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 • • 夸美纽斯 《大教育学》 班级授课制 类比 上帝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 • • • 理论基础: 哲学: 应该是什么 目的 心理学: 实际是什么 方法 规范教育学
规范教育学
• • • • • • • 对象 概念 范畴 体系 方法 思辩-实证 三中心:教师 课堂 教材 方法:四步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讲授法 效率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我们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应的把教 育的发展也分成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形态教 育、古代社会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学校的产生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 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 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 生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 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是一种 复杂的社会活动
2、动物界没有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 维不够发达,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 3、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士承担的,在专门机 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 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 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特征如下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2、学校具有专门性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三节 教育必须适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 阶段性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 的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 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 展 (三)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 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的身心发 展 (四)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理论导向
• • •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 伦理主义
研究方法
• 适用性 • 互补性 • 协调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二)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 结构有制约作用 (三)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 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第五章
教育与人、社会发展关 系的历史统一
第一节 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 一、教育价值与教育的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指的是教育活动的属性、特 点、功能、效果与教育活动主体的需要的 关系。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活动的决策 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 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二、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 • • • • • 思路: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代表观点 代表理论 特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 • • • • • • • 零散 概括层次低 政治学 哲学 伦理学 观点 理论 思想 孔子: 《论语》 诗教 柏拉图: 《理想国》 哲学王-军人-劳动者 教育 筛选 乐教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礼记 学记》
凯洛夫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教学原则: • 可接受性 • 循序渐进 • 直观性 • 结果 • 大多数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 • • • • 主题:和平 –竞争 综合国力-经济-人才-智力 教育 教育改革 1957 人造卫星
1958 国防教育法
• 基础教育 • • • • 布鲁纳:《教育过程》 1.结构课程论 举一反三 2.发现法 3.早期学习
• 教育经验:时间 条件 • 教育规律:概括 提升 • 经验汇编 实践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任务
• (一)理论建设 • (二)实践运用 • 因材施教 • 教育改革 • 理论转化
(一)理论建设
•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 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 传统-现实-未来-虚拟
• 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 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 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 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主要 是灌输与死记。 5、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
• 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 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新思路 新方法 新理论 老三论 新三论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突变理论 协同理论 耗散结构 系统-要素-结构-功能 • 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 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 础
(二)实践运用
• 揭示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因材施教 • 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解释论证 • 实现理论转化
• • • •
德国:根舍因 范例式教学法 范例—变式 举一反三 保加利亚:洛扎诺夫
发展学生智力 举一反三
• 教师-儿童-智力-全面 • 负担重;智力,忽视德育
第三节 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 二、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 三、研究方法 的多元互补
分化与综合
• • • • • • • • 教育学-子学科-兄弟 独立 教育原理 教学论——教学原理 德育论 教育管理 舒尔茨: 教育经济学 人力资本
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系统,即作为 “状 态”的系统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 “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 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与教育终结的关 系
第二章 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 • • • • • • 列昂节夫 理论基础: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现有水平(今天) 距离 (间隔)--最近发展区 可能水平(明天) 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
发展 :一般发展
• • • • • • • 观察力 思维力 操作力 教学原则:五大原则:凯洛夫 可接受性——高难度 循序渐进——高速度 直观性 ——理论指导 结果 ——学习全过程 大多数 ——全体(差生)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二)政治制约教育制度 (三)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 的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二)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wenku.baidu.com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了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 的变化 4、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 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相对对立性的表现
(一)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 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性
(二)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 平衡性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生产力的发展, 并非完全同步。这种同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滞后性,即教育相对落后于政治、 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超前性,即 教育的发展水平比现有的政治、经济和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相对要高,发展速度相对要快。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 段 (二)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同一性 2、教育与文化各自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 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其一,教育与社会其 他子关系密切。区别显著,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而且教育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其二,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从社会的 平面图与显时态来看,教育总是受社会的 方方面面的因素所制约,教育的能动作用 往往只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才会明显表现。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三、经济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性质与相关问题
关于教育先行 1、“教育先行”的涵义 所谓教育先行,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 条件之下,为了经济发展,必须先发展教育。教 育先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 程中,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要为未来的经济 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兼顾经济建设近期与远期需 要 2、教育先行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3、教育先行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仍需要经 济发展提供条件
教育产业化
对于教育产业化,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教育 与产业有不同之处:首先,经营目的的特殊性; 其次功能发挥的特殊性;第三,投入和收益具 有特殊性;第四,生产产品具有特殊性。教育 与产业不同,一旦产业化,就改变了教育的既 定性质,改变了教育的原来形态,抹杀了教育 的根本功能,忽略了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教育 本身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最突出的特 点还在于直接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
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 教育问题 教育现象 • 1.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教育规律
[日] 大河内一男 等著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
教育规律:
•
必然、本质的联系。主要是一种发展趋 势和过程 • 外部联系 教育-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 内部联系
教育规律与教育经验
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1、个体自身的素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个体的实践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节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 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 (三)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 有延时的价值 (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 展个性的功能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生产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 社会”、“学习化社会”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大教育观即“泛教育 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 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的各种场所,最终 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 量。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 • • • • • 科学发展:新学科 理论成果 方法 1、社会学 斯宾塞 2、自然科学 实验教育学 3、杜威 实用主义 4、凯洛夫 马克思主义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
• • • • • • • • 传统教育学-现代教育学 三中心:教师 课堂 教材 三中心:儿童 活动 经验 方法:四步教学法 方法:五步教学法 情境-问题-假设-验证-总结 做中学 开拓 扩张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人的发展的涵义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 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 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 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 性的过程,也是充满着量变、质变、内容及 结构变化的过程。教育学中对个体身心发展 的研究是为了开发人的潜在力量,提高每个 个体的人生质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可能。
• 1、强调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和对立
• 2、调和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