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由于海水养殖废水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且水质容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生物处理技术对于降低海水养殖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一、藻类生物处理技术藻类是一种对氮和磷营养物质需求较高的生物体,并且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生物质。
因此,利用藻类进行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氮和磷含量。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筛选优良的藻类菌株,并进行适宜的培养条件调控,提高了生物处理效率。
同时,还研究了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硝化速率等关键参数,以优化藻类的生物处理过程。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将藻类与其他生物体结合,如蚯蚓、贻贝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处理效果。
二、细菌生物处理技术细菌在海水养殖废水的降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细菌能够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脱氮、脱磷等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通过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细菌群落,并对其进行适宜培养条件的调控,提高了细菌生物处理技术的效率。
同时,一些研究还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改造细菌的代谢途径,提高了细菌降解废水的能力。
三、植物生物处理技术植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质。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通过筛选适宜的植物种类,并进行氮、磷营养物质调控,实现了高效的废水处理效果。
同时,一些研究还探索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以进一步改善植物生物处理技术的效果。
总体而言,近年来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藻类、细菌和植物等生物体被广泛研究,相应的生物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尽管如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生物处理技术,以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对能源和成本的消耗较大,且效果有限。
微藻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引言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致使水质恶化,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2. 微藻与废水处理微藻是一类嫩绿色的藻类,具有光合作用和吸收能力优异的特点。
通过利用微藻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吸收和转化,可以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3. 微藻的类型与筛选微藻有数千种,常见的有海藻、蓝藻、绿藻等。
在选择合适的微藻用于废水处理时,需要考虑其耐受性、生长速度以及废水成分的适应性等因素。
4. 微藻的生长环境微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养分需求。
通过调控微藻的生长环境,可以提高其废水处理效果。
其中,光照、温度、氧气供应以及养分浓度都是影响微藻生长的重要因素。
5. 微藻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微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生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一些微藻还可以分泌酶类催化剂,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降解。
6. 微藻对废水中无机盐的处理微藻在吸收废水中的无机盐时,可以将其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的养分元素,并释放出氧气。
这种转化作用可以同时达到废水处理和藻类生长的目的。
7. 微藻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微藻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通过利用微藻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和转化,可以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和资源化利用。
8. 微藻的种植技术为了提高微藻的废水处理效果,需要研究微藻的种植技术。
包括培养基配方、光照调控、温度管理以及微藻的收割和复苏等方面。
9. 微藻处理废水的应用前景由于微藻处理废水的技术具有低成本、能源可持续性和高效率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微藻处理废水可能成为一种主流的废水处理技术。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养殖都需要水的支持,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如何有效地净化水产养殖废水,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主要是物理和化学方法,但这些方法具有成本较高、效果不稳定和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等缺点。
生态净化技术因其具有环保、经济、可持续的特点,成为当前废水处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其中,采用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微生物和藻类对水中有机物及营养元素的吸附、吸收和分解作用,达到降解、转化和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开展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 确定适宜的固定化载体:通过比较不同固定化载体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和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固定化载体。
2. 筛选合适的微生物和藻类菌种:选用适合养殖废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降解、转化的微生物和藻类菌种,对不同菌种的固定化效果和净化效果进行评价,并选出最佳的微生物和藻类菌种组合。
3. 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通过对不同温度、光照强度、pH值等处理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组合。
4. 系统地评价固定化菌、藻体系处理废水的效果:对固定化菌、藻体系处理前后的水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处理效果和稳定性,为后续的中试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综合实验、水质分析、统计分析以及现场调查和实验等方法。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主要预期达成以下成果:1. 确定最佳的固定化载体和微生物、藻类菌种组合,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组合,为后续的中试和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3. 系统地评价固定化菌、藻体系处理废水的效果和稳定性,为水产养殖废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水产养殖废水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鱼粪、饲料残渣等有机物质的废水。
这些有机物质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净化养殖废水,需要选择合适的藻种进行生物治理。
本文将探讨如何筛选合适的藻种来净化水产养殖废水。
一、藻类分类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植物,其分类可以按照细胞结构和形态、光合色素种类、营养和生态习性等方式进行。
常见的藻类有硅藻、蓝藻、绿藻、红藻等。
二、藻类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净化的原理藻类是光合生物,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在水产养殖废水中,藻类能够利用其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来生长繁殖,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去除,同时释放出氧气,改善水质。
三、藻种筛选方法1. 编制筛选指标根据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和净化要求,编制藻种筛选的指标体系,包括生长速率、生长周期、废水去除效率、适应性等指标。
2. 筛选候选藻种根据筛选指标,选择适合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
常见的有硅藻、蓝藻、绿藻、红藻等。
比如绿藻在废水中寿命长、生长迅速,能够有效地吸附氨氮和磷酸盐;蓝藻在充足光照下生长迅速,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盐分和重金属离子;硅藻可生长在大量氮磷含量的废水中,对蓝藻的毒性有阻断作用。
3. 实验验证筛选效果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试验,验证候选藻种的净化效果。
通过监测废水中的理化指标变化,如氨氮、总磷、总氮、叶绿素等,来评估藻种的净化能力。
4. 选择最优藻种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的藻种用于净化水产养殖废水。
四、注意事项1. 藻种选择应结合水体情况进行,不同水体对藻类的适应性不同。
2. 净化藻种应当具有高生长速率、短生长周期和高废水净化效率等特点。
3. 不同藻种的适温区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应根据季节和地区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
结论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是保护水环境和水生生物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的藻种能够有效地净化废水,同时藻类的生长还可以为养殖提供有机肥料。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第一章:概述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也带来了废水处理难题。
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给水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因此,如何科学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水产养殖废水的成分及其危害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有过多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危害。
同时,其中还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肥料,如果直接排入水体,这些化学物质和肥料会引起水质变差,影响水生态平衡,导致水体变成蓝藻水体。
第三章:现有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1.生物法:生物法是最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处理技术之一。
其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污染物,使有机物质和氨通过厌氧和好氧处理,最终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化学物质与水中污染物质进行反应,使有害物质发生沉淀等分离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滤网、超声波等方式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和净化,从而去除部分的污染物质。
4.膜法:膜法主要是通过纳滤膜、超滤膜等膜技术来进行水质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第四章:建立适合本地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技术体系根据不同区域水产养殖废水的成分和特点,一定程度上需要建立起适合本地的废水处理技术体系。
其主要在材料、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解决当地水产养殖废水处理问题。
这样的处理方式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处理效果。
第五章:结论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探索寻找更适合的技术体系,同时要把握好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积极采用各种处理手段,将水产养殖废水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研究进展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处理效率低下、高能耗等问题。
而微藻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和淡水中的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潜力。
因此,利用微藻处理废水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微藻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优势1.1 高效吸收能力微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生物量,其摄取速率高于大多数植物。
研究表明,一些微藻品种每天能够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其干重的10倍以上。
1.2 抗污染能力强微藻对环境中的毒物和重金属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微藻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吸收到其细胞内,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3 能源回收微藻可以通过生物质发酵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气体,实现能源的回收。
这为微藻处理废水提供了经济可行的途径。
二、微藻的种类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1 铜绿微藻铜绿微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洋中的典型微藻。
它具有快速生长、吸收效率高的特点,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表明,铜绿微藻在处理含硝酸盐废水时,可以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酸,实现废水的高效净化。
2.2 钾藻钾藻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微藻,可以在不同废水环境中生长。
研究表明,钾藻在处理含氮废水时,能够高效吸收废水中的氮源,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此外,钾藻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质,具有较高的能源回收效率。
2.3 斑藻斑藻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海洋微藻,具有高效吸收废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力。
研究表明,斑藻在处理含磷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可以将废水中的磷转化成有机物,降低废水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效应。
三、微藻处理废水的关键技术3.1 光照光照是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来源,对微藻的生长和废水处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螺旋藻生物吸收与光合作用的方法,用于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可以产生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
本文将探讨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挑战。
螺旋藻是一种微型藻类,具有高生物量生产能力和对废水中有害物质拟合性好的特点。
螺旋藻可以利用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养分,并通过吸收和沉淀从水中去除重金属、有机溶解物和氮磷等有害物质。
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在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中,栽培螺旋藻的主要方法有自然养殖和人工养殖两种。
自然养殖是将螺旋藻引入废水中充分生长,利用其生物吸收和光合作用来净化废水。
人工养殖则是通过控制光照、温度、pH值等环境参数,加强藻细胞生长和废水净化效果。
两种方法均能够达到废水处理的效果,但人工养殖更加可控,养殖效率更高。
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综合利用藻细胞的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料。
藻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形成有机物质。
藻细胞可以通过发酵和压榨等方法提取出生物能源和有机肥料,用于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这种综合利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螺旋藻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对化石能源和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了对环境的负荷。
然而,螺旋藻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螺旋藻养殖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
其次,螺旋藻的养殖和收获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另外,螺旋藻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并不完全拟合,处理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提高螺旋藻的养殖效率和处理效果,降低成本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为了解决以上挑战,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改良螺旋藻养殖技术的方法。
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光合作用装置和优化的培养条件,提高藻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废水处理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改良螺旋藻的生物性能,使其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更具亲和力。
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较大的压力,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
对于野生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研究进展引言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促进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对养殖池塘进行科学的尾水处理,可以展示企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
一、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的特点(一)水质复杂养殖池塘尾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等,这些物质难以处理,并且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等环境问题。
(二)进水量大养殖池塘尾水的进水量通常非常大,处理效率需要高并且处理量大,所以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至关重要。
(三)处理技术多种多样针对养殖池塘尾水的不同特点,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选择,如生物处理、物化处理、膜处理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技术才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四)经济性养殖池塘尾水处理需要耗费一定的经济成本,对于种养企业来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处理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确保处理成本的合理性。
二、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微生物降解废水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养殖池塘尾水处理中。
与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技术更加环保,可持续,经济成本更低,并且效果更好。
目前,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其处理效果、稳定性和耐受性。
在提高处理效果方面,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选择高效微生物菌种,例如厌氧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以达到快速去除有机物、氮、磷等目的。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生态系统重建,通过增加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自然界的自净作用。
贝藻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应用研究
贝藻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应用研究{两斐本文从保证海水养殖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两个重要方面论述了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对国内外在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水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一一贝藻生物净化过滤方法,并作了初步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展望。
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着重试验和研究了海水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氮磷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的去除。
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微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和移出速率的研究。
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微藻:小球藻、三角褐指藻和球等鞭金藻对氮磷营养盐进行吸收去除试验。
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的微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对无机氮的吸收能力大,blll厦序为: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对无机磷的吸收能力大小顺序为:三角褐指藻>小球藻>球等鞭金藻。
(2)微藻对养殖废水的现场试验结果:在现场的试验条件下,如果没有营养盐输入,溶解无机氮将在o.056一o.344天内耗尽;溶解无机磷将在1.1153.384天内耗尽。
常见大型海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试验。
常见大型海藻石莼、海带、鼠微藻和马微藻在密度都为59tL,采用养殖用水,在相同的水体中静态养殖24小时,比较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情况。
得出的结论是:对P吼一P的去除效率,海带(84.4%)>石莼(80%)>马微藻(61.3%)>鼠微藻(44.1%);对NO:一N的去除效率,海带、石莼(100%)>马微藻(35.7%)>鼠微藻(33.3%);对N也一N的去除效率,海带、石莼(100%)>马微藻(46.8%)>鼠微藻(43%);对NO,一N的去除效率,海带(83%)>石莼(73.2%)>鼠微藻(33.6%)>马微藻(13.7%)。
综合以上考虑,选择海带和石莼做进一步的试验。
不同密度的石莼和海带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试验。
设置石莼的密度分别为:0.5、1、2、49/L:海带的密度分别为2.5、5、7.5、lOg/L。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不断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由于高密度大面积的养殖、药物和消毒剂的滥用、投喂频率的增加及不科学的管理方法等,使养殖水体的污染不断加剧、养殖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现状及其生物处理技术,以期为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提供可行性办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电化学方法。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安培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
3.3人工湿地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2014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61.52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748.41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3.49%,水产养殖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在水产养殖中普遍采用池塘高密度养殖方式,这种方式在提高水产养殖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如养殖水域环境恶化,造成近年来淡水鱼类、海养虾类、贝类等的暴发性疾病和大面积死亡事件频繁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研发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一种效益稳定、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和养殖废水处理方式,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3.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3.1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目的在于去除悬浮物得以降低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主要包括过滤法和泡沫分离法,该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快捷,但难以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过滤法是使用过滤器或具有吸附过滤功能的物质将养殖废水中存在的较大悬浮颗粒物过滤出来,同时利用过滤物质的吸附作用去除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泡沫分离法是向被处理废水中通入空气,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气泡附着,然后随气泡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卢克等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结构简单的泡沫分离柱用于增强上升泡沫的效果,其相互交叉的内部结构显著降低了泡沫的滞留率,并增加了气泡的大小,是提高泡沫分离富集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
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背景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其中,废水的处理一直是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废水中富含高浓度的营养物质,例如氨氮、磷等,会加剧水中富营养化现象,形成赤潮等问题。
因此,发展高效可行的废水净化技术势在必行。
藻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种。
通过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藻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废水。
其中,在众多藻类中,有部分藻种具有高效净化废水的能力。
因此,筛选出效果好、易于工程化规模化的藻种对于废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现有藻种的筛选,得出对应的藻种可以用于废水净化,将现有废水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方法藻种采集和培养为了进行藻种筛选,先要进行藻种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环节:1.选择合适的水域(例如池塘、湖泊、海洋等),由肉眼观察水体浑浊度和水质是否正常;2.用专业的采样瓶进行采集;3.避免日照直射,将采样瓶放在袋中保存。
培养环节:1.构建合适的培养基(例如F/2培养基、海水培养基等);2.在恒温、恒光、饱和CO2的环境下制备和培养藻种;3.利用显微镜对藻株进行鉴定和筛选。
废水筛选在采集、培养藻种并鉴定藻株之后,便利用筛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筛选方法:1.静态培养法;2.动态培养法(如循环式)。
对废水的处理方式:1.接种法:在废水中加入适量藻株,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和生长。
2.滤膜法:通过高分子物质集成藻类,整个膜的形态可以做成不同的形式后置于废水中进行处理。
筛选标准一个藻株是否适合用于废水净化,需要关注以下指标:1.增殖能力:能够在废水中快速繁殖,转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2.耐受性:在废水中能够耐受较高浓度污染物的影响;3.兼容性:能够和其他藻株协同作用并提升净化效果的能力;4.操作可行性:能够在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结论进行藻种筛选是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藻类加工污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50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藻类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加工污水处理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导致了众多的水质恶化、水域污染问题的出现。
为此,本篇文章着重从当前阶段中藻类加工污水处理现状出发,浅析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举措,以便推动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藻类加工污水处理现状随着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与工业污水。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大量曝气以及厌氧与好氧交替运行,将污水中的有机碳和氨氮变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排放到大气中,没有实现以能源或者资源的形式循环转化。
随着化石能源的耗竭以及温室效应的日益显著,寻找更为节能和环保的污水处理工艺变得非常迫切。
将藻类加工技术用于污水处理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污水资源化技术,近年来,市场的发展状况呈现一片良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藻类养殖业便在此背景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该行业发展规划不够成熟、相关的举措尚未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规定,导致了大量的污水难以处理,进行随意排放,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水域的健康。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藻类污水在沿海地区的排放量尤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藻类的特性所决定,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依附大量的水分和大片的水域,而沿海地区便成为了众多藻类养殖企业的工厂所在地。
在进行污水排放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污水处理的意识,而是直接的将污水排放在水域中,导致大范围的水域被污染,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质量。
根据藻类加工的特性来看,在完成加工处理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随着污水进行排放,便会导致整片水域形成有机污染,占比最大的便是藻叶、泥沙、糖胶、甲酸等。
其中,生活中所食用的糖胶能够为人类的正常成长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如果食用过量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他的物质也会产生同样的作用。
为此,解决藻类污水处理方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藻类加工污水处理方法在现阶段的藻类加工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在这三种方法中还包括了众多的分类。
基于微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微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探究进展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息增长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速进步。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水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污染。
传统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着振奋的成本和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废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微藻作为一种植物类浮游生物,具有单细胞、高光合效率、生长快速等特点,成为了目前探究中的热点。
利用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可以达到去除氮、磷等污染物的目标,并且微藻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纳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基于微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探究进展,以期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
二、微藻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微藻的筛选和培育为了获得高效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微藻,探究人员起首需要筛选出适应废水环境的微藻种类。
选用耐高温、耐寒、抗减盐等特性的微藻种类,可以提高微藻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生物量产量。
培育微藻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育条件,如适合的温度、光照强度、养分浓度等。
探究人员通过调整这些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微藻的生长速度和废水处理效果。
2. 微藻的废水处理机制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微藻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作为氮源进行生长。
微藻吸纳水体中的氮源,增进废水中氮的迁移和转化,并将氮转化为藻体内的有机物。
这样既可以达到废水处理的目标,又可以提高水质。
3. 微藻的密度和光照管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微藻的密度和光照强度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
较高的微藻密度可以提高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但过高的微藻密度会导致养分不足、光照不足等问题。
光照强度的调整可以影响到微藻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产量。
三、微藻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利用蓝藻处理虾池废水某探究机构通过筛选出了适应水产养殖废水环境的一株蓝藻,并进行了大规模培育试验。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11-13T03:17:37.419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1期作者:吴学辉李小宁[导读] 必须采取科学的水产养殖及肥水处理措施维持水环境的健康发展。
陕西省韩城市水产工作站陕西 715400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水产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残饵粪便、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陕西渔业养殖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因此做好现代渔业养殖尾水处理,确保养殖无污染尤为关键。
以鲟鱼为例,为鲟鱼养殖尾水处理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水产养殖尾水的成分及危害、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有害物质;鲟鱼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养殖大国,在水产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因为大量饲料的使用和鱼类代谢物的积累可能引起水体的污染,同时养殖排放的废水也能导致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
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水产养殖及肥水处理措施维持水环境的健康发展。
1特点水产养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以及污损生物。
国内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鱼类饲料中,有5%到10%未被鱼类食用,食用的部分约有35%左右被鱼类排出体外,饲料的沉积和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加上平时投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导致水质环境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泛池或者死亡。
2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2.1物理方法通常处理养殖尾水的物理方法有机械过滤、泡沫分离、膜分离等。
机械过滤是利用筛网的孔径限制,分离固态和液态,进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研究表明,随着微滤机中滤网目数增加,对养殖水体中总固体(TS)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逐渐上升,滤网目数为350目时COD的去除率最高,达(28.58±0.18)%;水体中氨氮浓度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泡沫分离是利用吸附原理进行尾水净化处理。
研究发现,泡沫分离器可显著降低对虾养殖水体中有机物、总氨氮含量和弧菌密度,同时显著提高桡足类的密度。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20年第07期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养殖大国,在水产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因为大量饲料的使用和鱼类代谢物的积累可能引起水体的污染,同时养殖排放的废水也能导致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
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水产养殖及肥水处理措施维持水环境的健康发展。
1养殖废水物理处理技术紫外线照射能够使水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该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高,同时杀菌效果不好,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
规模化养殖场人工投放饵料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和饵料的残余,造成水环境中的化学需氧量过高。
通过吸附和过滤法能够去除固体颗粒物。
过滤就是指截留废水中悬浮性杂质的过程,吸附就是通过活性炭等物质来吸附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
但是这种效果对去除水中的氮素效果不好。
2养殖废水化学处理技术这种养殖废水处理方法的效率比较高,去且比较常用,是通过分解水中的难解有机物的方式实现污水的处理。
相关调查显示,在水产养殖中,臭氧浓度的影响比较大,而臭氧氧化法的使用能够更好的保证水循环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使用臭氧消毒杀菌技术,通过试验也发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比较强,在许多水产养殖污水处理中经常被使用和推广。
目前,该法的成本比较高,应用受到了限制。
该法就是通过加入絮凝剂的方式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经常被应用和推广。
一些研究学者证明酸改性蒙脱石絮凝剂对养殖废水中的磷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6%,对悬浮固体和总氮的去除效果能够达到96%和22%。
研究表明酸改性蒙脱石絮凝剂的净水效果比较好,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
3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使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水质和缓解氮素污染都有重要的作用。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中的反硝化细菌能够很好的将氮转化为氮气,和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相比,该种方式更具有进步性,不仅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也满足了水产养殖富氧的环境,在保证水体新陈代谢的同时应用价值比高。
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摘要对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原理、目前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常见的微藻应用类型分别作了介绍,同时指出了微藻在处理污水方面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藻;污水处理;原理;应用类型目前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化学法处理费用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生物处理法[1]。
废水二级处理后出水的进一步脱氮和除磷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难题和热点。
传统的生化二级处理除磷工艺使大量的磷从污水中转移到剩余污泥中,从根本上看,仍然不能消除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藻类是自养型生物,生长对废水中营养要求较低,以光能作为能源,利用氮、磷等营养物质合成复杂的有机质。
因此,藻类可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
另外,藻类细胞具有富集金属的能力,对一些金属离子如Zn、Hg、Cd、Cu、U、Pb等金属离子的富集可达几千倍,并且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代谢迅速,吸附作用快而净化效率高[2]。
因此,利用藻类净化污水正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1微藻处理污水的原理1.1除氮磷的原理营养物质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藻类生长良好,对氮磷营养物质去除效率也高。
对氮的去除,一般为吸收利用[3]。
藻类细胞能利用水体中多种无机氮和有机氮化合物作为氮源,利用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作为碳源进行光自养生长,被藻细胞吸收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可以用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4-6]。
藻类对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直接被藻细胞吸收,并通过多种磷酸化途径转化成ATP、磷脂等有机物;二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形成磷酸盐沉淀[7-8]。
因此,藻类细胞可以用来去除污水中富集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将其储存在藻细胞中。
1.2除重金属的原理藻类具有吸收污水中重金属的能力,利用藻类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已为众多的研究证明具有高效、低耗、环保等特点[9]。
通常认为藻类去除重金属的过程分为吸附和累积两个阶段。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领域之一,然而,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水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
水产养殖废水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污染物,不仅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
因此,研究并实施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水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该技术主要依托于微生物的作用,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在生物处理技术中,一些微生物特别适合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比如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硝化细菌所产生的硝酸盐是一种有效的氮源,具有一定的肥料作用,可以提供养殖水体中水生植物所需的氮营养。
同时,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也能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与硝化细菌相对应的是硝化细菌,它们能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硝化细菌所产生的氮气是一种无害的气体,对水体和生态系统没有负面影响。
因此,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硝化细菌的作用尤为重要,它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污染物,避免氮积累对水质造成的影响。
在应用硝化和硝化细菌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时,一些细菌种类和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对废水处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适宜的细菌种类和微生物群落,能够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光照、温度、pH值等,这些因素也会对细菌的活性产生影响。
除了硝化和硝化细菌,一些其他微生物也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比如,厌氧细菌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并产生一些有机肥料,这对于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提高废水的肥料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一些藻类和植物也可以参与废水的处理,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物质,并吸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探究进展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行,污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工艺复杂、高能耗、排放二次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利用微藻处理污水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微藻处理污水的探究进展,包括微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微藻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微藻对处理后污泥的利用等方面内容。
一、微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微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具有光合作用和吸纳养分的能力。
利用它们处理污水可以达到污水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在微藻处理污水的应用中,常见的一些微藻种类有绿藻、蓝细菌、硅藻等。
1.1 绿藻在利用绿藻处理污水过程中,绿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质和氧气。
探究表明,绿藻对污水中的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营养盐有较好的吸纳和利用能力。
此外,绿藻还能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铅、镉等,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标。
1.2 蓝细菌蓝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光合作用和氮固定能力。
蓝细菌在处理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等问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它们能够吸纳水体中的氨氮、磷酸盐等营养盐,并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标。
此外,蓝细菌还能够与一些有害藻类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从而起到控制有害藻类水华的作用。
1.3 硅藻硅藻是一类具有光合作用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微藻,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生长特性。
硅藻对污水中的磷酸盐有很好的吸纳能力,可以将污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生物质并沉积为有机物。
此外,硅藻还能吸附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二、微藻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微藻利用光合作用和吸附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其中,光合作用是微藻对有机物和养分去除的主要途径。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质和氧气,并最终将有机物释放为溶解有机质。
此外,微藻还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悬浮颗粒物去除。
藻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藻类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刘凯;方涛;冯志华;宗世盈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5)001
【摘要】海水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与残骸以及渔业用药等潜在污染源极易导致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等物质的不断积累,造成水质恶化.阐述藻类的水体净化功能,综述水产养殖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和国内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传统水处理和藻类处理技术,展望藻类处理养殖废水的发展前景.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刘凯;方涛;冯志华;宗世盈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
【相关文献】
1.藻类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J], 尹长松;孙育平
2.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 [J], 徐天勇
3.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齐秀云;高超;马沙
4.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郭欣硕
5.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J], 朱瑞金;敬志豪;唐波;沙买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水产养 殖 业 自 20世 纪 5O年代 兴起 并迅 速 发展 ,21世 纪 后 进 入 了 黄金 发展 时期 ,水 产 养 殖 面 积超 过 8×10 hm。,养 殖 产 量 占全 世 界 近 6O [ . 伴 随着集 约 化养殖 业 的迅 速 发 展 ,一 些 环 境 污染 问 题 逐渐 凸显 出来 ,养 殖 过 程 中造 成 的水 体 污 染 就是 其 中之 一 ,排 放 的含 有 残 存 饵 料 、养 殖体 排 泄 物 、渔 业 用药 以及 水生 生物 残骸 等养 殖废水 成 为近 海水 体 富营养 化 、水域 环境 污染 的重要 源 头.此 类环境 污 染
收稿 日期 :2O15—12-06;修 订 日期 :2015 12—29 基 金 项 目 :江 苏 省 高校 自然 科 学 研 究 面 上 项 目(15KJB170001,12KJB170003);淮 海 工 学 院 2014年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创 业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Tw 12);江 苏 省 “十 二 五 ”高 等 学 校 水 产 类 重 点 专 业 项 目 作者 简 介 :刘 凯 (1991一),男 ,河 北 石 家 庄 人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近 岸 海 域 生 态 与 环 境 方 面 的 研 究 ,(E-mail)
Abstract:R esidual bait,m etabolites and fishery m edicine can be potential pollution source during the culturing process, which easily causes the enrichm 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rganic matters and heavy m eta1.This paper shows the algae prom ising capabilities of pollutants purifica— tion in aquaculture wastewater,discusses the pollutants removal m ethod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around the world.Besides,some traditional and based on al— gae w ater treatm ent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and the paper outlooks the potential pollutants in the future aquaculture w ater eventually. K ey words: algae;aquaculture wastew ater;pollutants;w ater treatm ent technology
磷 、有机质 和 重金属 等 物质 的不 断积 累,造 成水 质 恶化.阐述 藻类 的水体 净化 功 能 ,综 述水 产养 殖废
水 中各 类污 染物 的去 除方 法和 国 内外 养 殖废 水 处理 技 术 的研 究现 状 ,介 绍 传 统 水 处理 和 藻 类 处理
技 术 ,展 望 藻类处理 养 殖废 水的发 展前 景.
藻 类 处 理 水 产 养 殖 废 水 的研 究进 展
刘 凯 ,方 涛 ,冯 志 华 ,宗世 盈
Vo1.25 NO.1 M ar. 2O16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学 院 ,江 苏 连 云 港 222005)
摘 要 :海水 养殖过 程 中的 残饵 、养殖 生物 的排 泄物 与残 骸 以及 渔 业 用药等 潜在 污染 源极 易导 致 氮
关键 词 :藻类 ;养 殖废水 ;污染物 ;水处 理技 术
中 图 分 类 号 :X70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6685(2016)01—0074—06
Research Progress on Algae Treatm ent to Aquaculture W astewater
kailiul 99 1@ hotmail.cor n. 通 讯 作 者 :方 涛 (198O一 ),男 ,安 徽 淮 南 人 ,淮 海 工 学 院 海 洋 学 院 讲 师 ,博 士 。主 要 从 事 近 岸 海 域 生 态 与 环 境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E—mail)
第 5卷 第 1期 2016年 3月
淮 海 工 学 院学 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0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OI:10.3969/j.issn.1672—6685.2016.01.017
LIU K ai,FA N G T ao,FEN G Zhihua, ZO N G Shiying (School of M 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H 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222005,China)
事 件在 我 国频 发 ,且 空 间范 围越来越 大 ,造成 重大 经 济损 失.2008年 卫 星 遥 感 影 像 数 据 显 示 ,广 东 沿 海 海水养 殖 氮排放 量 1.7×10 t,磷 排 放 量 3×10 t, 化学 需氧 量 (COD)排放 量 360 t,海水 养殖 面源 污染 率 已达到 25 [2].此外 ,养 殖过 程 中产 生 的残 饵 、养 殖 生物排 泄 物与 残骸 以及 渔 业 用 药 等潜 在 污 染 源 , 经 过长期 积 累和 分解 ,给 养殖 生 物 的生 存 环 境 带来 沉 重负 担.尤 其是 饵料 中的有机 物 ,促 进 了好 氧微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