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德地区船舶修造期间的溢油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油污染的生态毒理学实验证明, 根据生物对石油毒性的敏感 程 度 , 可 分 为 耐 污 种(如 对 毛 类 、海 带 、牡 蛎 等)和 敏 感 类(如 海 胆 、紫 菜 等)。在低浓度下, 如小于 0.1mg/L, 通常干扰生物个体间的化学通讯联 络, 影响动物取食、求偶、运动行为,也对卵和胚胎有杀伤作用, 影 响 成 活率。在高浓度下, 如大于 1mg/L, 对生物有直接杀伤作用。
表 1 溢油入水后不同时刻油膜扩散范围
时 间 (小 时 )
1
2
3
4
5
6
7பைடு நூலகம்
8
9
10
11
12
直 径 (米 )
255
430
582
722
854
899*
1030
1201
1376
1553
1733
1915
面积(km2) 0.051
0.145
0226
0.410
0.573
0.635
0.834
1.133
1.486
1.893
(2)陆 地 上 的 油 污 一 般 采 用 机 械 方 法 回 收 、处 理 。 (3)将设备和器材进行清洗和维修, 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 2.4 应急培训 要想使制订的预案得以成功实施, 人员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相关人员了解预案的内容和事故发生后各自的 职责。所以在应急预案制订过程中, 必须考虑怎样搞好相关的培训, 保 证应急预案的正确执行。 2.5 应急演习与改进 应急预案的编制者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经验、理论水平的限制, 完 全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事故的现场的具体情况是不可能的, 在实际实 施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定期进行预案演习可以检 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即使进行修改和完善。 3.结束语 在船舶修造中,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事故以后的应急救 援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预先制订一套详细的应急预 案,对于尽可 能 减 少 事 故 造 成 的 损 失 极 为 重 要,同 时 也 是 落 实 我 国 “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重大措施. 科
1.3 溢油事故的危害 (1)分 散 于 水 中 的 油 对 白 马 港 水 质 的 影 响 溢油入水后, 一部分覆盖水面, 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 另一部分则 溶解和分散于水中。扩散在水中的油将长时间停留在水中, 直至被水 生物吞食, 或与水中固体物质进行交换而沉入水底。从某种意义上讲, 分 散 在 水 中 的 石 油 比 漂 浮 在 水 面 的 石 油 危 害 更 大 。就 溢 油 的 回 收 处 理 来讲, 扩散于水中的石油难以回收。 (2)采用瞬时点源扩散模式对水中油浓度增量进行预测, 计算模式 为: Co(t)=Q/(4πhkt) 式 中 , Co(t)为 污 染 团 中 心 浓 度 , Q 为 投 放 的 污 染 物 量 , h 为 有 效 扩 散水深, t 为时间, K 为扩散系数, 根据化学示踪试验结果 K=9.1m2/s 采用上述模式对分散于水中的油浓度分布变化进行预测, 计算中 油浓度的背景值取 0.001mg/L, 可以得知, 海水中的油污水团中心浓度 超过 GB3097- 1997 中Ⅱ类标准持续时间达 5 小时, 经过扩 散 、稀 释 作 用, 油污水浓度会逐渐变稀, 直至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 一旦发生溢油 事故, 虽然对白马港水质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但在溢游初期对白马港 水质的影响是明显的, 对白马港沿岸的水产养殖业及生物生态可能会 造成较大影响。 (3)含 油 污 水 的 影 响 含油污水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漂油通过覆盖和窒息作
● 【参 考 文 献 】
[ 1] 北京达飞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指南[ M] .中国石化出版 社.2004 年. [ 2] 王凯全, 邵辉.事故理论与分析技术[ 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 3] 浦宝康.船舶油污染防治的 30 年[ J] .交通环保 2000 年.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溢油应急培训教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年.
面。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热水冲洗、浇洒石灰粉、稻草清刷等, 但必须 注意清除后的材料回收, 防止二次污染。
表 2 某厂的应变部署表
序 应急岗 号位
应急岗位职责
替代关 系
发生事故时, 指挥、协调全局的事态控制, 负责指挥 现场指
1 总指挥 溢油事件处理及决策各项应急措施,负责对外报告和 挥
求援。
现场指 负责现场具体工艺处理、消防控制、人员救援、物资 当班班
U"T=U"c+U"w
式中, U"t 是表层潮流, U"w 为风引起的油膜迁移速度 , 对 于U"w, 通 常 采用水面上 10 米处的风速 W 为计算风速, 即
Uw=KW 式中, K 为风漂移系数,参照有关资料, 可取 K=0.03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 本地区风速较小, 年平均风速只有 1.5m/s, 因 此, 油膜漂移主要受到潮流控制, 风力对油膜漂移的影响较小。根据水 质 点 漂 流 实 验 结 果 , 涨 潮 过 程 中 平 均 漂 移 速 度 为 2.48km/h, 方 向 基 本 上朝西北向。退潮过程中平均漂移速度 4.46km/h, 方向基本上是东南 方向。
526
科技信息
○环保与绿化○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35 期
用使水生生物缺氧窒息死亡, 并干扰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初级生产 力下降。若事故排放, 大量漂油在海浪作用下形成乳化油, 会使水生生 物因接触中毒而死亡。此外, 含油污水的特殊气味将影响附近海洋生 物的回游路线, 水产品受油污染后, 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也将会降 低。
2.修造船舶溢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在 制 订 应 急 预 案 时 应 充 分 考 虑 船 舶 修 造 中 环 境 的 特 殊 性 、项 目 的 复杂性、人员的多样性和流动性, 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应急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要想使应急预案得以实施, 承担计划执行过程的人选极为重要, 由于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而有关负责人却不能及时的承担相应的责 任。因此, 在制订应急预案时应实现安排好接替人选和排列顺序, 保证 应急预案的执行。某厂的应变部署表见表 2。 2.2 应急措施图
7
后勤组
力组
海上溢油油品表面喷洒消油剂
通讯联 8
络组
通讯联络, 作好事故处理记录和报告记录
救护组
外来驻 9 救护组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伤员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送工作
厂人员
2.3 应急恢复 (1) 地 区 的 岸 线 类 型 为 泥 地 ( 泥 滩 、红 树 林 ) , 砂 石 粒 度 为 小 于 0.1mm, 具有低能环境的特征, 油很少 渗 入 泥 地 , 会 长 期 停 留 在 泥 地 表
( 特) 大应急。 根据大量资料表明, 船坞发生事故性溢油的原因主要是: 进坞维
修 的 船 舶 上 剩 余 的 各 种 油 类,包 括 重 质 油 、轻 质 油 机 油 润 滑 油 等 未 得 以回收而全部或部分溢入白马港中, 而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进船坞时船 舶触礁、搁浅、碰撞以及设备故障和管理不当等, 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 事 故 的 主 要 原 因 。如 船 上 剩 油 在 装 卸 过 程 中 因 管 理 和 操 作 不 当 以 及 因 设备故障等发生溢油事故。
指挥调配。
机动警 依照指示控制厂区交通秩序, 人员疏散以及危险区 通讯联
5
戒组
域的警戒工作并作为机动人员随时待命
络组
准备启动消防等应急系统, 防止溢油油品着火和应 机动警
6 后勤组
急 过 程 中 的 物 资 、器 材 的 供 应 保 障 工 作
戒组
消防动 依照指示负责溢油现场的防火、灭火工作, 并负责向
2.358
2.880
注: *以下指油膜已开始发生破碎
油膜面积可达到 0.635km2, 而后油膜在波浪和湍流作用下逐渐发生破 碎, 形成更大的油膜碎片污染区。由此可见, 一旦发生溢油, 海面漂油 的影响范围是相当大的。
(2)溢 油 漂 移 轨 迹 预 测 溢油入 水 后 , 油 膜 在 扩 展 、扩 散 过 程 中 处 于 扩 延 状 态 , 同 时 受 风 、 潮流和波浪作用在水面上漂移。研究证明, 水面油膜迁移运动主要是 由于表层潮流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波浪对漂移影响较小。我们假定油 膜内各点漂移速度相等并等于质心点的漂移速度, 故油膜(质心点)的 迁移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关键词】白马河流域; 船坞; 水污染; 应急预案
近年来,我国的船舶修造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已拥有 修造船企业 1850 家, 钢质海船的年造船订单分额已跃居世界第三位, 并且一直保持上涨的局面。船厂在修造船舶时制订应急预案, 虽不能 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但可以将紧急事故局部化, 消除事故蔓延条件, 并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 尽量减少事故对海 域 的 影 响 和 财 产 损 失 。这 里 主 要 介 绍 船 厂 在 船 舶 修 造 过 程 中 溢 油 应 急 预案。
2
挥
抢救等抢险救援具体指挥工作
长
检查并增加、移动围油栏的布置, 根据实际情况对围
围油栏
收油作
3
油栏的铺设进行调整, 防止油品的进一步泄漏和扩
布放组
业组
散( 包括浮动油囊的铺设等)
依照指示准备应急器材, 包括收油机的运输、下水工
收油作
围油栏
4
作, 并用收油机回收泄漏油品, 负责拖船、带缆艇的
业组
布放组
1.2 溢油污染事故的预测分析计算 溢油入海后 将 经 历 扩 散 、迁 移 、蒸 发 、溶 解 、乳 化 、吸 附 沉 淀 、生 物 降解等运动机制。从其行为和归属分析, 溢油入水后将可能产生的污 染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漂浮的油膜; 二是分散于水体中的油。
(1)漂 油 的 扩 展 油比重小于水, 溢油入水后即漂浮在水面上以油膜的形式存在, 随风和潮流扩散漂移, 在湍流作用下散射。在扩散漂移过程中油膜逐 渐 变 薄 , 油 膜 的 扩 延 范 围 可 采 用 Fay 瞬 时 溢 油 扩 延 模 型 预 测 , 油 膜 扩 散可分为重力- 惯性力阶段, 重力- 粘滞力阶段和表面张力阶段, 各阶 段的油层扩展规律为: 第一阶段; D=K1(△gVt2)1/4 第二阶段: D=K2(△gV2γw- ) t 1/2 1/6 1/4 第三阶段: D=K3(σγw- 1/2/ρw)1/2t3/4 式 中 , D 为 油 膜 扩 展 直 径 , △=1- ρ0/ρw,ρ0、ρw 分 别 为 油 、 水 密 度 , σ 为净表面张力系数, γw 为水动力粘滞 系 数 , g 为 重 力 加 速 度 , V 为 溢 油 体积, t 为从溢油开始计算的时间, K1K2K3 为各扩展阶段的经验系数。 经过三个阶段的扩展, 油的扩展将在表面张力阶段结束。Fay 模型 得到扩展终止时油膜的最大扩散面积: Amax=105V3/4 随着油膜的扩散, 油膜逐渐变薄, 当油膜厚度减少到某一极限值 后, 在波浪和湍流作用下, 油膜便逐渐破碎成许多碎片, 各自向周围漂 移, 形成更大的不连续污染区。破碎后的油膜碎片污染区扩散有效半 径为: R(t)=4.47×10- t3 1.15 由于溢油事故较易察觉和控制, 因此溢油量一般不大, 假定一次 比较严重的事故, 溢油总量为 10 吨, 采用上述模式分别计算溢油入水 后, 油膜在海面上漂移过程中各个时刻的扩散范围, 可由表 1 得知。 根据计算结果, 溢油入水后经历 5.36 小时, 油膜扩散终止, 此时
科技信息
○环保与绿化○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35 期
浅谈宁德地区船舶修造期间的溢油应急预案
葛晓峰 ( 宁德海事局 福建 宁德 352100)
【摘 要】以白马河流域为例, 分析船舶修造过程中水污染事故源及源强, 通过数值计算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事故发生在涨潮过程时 会造成污染。针对白马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减轻事故发生后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1 . 溢 油 事 故 的 特 点 、分 析 与 危 害 1.1 溢油事故的种类与主要原因分析 溢油应急事件分为二种类型: 操作性溢油事故(操作性溢油的泄 漏量大多在 1t 左右, 一般情况下, 切断泄漏源后即可及时调集 应 急 力 量控制溢油)与事故性溢油事故(事故性溢油溢油量超过 10t 甚至达到 100t 以 上), 而 事 故 性 溢 油 事 故 又 分 为 三 级 : 一 般 应 急 、较 大 应 急 和 重
表 1 溢油入水后不同时刻油膜扩散范围
时 间 (小 时 )
1
2
3
4
5
6
7பைடு நூலகம்
8
9
10
11
12
直 径 (米 )
255
430
582
722
854
899*
1030
1201
1376
1553
1733
1915
面积(km2) 0.051
0.145
0226
0.410
0.573
0.635
0.834
1.133
1.486
1.893
(2)陆 地 上 的 油 污 一 般 采 用 机 械 方 法 回 收 、处 理 。 (3)将设备和器材进行清洗和维修, 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 2.4 应急培训 要想使制订的预案得以成功实施, 人员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相关人员了解预案的内容和事故发生后各自的 职责。所以在应急预案制订过程中, 必须考虑怎样搞好相关的培训, 保 证应急预案的正确执行。 2.5 应急演习与改进 应急预案的编制者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经验、理论水平的限制, 完 全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事故的现场的具体情况是不可能的, 在实际实 施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定期进行预案演习可以检 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即使进行修改和完善。 3.结束语 在船舶修造中,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事故以后的应急救 援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预先制订一套详细的应急预 案,对于尽可 能 减 少 事 故 造 成 的 损 失 极 为 重 要,同 时 也 是 落 实 我 国 “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重大措施. 科
1.3 溢油事故的危害 (1)分 散 于 水 中 的 油 对 白 马 港 水 质 的 影 响 溢油入水后, 一部分覆盖水面, 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 另一部分则 溶解和分散于水中。扩散在水中的油将长时间停留在水中, 直至被水 生物吞食, 或与水中固体物质进行交换而沉入水底。从某种意义上讲, 分 散 在 水 中 的 石 油 比 漂 浮 在 水 面 的 石 油 危 害 更 大 。就 溢 油 的 回 收 处 理 来讲, 扩散于水中的石油难以回收。 (2)采用瞬时点源扩散模式对水中油浓度增量进行预测, 计算模式 为: Co(t)=Q/(4πhkt) 式 中 , Co(t)为 污 染 团 中 心 浓 度 , Q 为 投 放 的 污 染 物 量 , h 为 有 效 扩 散水深, t 为时间, K 为扩散系数, 根据化学示踪试验结果 K=9.1m2/s 采用上述模式对分散于水中的油浓度分布变化进行预测, 计算中 油浓度的背景值取 0.001mg/L, 可以得知, 海水中的油污水团中心浓度 超过 GB3097- 1997 中Ⅱ类标准持续时间达 5 小时, 经过扩 散 、稀 释 作 用, 油污水浓度会逐渐变稀, 直至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 一旦发生溢油 事故, 虽然对白马港水质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但在溢游初期对白马港 水质的影响是明显的, 对白马港沿岸的水产养殖业及生物生态可能会 造成较大影响。 (3)含 油 污 水 的 影 响 含油污水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漂油通过覆盖和窒息作
● 【参 考 文 献 】
[ 1] 北京达飞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指南[ M] .中国石化出版 社.2004 年. [ 2] 王凯全, 邵辉.事故理论与分析技术[ 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 [ 3] 浦宝康.船舶油污染防治的 30 年[ J] .交通环保 2000 年.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溢油应急培训教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年.
面。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热水冲洗、浇洒石灰粉、稻草清刷等, 但必须 注意清除后的材料回收, 防止二次污染。
表 2 某厂的应变部署表
序 应急岗 号位
应急岗位职责
替代关 系
发生事故时, 指挥、协调全局的事态控制, 负责指挥 现场指
1 总指挥 溢油事件处理及决策各项应急措施,负责对外报告和 挥
求援。
现场指 负责现场具体工艺处理、消防控制、人员救援、物资 当班班
U"T=U"c+U"w
式中, U"t 是表层潮流, U"w 为风引起的油膜迁移速度 , 对 于U"w, 通 常 采用水面上 10 米处的风速 W 为计算风速, 即
Uw=KW 式中, K 为风漂移系数,参照有关资料, 可取 K=0.03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 本地区风速较小, 年平均风速只有 1.5m/s, 因 此, 油膜漂移主要受到潮流控制, 风力对油膜漂移的影响较小。根据水 质 点 漂 流 实 验 结 果 , 涨 潮 过 程 中 平 均 漂 移 速 度 为 2.48km/h, 方 向 基 本 上朝西北向。退潮过程中平均漂移速度 4.46km/h, 方向基本上是东南 方向。
526
科技信息
○环保与绿化○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35 期
用使水生生物缺氧窒息死亡, 并干扰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初级生产 力下降。若事故排放, 大量漂油在海浪作用下形成乳化油, 会使水生生 物因接触中毒而死亡。此外, 含油污水的特殊气味将影响附近海洋生 物的回游路线, 水产品受油污染后, 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也将会降 低。
2.修造船舶溢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在 制 订 应 急 预 案 时 应 充 分 考 虑 船 舶 修 造 中 环 境 的 特 殊 性 、项 目 的 复杂性、人员的多样性和流动性, 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应急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要想使应急预案得以实施, 承担计划执行过程的人选极为重要, 由于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而有关负责人却不能及时的承担相应的责 任。因此, 在制订应急预案时应实现安排好接替人选和排列顺序, 保证 应急预案的执行。某厂的应变部署表见表 2。 2.2 应急措施图
7
后勤组
力组
海上溢油油品表面喷洒消油剂
通讯联 8
络组
通讯联络, 作好事故处理记录和报告记录
救护组
外来驻 9 救护组 对应急处理过程中伤员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送工作
厂人员
2.3 应急恢复 (1) 地 区 的 岸 线 类 型 为 泥 地 ( 泥 滩 、红 树 林 ) , 砂 石 粒 度 为 小 于 0.1mm, 具有低能环境的特征, 油很少 渗 入 泥 地 , 会 长 期 停 留 在 泥 地 表
( 特) 大应急。 根据大量资料表明, 船坞发生事故性溢油的原因主要是: 进坞维
修 的 船 舶 上 剩 余 的 各 种 油 类,包 括 重 质 油 、轻 质 油 机 油 润 滑 油 等 未 得 以回收而全部或部分溢入白马港中, 而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进船坞时船 舶触礁、搁浅、碰撞以及设备故障和管理不当等, 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 事 故 的 主 要 原 因 。如 船 上 剩 油 在 装 卸 过 程 中 因 管 理 和 操 作 不 当 以 及 因 设备故障等发生溢油事故。
指挥调配。
机动警 依照指示控制厂区交通秩序, 人员疏散以及危险区 通讯联
5
戒组
域的警戒工作并作为机动人员随时待命
络组
准备启动消防等应急系统, 防止溢油油品着火和应 机动警
6 后勤组
急 过 程 中 的 物 资 、器 材 的 供 应 保 障 工 作
戒组
消防动 依照指示负责溢油现场的防火、灭火工作, 并负责向
2.358
2.880
注: *以下指油膜已开始发生破碎
油膜面积可达到 0.635km2, 而后油膜在波浪和湍流作用下逐渐发生破 碎, 形成更大的油膜碎片污染区。由此可见, 一旦发生溢油, 海面漂油 的影响范围是相当大的。
(2)溢 油 漂 移 轨 迹 预 测 溢油入 水 后 , 油 膜 在 扩 展 、扩 散 过 程 中 处 于 扩 延 状 态 , 同 时 受 风 、 潮流和波浪作用在水面上漂移。研究证明, 水面油膜迁移运动主要是 由于表层潮流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波浪对漂移影响较小。我们假定油 膜内各点漂移速度相等并等于质心点的漂移速度, 故油膜(质心点)的 迁移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关键词】白马河流域; 船坞; 水污染; 应急预案
近年来,我国的船舶修造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 我国已拥有 修造船企业 1850 家, 钢质海船的年造船订单分额已跃居世界第三位, 并且一直保持上涨的局面。船厂在修造船舶时制订应急预案, 虽不能 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但可以将紧急事故局部化, 消除事故蔓延条件, 并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 尽量减少事故对海 域 的 影 响 和 财 产 损 失 。这 里 主 要 介 绍 船 厂 在 船 舶 修 造 过 程 中 溢 油 应 急 预案。
2
挥
抢救等抢险救援具体指挥工作
长
检查并增加、移动围油栏的布置, 根据实际情况对围
围油栏
收油作
3
油栏的铺设进行调整, 防止油品的进一步泄漏和扩
布放组
业组
散( 包括浮动油囊的铺设等)
依照指示准备应急器材, 包括收油机的运输、下水工
收油作
围油栏
4
作, 并用收油机回收泄漏油品, 负责拖船、带缆艇的
业组
布放组
1.2 溢油污染事故的预测分析计算 溢油入海后 将 经 历 扩 散 、迁 移 、蒸 发 、溶 解 、乳 化 、吸 附 沉 淀 、生 物 降解等运动机制。从其行为和归属分析, 溢油入水后将可能产生的污 染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漂浮的油膜; 二是分散于水体中的油。
(1)漂 油 的 扩 展 油比重小于水, 溢油入水后即漂浮在水面上以油膜的形式存在, 随风和潮流扩散漂移, 在湍流作用下散射。在扩散漂移过程中油膜逐 渐 变 薄 , 油 膜 的 扩 延 范 围 可 采 用 Fay 瞬 时 溢 油 扩 延 模 型 预 测 , 油 膜 扩 散可分为重力- 惯性力阶段, 重力- 粘滞力阶段和表面张力阶段, 各阶 段的油层扩展规律为: 第一阶段; D=K1(△gVt2)1/4 第二阶段: D=K2(△gV2γw- ) t 1/2 1/6 1/4 第三阶段: D=K3(σγw- 1/2/ρw)1/2t3/4 式 中 , D 为 油 膜 扩 展 直 径 , △=1- ρ0/ρw,ρ0、ρw 分 别 为 油 、 水 密 度 , σ 为净表面张力系数, γw 为水动力粘滞 系 数 , g 为 重 力 加 速 度 , V 为 溢 油 体积, t 为从溢油开始计算的时间, K1K2K3 为各扩展阶段的经验系数。 经过三个阶段的扩展, 油的扩展将在表面张力阶段结束。Fay 模型 得到扩展终止时油膜的最大扩散面积: Amax=105V3/4 随着油膜的扩散, 油膜逐渐变薄, 当油膜厚度减少到某一极限值 后, 在波浪和湍流作用下, 油膜便逐渐破碎成许多碎片, 各自向周围漂 移, 形成更大的不连续污染区。破碎后的油膜碎片污染区扩散有效半 径为: R(t)=4.47×10- t3 1.15 由于溢油事故较易察觉和控制, 因此溢油量一般不大, 假定一次 比较严重的事故, 溢油总量为 10 吨, 采用上述模式分别计算溢油入水 后, 油膜在海面上漂移过程中各个时刻的扩散范围, 可由表 1 得知。 根据计算结果, 溢油入水后经历 5.36 小时, 油膜扩散终止, 此时
科技信息
○环保与绿化○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年 第 35 期
浅谈宁德地区船舶修造期间的溢油应急预案
葛晓峰 ( 宁德海事局 福建 宁德 352100)
【摘 要】以白马河流域为例, 分析船舶修造过程中水污染事故源及源强, 通过数值计算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事故发生在涨潮过程时 会造成污染。针对白马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以减轻事故发生后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1 . 溢 油 事 故 的 特 点 、分 析 与 危 害 1.1 溢油事故的种类与主要原因分析 溢油应急事件分为二种类型: 操作性溢油事故(操作性溢油的泄 漏量大多在 1t 左右, 一般情况下, 切断泄漏源后即可及时调集 应 急 力 量控制溢油)与事故性溢油事故(事故性溢油溢油量超过 10t 甚至达到 100t 以 上), 而 事 故 性 溢 油 事 故 又 分 为 三 级 : 一 般 应 急 、较 大 应 急 和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