年)6.浪漫主义时期(1810年—1900年)7.二十世纪(1900年至今)就西方音乐这样一个文化体发展的总体情态来说,从文化体发展的时空连续性来看,相比文化的发展则表现出散而有序的特点。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bd94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d.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部关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著作,深刻地揭示了音乐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演变过程。
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音乐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西方音乐史一书以时间为线索,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开始,一直到当代音乐的发展,作者对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流派和代表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读者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了系统的认识。
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了解到了西方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风格,以及不同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贡献,让我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阅读西方音乐史一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它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慰藉。
西方音乐史中描述了许多音乐家和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通过了解这些音乐家和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我对音乐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音乐家们的创作精神和对音乐的热爱有了更加敬佩的态度。
除了对音乐的历史和音乐家的了解,西方音乐史一书还对音乐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到音乐的演奏技巧,从音乐的表现形式到音乐的演绎方法,书中对音乐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让读者对音乐的理论和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书中的描述和分析,我对音乐的理论和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总的来说,西方音乐史一书是一部关于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权威著作,它详尽地描述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深刻地揭示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音乐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相信,西方音乐史一书将会成为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士必读的经典之作,它将会激发更多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发展的探索。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_1.docx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与感悟_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f8cb10149649b6648d747df.png)
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西方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
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篇篇、-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宗教与世俗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
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种音乐。
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曇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一一巴赫与亨德尔。
十-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奥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
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计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
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回顾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
从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
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德国出现初形,到18世纪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
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
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枚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
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
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西方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艰难。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西方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706b1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7.png)
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我从小就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学习西方音乐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西方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其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下面我将简要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西方音乐史让我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过程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我逐渐了解到音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个时期和风格的演变。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音乐,再到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的出现,每个时期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这些都是西方音乐独特魅力的来源,而通过学习音乐史,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特点和形式。
其次,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发展与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
例如,在巴洛克时期,宗教改革的兴起和政治权力的分散为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而古典主义时期,则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追求理性和平衡,音乐也逐渐发展为更加简洁优美的形式。
通过学习音乐史,我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社会运动、文化传承和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学习西方音乐史也让我更加了解到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复杂性和艰难。
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从贝多芬的浪漫主义到巴赫的严谨和勤奋,每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创作背后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努力和才华。
学习他们的故事不仅使我更加敬佩他们的成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学习西方音乐史给了我广泛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和风格的音乐,我渐渐培养了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我能够更好地鉴赏和理解不同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这种鉴赏能力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更加敏锐,更能体会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西方音乐史,我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7fcb8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1.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在翻开这本关于西方音乐史的书籍之前,我对西方音乐的认知,大概就停留在偶尔在街头听到的几首古典钢琴曲,或者是在电影里作为背景出现的宏大交响乐。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中,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奇妙音乐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一场令人陶醉的音乐之旅。
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西方音乐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模糊印象中的音乐家们,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在书中变得鲜活而生动。
他们不再只是名字,而是有着喜怒哀乐、有着坚持与梦想的真实人物。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贝多芬。
以前只知道他是个伟大的音乐家,耳朵失聪了还能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更多背后的故事。
他的命运是如此多舛,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似乎都想把他击倒,可他却凭借着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一次又一次地站了起来。
记得书中描述他在创作《命运交响曲》时的情景,那简直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澎湃与挣扎。
当时的贝多芬已经开始面临听力的严重下降,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
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天埋头创作。
屋子里堆满了乐谱,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
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仿佛他的整个生命都融入到了音乐之中。
每当灵感来袭,他会激动得双手颤抖,迫不及待地将心中的旋律记录下来。
可有时候,思路受阻,他又会懊恼地把笔扔在一边,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弹奏,试图寻找新的突破。
窗外的世界似乎与他无关,他的眼中只有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那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武器,是他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
在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煎熬与努力后,《命运交响曲》终于问世。
当那激昂的旋律响起,仿佛能听到贝多芬在大声呼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不仅仅是一首乐曲,更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对命运不屈的宣战。
除了贝多芬,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
比如巴赫的复调音乐,那种严谨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精美的音乐宫殿;莫扎特的音乐则充满了灵动和欢快,就像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让人心情愉悦。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d55872f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e.png)
浅谈西方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顾随着西方音乐史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这使我意识到我应该抛弃原来简单的记忆式的学习方法,探求一种更全面、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及时总结学习心得与体会非常必要。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只有量的积累,然后才有质的飞跃。
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充分而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使学习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西方音乐史的内容多,较松散,由于不是本土文化,我们原有的知识积累少,而且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存在障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地研究并及时复习,强化记忆并加强理解。
二、重视音乐作品的聆听与分析。
聆听与分析作品,不仅可以了解音乐家的题材特点、技法特点、也可以进一步洞察捕捉他的思想火花和创作理念,走进音乐家所处的时代。
但也不能把赏析音乐作品作为学习西方音乐史的终极目的,我们更要注重音响背后的思考,技术含量,美学思想等等。
音乐作品是音乐家思想的结晶,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就是要掌握人类思想进程,了解从前是为了指导现在和将来,通过音乐作品,我们才能领悟到音乐家思想中最深刻的东西。
此外,在做好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我们要对历史多做一些横向、纵向、逆向的比较与分析,不仅注重具体的点,更要注重线和面,把西方音乐史的学习。
上升到音乐史学的理论高度,从更高的层次、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它、研究它,这就需要深入到音乐史学的各个方面,了解作品产生及其历史积累,音乐体裁形式的起源及演变;乐器、声乐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作品技法分析、概括及其发展;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平、作品风格及其社会影响等等。
另外,西方音乐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要注重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关系。
另外,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储备足量的学科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具有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
这对于我们青年人,尤其在这浮华的年代更为重要,我们能否在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中脚踏实地守着教书育人这块净士,这确实需要我们好好地考虑,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追求专业素质的提高,更要加强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提高。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音乐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关联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音乐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ac12df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4.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音乐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关联西方音乐史读后感音乐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关联西方音乐史是一部关于音乐发展与文化演变的宏伟著作,通过对西方音乐的起源、演变和影响的描绘,让我们不仅对音乐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音乐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通过阅读西方音乐史,深刻思考音乐的演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之间的关联。
首先,西方音乐史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语言,它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随着古代希腊音乐理论的发展,音乐开始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更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载体。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音乐就与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强大的文化舞台。
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它更是一种传达情感、价值观和社会理念的工具。
其次,西方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不同音乐时期和流派的兴起和衰落也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转变。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追求和平与和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理性、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向往。
巴洛克音乐则充满了对宗教的独特意味和对君主权力的持续追崇。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则强调对称、秩序和对民主思想的推崇。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追求音乐自由和个人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的变革。
每个音乐时期的特点都反映了当时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的转变。
此外,西方音乐史还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不仅仅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例如,中世纪时期的音乐受到了中东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西方教会音乐。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音乐家们吸收了来自非洲、亚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了新的音乐形式。
这些文化交融和借鉴为西方音乐的繁荣和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通过阅读西方音乐史,我深刻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个体的表达,更是承载着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文化的催化剂和反映器。
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拓宽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西方音乐教育史心得体会(3篇)
![西方音乐教育史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d675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d.png)
第1篇一、引言西方音乐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西方音乐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学习西方音乐教育史,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教育的魅力,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西方音乐教育史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古希腊时期:音乐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时期是西方音乐教育的起源地。
当时,音乐教育被视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音乐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理论教育:古希腊人重视音乐理论的研究,如和声、节奏、旋律等。
他们创立了七音阶和十二音律,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声乐教育:古希腊人认为,声乐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他们提倡集体合唱,强调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3. 乐器教育:古希腊乐器种类繁多,如里拉、阿夫洛斯等。
乐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4. 音乐与体育、德育相结合: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与体育、德育密不可分。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纪律性和意志力。
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崛起中世纪时期,宗教音乐成为西方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1. 宗教音乐教育:中世纪的音乐教育以宗教音乐为主,如圣歌、弥撒曲等。
教会成为音乐教育的中心,培养了大量音乐人才。
2. 音乐理论教育:中世纪的音乐理论教育以教会音乐为主,如格里高利圣歌的演唱技巧、和声理论等。
3. 音乐与神学相结合:中世纪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神学的结合,认为音乐具有救赎灵魂的作用。
四、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教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1. 音乐理论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教育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如和声学、对位法等。
2. 乐器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乐器种类日益丰富,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乐器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音乐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强调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个性发展。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ffe18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2.png)
西方音乐史读后感《西方音乐史》是一本详细介绍西方音乐历史的巨著,作者通过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性分析,向读者展示了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创新。
读完这本书,我对西方音乐的了解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对音乐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从古希腊和罗马开始,详细讲述了音乐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时期的变化。
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作品都被详细且全面地介绍,使读者能够在全面了解之下领略不同时期音乐的魅力。
阅读此书,让我对音乐的创造、演奏和鉴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情感与艺术的交融体现。
在不同时期,音乐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规范到超前的变化。
作曲家们不断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技巧,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例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注重对旋律的变奏和装饰,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则更加注重对音乐结构和对位法的运用。
这种不同的风格和创作方法,使得西方音乐从一种形式发展到另一种形式,同时也为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这本书还介绍了西方音乐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也可以成为社交的媒介。
例如,巴赫的宗教音乐反映了宗教的力量和穆迪的情感,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展示了他对自由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音乐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阅读《西方音乐史》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有益的体验。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创作、演奏和鉴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音乐是一种普遍性且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对于喜爱音乐的人来说,这本书不仅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为我们的音乐之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史主要讲的是欧美音乐的历史,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二、音乐家的发展史,三、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四、音乐美学的发展史。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西方音乐史的重要部分,其中,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史源于古希腊,发展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在古典和浪漫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最多元化的一个时代。
音乐家的发展史: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家记载在册的很少,从中世纪开始,游吟诗人、恋诗歌手等音乐家财大批涌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有著名的约斯坎,帕莱斯特利纳等,巴洛克的巴赫和亨德尔,古典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的李斯特勃拉姆斯,20世纪的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
音乐作品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到20世纪,音乐作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单声织体到复调织体,到和声的产生,都验证了音乐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音乐美学的发展:音乐美学自古就作为一个音乐话题被人们讨论,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直到现在,音乐美学一直是音乐上的重要理论学科,但是音乐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
音乐美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浪漫主义时期。
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
最佳答案
宏观的来说:1是要培养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只有对西方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有深入西方历史的基础。
2是应该对西方历史的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对西方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下在进入到音乐层面进行学习。
3是在音乐学的指导下,整体把握西方音乐及其历史发展的过程。
微观的来说:1是熟练掌握(即背)西方历史中的音乐人物与事件。
2是将这些人物事件联系起来。
近期对西方音乐的狂热依然不减。
说起西方音乐,总会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等。
这是必然的,因为现代音乐已经充斥了太多的现代无明显旋律的曲调,那种令人一想起来就心神飘荡的乐音已经离我们那么遥远了。
因此急于寻找一个陶冶心境的音符,拼命找到那些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旋律。
其实,在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中,所有阶段的乐音都会独具魅力。
我在练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是巴洛克时期的记谱法,看起来十分难认。
似乎四个声部不能像当时那样小提琴初期的演奏。
但是仔细听其中的似乎不和谐的和谐曲调,才发现原来旋律可以在隐约中透露出来,似乎教堂音乐的神圣也就把巴洛克的美丽显露出来。
有段时期在20世纪左右,隐约出现了一些似乎无旋律的无调性音乐,听起来很扭曲。
还有巴托克等一些音乐,更是琢磨不到他们当时的心里,只是为了炫技还是叙述一种别样的风情
这时不得不与刚刚产生音乐的古希腊对比。
只有单音,只有平缓的似像非像的旋律曲线,甚至练单纯的两个同音不同八度的对比都没有,却让人仍然产生了今天的音乐不会拥有的神圣之感,我们能在肯定它后期的辉煌而忘记祖辈的基础贡献吗不能。
西方的神秘不会只在音乐上艺术上,也会在更多领域,慢慢会了解到它的真相。
1919以前,中国人对西方音乐乃至西方文化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无专门介绍西方音乐及其历史的代表
性专著和译作。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目光投放到了西方,此时也出现了一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音乐,他们把西方的音乐、作曲技法、演奏技法和音乐论著带到中国,同时,一部分学者
对西方音乐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光祁先生写作的《西洋音乐史纲要》(中华书局,1937年版)是第一批西洋音乐史书的代表作。
本书纲要性地概述了从初始渊源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西方音乐主要线索,体现了作者所受的音乐形态进化
历史观的影响。
在译著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洪岛翻译的瑞士音乐学家卡尔·聂夫所著的《音乐历史导论》,译本名为《西洋音乐史》(1952年出版),此书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西方音乐史书撰写的类型样式。
建国之后,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有这样两大特点,一方面,受政治上对外政策“一边倒”的影响,苏联成为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窗口,中苏之间展开了较为频繁的西方音乐史学学术交流活动。
1956年,苏联音乐史学家阿伊·康津斯基在中央音乐学院较为系统地讲授了西方音乐历史,他对音乐史的阐述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论,按人类政治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社会阶段来划分并印证音乐历史的进程,他的讲学提供了当时条件下比较丰富的乐谱和音响资料,并对诸多西方音乐史中的经典名作进行了相当具体而细致的分析,他的讲课笔记后来被中国学者整理成了《西方音乐通史》,于1959年出版;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治上对内阶级斗争逐步扩大化,在音乐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上都陷入了政治实用主义观念的误区,1960——1961年间,由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师分章撰写、张洪岛主编了《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这是有史以来中国音乐学者撰写西方音乐历史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当时主导的历史观念与方法,即“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撰写历史,“正确地认识、评价欧洲资产阶级音乐文化的实质”,对西方音乐史,“加以改造而有所借鉴”,使之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新的音乐文化的
养料”。
进入“文革”阶段后,被政治观念所左右的政治化的学术研究现象更加明显和普遍。
1973年,再次编写的欧洲音乐历史的历史分期比前书划分得更细,包含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革命事件,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则,把人民大众的音乐写进音乐史,扩充了苏联音乐的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流派的内容,内容大大的充实、丰富了,但由于学术隔离,所述还是有失偏颇的。
“文革”结束后,国家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在文化上提倡“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这时,在西方音乐史学界,如何人打破传统禁区、引进西方现代音乐,如何更贴近地把握、理解与阐述西方音乐文化的本体特征,成为这一时期学者们最急切关注并竭力探询的首要课题。
随着经济上的改革开放的推进,文化领域也有了空前活跃的交流,学术领域吹进了新鲜的空气,将此时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尤其是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并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著作和译著。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引介著作有:1979年廖乃雄所著《西方现代音乐初探》,1980年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编译的《现代作曲家及其名曲》;199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的《20世纪外国音乐家词典》;罗忠容、杨通八主编的《现在音乐欣赏辞典》。
具有代表性的译著有:张洪岛译保尔·朗格《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的一编名为《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陈宗群译格劳特《西方音乐史》,孟宪福译汉森《20世纪音乐概论》(1981年出版),汤亚
汀译施图什密特《20世纪音乐》(1992年出版)。
20世纪80——90年代,西方音乐史学教学研究人员经过精心搜集、整理、学习、研究,写出了更丰富、更高水准的西方音乐史书籍和论文,代表性的有:钱仁康的《欧洲音乐简史》。
此外,学者们对西
方音乐研究的定位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阐述,弥补基础理论修养的不足,还将西方学者的哲学、美学、音乐史学等方面的饿理论引入国内,为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理论知识。
学者在研究西方音乐史的角度、思维方式以及领域事业都更加活跃和开阔,比如,引入了“音乐史学美学化”、“音乐风格史”、“风格批评”、“音乐文化史”等不同的研究类型;将视野开拓到了“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比较学”、等音乐学科内部的学术领域;此外,还借鉴了“语言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学”、“现象学”、“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等与音乐学相关的人文学科的学术主张和思维方式。
近年来,西方音乐史学的专业队伍不断地扩大,研究成果丰硕,然而相比较中国音乐史学和民族音乐学这些学科,其发展进程还是相对缓慢的,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史,难免常常遭遇“瓶颈”尴尬,一般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资料来源有限。
研究西方音乐史学必然要到国外取材,这在财力、物力、精力上都是颇费周折的,而对于获得的资料,甄别其真伪同样也是难度很大的工作;2、语言限制。
即使幸运地得到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如何准确将起翻译出来,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它要求翻译者既要通晓外文和翻译技术,又要精通西方音乐史,而事实上,这样的人才是十分匮乏的;3、文化心理上的隔膜感。
这是更难克服的一点,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难免还会存有误区;4、对西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了解有限。
西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必然对西方音乐史产生深刻影响,因此,要正确、深刻地掌握、研究西方音乐史,研习西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必经之路。
鉴于这一点,对翻译者的知识面无疑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由此看来,西方音乐史学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漫长、很艰辛的路要走,但它毕竟是一门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科,在未来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在探索民族音乐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它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