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八卷案例分析习题全解(5)
![2024年司法考试八卷案例分析习题全解(5)](https://img.taocdn.com/s3/m/1abf5a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2024年司法考试八卷案例分析习题全解(5)第一题甲市A区居民李某(男,32岁)与乙市B区居民王某(女,28岁)于2022年3月15日在甲市登记结婚。
双方婚后在甲市居住和生活。
2023年1月1日,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丙市D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让其缴纳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判决生效后,李某未缴纳罚金也未上诉。
问题:1. 李某未缴纳罚金,是否会产生法律后果?2. 如果王某想要代李某缴纳罚金,她需要履行哪些法律程序?答案1. 是的,李某未缴纳罚金会产生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刑法》第53条的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未缴纳的,应当强制缴纳。
如果李某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未缴纳罚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李某的财产,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直至强制缴纳。
2. 如果王某想要代李某缴纳罚金,她需要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执行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审查王某的申请是否符合条件。
如果符合条件,执行法院会接受王某的缴纳,并将缴纳情况记录在案。
王某在缴纳罚金后,视为李某已经履行了缴纳罚金的义务。
第二题2022年4月1日,赵某(男,50岁)与钱某(女,45岁)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赵某将其位于某市E区的一套住宅(房产证号为:12345678)卖给钱某,成交价为人民币150万元。
合同签订后3日内,钱某支付定金5万元,余款在房产过户登记之日起10日内支付完毕。
合同签订当日,钱某支付了定金5万元,但赵某并未将房屋过户给钱某。
问题:1. 钱某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余款,是否构成违约?2. 赵某未能将房屋过户给钱某,是否构成违约?3. 如果钱某要求解除合同,她有哪些权利和要求?答案1. 钱某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支付余款,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3702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5.png)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司法考试是法律行业的资格考试,卷四案例分析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卷四案例分析主要考察考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考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一份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案情简介某市居民李某在自家门前发现一只流浪狗,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家中,并给它提供了食物和庇护。
然而,李某的善举被邻居王某得知后,王某对此心生嫉妒,认为李某的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向法院起诉李某,要求赔偿自己因流浪狗引起的损失。
二、问题提出1、李某是否有权利收留流浪狗?2、如果李某没有权利收留流浪狗,他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如何评价王某起诉李某的行为?三、分析解答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动物是具有生命、感知和利益的生物,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因此,李某有权收留流浪狗。
2、如果李某没有合法拥有该流浪狗的证明,他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可能被处以罚款或者赔偿相关费用等。
3、王某起诉李某的行为值得商榷。
虽然李某收留流浪狗可能会给邻居带来一些不便,但王某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向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或者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案例总结本案例涉及到动物保护、法律规定和邻里关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李某有权收留流浪狗,但需要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避免因管理不善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王某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一份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多做类似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通过司法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f031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6.png)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刑法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张三在一次聚会中与李四发生争执,张三一怒之下,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刺向李四,导致李四重伤。
事后,张三主动投案自首。
问题:1. 张三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2. 张三的自首行为对其刑事责任有何影响?答案:1. 张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张三在争执中故意使用刀具刺伤李四,造成李四重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 张三的自首行为可以对其刑事责任产生减轻处罚的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张三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依法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 题目二:民法案例分析案例描述:王五向赵六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到期后,王五未按约定还款,赵六多次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
问题:1. 赵六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2.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可能会如何判决?答案:1. 赵六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赵六可以与王五协商,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如果协商无果,赵六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王五归还借款及相应的利息。
此外,赵六还可以申请法院对王五的财产进行保全,以确保判决后能够顺利执行。
2.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可能会判决王五归还赵六借款本金10万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如果王五在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赵六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包括但不限于查封、扣押、拍卖王五的财产,以实现债权。
#### 题目三:行政法案例分析案例描述:某市环保局在进行环境检查时,发现一家化工厂存在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遂对该厂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问题:1. 化工厂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采取哪些法律途径?2. 环保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需要遵循哪些程序?答案:1. 化工厂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7e8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8.png)
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案例背景2022年5月1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甲以100万元的价格向乙购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套房屋。
合同签订后,甲向乙支付了30万元定金。
2022年6月1日,甲准备支付剩余房款时,被告知因房屋价格上涨,乙不愿意再履行合同,拒绝出售房屋。
甲无奈之下将乙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双倍返还定金。
法院受理后,乙提出反诉,要求甲赔偿其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
二、案例分析1、本案例中涉及到的核心法律问题是什么?本案例涉及到的核心法律问题是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
具体来说,涉及到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定金的双倍返还以及违约责任的赔偿等问题。
2、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如果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应该如何寻求救济?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如果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在本案例中,甲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双倍返还定金。
3、如果乙方因为房屋价格上涨而拒绝履行合同,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如果乙方因为房屋价格上涨而拒绝履行合同,这种行为构成违约。
因为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价格上涨为由拒绝履行合同。
如果价格上涨是乙方无法承受的风险,应该在合同签订时就提出。
4、如果甲方已经支付了定金,但乙方拒绝履行合同,那么双倍返还定金的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在本案例中,双倍返还定金的条款是有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且买方已经支付了定金,但卖方拒绝履行合同,那么卖方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5、如果乙方因为甲方的违约行为而遭受了损失,甲方是否有责任进行赔偿?为什么?如果乙方因为甲方的违约行为而遭受了损失,甲方有责任进行赔偿。
因为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一方违约导致了对方的损失,违约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基础习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c25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7.png)
2024年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基础习题及答案如果要想取得司法考试的胜利,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考试考试。
【案情一】吕某1993年曾因投机倒把罪曾被判3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经过减刑,于1995年11月刑满释放。
1999年5月,吕某在某市开设了一家娱乐城,自任总经理,但生意不甚景气。
为谋利,吕某于1999年8月开始设法在其娱乐城内开设色情服务项目。
为了对付公安机关的查处和管理卖淫妇女,吕某要求统一保管卖淫妇女的身份证,对卖淫妇女实行集体吃住、统一收费、定期检查身体和发放避孕工具等措施,其中对不愿意卖淫的本娱乐城女服务员杜某实施强暴、奸污等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其卖淫。
吕某还聘请李某负责保安,聘用赵某协助管理卖淫妇女。
营业初期,有黄某等三名妇女卖淫,尔后发展十余名妇女卖淫,黄某又将一名刚满13周岁的女孩林某引诱来卖淫。
吕某的朋友、在本市开出租车的罗某也经常“光顾”吕某的娱乐城,一次,罗某得知公安机关晚上要检查全市的娱乐场所,便给吕某报信,使娱乐城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
后经公安机关严密侦查,于2000年3月查封了娱乐城,在对卖淫妇女和卖淫嫖娼人员的查处中,发现经常在娱乐城嫖娼的陈某患有严重的性病。
据陈某交代,他在一个月前被检查出患有严重性病,但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不会传染他人,因此,一边治疗,一边还是经常嫖娼。
听说娱乐城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林某,他还嫖宿过这个女孩。
幼女林某也指认,曾与陈某嫖宿过。
【问题】:1.对吕某应以何罪定罪处罚?【答案】:对吕某应以组织卖淫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358条的规定,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纠集、控制多人从事卖淫的行为。
吕某的行为属于组织妇女卖淫的行为,应当构成组织卖淫罪。
其中,组织卖淫的行为本身包含着引诱、介绍、容留甚至强迫的方法,在刑法意义上这些行为属于组织行为的…―部分,而不能单独定罪。
2.吕某强行奸污杜某的行为如何处理?【答案】:根据《刑法》第358条的第1款第(四)项的规定,在实施组织卖淫犯罪活动中,以强奸的手段迫使被害妇女进行卖淫的,应当作为组织卖淫罪的法定加重处罚情形。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6d9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3.png)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司法考试是对法律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进行能力测试的重要途径之一,案例分析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考生需要结合法律知识和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以达到检验其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案例一:某公司因合同纠纷起诉对方公司,要求对方公司支付违约金。
经法院审理,判决对方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后来,对方公司未按和解协议支付违约金,该公司应如何执行?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履行和解协议。
对方公司未履行和解协议支付违约金,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依法对对方公司采取强制措施,直至履行和解协议。
案例二:某餐厅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消费者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经法院审理,判决餐厅赔偿消费者损失,并责令餐厅整改食品安全问题。
餐厅未按判决履行,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消费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餐厅履行判决。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要求监管部门对餐厅进行处罚,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案例三:某公司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判赔偿对方公司经济损失,并停止侵权行为。
判决生效后,对方公司发现该公司仍在侵权,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对方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该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要求法院对该公司进行罚款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同时,对方公司还可以向知识产权部门投诉,要求对该公司进行行政处罚,确保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就是几个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司法考试中,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9b7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1.png)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一。
某人因为感情纠纷,持刀将前女友刺伤,导致其受伤。
该行为构成了什么罪名?请分析其构成要件并给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依据。
答案,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案例二。
甲某因为经济困难,趁夜深人静,潜入某商店盗窃财物,价值共计5000元。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甲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案例三。
某公司老板因为欠薪问题,多次拖欠员工工资,导致员工生活困难。
请分析老板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名,并给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答案,老板的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四、案例四。
某人因为违章行为驾驶机动车,导致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受伤。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因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案例五。
某人因为个人恩怨,故意放火烧毁他人房屋,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放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有放火的故意;放火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他人住宅或者他人财物。
六、案例六。
某人因为赌博欠下巨额赌债,为了偿还赌债,实施了诈骗行为。
请分析其构成的犯罪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答案,该行为构成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骗取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七、案例七。
某人因为报复社会,多次实施爆炸恐怖袭击,造成严重社会恐慌和财产损失。
年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年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f537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年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刑法案例。
有这么一个案例特别有趣呢。
甲和乙是好朋友,甲一直嫉妒乙家里很有钱。
有一天啊,甲就骗乙说要带他去一个超级好玩的地方。
乙毫无防备就跟着去了。
结果甲把乙带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废弃工厂,然后就把乙给绑起来了,还打电话给乙的家人,说不给一大笔钱就撕票。
乙的家人吓坏了,赶紧准备钱。
在这个过程中啊,甲突然有点害怕了,他又把乙给放了。
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呢?其实啊,甲一开始骗乙出去并且绑起来勒索钱财,这已经构成绑架罪了。
虽然他后来把乙放了,但是绑架罪已经既遂啦。
就像你做一件事,已经做到那个份上了,不能因为中途改变想法就不算数了呀。
二、民法案例。
再来说个民法的案例吧。
小张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小李,他们签了合同,合同上明确写着不能在房子里养宠物。
可是小李特别喜欢小动物,他偷偷养了一只小猫咪。
小张发现后就很生气,要求小李立刻把猫咪处理掉,小李不肯。
这时候小张就有权利了哦。
因为他们有合同约定呀。
在民法里,合同的约定那就是很重要的依据呢。
小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让小李搬走。
小李虽然觉得很委屈,但是他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呀。
不过呢,如果小李能够及时把猫咪送走,并且好好和小张商量,说不定小张会原谅他呢。
毕竟大家都是在生活里,互相通融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三、商法案例。
我再给你讲个商法的案例。
有一个小公司,几个股东一起开的。
其中有个股东老王,他想把自己的股份转让给另外一个人小赵。
但是呢,公司的章程里有规定,股东转让股份必须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老王就没当回事,直接就和小赵签了股份转让协议。
其他股东知道后就炸锅了。
这个时候啊,这个股份转让协议是不生效的哦。
虽然老王和小赵觉得自己没错,但是公司章程在商法里那可是很重要的呢。
就像一个小团体的规则,大家都得遵守。
老王要是想转让股份,就得按照章程来,先去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得到同意之后再签协议,这样才是合法有效的呀。
四、行政法案例。
司法考试主观题库及答案
![司法考试主观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58369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2.png)
司法考试主观题库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张三与李四的合同纠纷案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将其名下的一套房产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四。
合同签订后,李四支付了50万元的首付款,剩余50万元约定在房屋过户后支付。
然而,在房屋过户前,张三因急需资金,将该房产以12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王五,并完成了过户手续。
李四得知后,要求张三履行合同,将房产过户给自己,但张三拒绝。
李四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张三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违约金。
问题:1. 李四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2. 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答案:1. 李四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一旦成立,双方当事人都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张三与李四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该合同是有效的。
张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将房产卖给了第三人王五,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构成违约。
因此,李四有权要求张三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违约金。
2.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应首先确认合同的效力。
如果合同有效,法院应判令张三继续履行合同,将房产过户给李四。
同时,考虑到张三的违约行为给李四造成了损失,法院还应判令张三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如果张三无法履行合同,法院还应根据李四的损失情况,判令张三赔偿李四的损失。
案例二:赵六的侵权责任案赵六是一名货车司机,某日驾驶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撞上了前方正常行驶的小轿车,造成小轿车司机钱七受伤,车辆严重损坏。
经交警部门认定,赵六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钱七将赵六及其所属的运输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车辆损失等各项费用。
问题:1. 钱七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2. 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答案:1. 钱七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484b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f.png)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机械设备,乙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交付了机械设备,但乙公司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甲公司因此将乙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问题:1. 甲公司是否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2. 乙公司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货款是否合理?答案:1.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59条规定,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
在本案中,甲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机械设备,乙公司应当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
2. 乙公司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货款是否合理,需要具体分析。
如果乙公司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甲公司交付的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并且该质量问题足以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那么乙公司可以主张减少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但是,如果乙公司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者质量问题不足以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那么乙公司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案例二:侵权责任案案情简介:张某在公园散步时,被李某饲养的宠物狗咬伤。
张某因此花费了医疗费用,并遭受了一定的精神痛苦。
张某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问题:1. 李某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2. 张某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答案:1. 李某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作为宠物狗的饲养人,未能妥善管理宠物狗,导致张某被咬伤,李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张某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7条规定,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020年司法考试案例深度分析与答案(4)
![2020年司法考试案例深度分析与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a1c1d4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0.png)
2020年司法考试案例深度分析与答案(4)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本案涉及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商品,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货款。
然而,乙公司未按时交付商品,导致甲公司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并解除合同。
问题分析
1. 甲公司是否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2. 乙公司是否应当赔偿甲公司的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1.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按时交付商品,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因此甲公司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2.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
成损失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由于乙公司未按时交付
商品,导致甲公司遭受了经济损失,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
根据以上法律分析,本案中甲公司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且乙
公司应当赔偿甲公司的经济损失。
参考法条
- 合同法
注意事项
本文档仅为个人观点,具体情况需以法律规定和法院判决为准。
法律案例司法真题及答案(3篇)
![法律案例司法真题及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8e004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png)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甲与乙系邻居,因土地权属纠纷发生争执。
甲认为乙侵犯了自己的土地权属,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审理,法院判决乙返还甲土地。
乙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案例问题:(1)甲提起诉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2)法院一审判决是否正确?(3)乙上诉的期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 案例分析及答案:(1)甲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有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甲与乙系土地权属纠纷的当事人,具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受诉人民法院也有管辖权,因此甲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
(2)法院一审判决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本案中,甲与乙就土地权属发生争议,甲请求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法院依法判决乙返还甲土地,符合法律规定。
(3)乙上诉的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本案中,乙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符合法律规定。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为法定代表人。
公司成立后,甲擅自将公司资金借贷给其朋友丁,导致公司经营困难。
乙、丙得知后,要求甲退还借款,但甲拒绝。
乙、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退还借款。
2. 案例问题:(1)乙、丙提起诉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2)甲是否应退还借款?(3)甲的法定代表人身份是否影响其个人责任?3. 案例分析及答案:(1)乙、丙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029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7.png)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问题】:1.哪个法院有管辖权?为什么?2.侯一城是否有权利参加诉讼?为什么?若其在侯大华与侯小华的诉讼过程中并未回国,待回国后发现法院的.生效判决侵害了自己的权利,侯一城可以如何救济?3.在法庭辩论期间,侯小华能否申请回避?4.对于侯小华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5.人民法院的准予撤诉的做法是否正确?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地位有什么变化?【答案】1.本题考查的是专属管辖。
甲县和乙县人民法院对于本案都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第33条第3项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为本案属于遗产继承纠纷,应当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甲县)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乙县)人民法院进行专属管辖。
2.侯一城有权利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指的是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的全部或者部分有独立的请求权。
本题中侯一城对于原被告争议的三头耕牛由独立的请求权,所以可以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与到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
若侯一城在侯大华与侯小华的诉讼过程中并没有回国,待回国后发现法院的生效判决侵害了自己的权利,其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原判决。
3.侯小华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所以侯小华可以在法庭辩论期间提出。
4.人民法院应当决定审判长回避,并决定延期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44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本案中侯大华的诉讼代理人是审判长的妻子,法院应当决定审判长回避。
《民事诉讼法》第1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司法考试商法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司法考试商法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1d834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7.png)
司法考试商法案例分析题练习及答案某日,乙因个人原因需要借款50万元,便向甲和丙提出,希望以蓝天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出具一份保证书,若乙到期不能还款,则由蓝天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甲和丙均表示同意,于是乙以蓝天公司的名义向银行出具了保证书。
不久,乙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借款。
银行遂向蓝天公司主张保证责任,要求蓝天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蓝天公司认为,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未经董事会决议,且未征得甲和丙的同意,因此不同意承担保证责任。
请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是否有效?答案: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无效。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本题中,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未经董事会决议,也未征得甲和丙的同意,因此该行为无效。
二、蓝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保证责任?答案:蓝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本题中,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无效,因此蓝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三、甲和丙是否应当对乙的行为承担责任?答案:甲和丙应当对乙的行为承担责任。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题中,甲和丙作为蓝天公司的董事和监事,在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中未履行职责,导致蓝天公司遭受损失,因此甲和丙应当对乙的行为承担责任。
四、若甲和丙对乙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应当承担何种责任?答案:甲和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解析: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题中,甲和丙作为蓝天公司的董事和监事,在乙出具保证书的行为中未履行职责,导致蓝天公司遭受损失,因此甲和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89894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c.png)
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向李四购买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中约定,张三在合同签订后一周内支付定金20万元,李四在收到定金后一个月内交付全部电子产品。
张三按时支付了定金,但李四未能按时交付产品。
张三多次催促,李四以原材料短缺为由,要求延期交付,并提出增加货款10万元。
张三不同意增加货款,要求李四按照合同履行义务。
问题:1. 张三是否有权要求李四履行合同?2. 张三是否可以要求李四支付违约金?3. 如果李四继续不履行合同,张三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 张三有权要求李四履行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张三可以要求李四支付违约金。
如果合同中有关于违约金的约定,张三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李四支付违约金。
如果没有约定,张三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要求李四支付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3. 如果李四继续不履行合同,张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李四继续履行合同;(2)要求李四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3)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二:侵权责任案案情简介:王五在公园散步时,被一只流浪狗咬伤。
王五随即被送往医院治疗,花费医疗费用5000元。
事后,王五发现该流浪狗是由赵六长期喂养的,但赵六否认自己是狗的主人,称自己只是偶尔喂食。
问题:1. 王五是否可以要求赵六承担侵权责任?2. 如果赵六拒绝承担责任,王五应该如何维权?答案:1. 王五可以要求赵六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2. 如果赵六拒绝承担责任,王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1)与赵六协商解决;(2)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3a8e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a.png)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背景: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被告人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
被告人李某,男,1980年2月15日出生,汉族,大学文化,无业。
被告人李某因与被害人王某发生纠纷,持刀将王某刺伤,致王某重伤二级。
案发后,李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一、案例分析1.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被告人李某持刀将被害人王某刺伤,致王某重伤二级。
根据刑法的规定,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被告人李某的犯罪情节是否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致被害人王某重伤二级,属于严重情节。
3. 被告人李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
4. 被告人李某是否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判决根据以上分析,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某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理由如下:1.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致被害人王某重伤二级,属于严重情节。
2. 被告人李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
3. 被告人李某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年司法考试全书案例分析习题答案(10)
![2024年司法考试全书案例分析习题答案(10)](https://img.taocdn.com/s3/m/37fafb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0.png)
2024年司法考试全书案例分析习题答案(10)一、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甲驾驶一辆小轿车与骑自行车的乙发生碰撞,造成乙重伤。
甲将乙送至医院并支付了部分医疗费用。
关于本案,请回答以下问题:1. 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乙是否有权要求甲支付医疗费用?{乙有权要求甲支付医疗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二某公司生产的一款手机因质量问题被大量消费者投诉。
关于此事,请回答以下问题:1. 消费者可以向哪些机构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
}2. 该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该公司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销售问题产品、召回已售问题产品、赔偿消费者损失、公开道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选择题1. 关于交通肇事罪,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甲饮酒驾驶与乙发生碰撞,构成交通肇事罪B. 甲无证驾驶与乙发生碰撞,构成交通肇事罪C. 甲的超速驾驶与乙发生碰撞,构成交通肇事罪D. 甲驾驶合格车辆并与乙发生碰撞,构成交通肇事罪{正确答案: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考试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5637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8.png)
司法考试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案例分析题一:案情简介: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三将其名下的一套房产以10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四。
合同签订后,李四支付了50万元的首付款,剩余的50万元约定在房屋过户后支付。
在过户前,张三因急需资金,将该房产抵押给了王五,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后来,张三未能按时偿还王五的借款,王五要求实现抵押权。
此时,李四得知房产被抵押,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张三返还首付款及赔偿损失。
问题:1. 李四是否有权解除合同?2. 李四要求返还首付款及赔偿损失的请求是否合理?答案:1. 李四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张三将房产抵押给王五,导致李四无法实现房屋过户的目的,因此李四有权解除合同。
2. 李四要求返还首付款及赔偿损失的请求是合理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李四已经支付了首付款,但由于张三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因此李四有权要求返还首付款,并要求张三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案例分析题二:案情简介:赵六向钱七借款5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并以自己的一辆汽车作为质押物。
赵六将汽车交付给钱七后,钱七在未经赵六同意的情况下,将汽车转质押给了孙八。
一年后,赵六未能按时还款,钱七要求实现质押权。
孙八得知汽车原为赵六所有,要求返还汽车。
问题:1. 钱七是否有权将汽车转质押给孙八?2. 孙八是否有权要求返还汽车?答案:1. 钱七无权将汽车转质押给孙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不得转让、转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质押财产。
在本案中,钱七未经赵六同意,擅自将汽车转质押给孙八,违反了法律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一、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案情]被告人:某甲,男,33岁,前苏联人,副驾驶员。
1985年12月19日,被告人某甲与机长某乙等机组人员,在原苏联境内驾驶47845号安一24型民航客机,执行某市民航局101/435航班任务。
当飞机飞到东经118.09'00“,北纬52.40'00”上空时,被告人趁领航员上厕所之机,以机舱出机械故障为由,将机械师骗出驾驶舱,随即锁上驾驶舱门,扭动自动驾驶仪,持刀威逼驾驶飞机的机长某乙向中国方向飞行,机长被迫改变航向,19日14时30分许,该机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某县某乡农田里。
[问题]某甲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判决]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某甲以暴力手段劫持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飞入我国境内,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构成了犯罪,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
[法理分析]本案涉及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问题,被告人某甲虽是外国人,但我国司法机关有权对其犯罪行为行使司法管辖权。
因为:第一,某甲劫持航空器,已违反我国参加的《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通知规定,“如发生外国飞机被劫持在我国降落等有关涉外事件,应按我国法律,并结合上述三个公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同时符合我国《刑法》第九条所规定的中国应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二,我国《刑法》第6条第13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某甲不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有关刑事责任问题,不需要通过《刑法》第11条之规定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即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某甲的犯罪行为虽始于我国领域之外,但其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以内,依照我国的有关规定,属于我国领域内犯罪,所以,应适用我国刑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案情]被告人:严某,男,38岁,中国公民,我国驻某国大使馆的汽车司机。
被告人严某先后利用驾车去机场接送外国人员、代表团成员的机会,在驻在国首都机场行李处多次进行盗窃,陆续窃得大量外币现钞,以及手表、照相机等财物,共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
[问题]严某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是否应依我国刑法论处?[判决]法院判决认为,严某系中国公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国外多次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应依中国刑法论处,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
[法理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严某以盗窃罪定罪判刑是正确的。
中国公民严某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是否适用我国刑法,这是本案的关键。
我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据此可知,其一,严某的盗窃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应受处罚;其二,严某的盗窃数额特别巨大,依照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其法定最低刑为10年;其三,严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
所以,应依我国刑法规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院判决完全正确。
[案情]被告人:某甲,男,32岁,外国公民。
被告人外国公民某甲,潜入我国驻该国大使馆行窃,被我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李某发现,为脱逃李某的抓捕,某甲用刀将李某刺伤后逃走。
[问题]试问某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判决]法院判决认为,外国公民某甲的行为,侵害了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触犯了我国刑法,已构成抢劫罪,可以依我国刑法论处。
[法理分析]各国刑法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于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效力范围,按理应由国际法加以规定,但目前由于国际法尚未明确规定,所以只能由各国依本国国内法来规定。
对于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各国在立法上一般采用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来确定本国刑法的适用范围,我国亦然。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外国公民某甲的行为,已经侵害了我国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触犯了我国刑法,构成了抢劫罪。
按照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罪的最低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抢劫罪是一种严重犯罪,各国刑法都将其作为犯罪加以处罚。
因此,对于外国公民某甲的犯罪,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另外,根据《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某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罪,同时还属于一种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
因此,按照国际法的原则,也应适用我国刑法。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2)三、犯罪概念[案情]被告人:乔甲,男,18岁,待业青年。
被告人乔甲因家中人多房少不能住,于1993年6月到其叔乔乙家借宿。
同年9月28日,乔甲在叔乔乙家午睡后,闲着无事,想找本杂志翻阅,就随手拉乔乙忘了上锁的书桌抽屉,发现内有一叠崭新的10元面值人民币,乔甲顿起贪心,趁家中无人,偷偷从中抽走50元。
由于乔乙大意,没有发现其抽屉内短少的现金。
乔甲见第一次窃取得逞后,胆子越来越大,又分别于同年10月、1994年3月两次趁乔乙不在意,共窃取其人民币600余元。
当乔甲又于1994年6月10日趁乔乙家无人之机,打开抽屉欲寻找现金时,不料被躲在家里逃学的乔乙之子乔丙发现,遂案发,随后乔甲家属代其偿还了乔乙的损失。
乔乙曾到公安机关要求不要处理乔甲。
[问题]乔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判决]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乔甲,虽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显著轻微,可不作犯罪处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对乔甲宣告无罪。
[法理分析]民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任何行为,如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时,均不构成犯罪,因此《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案被告人乔甲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因而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但综合全案情况看来,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应不认为是犯罪。
原因有三:其一,被告盗窃的是其同住亲属的财物,而且数额相对不大。
案发后,被告的同住亲原乔乙不要求追究乔甲的刑事责任,而且乔甲的家属已对乔乙的损失作了赔偿,故乔甲的盗窃行为不像一般盗窃犯罪那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其二,乔甲的盗窃数额虽达到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盗窃的数额是否较大,不是区分盗窃罪与非罪界限的唯一标准,还应综合其他犯罪情节考虑。
被告人乔甲采取的是趁乔乙不注意而秘密窃取的方法获得财物的,不像其他盗窃犯罪分子那样用拔门撬锁、挖墙掏洞等性质比较恶劣的手段,并且乔甲每次窃取的财物数额很少,而不是将所见到的乔乙财物全部拿走,因而综合本案的全部情况看,乔甲的盗窃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其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盗窃自己家里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要同在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
”所以,乔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法院对被告人乔甲作出无罪判决是正确的。
四、犯罪主体被告人:张某,男,21岁,某食堂炊事员,担任炒菜工作。
被告人张某于1992年3月至1993年5月期间,利用其在食堂帮忙卖饭、菜的机会,多次私自截留饭、菜票,共合计人民币700多元。
尔后,被告人张某通过刘某、李某、王某将这些饭、莱票销售给个体户郑某,从获赃款600余元。
被告人张某已与其他人将赃款全部挥霍掉。
[问题]犯罪构成的主体要件有何特征?[判决]法院判决认为,张某行为已构成贪污罪,应以贪污罪论处。
[法理分析]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对自己的罪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或者单位。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作为犯罪主体的人,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一定的犯罪主体实施的。
没有犯罪主体,就不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有危害社会的故意或过失、从而也就不会有犯罪。
具体而言,首先,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大致可分为:第一,未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刑事责任能力又是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就是指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亦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并自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例如《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最后,犯罪主体依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的不同要求又可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是任何一个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只要具备上述条件的犯罪主体,是犯罪的一般主体,除此以外,还要求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是犯罪的特殊主体。
犯罪的主体从其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看,有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特殊主体和影响刑罚轻重的特殊主体。
依照上述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基本特征分析此案,张某的行为应定盗窃罪,而不是贪污罪,因为被告人张某不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要件。
《刑法》第382条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所以,那些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和农民并不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
张某担任食堂炒菜工作,从事服务性劳务工作,不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身份。
本案中区分是否具备贪污罪主体身份的根本标志在于被告人是从事公务还是从事劳务。
公务是依法担任公职或受托暂时担任公职的人员从事管理国家和集体、社会事务的职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