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 试卷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试卷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
答案:B
2.“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解析: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该材料是赎罪券价目表,它反映了教会利用赎罪券搜刮钱财。
答案:B
3.由下图可知,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天主教会在德国出售“赎罪券”
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剥削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图中奶牛的变
化形象的说明了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剥削。
答案:C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教会组织方面的主张是()
A.主张神职人员可以娶妻生子B.主张“因信称义”
C.强调王权高于教权D.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符合教会组织方面变化的是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答案:C
5.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卡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后天的命运③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制的教会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二人的改革都否定教皇权威,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因而也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而卡尔文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先定论”。另外,卡尔文的宗教改革要比马丁·路德激进,主张建立民主和共和制的教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答案:C
6.下列关于英国国教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英国民族教会B.国王是教会最高首脑
C.废除了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D.是封建专制的工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至尊法案”宣布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7.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促使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答案:D
8.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质”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要体现这场运动的阶级本质和斗争对象,C看不出斗争对象,A、B表述不是“实质”,是这场运动的形式而已。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
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10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按政治(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阻碍民族统一)、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经济(广占地产,欺诈掠夺,阻碍工商业)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①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②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③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④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⑤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10分)
(2)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
原因: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②资本主义经济还很不发达,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③当时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10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应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材料三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的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