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_周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周婕

【摘要】中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也在快速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未雨绸缪,是规划作为一个预言者的基本职责。目前国内外关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针对中微观层面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往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为运用老龄化指数对区域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展开定量化分析;国外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目前已呈现为快速的郊区化特征;论文选取我国“北、上、广”和中部地区城市武汉为样本,利用GIS工具,把2000年至2010年国家、部委、各地方部门以及研究者自己团队收集到的最新老龄人口数据进行了建库工作,数据单元小到了街道,相对于地理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老龄人口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和机制等相关研究、策略制定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与西方非常相似的特征,尤其与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日本相似,同时,又体现了我国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型厂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居住空间对今天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GIS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面临着老龄人口的高速增长与日益加剧的社会负担,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①。未来三十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由人口总数的7%上升至25%。相比于亚洲国家,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高于日本,并远远超出西欧国家的增长速度②。在社会政策滞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老龄化问题在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之前就提前出现,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为老龄人口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老龄化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使得我国“限制人口增长的目标”与“保持平衡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目标”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③。上述因素的交织,使得我国必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措施积极应对。

2000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增长较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增长速度第一的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年的8.68%上升到2009年的12.20%,年均增长速度0.5%;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规划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63672)]

①《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年的9.22%上升到2009年的11.58%,年均增长速度0.34%;湖北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年的7.89%上升到2009年的10.17%,年均增长速度0.33%;而上海、北京、浙江、广州等省市,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已有所减缓(见图1~图5)。由此看来,我国中西部地区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上海、北京等城市,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图5 2003-2009年省级老龄人口增长趋势

2.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国外学者运用RS、GIS技术主要探讨了老龄人口的区域空间分布差异、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球层面,McCracken 和Phillips (2005)运用地理学、医学和老年人学的理论构建了描述人口老龄化的历史-地理进程模型。区域层面,Serow和Cowart (1998)研究了亚洲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地方层面,Heleniak(2003)、Moore & Pacey (2004)、Rogers, C.C.(1999)、Cowgill(1978)、Anthony M(1987)分别研究了俄罗斯联邦、加拿大、美国、英国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城市层面,Frey (2001)研究了美国城市对老龄人口的吸引力,Smith (1998)研究了加拿大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和发展趋势,Sekhar等(2010)运用Hot Spot Analysis(热点分析)方法,通过统计老龄人口密度对阿德莱德的人口空间分布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国外老龄人口分布在都会区的核心区及偏远的乡村聚落中,并且城市郊区的老龄化是显著的趋势特征。

日本地理学界关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较为深入。1970年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日本学者对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展开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西部县域的农村地区伴随着年轻人迁出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态势。80年代后,大都市的老龄化问题开始引起关注,石水照熊(1981)研究得出,尽管城市地区的老龄化率较低,但全国35%的老龄人口都集中在日本三大都市圈。90年代,日本的城市中心和郊区的老龄化率不断增加,研究视角转向了城市内部的老龄化空间扩张问题。中林一树和矢野桂司运用方格法对1970~1985年东京大都市圈的老龄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中心和周边农村是城市老龄化的两个极。此外,高山正树(1996)也通过对大阪都市圈的老龄人口现状分析预测了郊区的老龄化是日本必然的发展趋势。

国内学者主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了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变机制、迁移规律。马飞、林琳(2006)研究得出广州市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为显著的圈层结构,在中心旧城区呈现扩散趋势,内缘城区呈现集聚趋势,边缘郊区介于两者之间;张晓娟、林琳(2007)从研究得出影响广州市老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因素和城市旧城拆迁因素。叶嘉安(1999)运用GIS技术以“老龄人口相对比例”指标分析得出香港十多年间老龄人口在旧城区有显著的集中趋势,香港旧城区老龄人口的过度集中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周素卿与詹丽芬(1994)以因子生态分析法研究得出台北老龄人口分布在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偏远地区。陈国川(1982)与施添福(1979)分析了台湾地区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得出老龄人口主要分布于乡村地区,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3.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3.1北京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3.1.1北京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

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