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探究
环太平洋地震带
仔细分析两幅图, 说说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 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 发
记忆小窍门:“3块2带”
自 岩石: 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松散; 然 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原 地势: 因 气候: 降水较多,暴雨集中 。
人为原因: 人类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工程建设破坏土体结构,加大坡度等
三、防灾 应对地质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 灾减灾呢? 提示: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 物措施、技术措施等角度分析
分析这次地质灾 害发生的原因?
• 解析: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阅读 材料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对 考生而言是高难度层次的题目。由图可以分析 出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 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 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 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 毁。 •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 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 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 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 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分析其体现我国地 震的什么特点?
资料一:
按照地震震源深度,我们将地震划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 中源地震(60—300千米) 深源地震(大于300千米)。
震 源 浅 , 危 害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 大
频 率 高 , 强 度 大
资料三: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 分 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 布 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 范 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共 围 有3次,即:1668年山东吕县剡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 广 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 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 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 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 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 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 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 达700万间。
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资料二: 2004-2005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
2004年05月01日 2004年05月19日 2004年05月23日 2004年06月29日 2004年07月03日 2004年07月12日 2004年08月10日 2004年10月15日 2004年10月19日 2005年02月19日 2005年02月01日 2005年02月15日 2005年03月06日 2005年04月06日 2005年04月08日 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 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青海治多5.3级地震 西藏班戈5.2级地震 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 云南鲁甸昭通5.6级地震 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 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 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 台湾宜兰6.3级地震 新疆乌什6.2级地震 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管理措施-灾害管理,健全应急方案 工程措施 —修建防护坝、护坡工程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 技术措施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 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 止挤占行洪通道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 方案组织疏散
护坡工程
ct
植树造林
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 节,须提防泥石流
暴雨期间对天气 的准确预报,并 对上游泥石流物 源区进行监测
如果真正遇见地质灾害给同学们几点小建议: 面临灾难不惊慌,寻找时机迅速撤离,不贪恋财物
×
山体滑坡时,不
要沿滑坡体滑动
方向跑,应向滑 坡体两侧跑。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
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百度文库
课堂小结
• 地震: 1.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 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 2.分布:西多东少 • 3.原因:“3块2带”
解析: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 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经济 发达,资产密集区,所以东部灾情严重。
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却西轻东重的原因是什么?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的分布: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 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地震?
水汇集(决定性因素)
人为原因:
滥砍滥伐,不当 的开挖和堆积。
2、泥石流的分布: 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
渡带的山地环境
冰川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
川西地区 暴雨泥石流 青藏高原地区 冰川泥石流
2、泥石流的分布
呈带状或片状
燕山、太行山、 龙门山、邛崃山、 大凉山和乌蒙山
零星分布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的地震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与我 国高大山脉走向基本相同);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合作探究
1.读图判断下列哪些省属于多地 震地区:河北、湖南、台湾、 四川、黑龙江、新疆、云南
阅读教材p53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泥石流暴发前有什么征兆?
解析: ①在山区有连续的降雨
天气②轰鸣的巨响③沟谷内 水量陡增,继而断流等。
(二)滑坡
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1、滑坡成因
内在因素: 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
表形态
外部因素: 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
2、我国滑坡的时空分布
秦岭—川西— 滇西山地为 极密集区 (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密集
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为界
稀疏
时间分布: 6-8月(夏季)
ks5u精品课件
活 动
我国西南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试分析原因。
板块: 地处亚欧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高考链接
1.(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3题)在图3所示的山 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图3
2.(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第43题) (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 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 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 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泥石流 滑坡
(一)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的成因
探究活动:山区发生泥石流
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 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坡陡谷深的山区(便于集水集物) 自 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然 岩石: 原 稀少,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因 植被: 气候: 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
我国
• 泥石流:
1.成因:自然/人为 • 2.分布:西多东少
防灾措施
管理/ 工程 生物/技术
• 滑坡:
1.成因:内在/外部 因素 • 2.分布:时间夏季 空间西多东少
基础练习:
1.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 ) A泥石流.滑坡B 暴雨.海啸 C 暴雨.滑坡 D台风.暴雨 2.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A ) A 陡峭的沟谷山坡 B 平原地区 C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3.与汶川大地震有关的板块是( A ) ①印度洋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非洲板块 A. 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④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友情提示:注意答题角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 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 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 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课后作业:.(2010年课标全国卷文综,42,10分)某 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 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 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 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探究
环太平洋地震带
仔细分析两幅图, 说说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 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 发
记忆小窍门:“3块2带”
自 岩石: 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松散; 然 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原 地势: 因 气候: 降水较多,暴雨集中 。
人为原因: 人类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工程建设破坏土体结构,加大坡度等
三、防灾 应对地质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 灾减灾呢? 提示: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 物措施、技术措施等角度分析
分析这次地质灾 害发生的原因?
• 解析: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阅读 材料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对 考生而言是高难度层次的题目。由图可以分析 出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 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 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 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 毁。 •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 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 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 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 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分析其体现我国地 震的什么特点?
资料一:
按照地震震源深度,我们将地震划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 中源地震(60—300千米) 深源地震(大于300千米)。
震 源 浅 , 危 害 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其震源深 大
频 率 高 , 强 度 大
资料三:
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 分 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 布 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 范 辖市。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大震级为8.5次,共 围 有3次,即:1668年山东吕县剡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 广 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 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556年陕西华 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 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 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 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 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 达700万间。
度都是不超过30千米的浅源地震。
资料二: 2004-2005年中国部分破坏性地震
2004年05月01日 2004年05月19日 2004年05月23日 2004年06月29日 2004年07月03日 2004年07月12日 2004年08月10日 2004年10月15日 2004年10月19日 2005年02月19日 2005年02月01日 2005年02月15日 2005年03月06日 2005年04月06日 2005年04月08日 中国台湾莲花5.2级地震 台湾以东沿海6.7级地震 西藏班戈、青海海西间5.3级地震 青海治多5.3级地震 西藏班戈5.2级地震 西藏仲巴县与隆格尔县间6.7级地震 云南鲁甸昭通5.6级地震 台湾以东海中6.2级地震 云南保山发生5.0级地震 台湾台东与花莲间发生5.0级地震 台湾宜兰6.3级地震 新疆乌什6.2级地震 台湾宜兰沿岸东海中5.6级地震 新疆乌什县5.1级地震 西藏仲巴县6.5级地震
管理措施-灾害管理,健全应急方案 工程措施 —修建防护坝、护坡工程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 技术措施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 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 止挤占行洪通道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 方案组织疏散
护坡工程
ct
植树造林
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 节,须提防泥石流
暴雨期间对天气 的准确预报,并 对上游泥石流物 源区进行监测
如果真正遇见地质灾害给同学们几点小建议: 面临灾难不惊慌,寻找时机迅速撤离,不贪恋财物
×
山体滑坡时,不
要沿滑坡体滑动
方向跑,应向滑 坡体两侧跑。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
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百度文库
课堂小结
• 地震: 1.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 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 2.分布:西多东少 • 3.原因:“3块2带”
解析: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 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经济 发达,资产密集区,所以东部灾情严重。
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却西轻东重的原因是什么?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的分布:
3、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 为什么我国会有这么多地震?
水汇集(决定性因素)
人为原因:
滥砍滥伐,不当 的开挖和堆积。
2、泥石流的分布: 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
渡带的山地环境
冰川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
川西地区 暴雨泥石流 青藏高原地区 冰川泥石流
2、泥石流的分布
呈带状或片状
燕山、太行山、 龙门山、邛崃山、 大凉山和乌蒙山
零星分布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的地震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与我 国高大山脉走向基本相同);大陆东部 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合作探究
1.读图判断下列哪些省属于多地 震地区:河北、湖南、台湾、 四川、黑龙江、新疆、云南
阅读教材p53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泥石流暴发前有什么征兆?
解析: ①在山区有连续的降雨
天气②轰鸣的巨响③沟谷内 水量陡增,继而断流等。
(二)滑坡
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1、滑坡成因
内在因素: 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
表形态
外部因素: 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
2、我国滑坡的时空分布
秦岭—川西— 滇西山地为 极密集区 (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密集
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为界
稀疏
时间分布: 6-8月(夏季)
ks5u精品课件
活 动
我国西南川、黔、滇接壤地带地震、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试分析原因。
板块: 地处亚欧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高考链接
1.(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3题)在图3所示的山 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图3
2.(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第43题) (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 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 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 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泥石流 滑坡
(一)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1、泥石流的成因
探究活动:山区发生泥石流
在地形、岩石、植被、气候方 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坡陡谷深的山区(便于集水集物) 自 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然 岩石: 原 稀少,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因 植被: 气候: 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
我国
• 泥石流:
1.成因:自然/人为 • 2.分布:西多东少
防灾措施
管理/ 工程 生物/技术
• 滑坡:
1.成因:内在/外部 因素 • 2.分布:时间夏季 空间西多东少
基础练习:
1.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A ) A泥石流.滑坡B 暴雨.海啸 C 暴雨.滑坡 D台风.暴雨 2.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A ) A 陡峭的沟谷山坡 B 平原地区 C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3.与汶川大地震有关的板块是( A ) ①印度洋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非洲板块 A. 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④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友情提示:注意答题角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 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 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 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课后作业:.(2010年课标全国卷文综,42,10分)某 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 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 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 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