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地球与地球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若两点(如图中B、C)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①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 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②可以根据勾股 定理估算出两地距离;③根据图中比例尺估算实际距离。
Ⅳ .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比例尺越小,则 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反之亦可)。
❖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N
④.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注:不同投影图中看纬线(见下页图 )
❖纬度
实质:本地点到球心连 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线面角)
40°N
40°
90°
75° 60°
45°
向北增大 为北纬,
30°
15°

15° 30° 45°
向南增大 (或向北 减小) 为南纬,
90°
60° 75°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表示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表示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小 ,内容就越 详细 ; 3、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大 ,内容就越 简略 。 4、1/1000000比例尺 大于 1/100000000比例尺。
135°
165° 150°
135°
120°
120°
105°
105°
90°
北极
90°
75°
75°
60°
Hale Waihona Puke 60°45°45°
西经
30°
30°
15°

15°
东经
东经
西经
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
15° 30° 45° 60°
75°
0° 15° 30° 45° 60°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 实际区域范围大小:A>B。
Ⅴ.定对称 点
如A点(20°W,40°N)的
赤道对称点
B(40°S,20°W)
C
地轴对称点 C(40°N,160°E) 对趾点(关于地心对称)
D(40°S,160°E)
Ⅵ.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最短球面距离之间的航线 1.确定球面(两点间)最短距离 ——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N
F
A
B
S N
Q
M
F
S
0o
(东经)
(西经)
❖经线的应用
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
构成的经线圈把 地球分为东半球 和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⑵.纬线和纬度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 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特点: ①.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②.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
来越小,两极为点。
75°
90°
北极
90°
105°
105°
120°
120°
135°
东经 150°
165°
135°
180°
150° 165°
西经
经度的判断 180o 30o 20o 10o 0o
(西经) 越往东度数越小
10o 20o 30o 180o (东经)
越往东度数越大
0o
150o 160o 170o 180o 170o 160o 150o
Ⅰ. 两地都在北半球: 最短航线过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Ⅱ. 两地都在南半球: 最短航线过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Ⅲ. 若一地在南半球,一地在北半球时: 比较两地纬度值的大小,劣弧段绕过两地中纬度值较大者所在 半球的极点(如图)
⑶.同一纬线上的两地(经度差不是180°):
Ⅰ. 两地在赤道上: 因赤道是大圆,则最短航线沿赤道航行即可,航向为向东或 向西。
3.确定最短航向(大圆劣弧) 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一般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①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 ②两点经度正好相差180°(二者位于同一经线圈) ③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 其最短航线就在这条经线上,航向为朝正南或正北
⑵.两点经度正好相差180°(二者位于同一经线圈,
且不同时位于赤道上时)——两地最短航线过极点。
地球的自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
思考:某地北极星的仰角(H)与当地的地理纬度(φ)存在 什么关系?
北极
地轴 H φD
南极
(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φ )=当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H)
北半球
纬线的应用: 划分南、北半球;五带;中低纬度 北寒带 北温带
0º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南半球
正)北,南半球的地点在(正)南。
②.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南北方向判定
原则:可将两点转至同一条经线上,再用上述方法判定南北方位 。
③.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如左图中A、B、C三点皆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
⑵.东西方向判定
①.同一条纬线上只有(正)东(正)西方向
其东西方向按劣弧法(经度差小于180°角所对的弧)判定:
B.东北 D.西南
Ⅲ.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每相差1°的实 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右图 中AB长)。故在同一条经线上,若两地的纬度 相差为n度,则两地之间的距离L=n×111(km)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每相差1°的 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赤道上约 111km),其他任意纬线大约是111×cosφ千 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如右图中AC长) 。故同一条纬线上,若两地经度相差为n′度 ,则两地间距离L′=111×n′×cosφ(km)
A
B
大圆:指球面上过两点,且以球心为圆心的圆 (或球面两点和地心所构成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
2.确定过两点的大圆(如图)
⑴.在地球仪上,三种情况下的圆肯定是大 圆:一是赤道,二是经线圈,三是晨昏圈 。
⑵.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见图D、图E中的PQ)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见图D、图E中的 P′Q′)
20° 40°
° 60
60°
80°
100 °
°40 1°201°40°21°060
°
线 的 特 点

长度
相互关系 指示方向 形状
圆 从赤道向两 极逐渐变短
相互平行
东西 半圆

线 长度
相等
S 80 °
20
60 °
40 °
°
的 特 相互关系
相交于两极
点 指示方向
南北
特别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通常以劣弧(两点 提示 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为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一般,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⒈同一幅经纬网图中方位的判定
⑴.南北方向判定
①.同一经线上各点只有(正)南(正)北方向
其南北方向的判定原则如下: 若两地都是北半球,纬度数值大的地点在(正)北,纬度数值小的
地点在(正)南。 若两地都是南半球,则纬度数值小的地点在(正)北,数值大的
地点在(正)南。 若两地中一地为北半球,另一地在南半球,则北半球的地点在(
⑴.经线和经度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又称子午线。
❖经线特点 ①、是半圆 ②、长度相等 ③、指示南北方向
西经
注:不同投影图中看经线(见下页图
东经
❖经度
本地经线平面与本 初子午线平面的夹 角(两面角)。
东、西经各180度
60 °E
60 °
165° 180° 150°
三、经纬网及应用(地理意义)
(一).概念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 交织而成的网络。
(二).常见经纬网 图
(三)、经纬网的应用(地理意义) Ⅰ.定位置
地球上除了极点之外,其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其 经度和纬度的交点就是该地的地理位置(即地理坐标)。
如:判断图中各点的地理坐标?
(三)、经纬网的应用(地理意义) Ⅱ.定方向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地 球与地球仪
2020/9/25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地球形状特点: 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椭球体
地球 赤道 半径 大于 极半 径
2.地球仪
形状 纬
·
北极星
P
20° 0°
N 80
比较时,找出两地之间的劣弧, 再在劣弧段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 头,则箭头所指一端为东,箭尾 为西。 (如右图中C在B的东边)
注:若两地经度差正好等 于180°,则谁东谁西均可 ②.不同纬线上的两地,其东西方向判定 原则:可将两点转至同一条纬线上,再用上述方法判定东西方位
⑶.若两地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
则其方位的判定原则:
先按前面方法判定出两地的南北方向,再按前述同样方法判定 出两地的东西方向,最后将两个方向叠加即可。
(如下左图中D位于C的_东_南_方向;B位于D的_西_北_ 方向) (如下右图中A位于B的_西_南_方向;B位于E 的东__南_方向)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第3题。
3.b在a的 ( C ) A.东南 C.西北
Ⅱ. 两地不在在赤道上:
①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时, ② 最短航线向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由A到B)
ⅱ 往西时: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由 B到A )
②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时, 最短航线向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由M到Q)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表示形式: 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
(3)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
内容详略的关系:
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
2.方向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