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9a02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8.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又分为中央处理器(CPU)、输
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四大部分。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的中枢,由执行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构成。
其中,执行单元负责对程序的指令进行操作,控制单元负责调度控制处理器的整体运行,而寄存器负责暂时存储程序的
指令和处理的数据。
2.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
的有键盘、鼠标等。
3.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把计算机内部的结果输出到外部的硬件部件,其中常见的
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器:
存储器是对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时的必要设备,可以把程序和数据暂
存起来供计算机使用,存储器根据存储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速存储
器和大容量存储器两大类,其中常见的有内存、硬盘等。
二、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过程,其中常见的网络技术如下:
1.TCP/IP: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目前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fb8f07f78a6529647d5308.png)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主题1 信息的获取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2、信息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判断)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可伪性、不完全性及普遍性、可增值性3、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4、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 Byte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简称IT①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②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①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②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72a4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f.png)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
一、网络技术
1、TCP/IP协议及应用:是指在Internet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它是
一组标准、以IP协议為核心的分层协议,由功能层次组成,由应用层、
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组成,它能提供数据的可靠、可靠传输,也
可以在多个网络之间实现通信连接,是Internet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
目前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系统的核心协议。
2、OSI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国际开放的系统建构模型,由7层组成,是多种网络之间核心协议通信的实现框架。
OSI参考模型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每一层都有其
特定的功能,通过各层之间的交换信息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通信。
3、HTTP协议:它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超文本信息的应用
层协议,是World Wide Web上使用的核心协议之一、HTTP协议按照网络
模型定义的各种网络通信协议,它有三个主要特点:无连接,无状态,文
本化。
4、LAN协议:LAN协议是局域网的通信标准,它包括以太网协议、Token Ring协议、FDDI协议、WAN协议等等,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为普
遍的一种协议,它是按照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
可提供大批量数据传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44c3ba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c.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1.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定义:信息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的内容,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收集工具:照相机、摄影机等用于捕捉图像和视频;U盘、光盘、磁带等用于存储信息;电视、电话等用于传递信息;计算机则是最常用的处理信息工具。
•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如感测器的机器人)、通信技术(如电话)、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如智能家电)。
2. 计算机的组成•外观组成:计算机一般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传声器(麦克风)、扬声器(音箱)等组成。
•核心部件: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运算和指令。
内存储器(RAM)用于存放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运行时的临时存储空间。
•开机步骤: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开关,再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按钮。
3.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硬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主机内部有CPU、内存、硬盘等;外部设备有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软件: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
第二单元:计算机操作与控制1. 桌面图标与鼠标操作•桌面图标:常见的桌面图标有“计算机”、“网络”、“回收站”等,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功能或资源。
•鼠标操作:鼠标是计算机中重要的输入设备,其基本操作包括指向、单击(左键、右键)、双击、右击和拖动等。
2. 文件与文件夹操作•新建文件夹:在桌面或文件夹中,可以通过右键单击空白区域并选择“新建文件夹”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
•文件操作:文件的操作包括复制、剪切、粘贴、重命名、删除等。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右键单击文件并选择相应的选项来完成。
•文件格式:常见的文件格式有文本文件(.txt)、图像文件(.jpg、.png等)、音频文件(.mp3等)和视频文件(.mp4等)。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0f06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07.png)
高中必修一信息技术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就是一种信息,它传达了车辆是否可以通行的意义。
-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包括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使得信息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文字的出现则使信息可以被记录和保存;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信息的复制效率,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 近代信息技术:以电信技术的发明为标志,如电报、电话等。
电报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信息传递,电话则让人们可以直接进行语音交流。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大容量存储等特点,网络技术则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
- 网络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工作等。
- 智能化: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应用不断涌现,使信息技术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 虚拟化: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创建虚拟的环境或者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信息的获取。
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 定位信息需求: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例如,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就需要获取与环境现状、污染治理措施、环保政策等相关的信息。
- 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有多种,包括文献型信息源(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口头型信息源(如与人交谈获取信息)、电子型信息源(如网站、数据库等)和实物型信息源(如产品样本、文物等)。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d9d9f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3.png)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通信交流到复杂的科学研究,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高效的工业生产,信息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和名词。
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这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2、内存(RAM)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越大,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运行速度也会相对更快。
3、硬盘是计算机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档、图片、视频等。
4、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图形相关的计算任务,对于游戏、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等工作至关重要。
5、主板将计算机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
2、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如 Microsoft Office、WPS)、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视频编辑软件(如 Adobe Premiere)、游戏软件等,满足了人们在不同领域的各种需求。
3、编程软件例如 Python、Java、C++等编程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帮助开发者编写和调试程序。
三、网络技术1、互联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
2、网络协议如 TCP/IP 协议,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格式,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通信。
3、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
4、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保护网络内部的安全。
5、无线网络(WiFi)通过无线电波实现设备的无线连接,让我们能够摆脱网线的束缚,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3453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c.png)
【完整版】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放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放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显卡用于处理图形显示。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络模式。
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服务器提供服务,客户端发出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在对等网络模式下,各个节点之间平等地交换信息。
三、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属性的符号记录,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的有用结果。
数据具有客观性、无意义性和可计算性;而信息具有主观性、有意义性和可理解性。
数据经过加工和处理,才能转化为对人类有价值的信息。
四、计算机编程语言计算机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语法和规则,用于实现特定的算法和功能。
编程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不同的阶段。
五、数据库和SQL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操作数据库的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功能。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ongoDB、Redis等。
六、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操作系统提供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驱动等功能,以方便用户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开发。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4796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c.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性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1. 硬件: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物理设备的总和,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硬件是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为软件运行提供支持。
2. 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
应用软件则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如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等。
3. 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地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数据是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 办公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3.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4. 医疗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5. 军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军事指挥、作战和保障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6. 智能家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0568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4.png)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 年):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 年):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0 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1971 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 计算机的组成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和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等)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数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字符编码(ASCII 码、汉字编码)二、操作系统1.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 系列(如 Windows 7、Windows 10 等)LinuxmacOS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桌面组成及操作窗口的操作(打开、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移动、改变大小等)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三、网络基础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按覆盖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按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2. 网络协议TCP/IP 协议3. Internet 服务万维网(WWW)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4. 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网络道德规范四、文字处理软件1. 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文本的输入、编辑(复制、粘贴、删除、查找替换等)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下划线等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缩进、行距、对齐方式等)2. 页面设置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3. 表格的制作插入表格表格的编辑(行、列的添加与删除,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等)4. 图片、图形的插入与编辑五、电子表格软件1. Excel 软件的基本操作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数据的输入、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2.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3. 图表的创建与编辑(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六、多媒体技术1. 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图像、音频、视频2. 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获取(扫描、拍摄等)图像的编辑软件(如 Photoshop)3. 音频的处理音频的获取音频的编辑软件(如 Audacity)4. 视频的处理视频的获取视频的编辑软件(如 Premiere)七、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的概念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编程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如 Python、C++等)3.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八、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2. 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 等)3. 数据表的操作创建、修改、删除数据表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删除。
信息技术知识整理
![信息技术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5a8f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d.png)
信息技术知识整理1.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以及软件等信息处理工具,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和技巧,来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2.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2.1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与原理•操作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2.2 网络基础•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2.3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基本概念•SQL语言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2.4 编程基础•编程语言基础(如Java、Python、C++等)•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3. 前沿技术与趋势3.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概念与发展•机器学习算法与技术•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3.2 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概念与应用•云计算基础与服务模型•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工具3.3 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物联网基本原理与应用•智能硬件与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3.4 区块链•区块链基本概念与特点•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案例•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4.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4.1 软件开发与工程•软件开发流程与方法论•敏捷开发与DevOps•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4.2 网络与网络安全•网络架构与规划•网络安全与防御•网络监测与运维4.3 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可视化与分析4.4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人机交互基本原理•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估•用户体验设计与优化5. 学习资源与进阶途径•书籍推荐•在线学习平台•技术社区与论坛6. 总结信息技术是目前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无处不在,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提供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介绍了前沿技术与趋势,并列举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如果您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可以通过学习资源与进阶途径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21d8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c.png)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一、信息及其特征。
1. 信息的定义。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黄、绿)是一种信号,这些信号所传达的“停止”“准备停止或启动”“通行”的意义就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
如自然界中的四季更替包含着气候信息,人类社会中新闻报道包含着各种社会信息等。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共享。
一部电影可以被众多观众观看,而电影本身的信息并没有因为被多人观看而减少。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商业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气象信息对于农业生产、航空航海等行业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
例如,股票行情信息在短时间内非常有价值,如果过时就失去了对投资者决策的参考意义;新闻信息也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一定时间就成为旧闻。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更加方便。
造纸术为信息提供了轻便、易保存的载体,印刷术提高了信息复制和传播的效率。
- 近代信息技术:电报、电话的发明开启了近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电报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信息快速传递,电话则进一步实现了声音信息的即时远距离传输。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处理能力大大增强,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便捷,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全球信息的交流成为现实。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不断多样化。
信息技术知识大全
![信息技术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1122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e.png)
信息技术知识大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各种技术和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并详细介绍其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
它涵盖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家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并解决各种计算问题。
这一领域涉及到计算机原理、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二、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连接和通信的基础。
它涵盖了互联网的架构、协议和服务,以及局域网和广域网等各种网络技术。
在这个领域里,网络工程师设计、部署和管理网络,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和有效交流。
网络技术还包括网络安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知识。
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涉及到设计、安装、配置和维护数据库系统。
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员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等技术进行数据的检索和处理。
数据库管理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信息技术中最受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
人工智能涉及到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应用,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通过算法和模型使计算机具备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这一领域在各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医疗保健、金融和交通等。
五、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创建和维护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它涉及到各种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等。
软件开发需要程序员具备良好的编程技巧和对软件工程的深入了解。
在这个领域,开发出高质量、可靠和安全的软件是至关重要的。
六、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在数字时代中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和破坏的过程。
它涉及到身份验证、数据加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技术和方法。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319a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7.png)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梳理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7363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d.png)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梳理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各种硬件设备。
-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计算机的分类: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2.计算机网络-网络基础知识: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概念的介绍。
-网络通信原理:包括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网络协议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攻击、防火墙、安全策略等内容。
3.信息处理与应用-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查询、统计、分析等各种数据处理操作。
4.计算机编程-编程概念:包括算法、数据类型、变量、循环、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
- 编程语言:包括Scratch、Python、C、Java等常见的编程语言。
-编程的基本结构: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程序的基本结构。
-程序设计与开发: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调试等程序开发过程。
5.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包括密码学、身份认证、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数据安全技术。
-病毒防护:包括病毒的传播方式、常见的病毒类型、防护软件等。
-隐私保护:包括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措施和法律规定等。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与实践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动手操作和编程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处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项目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1044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5.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存储器:包括内存(RAM)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和显示器,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总线:传输数据和指令的电子通道。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应用软件:用于完成各种任务的程序,例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和多媒体播放器。
-开发工具:用于编写、测试和调试软件的程序,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编译器。
3.网络基础-网络协议:定义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例如TCP/IP协议。
-网络拓扑: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连接方式的结构,例如总线、环形、星形和网状拓扑。
-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网络安全: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4.数据处理和存储-数据表示:计算机使用位(0和1)来表示和存储数据,例如使用二进制表示整数和字符。
-压缩算法:减少数据大小以节省存储空间或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 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关联,以支持预测和决策-making。
5.网站和互联网- 网站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创建网页。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机资源和服务,以实现便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
-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包括在线购物、支付和电子市场。
-引擎优化(SEO):优化网站以提高在引擎中的排名,从而增加网站的可见性和流量。
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5e6c66c6bec0975f565e29b.png)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二、信息的根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信息技术的组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3.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4.信息技术的开展趋势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5.信息技术的影响(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开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及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安康带来的不良影响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安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组成:运算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软件系统: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知识梳理】1.获取信息的根本过程〔P18〕2.信息来源例如〔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及他人交流、检索媒体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及他人交流、检索媒体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文字系统自带使用创立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便携式文档格式,由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图形图象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动画主要用于网络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迅雷、网络蚂蚁、、影音传送带等。
信息技术人员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人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d0ee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2.png)
信息技术人员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技术人员具有重要地位,他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下面将对信息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以帮助信息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知识- 中央处理器(CPU):掌握CPU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架构以及指令集等方面的知识。
- 存储设备:了解硬盘、内存和固态硬盘等存储设备的特点、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 输入输出设备:熟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各种接口和工作原理。
- 主板、显卡、声卡等其他硬件设备的知识。
2.计算机网络知识- 网络协议:了解TCP/IP协议族、HTTP、FTP等常见的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 网络拓扑结构:掌握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
- 网络设备:熟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网关等各种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
- 网络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攻击方式和防范措施。
3.操作系统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Windows各个版本的特点、安装和配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 UNIX/Linux操作系统:了解UNIX/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命令行操作和脚本编程等方面的知识。
- 操作系统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内核原理、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数据库知识- 关系数据库: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数据库设计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 NoSQL数据库:了解NoSQL数据库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各种NoSQL数据库的特点和区别。
5.程序设计知识- 编程语言:熟悉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等的语法、特点和应用场景。
- 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栈、队列、链表、树、图等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掌握常见的算法如排序、查找、贪心、动态规划等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024年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
![2024年信息技术必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075b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1.png)
1、结构化程序设计:
(1)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过程式程序设计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
计方式,它将程序以过程的形式来表示,更加重视于程序的控制结构而不
太关注细节。
其优点是简洁明了,另外它还有助于保证程序运行的原子性,可以让程序运行具有确定性,而且还可以减少程序的复杂度。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以对象为基础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式,它主要有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另外还有抽象、组合、多继承等特性,其优点是可以更加以模块的方式构建程序,可
以让一个大型程序工程可以更加紧凑,逻辑上可以更加清晰,另外还可以
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可维护性。
2、数据库: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一种存储、管理有组织的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复杂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和管理,使用者可以通过程序
来定义、存取、查询、更新和管理数据,它能够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包括
面向对象的应用软件、信息处理软件等。
(2)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库结构的数学模型,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管理方法。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a12a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4.png)
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整理一、计算机硬件1. CPU- 定义: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 主要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
- 常见参数:主频、核心数、缓存大小等。
2. 内存- 定义:随机访问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 分类:DRAM、SRAM等。
- 常见参数:容量、速度等。
3. 硬盘- 定义:永久性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 分类: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 常见参数:容量、转速(机械硬盘)、读写速度(固态硬盘)等。
4. 显卡- 定义:图形处理器,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
- 分类:集成显卡、独立显卡等。
- 常见参数:显存大小、核心频率等。
5. 主板- 定义:计算机各个部件的连接中心,提供电源和数据传输支持。
- 组成部分:芯片组、插槽(CPU插槽、内存插槽等)、接口(USB 接口、网口接口等)等。
二、计算机网络1.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 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和加密解密。
-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
- 数据链路层:处理帧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 物理层:处理比特流在物理媒介上传输。
2. TCP/IP协议- 定义:互联网通信协议,由TCP和IP两部分组成。
-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到达目标主机。
- IP(网际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3. 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 星型拓扑- 环型拓扑- 树型拓扑- 网状型拓扑三、数据库1. 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一个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包含多个表格,每个表格包含多个记录(行),每个记录包含多个字段(列)。
2. 数据库范式范式是一种数据库设计规范,用于规范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常见的有1NF、2NF、3NF等。
3. 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等。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5eecb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2.png)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一、知识概述1. 《信息技术基础概论》①基本定义:信息技术就是关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
比如说,咱们平常在手机上看新闻,这个新闻是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一种)传递到手机上的,那手机把这个新闻显示出来的过程,就涉及到信息的加工与传输。
②重要程度:它在现代社会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上到国家管理,下到咱们日常生活中的网购,处处都要用到信息技术。
如果没有信息技术,银行转账只能去柜台,那得排多久的队啊,而且很多跨国业务根本没法开展。
③前置知识:基本的数学知识有助于理解信息技术中的数据计算,还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像在解决程序中条件判断的时候。
比如我们思考出门带不带伞,根据是否下雨等条件判断,这和程序中的逻辑判断有相似性。
④应用价值:在医疗上,信息技术能让医生远程诊断,比如一些复杂病症通过拍摄高清影像传输给专家会诊。
在商业里,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哪类商品更受欢迎,更好地调整销售策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信息技术基础是整个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石,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后续的编程、计算机网络等知识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②关联知识:和数学里的统计知识有关联,因为数据挖掘要用到统计知识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物理中的电路知识也有关系,因为计算机硬件是基于电路来运行的。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难,因为概念比较抽象。
像信息的定义,它不像看得见摸得着的苹果。
- 关键点:要理解信息处理的流程(获取、加工、存储等)。
比如说自己做个小手工的网页展示给大家看,就得思考怎么获取做手工的素材信息,加工成吸引人的网页内容,存储在服务器然后传递给观众。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是必考点。
- 考查方式:选择题可能问什么是信息,简答题也许考查信息处理的流程,操作题可能是利用软件来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数据。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讯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PPT 演示文稿知识点序号考查知识点视图方式 1 普通试图(幻灯片缩略图/ 大纲窗格、幻灯片编辑窗格、备注窗格)幻灯片浏览试图、幻灯片放映视图2 幻灯片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3 幻灯片的背景的填充效果为纯色、渐变、图片或纹理、图案。
4 幻灯片版式(占位符就是先占住一个固定的位置,等着你再往里面添加内容的符号)(默认)5 应用设计主题模版、变体(颜色、字体、效果、背景)6 图片和形状的插入与设置(形状的填充)编辑幻灯片7 图片的叠放次序8 文本框的插入(横排、垂直)9 图片和文本框的删除10 图片和自选图形的组合11 艺术字插入12 艺术字样式的修改【样式(填充、轮廓、效果)、字体、字号】设置动画13 动画【动画窗格、添加动画、效果选项(开始时间、速度/持续时间、声音)】建立超链接14 为文字设置超链接(区分设置文本框链接和文字链接后的效果)(可连接到某张幻灯片、15 为图片设置超链接网址、邮箱、外部文件)16 动作按钮【插入─图形─动作按钮】幻灯片切换17 切换【声音、持续时间、是否全部应用、换片方式(单击鼠标时、自动播放)】标记幻灯片18 用笔做标记、黑屏白屏常见的几种PPT格式19 pptx 、ppsx、potx第二部分Excel 电子表格一、探索数据表格的构建1、构建图书数据表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被称作一个工作簿,默认名为“工作簿 1.xlsx 。
”工作表:工作簿由多个工作表组成,默认名为Sheet1⋯,工作表的基本单位是“单元格”,由列和行组成,列用A、B、C⋯⋯字母表示,行用1、2、3⋯⋯数字表示。
活动单元格:当前能输入内容的单元格。
单元格名称:每个单元格的地址由列标和行号组成。
如C6。
编辑单元格内容:①插入行、列②调整单元格行高、列宽③修改单元格内容④单元格中的换行:Alt+Enter2、高效录入数据填充数据:对于编号等有变化规律的数据,可以使用填充柄快速填充。
(1)填充相同的数据(2)填充已定义的数据序列:一月——十二月、第1——第 10,星期一——星期日验)(3)填充有规律的数据(方法二见课本P64:技术实1,3,5,7⋯⋯如何用序列产生10000 以内的偶数?替换数据:在表中,可以对选中区域或全部表格中的特定内容进行查找,并可以替换成另外的值。
3、不同类型的数据的例子1) 在输入身份证号码等长数字串时,表格会出现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式,在数据输入英文格式的单引号’,转化为文本格式即可完全显示。
2) 数值保留2位小数3) 使用日期进行日期格式的设置二、体验表格美化效果,按 F4键可以重复前一次的操作。
在 Excel 中,对表格进行美化效果时(一).用边框或颜色分隔数据1. 加边框线2. 用字体、字号或颜色区分数据3. 套用表格样式4. 单元格样式(二) .增大间距让表格更清爽1. 合并单元格2. 准确改变行高和列高3. 文本居中4. 去除边框线5. 设置单元格格式(见课本P70: 技术实验1)6. 条件格式(见课本P70:技术实验2)三、计算生成的新的数据1、构造公式计算和平均数,在 Excel中“=”是公式运算的标公式是指通过加减乘除圆括号等运算符号将数值或单元格名称连接在一起的式子志,每个公式必须以等号开始。
2、使用函数提高运算能力函数是指为了提高运算效率,Excel中预先定义好的特殊公式。
求和函数:Sum(C3:E3)=C3+D3+E3平均值函数:Average(C3:E3)=(C3+D3+E3)/3最大值函数:Max(C3:E3)返回 C3:E3区域中最大的值。
最小值函数:Min(C3:E3)返回 C3:E3区域中最小的值。
理解数据区域的表示,C3:E3和 C3,E3的区别值四、统计分析发现数据价1、排序可按照多个关键字排序;还可以按照行或列排序,笔画或字母排序。
2、筛选1) 显示满足条件的数据记录,其他记录暂时隐藏起来。
2) 筛选并不是删除不满足的条件的记录,而是暂时将其隐藏!3、分类汇总1) 分类汇总---- 就是首先将数据分类(排序),然后再按类进行求和,求平均、计数等汇总统计。
2) 注意:要进行分类汇总,首先要排序!3) 窗口左侧控制数据分级显示五、创建图表探究数据关系1、数据条利用选中数据后,在右下角出现的“快速分析”图标,可以在单元格内形象地描绘出数据多少。
(见课本P86)2、必须掌握的三种图表类型图表--- 以图形的方式描述工作表中的数据。
柱形图------ 能够清楚地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常用于数据大小的比较。
(见课本P89:技术实验1)折线图------ 既能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也能反映事物在某一时期内运动变化规律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
(见课本P89: 技术实验2)饼图------- 主要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见课本P89: 技术实验3)注意:制作图表时,选择不相邻的数据区域要按Ctrl 键。
ppt 选择题1、PowerPoint2013 默认文件的扩展名是()。
A *.pptB *.potC *.pptsD *.pptx2、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要中断放映,可以直接按()键。
A. Alt+F4B. Ctrl+XC.EscD.End3、在PowerPoint2013 中,能对个别幻灯片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的视图方式是()。
A. 放映视图B. 幻灯片浏览视图C. 普通视图D. 阅读视图4、在PowerPoint 2013 中单击状态栏右下角“视图切换按钮”窗格中的将()A. 从最后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B. 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放映C.从第二张幻灯片开始放映D. 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5、在幻灯片内部,除了用超链接可以实现页面之间的跳转外,还可以用()来实现超链接()A. 自定义动画B. 动作按钮C. 幻灯片切换D. 幻灯片放映6、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的快捷键是()A.F5B.F10C.F1D. SHIFT +F5( 从当前幼灯片开始播放)8、在ppt2013 中,有关动画效果的说法错误的是()A. 某一对象可以重复添加动画效果B. 添加的动画效果可以删除C.添加的动画效果顺序不能随便调整D.对添加的动画效果可更改动作路径9、要给幻灯片中的某个动画效果添加声音,应打开哪个对话框?()A. 效果选项B. 计时C. 版式D. 设计10 、在PowerPoint2013 中新建演示文稿时,系统自动添加的第一张幻灯片的版式是()A.标题和文本幻灯片 B.只有标题幻灯片C.空白幻灯片D. 标题幻灯片5. 在制作某张幻灯片时,想让其中的文字、图片等按自己想要的顺序进行播放,应该对其进行()设置。
A、超链接B、自定义动画C.幻灯片切换D. 幻灯片放映31、制作一份演讲稿,需要以下 4 个过程,①结构设计——演讲什么内容②提炼美化——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入手说服听众③情景分析——准备为谁演讲④确定用什么样的技术和软件。
合理的步骤是()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③②①④D. ①③②④课本P2-432、在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都是基于某种()创建的, 它预定义了新建幻灯片的各种占位符布局情况。
A. 视图B. 版式P7C. 模版P7D. 母板P933、下列操作中, 不能退出PowerPoint2013 的操作是()。
A . 双击PowerPoint 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B . 单击PowerPoint 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单击下拉菜单中的" 关闭" 命令C . 按快捷键[Alt]+[F4]D . 单击" 文件" 下拉菜单中的" 关闭" 命令34、在PowerPoint2013 中, 若需将幻灯片从打印机输出, 可以用下列快捷键()。
A [Shift]+[P]B [Shift]+[L]C [Ctrl]+[P]D [Alt]+[P]35、PowerPoint2013 默认文件的扩展名是()。
A *.pptB *.potC *.pptsD *.pptxP1136、在PowerPoint2013 中,要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地排列文字或图片,充分体现个人意图,最好选择()版式。
A. 标题幻灯片B. 内容与标题幻灯片C. 空白幻灯片P8D. 图片与标题幻灯片37、下列关于PowerPoint2013 模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模板就是已经做好的PPT样式。
B. 母版是PPT模板的内部设计。
C.应用设计模板后不能取消应用D. 在“设计”任务窗格中可设计模板38、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要中断放映,可以直接按()键。
A. Alt+F4B. Ctrl+XC.EscD.End39、在PowerPoint2013 中,能对个别幻灯片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的视图方式是()。
A. 放映视图B. 幻灯片浏览视图C. 普通视图D. 阅读视图40、要修改幻灯片中文本框内的内容,应该().A. 首先删除文本框,然后再重新插入一个文本框B. 选择该文本框中所要修改的内容,然后重新输入文字C. 重新选择带有文本框的版式,然后再向文本框内输入文字D. 用新插入的文本框覆盖原文本框41、在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
A . 文本框 B. 文字 C. 艺术字 D.Word 表格P842、某公司在产品介绍的ppt 中,想把所有幻灯片内插入公司的Logo 图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是使用()A. 模板B. 版式C. 母板D. 艺术字P1043、在PowerPoint 2013 中单击状态栏右下角“视图切换按钮”窗格中的将()A. 从最后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B. 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放映C.从第二张幻灯片开始放映D. 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44、在幻灯片内部,用超链接可以实现页面之间的跳转,不是超链接对象的是()A. 外部文件B. 网页C. 邮件地址D. 幻灯片中的图片45、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的快捷键是()A.F5B.F10C.F1D. SHIFT +F546、在ppt2013 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模版能帮助新手制作出专业的pptB. 版式中预留的区域称之为“占位符”C. 新建演示文稿默认的第一张幻灯片是“标题和内容”D. 模版可以重复使用47、某一文字对象设置了超级链接后,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在放映该页幻灯片时,当鼠标指针移到文字对象上会变成“手”形B. 在普通视图中,当鼠标指针移到文字对象上会变成“手”形C. 该文字对象的颜色会以默认的配色方案显示D. 可以改变文字的超级链接颜色48、ppt 规划和设计的关键,是把重点内容通过视觉效果呈现出来,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A. 加工图片增强视觉冲击B. 运用对比突出重点文字BC. 根据主题巧妙搭配颜色D.运用备注C 49、在ppt2013 中要连接到本演示文稿中的某张幻灯片,应选择右图中哪个选项?()D 50、如图选中对象,设置超链接后,文本“济南”会出现什么变化?A. 只有文本颜色发生改变B. 只有文本出现下划线C.文本颜色发生改变,并出现下划线D.文本没有变化5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列表中的第 1 个动画和第 3 个动画同时播放B 列表中的第 1 个动画和第 2 个动画是对同一个对象添加的C 列表中的三个动画都属于进入动画类型D 列表中的三个动画均为自动播放5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的自动换片时间是 5 秒?A BC D53、在ppt2013 中,有关动画效果的说法错误的是()A. 某一对象可以重复添加动画效果B. 添加的动画效果可以删除C.添加的动画效果顺序不能随便调整D.对添加的动画效果可更改动作路径54、要给动画效果添加声音,应打开哪个对话框?()A. 效果选项B. 计时C. 版式D. 设计55、在PowerPoint2013 中新建演示文稿时,系统自动添加的第一张幻灯片的版式是()A. 标题和文本幻灯片B. 只有标题幻灯片C.空白幻灯片D.标题幻灯片Excel 选择题6. 在Excel 中,计算工作表中A1到A6单元格数据的和,下列公式不能实现的是()A . =A1+A2+A3+A4+A5+A6B . =SUM(A1*A2*A3*A4*A5*A6)C . =SUM(A1:A6)D . =SUM(A1+A2+A3+A4+A5+A6)7. 在Excel 中,用来存放数据的基本单位是()A . 单元格B . 工作表C . 列D . 行8. 在Excel 中实现如下图所示按年级汇总得分,需执行的操作是()A . 筛选B . 排序C . 排序和筛选D . 排序和分类汇总9. 在Excel 中,单元格显示为“####”,说明()A . 不正确的参数B . 数据类型错误C . 数据长度超过了列宽D . 输入数据有误7. 在Excel 2013 中,只显示“学生成绩表”中总分大于等于380分并且小于460分的记录,可使用()A . 全屏显示B . 查找C . 筛选D . 排序10. 在Excel 2013 中,“排序”不能实现的是()A . 按字母排序B . 按笔画排序C . 同时按四个关键字排序D . 按单元格名称排序8. 在Excel 2013 中,标识一个单元格的方法是()A . 行号+列标B . 字母+列标C . 行号+数字D . 列标+行号11. 下列关于图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修改工作表中源数据,图表会自动更新B . 删除工作表中源数据,图表不会改变C . 单击“插入”“图表”可以插入图表D . 常用图表主要有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12. 在Excel 中,公式“=AVERAGE(A1:A5”)等价于()A . =A1+A2+A3+A4+A5 /5B . =(Al+A2+A3+A4+A5) /5C . =sum(Al+B2+A3+A4+A5)D . =(A1+A5) /51、如下图所示,单击F4 单元格,其边框变成粗黑线,此单元格称为()A.数据单元格 B .活动单元格C.货币单元格 D .可编辑单元格13、某网站上有一组关于“你用的是什么品牌的手机?”调查的各品牌手机使用人人数数据,使用Excel 中的()来比较各品牌手机使用人数最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