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矿区钨矿地质特征研究
八宝山钨矿位于粤北山字型前弧西翼内侧,黄思脑穹窿的西南缘,赋存于花岗岩小岩株与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内外接触带中,为石英脉型黑钨矿。
属于南岭成矿带钨锡金银成矿亚带,20万英德水系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笔者对八宝山矿区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区内及外围进行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八宝山钨矿石英脉地质特征
广东省英德市八宝山钨矿床矿床位于石沽塘地区大东山岩体南缘,处于华南褶皱系之粤北拗陷带。
1区域地质背景
1.1区域地层
区域上矿区位于粤北拗陷的SN向瑶山复背斜次级隆起与中生代坪石断陷盆地次级拗陷之间的隆起边缘,NE向吴川-四会大断裂从该区东缘经过。
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的一套浅变质、浅海相的类复理石砂泥质碎屑沉积物,构成海西-印支期沉积旋回的基底。
泥盆系、石炭系为为浅海碳酸盐岩及河流—滨海相碎屑岩建造,主要分布于隆起边缘或拗陷区。
1.2区域构造
区内褶皱作用形成于海西―印支期,泥盆―石炭纪地层广泛卷入,构成区内最具规模褶皱构造――古母水―波罗倒转复向斜,该褶皱带位于调查区东部边缘,长约40km,宽约10km,向斜被北西西向杉木塘断裂横切后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轴向330°,北段轴向总体呈40°。
整体呈西向凸出的弧形。
区内该复向斜可划分为古母水倒转向斜、木燕塘倒转向斜、波罗倒转背斜及欧屋倒转向斜。
另外,区内东南缘泥盆―石炭纪地层中也发育褶皱作用,如横石塘背斜、石门口向斜。
断裂破碎带、层间滑动带以及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成为区内多金属矿化的有利空间。
1.3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北部江湾镇、罗坑北一带,呈岩基状产出,区域上位于大东山岩体东段,另外,在调查区中部泥盆系碎屑岩分布区也多有侵入岩呈岩株、岩枝状分布。
它们的主体为燕山一期(J1γ)的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而燕山三期(J3γ)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四期(K1γ)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则呈岩株产于一期花岗岩岩基中。
此外,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英安斑岩、闪长玢岩、闪长岩、辉绿岩也较发育,呈岩脉、岩墙或小岩株产出。
燕山三期(J3γ)、
燕山四期(K1γ)花岗岩常常具有高硅(SiO2>73% )、富碱(K2O+Na2O>7.5% )、W、Sn、bi、mo等元素丰度值偏高等特征,与钨锡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
2矿区地质
2.1地层
出露地层泥盆系春湾组,泥盆系老虎头组和东岗岭组。
岩性以薄-中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中层状石英砂岩,局部见灰岩夹层(透镜体),
2.2构造
矿区褶皱不明显,为一单斜构造,局部有平缓小挠曲,节理发育。
断裂活动可分为早期成矿裂隙和成矿后断裂,本区断裂构造主要为成矿后的正断层。
早期成矿裂隙:走向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70°以上,走向长度一般由几十米至一千多米。
此组裂隙为早期发育的一组节理经多次复活而成的张扭性复合裂隙,为含钨、铋石英脉所充填。
成矿后断裂:此组断裂与成矿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据走向可分为北北西组和北东东组,均属正断层。
2.3岩浆岩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种类较多,主要为燕山三期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γ52(3)),分布于矿区南西,呈北东45°之长椭圆形岩株状侵入中下泥盆统地层中,面积约1.7平方公里。
岩体北东端出露标高670米,南西端最低见于打石岗105线钻孔80米标高,从坑道揭露(矿区西南部外围打石岗V4钨铋矿脉)花岗岩接触界线呈30~50°,倾角向南西倾伏。
在矿区南东角有斑状花岗岩(γ52(3)A)超履,与黑云母花岗岩呈过渡型,可能为浅成边缘相。
花岗岩株的侵入与成矿关系密切,应为成矿母岩,是钨铋矿床生成的主要内因。
岩浆岩尚见有煌斑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正长岩、伟晶岩,均呈规则或不规则岩脉状产出,其中以煌斑岩脉(βμ6)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东区各中段及打石岗145中段。
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矿区西南部外围)见于打石岗145中段,侵入黑云母花岗岩中,岩脉中见有含钼、铍、钨的石英小脉。
闪长岩脉分布于西区690米中段窿口及610中段V65、2线南,伟晶岩脉见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部位。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赋存特征
八宝山钨矿床赋存于花岗岩小岩株与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内外接触带中,南起7线附近,北到过江坑,长1600米,宽600~900米,矿化面积约1.03平方公里,矿化深度约500米(实际控制工业矿体深度为230米),水平方向基本为平行脉带分布。
据937队地质资料共有大小矿脉110条,走向北北西10-15°,倾向南西或北东,倾角70-85°,生产实际情况则是:具有工业意义的矿脉只有
29条,其中西区23条,东区6条,平均工业长度200米,厚度0.20.8米,平均品位WO3 0.6-0.7%,Bi 0.5-0.6%。
3.2矿物成分
矿脉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黑钨矿、辉铋矿,次为辉钼矿、白钨矿、锡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萤石等。
有用矿物主要为黑钨矿、辉铋矿,锡石、辉钼矿甚微。
3.3结构构造
黑钨矿呈铁黑色~褐黄色,粒状半自形晶,或板状自形晶,呈团块状、似层状或细脉状构造。
辉铋矿呈黄褐斑状锖色或暗灰锡白色,粒状半自形晶,或柱状、束状、针状自形晶,构造与黑钨矿类似。
3.4围岩蚀变
区内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和绿泥石化。
其中硅化在各类岩石均有发现,以砂板岩中最发育,花岗岩中次之,广泛发育于矿脉两侧,从脉壁向外硅化厚度由几厘米至1米,最宽可达十多米。
其次为黄铁矿化和云英岩化,黄铁矿化多在矿脉两侧的砂板岩中,由脉壁向外逐渐减弱,中上部发育,下部减弱。
云英岩化一般出现于花岗岩中,见于矿脉两侧围岩破碎带或矿脉分支、合并的交汇处较强烈,矿化强度较弱,根据430中段主穿5个样品化验结果,WO3和Bi含量均为0.05%。
绿泥石化主要见于后期石英脉上下盘围岩及煌斑岩中3.5共(伴)生矿种
本区主要矿物有黑钨矿、辉铋矿、黄铁矿、石英、黄玉、萤石、白云母,次要的有锡石、辉钼矿、黄铜矿、铅锌矿、白钨矿、绿柱石、长石、绢云母、毒砂、方解石等。
水平方向上矿物分布由西南至东北,绿柱石、黄玉、辉钼矿、锡石、黑钨矿、辉铋矿等都逐步减少,矿物由复杂变简单,石英由块状到梳状结构,由油脂光泽变暗淡,说明温度逐渐向低温过渡。
在倾向上以V4号脉体为例,黄玉、锡石、辉钼矿多分布在610以上,黑钨矿、辉铋矿、萤石在565米以上最富,黄铁矿、铅锌矿、绢云母多出现在565米以下,石英在510米上部呈块状油脂光泽,而在510米以下则显粗糙、光泽暗淡,黑钨矿、辉铋矿逐步减少,470米几乎不见。
这表明矿物分布自上而下则由高温向中低温过渡的逆向分带。
4矿床成因分析
根据花岗岩株的岩石化学成分,普遍含有钨、铋、钼、铅、锌、铍等元素。
钨铋分布于花岗岩株内外接触带,由此认为矿床成因与花岗岩小岩株有密切关系。
矿床类型应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黑钨、辉铋矿矿床。
Abstract:Babaoshan tungste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Guangdong epsilon type arc inside the West Wing,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cerebral vault
Huang Si. Occurs in the granite rock strain small sandstone,sandy slate and metamorphic quartz inside and outside contact belt,quartz vein type wolframite. Belongs to the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of gold and silver tungsten tin metallogenic subbelts,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200000 Yingde River and Guangdo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implementation shows the area has good ore prospects,the author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baoshan mining area of tungsten deposi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in order to area and the periphery of the prospecting work has certain guidance significance.
参考文献
[1] 八宝山地质,刘连捷、陈家天等,1951年.
[2]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
[3] 1:25万韶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07年.
[4] 1:10万英德幅地质图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