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原电池

课程安排简介

【教材出处】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化学《选修四》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第二学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基于课程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本节课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新课改的理念,适当对内容有所深化,巩固高一学习的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关概念和原理拓展,使学生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原电池,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地位和功能: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4》第一章中的《原电池》。学生在《化学1》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在《化学2》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中化学能与电能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电化学知识的基础。本节内容理论性很强,学生不能根据日常生活、生产直接得出本节课知识。本节课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对于指导日常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本节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接着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理解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后教材中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

己归纳,从而得出原电池反应的实质。“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置一个原电池,也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延伸。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在《化学1》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在《化学2》学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中化学能与电能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电化学知识的基础。

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但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非智力因素:

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处于快速发展期,思维特点由主要是形象到主要是抽象的过渡期。根据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好奇心强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重要。

教学设计

§1.1 原电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能够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说出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通过对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深入理解,增长实验操作的技能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认识到电及电池对现代人类生活的不可替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其中乐趣,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增强探究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基本的概念,掌握原电池的原理、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等。

2、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2、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讨法、讲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小功率耳机、构成原电池所需各仪器、药品

五、教学流程

图形说明:

媒体选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判断、归纳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原电池

一、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

2总反应方程式:Zn+2H+= Zn2++ H

2

3、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导体

(2)必须有电解质溶液

(3)必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