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成像
TOMO技术在地震勘查中影像处理分析具有突破
TOMO技术在地震勘查中影像处理分析具有突破地震勘查是指通过地震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来研究地壳内部结构、探测地下资源和预测地震灾害等。
而地震勘查的关键之一就是对采集到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地壳构造信息、地下岩层及地下水等的分布情况。
近年来,TOMO技术在地震勘查中的影像处理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TOMO技术,即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的地震记录进行反演,利用各个观测点上地震波到达时间与该点的速度模型之间的关系,还原地下地震反射波路径的分布,从而得到地下介质的速度构造。
TOMO技术的优点是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全局观察等,能够提供地下结构的详细信息,为地震勘查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在地震勘查中,TOMO技术的影像处理分析具有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TOMO技术能够实现对地震波数据的高效处理。
传统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需要通过复杂的手工干预和计算,而TOMO技术采用了更为先进和自动化的处理算法,可以将处理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TOMO技术还能够应用于多种地震记录类型,不论是井下地震数据还是地面地震数据,都能够有效处理,提高了地震勘查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其次,TOMO技术在地震勘查中的影像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传统的地震勘查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地下构造解释困难。
而TOMO技术通过采用高级算法和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克服这个问题,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使得地下岩层、断层和水体等地下构造的识别更加准确和清晰。
此外,TOMO技术在地震勘查中的影像处理分析还能够提供详细的地下介质速度模型。
地震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地下介质的速度模型对于勘查结果至关重要。
传统方法往往只能得到比较粗糙和简化的速度模型,而TOMO技术则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细致的速度模型。
这对于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和地震波反演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地震勘查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ppt课件
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地震波走时自动拾取问题 在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中 ,可获得的观测数据是地震 记录 .从地震记录中可以获得地震波的走时、振幅和 频率 ,其中最关键的是地震波走时 .随着数字地震技 术的发展 ,观测数据的数量迅速增加 ,准确地进行地 震波走时的拾取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且繁重的工作 . 为此 ,走时的自动拾取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对象 .
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三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算法模拟地震波场的问题 开展非弹性介质和完全弹性介质有限差分法三维
一、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发展概况
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在70年代首先以井间速度结构 调查为研究对象(Bois et al.1972)。1979年, Dines和Lytle首先对地震层析成像坐了大量数值模 拟,并公布了利用弯曲的地震射线进行地下地震波 速度成像的结果,并首先将层析成像 ( Computerized Geophysical Tomography ) 这 一 名 词 用 于 论 文 的 标 题 。 1984 年 , 美 国 的 Anderson利用天然地震数据着手全 化、密度结构、地幔物质流动有了新的认识。
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2.2 三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算法模拟地震波场的问题 不论是天然地震还是人工地震 (即使是二维观测方 式 )的观测数据都是在三维空间介质中形成 .由于地 下地质结构的千变万化 ,理论数据的正演计算只有在 三维空间中实现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而目前大多采用 二维计算 ,使得理论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误差不仅 由地质模型形成而且还由计算方法的数学模型形成 . 三维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是获取地震波三维波场 的有效方法 .
一、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发展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Cormack从数学和 实验结果证实了根据X射线的投影可以唯一地确定人 体内部结构,从而奠定了医学诊断上图像重建的理 论 基 础 , 即 X 射 线 CT(X Ray Computer Tomography). 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随着数 学图像重建方法在射电天文学和电子显微学方面的 应用和发展,在数学方法上出现了本质上与奥地利 数学家1917年提出的Rndon逆变换方法相同的褶积 投影方法,Chapman,1981)。此后,地学界借 助医学CT思想,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对地壳乃至上地 幔结构开始进行半定量研究。从此,低着层析成像 成为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地震层析成像原理
地震层析成像原理地震层析成像(Seismic Tomography)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波速变化,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观测和处理,反演出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的一种方法。
它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地震层析成像的原理基于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受到地下结构的影响,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当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时,它们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来反演出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
1.数据采集:首先需要在地表布置一定数量的地震台站,用于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这些地震台站会同时记录到来的P波(纵波)和S波(横波)的到达时间。
2. 数据处理:利用地震波到达的时间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波传播路径的长度来估计地下介质的速度。
传统方法中常使用迭代法(如Gauss-Newton算法)来求解速度模型。
3.反演:根据数据处理得到的波速数据,通过数学反演的方法建立地下速度模型和构造特征。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射线追踪、线性反演、全耦合反演等。
4.分辨率评价:为了评价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分辨率评价,判断反演结果的可信程度。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主分量分析、模拟能力谱等。
地震层析成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地质勘探中,通过层析成像可以直接观测到地下的速度结构变化,识别地下的构造和岩性界面,并预测可能存在的矿床等重要资源;在地震地质学中,层析成像可以用来研究地壳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例如地震断层的产生和活动等;在地球科学中,利用层析成像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
总结起来,地震层析成像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观测和处理,能够反演出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和构造特征。
它是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偏移成像技术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
本文将从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常见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走时偏移原理。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将地下不同介质的速度模型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中,将地震记录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进行转换,使地震波能够与地下结构的位置对应起来,从而实现成像。
具体而言,偏移成像技术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步骤:1.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音、补偿仪器响应等。
2.走时分析:利用地震记录中的到达时间信息,进行走时分析,确定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模型。
3.叠加成像:将记录中的地震波数据叠加起来,以提高信噪比。
4.偏移:根据确定的速度模型,通过计算与地下结构位置相关的走时偏移,将地震记录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进行转换。
5.成像:根据偏移结果,进行成像处理,生成地下结构的图像。
二、偏移成像技术的常见方法在偏移成像技术中,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共炮点偏移(CMP)、常中点偏移(CMP)和瞬变波动域偏移(RTM)等。
共炮点偏移(CMP):共炮点偏移是最基础的偏移成像方法,它假设地震源为点源,通过将不同炮点的记录进行叠加,并按照速度模型进行走时偏移,将不同位置的地震记录与其真实位置对应起来,完成成像。
常中点偏移(CMP):常中点偏移是在共炮点偏移上的进一步发展,它采用同一中点的各个炮点数据,按照速度模型进行走时偏移,得到不同炮点在同一中点位置的走时剖面,通过叠加这些剖面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
瞬变波动域偏移(RTM):瞬变波动域偏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偏移成像方法,它利用瞬变波动方程对地震记录进行反演成像。
相比于传统的时偏移方法,RTM可以更好地处理非均匀介质、复杂构造和多次波等问题,因此在地震成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偏移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偏移成像技术在油气勘探、工程地震、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震成像技术地震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路径的物理方法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勘探、开发和监测油气资源,地质灾害预测和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测量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在计算机上重建地下结构图像,以便研究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变化,提高资源勘探、环境管理和地震预警等方面的精度和效率。
地震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震成像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美国地质学家泰勒(R. E. Taylor)首次利用地震波探测了墨西哥湾海底地壳结构,标志着地震成像技术的诞生和起步。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贝坦库特(C. C. Bates)和霍普金斯(H. H. Hopkins)等人,采用纵波地震勘探方法成功地探测了德克萨斯境内的一个油田,为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反射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为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康插(F. A. McMechan)提出折射波勘探技术,该技术提高了地震信号质量和地下结构分辨率,成为地震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启动了“暴风战争”行动,推动了地震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改进和创新层出不穷。
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地震成像技术的精度和效率。
地震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1.油气资源勘探地震成像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借助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能够准确重构油气藏地下构造和岩石性质,确定沉积环境和古地理体制,评估资源量和开采效益等。
尤其在复杂的非常规油气藏勘探中,地震成像技术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2.地质灾害预测地震成像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震灾害预测中,通过精细的地震波反演成像技术,能够找出中长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的地区,并通过分析作用因素,及时预警,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地球物理学研究是一门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学科,从事这项研究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反演方法则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反演方法是指根据测量得到的地球物理数据,推算出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数学分析手段。
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反演方法包括地震层析成像、电磁场反演、地磁场反演、重力反演等。
本文将就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进行阐述。
一、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通过地震波传播路径来推断地球的三维结构的方法。
地震波可以沿着曲折的路径穿过地球中的各种物质,而当地震波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时,它们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如反射、折射、散射、压缩等,根据这些影响就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横截面的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主要包括射线追踪、全波形反演和双向波路径方法等。
二、电磁场反演方法电磁场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电导率的分布状况的方法。
电磁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层析成像、磁化率层析成像、电场、磁场重力反演等。
三、地磁场反演方法地磁场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磁性的分布状况的方法。
地磁场反演方法主要包括磁性层析成像、重力反演等。
四、重力反演方法重力反演方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或近表面重力值的变化来推断地下物质密度分布状况的方法。
重力反演方法主要包括引力异常反演、引力梯度反演、重力谱反演等。
总之,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反演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需要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够高效地推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分布情况。
虽然反演方法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测量误差、相位问题、非唯一性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反演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反演方法,将不同的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地球内部结构信息,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撑。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
w estern p art of Ch ina,dep ict the gu iding ideo logy fo r do ing w ell the w o rk of earthquake p rep 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 on in the large2scale developm en t strategy fo r the w estern p art of Ch ina,po in t ou t the statu s quo of and the p rob lem s ex isting in the w o rk of earthquake p rep 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 on,and p u t fo rw ard som e suggesti on s in the end.Key words the w estern p art of Ch ina;large2scale developm en t;earthquake p rep 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 onۚٳяੱֹᆑӮཞ࣮——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刘启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ᅋေ随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及区域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密度正在不断加大,用于流动地震观测的宽频带地震仪的数量将继续迅速增加。
与此同时,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速率按指数增长,这意味着震源破裂过程及地球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关系将日趋紧密,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的作用和重要性必将与日俱增。
ܱՍ地震观测技术;宽频带地震观测;地震成像;高分辨率 在这样一篇短文中,对未来地震学发展的趋势进行全面预测是不可能的。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对近15年来地震学发展的概要回顾,谈一下作者对未来地震学发展的某些个人看法。
地震深度成像
地震深度成像目前,有许多勘探目标无法使用常规地震成像方法进行识别,而利用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作业公司可以对包括最复杂构造在内的地质特征进行清晰成像。
这种准确的结果可以降低风险并帮助确定储量。
在上个世纪,地震解释人员普遍采纳在时间域处理和显示的地震图像。
在目前许多热点勘探地区,尤其是由于断裂或盐体侵入导致构造复杂和地震速度突变的地区,时间域处理方法可能产生容易使人误解的结果,只有深度成像技术可以确定地下构造特征的形态和真实的位置。
在有些情况下,深度域和时间域图像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形成或否定一个远景目标,导致构造扩大或缩小圈闭范围、目标偏离数百英尺或数百米以及储量增多或减少等,这种差异可能换来一口代价昂贵的干井而不是一个发现。
本文描述了深度成像技术演变为一种复杂地层特征成像的地震数据处理特殊技术的过程。
文中的研究实例介绍了在美国陆上、墨西哥湾和北海地区作业的石油公司是如何利用深度成像技术来改善其钻探成功率的。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大事记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里,有一些显著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反映出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
虽然许多新技术从引入到实际采纳的成熟期要花费10年时间,但每项技术最终又都创造出新的勘探机会。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引入单次覆盖模拟记录方法检测倾斜地层(下一页)。
[1] 在30年代,这项新技术是在盐丘周围获得发现的关键技术,成为标准应用方法。
到50年代,出现了共深度点(CDP)叠加技术实现的多次覆盖地震数据,使信噪比得到明显改善。
在60年代,人们引入数字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取代了早期的模拟和光点法,使地震数据质量发生了重大改进,并在世界许多地区获得新的发现。
在整个70年代,数字数据和二维勘探成为常规技术,这些技术一起打开了北海和其它富有挑战性地区的勘探局面。
虽然时间域处理技术是标准方法,但人们引入和测试了二维叠后深度偏移方法。
首批小规模三维勘探数据在一些已开发油田采集,以便改善油藏划分的能力。
理论地球物理学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理论地球物理学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引言地震层析成像是一种利用地震数据推断地下结构的方法,它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理论地球物理学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是基于地震波传播理论和信号处理原理,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理论地球物理学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应用。
地震波传播理论地震波是地表上发生的地震源产生的机械波动力。
根据波动方向的不同,地震波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P波是一种有压缩和扩张性的波动,其传播速度较快;S波是一种只能沿垂直于波动方向传播且传播速度较慢的波动。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球结构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基于地震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对地震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推断出地下结构的信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的反射、透射、散射等现象,将地震数据的波形分析和解释,定量地反映地下介质的速度、密度和衰减等特性。
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地震层析成像算法是将地震数据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和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地下结构的信息。
常用的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包括正演算法、反演算法、匹配滤波算法等。
正演算法正演算法是一种将地下结构和初始条件作为输入,通过对地震波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地震波的传播情况的方法。
常用的正演算法有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正演法等。
反演算法反演算法是将地震数据作为输入,通过对地震波反问题的求解,推断出地下结构的方法。
常用的反演算法有共轭梯度法、正则化反演法、全波形反演等。
匹配滤波算法匹配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数据的频率和波形特征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它通过与地下结构的响应进行匹配,提取出地下介质的特征信息。
地震层析成像的应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地震层析成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
石油勘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石油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地震数据,确定石油或天然气藏的位置、形状和分布,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
地震层析成像概要
地震层析成像摘要: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有效方法,近20年来,层析成像方法发展迅速。
从原理上讲,层析成像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射线理论走时层析成像,二是基于波动方程的散射层析成像。
本文介绍新的层析成像方法及其技术,包括各向异性介质的2D立体层析成像;时移层析成像的超声数据试验;绕射层析成像的迭代方法:真振幅偏移的本质;用于速度模型构建的下行波折封层析成像和反射层析成像;多尺度波动方程反射层析成像,并在后面展开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构造速度模型的分析和实例。
关键字:层析成像;偏移成像;速度模型;克希霍夫偏移。
一、引言偏移成像在地震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关键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依赖于速度模型的准确与否。
速度分析历来都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工作,从均方根速度、层速度以及叠加速度等,贯穿于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方面面,速度分析方法丰富多样。
迄今,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基于地震数据的有效方法,近20年来,层析成像方法发展迅速。
从原理上讲,层析成像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射线理论走时层析成像,二是基于波动方程的散射层析成像。
后一种层析成像很复杂,正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尽管其实际应用不多,但却是层析成像的发展方向。
走时层析成像比较成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
它又可细分为初至走时层析成像和反射走时层析成像。
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简单直观,稳定性较好,主要应用于井间地震以及近地表的速度分析,但是,初至走时层析成像由于只利用初至走时,所以,得到的速度模型比较粗糙,分辨率也较低。
反射层析成像主要应用于地下速度和反射层深度的反演,以及叠前或叠后偏移的速度分析之中。
前者由于速度和深度之间的藕合关系,以及反射波到达时间及其层位难于拾取等,制约了它的广泛应用,但是,这是一种极具价值和潜力的反演方法。
后者则是利用经过叠前或叠后CRI道集中同相轴未被拉平的剩余时差,经过层析成像来修正用于偏移的速度模型。
第七节---地震偏移成像
向下延拓地震波场实现偏移的原理示意图
随着观测面下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反射点和记录点的偏移量越来越小; 2、记录时间越来越小。 这意味着当波场继续下移时,总可以将偏移量减 小到零,实现偏移归位的目的。
下面用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向下延拓的原理和效果。 模型包括一个平缓向斜、一个陡向斜、一个平缓背 斜、一个陡背斜、地层尖灭、充填盆地的地层、一 些孤立的绕射点和一条断层等各种类型的地质特征, 波速被认为是常数。
为了实现偏移,可以对波场进行向下延拓,当把地
面得到的资料向下延拓到不同的地下反射界面时, 地震剖面就转换成为对应的深度模型,反映出反射 界面的真实形态。 波动方程偏移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 有限差分法(在时间-空间域处理)
• F-K法(即在频率-波数域进行偏移)
• 积分法
关于这些偏移方法的具体公式和实现过程同学们可 查阅有关资料。
视位置
真实位置
具体讲,就是 将反射同相轴 C′D′校正到界 面实际位置CD 处,这就是地 震数据偏移处 理的主要工作。
应当注意,很多偏移方法是针对第(2)个问题(反射 点显示在共中心点正下方)而进行的,即利用已经 得到的水平叠加剖面资料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偏 移处理。 因为所用资料已进行了共中心点叠加,所以第(1)个 问题(共中心点叠加)已经存在,不能解决共反射 点叠加。 这类办法统称叠加偏移或称先叠后偏,叠后偏移等 等。 另一类办法则是从最原始的野外资料开始,进行真 正的偏移叠加,它有可能解决(1)(2)两种问题,这种 做法称为偏移叠加、叠前偏移、先偏后叠等。 当我们只利用一条二维测线上得到的资料进行偏移 时,叫二维偏移。
偏移方法分类表(引自Oz Yilmaz)
叠加+法向射线深度 解释中常需要的剖面,严格用于没有构造倾角的地层和速度只是随深度变 转换 化的构造情况 时间偏移 深度偏移 叠前部分偏移 适用于叠加剖面上有绕射波或构造有倾角,能用于速度有垂向变化的情况, 速度的变化横向变化不大时也能用 叠加剖面上有构造倾角,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适用 叠前部分偏移是先进行倾角时差(DMO)校正,再作其中心点叠加最后作 叠后偏移。通过偏移后的叠加得到更好的叠加,只解决具有不同叠加速度 的相冲倾斜地层的问题 输出偏移剖面,不产生未经偏移的中间叠加剖面,所以不太受欢迎,因为 解释人员普遍喜欢既有叠加剖面又有偏移剖面,但无论如何这是解决相冲 倾斜地层问题最严密的方法,叠前部分偏移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一种简化 用于存在严重横向不均匀的情况,这时已无法作合适的叠加处理 叠加剖面上出现有来自射线平面以外的倾斜同相轴,这是叠后最常用的一 种三维偏移形式 用来解决三维复杂构造面和强烈横向变化问题 在叠前部分偏移不能解决问题时以及在叠加剖面中包含旁侧倾斜地层反射 时 只要计算机允许,并且又能精确知道三维速度模型时候就能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地震映像法不同偏移距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震映像法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波会遇到不同密度和速度的地质体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在地震波传播的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波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
地震映像法在近年来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探测大管径管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地下大管径管线往往埋藏在较深的地下深度,传统的探测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易受干扰等问题,而地震映像法则能够在不破坏地面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管线的位置、尺寸和深度信息。
通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管线的地下映像图,进而实现对管线的精确定位和识别。
这为地下管线的勘探和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减少地下管线事故、保障地下管线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地震映像法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针对地下大管径管线的探测。
通过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地下大管径管线的位置、管径和材质等关键信息。
这对于城市建设、管网安全管理以及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大管径管线通常包括城市的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燃气管线等,其安全运行对于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地下大管径管线通常埋藏较深,难以直接观测和检测。
利用地震映像法结合不同偏移距的技术,可以在不破坏地表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获取地下管线信息,有效避免了传统探测方法中可能涉及的地面开挖和破坏问题。
研究地震映像法在地下大管径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提高城市管网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线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科学研究在此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将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九讲)地震层析成象
Si
其中 S i 表示小区域 Si 之面积, 向量 f f1 , f 2 ,..., f I T被称为图像向量。
三、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
3.1离散图像重建
设射线 Li 与小区域 S i 相交部分之长度为 a ji ,根据 Radon变换,函数 f 沿射线 Li 的投影函数为
j f
二、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2.4地震反演解的可靠性问题 由于震源和检波器位臵分布及连续问题的离散化 , 地震层析成像反演将遇到方程的不适定问题 . 若方 程组是欠定的 , 解可能不存在 , 或者没有唯一解 . 当条件数很大时 , 反演问题将是不稳定的 , 所用算 法也可能不稳定 . 若方程是超定的 , 说明方程组中 的一个或几个方程是其它方程的线性组合 , 或者所 有的方程中某些变量是其它变量的同一线性组合 , 这两种情况都得不出唯一解 ( 杨文采 , 1 997; 刘福 田 , 1989) .
Af τ
三、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
3.2重建算法 方程组( 3 )中的系数矩阵 A 是极其稀疏的,因为它 的每一行有 J 各元素,而每条地震波只通过所有 I 个 像元中的一小部分,因此矩阵A中的大部分元素为零。 根据系数矩阵稀疏的特点,对方程组(3)多采用迭 代方法求解。
一、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发展概况
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在 70 年代首先以井间速度结构 调查为研究对象 ( Bois et al.1972 )。 1979 年, Dines 和 Lytle 首先对地震层析成像坐了大量数值模 拟,并公布了利用弯曲的地震射线进行地下地震波 速 度 成 像 的 结 果 , 并 首 先 将 层 析 成 像 ( Computerized Geophysical Tomography )这一名 词用于论文的标题。 1984 年,美国的 Anderson 利用 天然地震数据着手全球构造研究,并公布了全球三 维速度结构。从而使人们对重力场变化、密度结构、 地幔物质流动有了新的认识。
地震成像理论与方法
地震成像理论与方法
地震成像理论与方法是地震学中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规律推断出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地震成像的方法主要包括反射地震成像和折射地震成像两种。
1. 反射地震成像:反射地震成像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反射和散射的特性来推断地下结构。
通过放置地震源和接收仪器,测量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然后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系数,利用逆时偏移算法将地震记录反演成地下结构的图像。
2. 折射地震成像:折射地震成像主要用于研究较深部的地下结构。
它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折射和干涉现象,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折射角度,推断地下界面的形态和物性。
在地震成像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多次叠加叠加(CMP)、速度分析、成像域偏移、倾斜叠加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和准确度。
地震成像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岩石类型、地下水分布等信息,对于石油勘探、地质灾
害预测、地下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程函方程 地震成像
程函方程地震成像程函方程是地震成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它是在地震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反演地下介质的结构,以获得地下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信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程函方程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一、程函方程的构成和基本原理程函方程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为一个积分方程,它基于波动理论,是地震诊断一类的变分问题。
在获取程函方程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边界条件的设定。
针对介质的边界条件,在常规情况下,可以采用导数、节点等条件进行描述。
程函方程描述了水平放射波传播过程中,反演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和分布状态。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弹性波理论,依据弹性波传播的特性,对地下结构进行不断反演,逐步提高反演的准确性和精度。
因此,程函方程在地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程函方程在地震成像中的应用程函方程在地震成像中的应用包括了多个方面。
具体而言,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1、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在地震成像中,程函方程可以用于模拟地震波在不同地质构造下的传播过程。
这种模拟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地下结构的特性,有助于提高对地质构造的识别能力。
2、地下介质模型的反演程函方程可以用于反演地下介质模型,即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性和反射信息,确定不同介质的密度、速度和其它物理参数。
这就使得地震成像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地下介质的性质和分布状态。
3、地震成像的三维展示程函方程可以将地震成像分析的结果以三维形式展现出来。
这种展示方式可以更形象地反映地下结构的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地质构造。
三、总结作为地震成像中的重要工具,程函方程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地震波的传播模拟、地下介质模型的反演以及三维展示等。
它的应用不仅在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助于促进整个地震成像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成像引言在地面记录的未经偏移的反射地震能量(例如共偏移距记录)通常可提供地下构造的强相干图像。
尽管是强相干的,但该图象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它受到几种畸变作用的影响,最显著的影响是来自地质界面截断的绕射波和倾斜界面上反射点与地面位置间能量的横向移动。
地震成像就是校正这些畸变影响的地震处理手段。
在常规处理中,地震成像是众多处理手段的最终阶段。
全部地震处理过程包括能量增益化、反褶积、静校正和速度分析、NMO和DMO、叠加,最后到主要用于构造成像的偏移。
根据偏移数据体绘制地震构造图,然后在构造图上布置钻探目的层的勘探井位。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偏移后的数据已逐渐被用于后续进一步处理的输入数据。
例如,当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联合攻关已做过3D地震工作的油田的油气开发问题时,他们把偏移后的地震数据体用作地震属性分析处理的输入数据,诸如瞬时相位或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处理中。
通过已知井与建议井位处地震属性特征的对比,我们就能预测出建议井位处的岩性特征。
例如,倘若在几口井中某一属性可能都与孔隙度观测值的相关性很好,那么这个属性就可用于估算其它井位处的孔隙度。
多年来,地球物理学家都在用地震数据在比地震波长小得多的尺度上估算岩石物性特征,但直到最近他们才对偏移数据实施这种处理,它代表了偏移应用的一个全新领域。
这也促使我们在偏移中要非常重视象振幅这样的参数的应用。
时间和深度、叠后和叠前、2D和3D地球物理学家习惯使用时间域记录的地震数据。
以往,他们乐于解释时间记录,甚至是偏移后的时间记录。
这就与在深度域工作的地质学家和油藏工程师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同时也给许多通过设计偏移算法来摸索地球物理学规律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带来困惑。
尽管深度域的解释结果明显会更正确,但迫使地球物理学家这样做会妨碍他们解释地震数据的能力,例如在资料质量差的地区,在偏移前后剖面上难以确定一一对应的反射波同相轴。
所以,就有了时间域偏移(时间偏移)和深度域偏移(深度偏移),它们之间的差异远不是表面上的。
通常时间偏移比深度偏移更容易实现,且已证实时间偏移对偏移速度的精度要求比深度偏移要低得多。
这样,在精度要求和投入成本低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时间域偏移而非深度域偏移方法。
另一方面,当我们试图利用偏移不仅生成地下图像,而且还要估算地层速度时,时间偏移就不如深度偏移有效了。
理想情况下,应该对采集到的全部地震道实施偏移,而且我们也正朝着这个目标快步迈进。
但是,即使在几年之前,全部采集道的偏移——叠前偏移——几乎是一个梦想,很简单的原因在于成本太高难以实现。
直到近来提出了一个标准的处理步骤,即在偏移前通过叠加减少数据体的大小,那就是对大量的道实施动校正和倾角时差校正,然后将这些道相加成一个以地表某一位置为参考的单道。
许多道叠加成一道的处理过程模似了这样一种试验,即用零偏移距替代多偏移距,由此获得偏移成本大为降低的数据体。
多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叠后偏移处理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在构造适度复杂地区的成像。
另一方面,我们早已认识到在一些射线弯曲严重的地区并不服从叠加处理中的假设条件,以致地震成像质量很差。
换句话说,横向速度变化很大的地区,在叠前就应该进行偏移处理。
需作叠前偏移的典型例子是墨西哥湾的盐体之下的构造,由于墨西哥湾地区的速度变化极大,在叠后偏移处理出的结果中几乎见不到盐下反射同相轴。
需作叠前偏移的这些盐体还须做三维(3D)的成像。
如果能采集到穿过径向形状盐丘的一条单倾向地震测线,通过二维(2D)偏移就能正确成像;但是如果未能较好地确定倾向或走向方向,则穿过沉积围岩的扭曲流状深根型盐体往往被偏移成一扁平走向的盐体。
利用2D偏移方法时,盐下构造成像不能完全消除来自采集面以外的能量,且由于波传播到采集面之外而使得采集面内缺少成像所需的反射能量。
叠前时间或深度偏移代表了当今最新的应用水平。
海上地震采集主要是3D采集,可以说目前开展三维叠前偏移的大多数工作量是作海洋资料偏移。
与陆上采集条件正好相反,海上采集主要受地下成像目标的控制,而受海面条件限制较少。
所以,我们一般对陆地数据是作2D成像,特别是山区数据;当地下变化剧烈时,则应作3D成像,因为2D叠前偏移不能解决问题。
但采集3D陆上数据时,往往因为经费紧张而使得采集的数据集没有足够的覆盖次数来完成合适的静校正或速度分析。
其结果是我们从陆上地震数据得到高质量成像的能力通常落后于海洋数据。
偏移方法大多数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对偏移做什么都有所了解,且许多地球物理学家知道哪几种方法可用于偏移,但只有很少的地球物理学家熟悉偏移方法的本质特征。
描述所有实用的偏移方法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所以,我们将仅介绍当今对地震数据成像有较大影响的几种代表性的方法。
Gardner(1985)曾详细论述了所有这些方法;在其论著的再版卷中讨论的大多数方法为叠后偏移。
叠前偏移方法远非仅仅是叠后方法的“拓展”,而且涉及到其自身概念上的重大难度。
在叠前偏移中这种难度与需要处理两个波场有关(对于某个炮记录,一个波场来自炮点位置,另一个波场来自记录排列的所有检波点位置),而叠后偏移仅处理单个波场(零偏移距未偏移剖面)。
为了描述这些方法,我们需要指出支撑偏移的模型的线性性,即仅考虑一次波的声波或弹性波方程。
假定没有发生多次散射(多次散射为地震能量从震源传播到一个地下绕射点,再到第二个绕射点,最后到检波器),在下面的两种方式中就可以观察到这种线性性。
第一种方式是将地下看作为一组分离的散射点,而连续的反射层是由这些反射点的集合构建起来的。
在这种方式下,很容易看到如果另外增加一个散射点到地下层位上,那么在未偏移记录中就会另外增加一个确定的散射同相轴。
这样,在考虑散射成像时,一个时间只用一个散射点。
第二种可观察到线性性的方式是将未偏移的地震记录看作为一组分离的尖脉冲信号,而连续反射同相轴则由这些脉冲的集合所构成。
每一个脉冲都来自地下一个连续反射层,根据从震源到反射层的任意点再到检波点的双程旅行时等于脉冲的记录时间来确定成像位置(例如,在常速介质中,产生未偏移响应脉冲的点的集合是一个旋转的椭球,其焦点在震源和检波点位置)。
增添一个尖脉冲到未偏移记录中,将导致另一个偏移“脉冲响应”被加到偏移剖面中。
令人吃惊的是,波动方程提供的数学手段能消除所有偏移画弧的噪声,仅留下未扭曲的地质图像。
最熟悉或许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是Kirchhoff偏移。
这种方法是在原有的空间—时间域内处理地震数据,且在作一些初始的滤波后,直接地实施前述两种方式的任意一种。
Kirchhoff偏移能用于时间偏移或深度偏移,且它是非常灵活的,即能够将未偏记录的任意一组采样偏移到偏移记录上的任意一组采样。
由于3D叠前偏移非常之依赖于这种能力,因此在现行的多数大规模偏移中,它仍是优选的偏移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叠后偏移中最精确、最快捷的方法。
Kirchhoff偏移能用于高陡倾角构造的成像,但是在三维偏移中选用足以对陡倾角构造成像的大偏移孔径时,其高昂的处理成本也是无法接受的。
在叠后偏移中仍旧流行的早期数字偏移,产生于对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近似,即只允许波场向下传播(相对于可向上、向下传播的全波动方程而言)。
现有几种采用显式和隐式数值计算的有限差分偏移方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波场向下延拓(并不象Kirchhoff偏移那样选道偏移),即对单程(向下传播)波动方程采用有限差分近似,波从记录面穿过一个中间厚度层再到成像深度点。
这些方法能在时间域或深度域中实施。
当倾角适度时,这些方法相当精确,但当倾角很陡时则就不那么精确了。
最快捷的偏移方法是在f—k(频率—波数)域运行的。
这些方法将记录波场分解成平面波分量,并分别偏移每个分量。
象有限差分法一样,f—k方法也是从记录面到成像深度向下延拓波场。
这些方法对波动方程不采用有限差分近似,而是采用相移法实现向下延拓。
即使在倾角很陡的情况下这些方法也很精确,但是它们不能很好地适合横向速度变化很大的情况。
而将其扩展到适应横向速度变化情况是可能的,但此时则不再是最快而变成了最慢的方法之一。
最后,一种采用全波场双程波动方程的偏移方法称作逆时偏移。
从记录到的波场开始,将某个时间的时间切片逆时传播进入地下,即依据波动方程,波场从切片时间点反向传播。
通过这种方式,逆时偏移构筑了地球内部每个时间步的完整波场,以至于我们能看到能量快照从记录面向反射点移动。
相对其它方法而言,逆时偏移对地震波传播方程的近似较少,因而它是现有最精确的偏移方法。
很遗憾的是,通常它也是最慢的方法。
然而,它已经成功地用作为标定其它偏移技术的概念模型,以及作为具有很好速度控制情况下极度复杂地区的最终偏移手段。
我们看到似乎有太多的偏移方法。
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方法呢?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了其中的几种,此外还有其它许多常用的方法。
如此多的偏移方法在迷惑了许多地球物理学家的同时,也已证实在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成像问题时是很有用的。
一些方法适合于高陡倾角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而其它方法更适合于低成本的高分辨率地层成像。
由于Kirchhoff偏移的灵活性,它适合于处理很多问题,但是对于许多偏移问题来说,它既不是最快也不是最精确的方法。
我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偏移方法?”或换句方式问“较少的方法是否会更好些呢?”考虑到我们面对着大型成像项目的高额经费投入,和由于成像失败而导致干井的巨大资金浪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是强有力的“不!”速度估计为了实现地震数据的成像,偏移处理需要已知从震源和检波点到地下位置的旅行时,而要确定旅行时就需要速度。
通常时间偏移是利用地面位置和成像位置间的一种平均负载速度,也可称之为成像速度;而深度偏移则是利用一种更详尽的层速度函数。
对于叠后偏移,这些函数通常完全能够从叠加速度分析得到的速度可靠地估计出来。
对于叠前偏移就不能采用叠加速度了,而必须利用其偏移处理本身来估算速度。
对于这种处理,深度偏移比时间偏移难度要大得多。
已经提出了几种用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层速度估算方法。
这些方法的最简单方式是在每个水平位置按垂直方向修改速度,即假定某个地下位置的偏移后数据仅与其位置正上方的速度有关。
常用的最完善的速度估计技术为地震层析成像,即在每个成像位置求偏移后记录间的代数最小误差。
象偏移方法一样,每种求取速度的方法都有其用途,即简单的方法适合于弱至适度横向速度变化的地区。
然而,没有一种方法能非常适合于数据质量差和速度剧烈变化的地区,而恰恰我们最需要很适应这些复杂地区的速度估算方法。
面向未来地震成像比其它大多数地震处理的计算量要大得多,故它一直紧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而进步。
至今我们仍在对大量的叠后数据作偏移,这就意味着叠前偏移的计算成本仍然太高,因而我们还需要具有更大内存和更快磁盘存取的高速计算机来降低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