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培训资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是听、说、读、写、书,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 字的能力,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
语言文字训练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训”和学生自主的 “练”。 语文实践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强调 同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反对将语文的学习过程 异化为语言文字处理技术的训练过程。
将语文实践突出强调出来,目的在于克服过分关注课文内容、 繁琐分析,忽视语文能力的实际训练的做法,并且拓展语文学 习活动的空间,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a
1
主要议题:
客观分析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基本 走向和现实问题,从“阅读”和 “表达”两个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 途径与方法。
a
2
讨论提纲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的典型特征 二、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考 三、有效习作教学的思考
a
3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a
4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文道统一期。 (90年代初)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
很强的思想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a
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鸬鹚》
“是谁创造了美的生活。”
——特级教师 王秀云
a
7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第一场雪》
时隔近30年,为什么这篇文章仍然这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 1991年黄河中下游五省市联谊会
a
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言文字训练期(1995——2000年)。
案例 《称象》 “三个到位”: “读的到位”——
(1)教师范读,提示注意字音、读的语气和轻重。 (2)师生研究读的处理。如“我有个办法”要读得自信,“赶
到、看、赶上岸……等词语要读出重音。 (3)学生抽读。师生评价,纠错。生再读,师再抽查。 “理解到位”——(1)师:曹冲称象分为几步?画出关键
a
1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导致的问题: 1 语文教学重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 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际教学过程 中过分强化了人文性,削弱了工具性。 表现为模糊了语文的知识体系; 过分强调了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忽视了听说 读写基本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缺失。
a
17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2、同位小朋友互读课文。 3、同位互读生字词。 4、全班学习生字。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4
三、阅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课文里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你听出来了 吗?是什么声音?
(1)结合“沙沙响、沙沙响”、“丁零当 啷……” 分句品读课文。 (2)师生分角色表演燕子归来。 (3)扩展:你们还想招呼谁,做什么? 说话:“它在招呼——,快快回来—。”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春雨的轻、细及声音的 动听,感受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激发美的体 验。
a
1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为什么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的。 语文的母语环境决定的。 语文的自身的规律决定的。
a
2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案例
《太阳》
“班长、排长、连长”
支玉恒
a
2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存在的问题: 1 机械重复的训练替代了语文实践。 2 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外负担 加重。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 对话多,学生和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多,抓文本 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少。课外实践作业缺少灵活 性、趣味性、有效性。 3 听说读写脱节,语文能力不能均衡发展。
的词语。 (2)师生共同归纳出称象的四个步骤,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3)老师用教具演示称象过程。 “说的到位”——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经过。自
由练说-同桌互说-抽说等。
——摘《小学语文教师》
a
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培养期(2000年以后)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4)美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五、小结学习,引导观察。
——临沂四小 臧艳红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讨论:此案例如何体现对培养语文素养的关照? 1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识 字、写字、阅读、理解、背诵、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验春天、春雨和 诗歌本身的美)。 3 学习方法的渗透。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a
12
案例 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认识“铃铛”,悬疑“雨铃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试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 字想办法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
a
1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 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a
1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生 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思 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习对形成一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有重 要的奠基作用。
(一)从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二)从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言实践 (三)从学习方法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四)从教学的内容看——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
a
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一)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 时期。
(二)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 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a
1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实践”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语文实践和语文训练的对象都是字、词、句、段、篇,方式
语言文字训练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训”和学生自主的 “练”。 语文实践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强调 同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反对将语文的学习过程 异化为语言文字处理技术的训练过程。
将语文实践突出强调出来,目的在于克服过分关注课文内容、 繁琐分析,忽视语文能力的实际训练的做法,并且拓展语文学 习活动的空间,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a
1
主要议题:
客观分析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基本 走向和现实问题,从“阅读”和 “表达”两个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 途径与方法。
a
2
讨论提纲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的典型特征 二、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考 三、有效习作教学的思考
a
3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a
4
一、课改后,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文道统一期。 (90年代初)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
很强的思想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a
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鸬鹚》
“是谁创造了美的生活。”
——特级教师 王秀云
a
7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案例 《第一场雪》
时隔近30年,为什么这篇文章仍然这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 1991年黄河中下游五省市联谊会
a
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言文字训练期(1995——2000年)。
案例 《称象》 “三个到位”: “读的到位”——
(1)教师范读,提示注意字音、读的语气和轻重。 (2)师生研究读的处理。如“我有个办法”要读得自信,“赶
到、看、赶上岸……等词语要读出重音。 (3)学生抽读。师生评价,纠错。生再读,师再抽查。 “理解到位”——(1)师:曹冲称象分为几步?画出关键
a
16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导致的问题: 1 语文教学重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 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际教学过程 中过分强化了人文性,削弱了工具性。 表现为模糊了语文的知识体系; 过分强调了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忽视了听说 读写基本训练,语文能力培养缺失。
a
17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2、同位小朋友互读课文。 3、同位互读生字词。 4、全班学习生字。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4
三、阅读课文,感悟内容。 师:课文里还有好听的声音呢,你听出来了 吗?是什么声音?
(1)结合“沙沙响、沙沙响”、“丁零当 啷……” 分句品读课文。 (2)师生分角色表演燕子归来。 (3)扩展:你们还想招呼谁,做什么? 说话:“它在招呼——,快快回来—。”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春雨的轻、细及声音的 动听,感受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激发美的体 验。
a
1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为什么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的。 语文的母语环境决定的。 语文的自身的规律决定的。
a
2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 案例
《太阳》
“班长、排长、连长”
支玉恒
a
2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存在的问题: 1 机械重复的训练替代了语文实践。 2 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外负担 加重。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 对话多,学生和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多,抓文本 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少。课外实践作业缺少灵活 性、趣味性、有效性。 3 听说读写脱节,语文能力不能均衡发展。
的词语。 (2)师生共同归纳出称象的四个步骤,老师板书重点词语 (3)老师用教具演示称象过程。 “说的到位”——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经过。自
由练说-同桌互说-抽说等。
——摘《小学语文教师》
a
9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培养期(2000年以后)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4)美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五、小结学习,引导观察。
——临沂四小 臧艳红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讨论:此案例如何体现对培养语文素养的关照? 1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识 字、写字、阅读、理解、背诵、表达)。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验春天、春雨和 诗歌本身的美)。 3 学习方法的渗透。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a
12
案例 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a
1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认识“铃铛”,悬疑“雨铃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试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 字想办法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
a
10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 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a
11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生 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思 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习对形成一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有重 要的奠基作用。
(一)从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二)从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言实践 (三)从学习方法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四)从教学的内容看——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
a
5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一)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突出语文素养。 9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 时期。
(二)从阅读教学的过程看——强调语文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 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a
18
一、课改后, 语文教学呈现的典型特征
“语文实践”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语文实践和语文训练的对象都是字、词、句、段、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