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南戏与传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琵琶记》的人物塑造
❖ 1、蔡伯喈。
具有复杂性格特征,其形象典型意义是理解《琵》 主题关键。
1)封建典型说。
2)“动摇”典型说。
3)忧闷不郁的典型说。4) “市民意识”典型说。
5)“背叛平民”说。 6)多重性格典型说。
7)悲剧人物典型说。
四、《琵琶记》的人物塑造
❖ 2、赵五娘。 1)民间妇女性格说。 2)艰苦斗争性格说。 3)双重性格说。
①彻底文人化。
②流派正式形成、相互竞争。
③曲论著作蔚然可观。
明末作家有意识改变陈陈相因的形式主义倾向, 但又出现片面追求情节离奇巧合的新形式主义倾向, 从沈璟《红蕖记》开始,至阮大铖《春灯谜》达到 顶点。
二、昆山腔
❖ 新兴昆腔有如下特点:
在音乐体系方面:
其伴奏以笛子和琵琶为主,并用鼓乐渲染气氛, 其中,箫和笛是乐队伴奏的主乐器。
3)元末明初,南戏复兴,文人参与创作,出现 “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与《琵琶记》。
明代前期,南戏逐渐向传奇演进。
一、南戏的起源与发展
❖ 南戏内容特点: ①多以妇女题材为中心,反映社会最底层妇女的痛
苦与不幸,歌颂她们的贤惠、贞烈与聪明。 ②谴责读书人一举成名后“富易交”、“贵易妻”
的行径,如《赵贞女》、《王魁》、《张协状元》等, 嘲笑与暴露门第观念、背信弃义的市侩哲学。
第二讲:南戏与传奇
一、教学要点:(5点) 二、课时安排:(10-14节)
一、教学要点:(5点)
❖ 1、使学生了解元代南戏发展情况和著名作品《琵 琶记》主题倾向和艺术成就。
❖ 2、使学生掌握汤显祖戏剧成就,以及代表作《牡 丹亭》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 3、使学生掌握清代前期戏曲创作情况,以及李渔 戏曲创作理论。
③反映动乱社会中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二、南戏的体例
❖ 1、体制。南戏初无体制言,至元末明初始定型。 1)结构形式: 一场为一出,每剧在三十出以上,长短不拘。 2)音乐形式: 以南方乐曲为主。用管乐中的笙、萧和笛伴奏,每 出不限宫调,可换宫调、换韵。 3)演出形式:
①“副末开场”介绍作者意图和Leabharlann Baidu述剧情梗概。
二、南戏的体例
第一出 副末开场
【水调歌头】(副末上)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今 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 琐碎不堪观。正是:有神不关风化体 ,纵好也这只徒然。 论传奇 ,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眼儿看。 休论插科打诨 ,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正是: 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一、《琵琶记》的作者
高明,少有斗壮志,至正五年进士;为官于处州、 杭州等地,历经宦海波澜后,产生恬淡自守、菲薄 功名思想,晚年隐居四明栎社沈氏楼,闭门著书, 以词曲自娱。
高明像
《琵琶记》第一折
二、《琵琶记》的故事演变
❖ 1、“宋元旧篇”有《赵贞女蔡二郎》之目,剧中 有“雷击蔡伯喈、马踏赵五娘”情节。
第三节 明代传奇概况
❖ 一、明传奇概述 ❖ 二、昆山腔 ❖ 三、吴江派与临川派 ❖ 四、【作品选读】
(一)《浣纱记》(采莲) (二)《宝剑记》(夜奔) (三)《鸣凤记》(写本)
一、明传奇概述
明初文化专制,南戏复兴势头受挫,伦理教化剧应运而生, 如《五伦全备记》、《香囊记》。而传奇在民间继续发展,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于入明后广为流 传。
局:夫妻团圆,一般认为是柯丹邱。 ③徐畛《杀狗记》宣扬孝悌观念,结局:真相大白,兄
弟和好如初。 ④《白兔记》
三、元末四大南戏
❖ 2、四大南戏的思想内容: ①反映封建社会底层妇女的痛苦处境; ②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 ③批判封建的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
三、元末四大南戏
❖ 3、四大南戏的艺术形式: 四大南戏与《琵琶记》一起,完成南戏体制改革,
(三)《鸣凤记》(写本)
《鸣凤记》第14出写杨继盛为除奸党,不顾个人生 死而写本奏谏时的情景。为了突出杨继盛“赤心为国 进忠言”的坚心和意志,作者特意为他的行动设计三 重阻力:
首先是写本时手指流血,这是“死”的警钟;二 是先祖亡灵的警告,预示这种行动会导致“宗族沦 丧”;三是妻子哀告,断言此举将使“夫妇死无葬身 之地”。
(二)《宝剑记》(夜奔)
写出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复杂心理,抒发了“丈夫 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的悲愤情怀。
作者构思这场戏,善于将人物外在的矛盾转化为内 心的冲突,既表现林冲“专心投水浒”,与传统的封 建思想难以彻底决裂的内心痛苦。这是《夜奔》人物 刻画的主要特色,也是这出戏魅力生成的主要原因。
臣科臣疏》被贬,五年遂昌知县生涯,政绩显赫。 第三阶段(1598-1616)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
阶段。
汤显祖之墓
汤 显 祖 雕 塑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思想
❖ 2、汤显祖的思想
1)哲学上,师承泰州学派罗汝芳,与李贽和达观 禅师交往密切,形成反对程朱理学、追求个性解放 思想。早年受佛道思想熏染,晚年因政治挫折,滋 生出世思想。
衰的根源。
《浣纱记》昆曲工尺谱
❖ 政治情怀:
尽道梁郎见识无,反编勾践破姑苏。
大明今日归一统,安问当年越与吴。
本出曲辞雅俗交融,文采斐然,集中体现《浣纱记》的语 言风格。
(二)《宝剑记》(夜奔)
《宝剑记》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热情,抒写其内心 痛苦。拓展了题材,超越了家庭婚姻,进一步展现 了文人特质。
第37出《林冲夜奔》的剧情是林冲火烧草料场后, 避官司,经奔柴进,柴赠书荐投梁山,林冲乘夜趱 行。高俅差徐宁追之。王伦得信,使杜迁、宋万至 黄河渡口,接应林冲。徐宁追及,林冲还斗不胜, 杜、宋助之,杀退徐宁,同上梁山。
②大团圆结局。
二、南戏的体例
③每出后有下场诗。 ④可以对唱、接唱、合唱。
4)角色体制: 以生、旦为主,有外(=外生、外旦)、 贴(=贴旦)、净、丑、末(=副末)。
二、南戏的体例
❖ 2、名词概念。 1) “科介”、 2)〔合〕、 3)〔前腔〕 、 4)〔前腔换头〕、 5)〔引子〕〔过曲〕〔尾声〕 6) 副末开场。 如《琵琶记》第一出。
创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为后世剧本创作提供了范本,确立了双线结构在后
来的南戏传奇创作中的地位,经典情节被后世沿用。 《琵琶记》是南戏成熟标志,是南戏振兴标志。
六、[作品讲读]《糟糠自厌》
❖ 1、刻画赵五娘形象重头戏,她身上体现社会底层劳 动妇女淳朴善良的高尚品质和舍己为人的美好情操。
❖ 2、艺术特点: 1)通过语言行动真实细腻地摹写人物心理活动。 2)文情凄婉,真挚动人。 3)曲文本色自然,朴素晓畅。
第四节 汤显祖和《牡丹亭》
❖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思想 ❖ 二、汤显祖的戏曲创作 ❖ 三、《牡丹亭》 ❖ 四、[作品讲读] 《游园惊梦》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思想
❖ 1、汤显祖的生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50-1583)读书应举阶段。受业于罗
汝芳,拒绝张居正延揽以致科考坎坷。 第二阶段(1584-1597)入仕做官阶段。上《论辅
树立后世传奇体制的楷模。场次虽仍显松散,但结构 组织有加强倾向,每戏由份量较重场次组成骨干体现 事件或矛盾发展;注意利用大段抒情独唱展现主要人 物复杂内心活动;与主题无关插科打诨大为减少。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 一、《琵琶记》的作者 ❖ 二、《琵琶记》的故事演变 ❖ 三、《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 四、《琵琶记》的人物塑造 ❖ 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与南戏中兴 ❖ 六、[作品讲读] 《糟糠自厌》
三、吴江派与临川派
❖ 吴江派代表沈璟曲论的要点有三:
一、强调“合律依腔”; 二、崇尚“本色”语言;
王骥德《曲律》
三、重视戏剧的封建伦理宣扬。
另外,还致力于传奇音乐体制的格律化、规范化, 使之趋向严谨规整。
吴江派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 令、叶宪祖、沈自晋等。
三、吴江派与临川派
❖ 临川派代表汤显祖曲论要点:
一、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 二、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 三、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
临川派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重才情、重文采,不 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大都是叙写男女之情, 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
主要作家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
四、【作品选读】
(一)《浣纱记》(采莲) (二)《宝剑记》(夜奔) (三)《鸣凤记》(写本)
(一)《浣纱记》(采莲)
通过西施来到吴国后,眷恋故国亲人的深切情思和为了迷
惑夫差不得不“支吾勉强”的痛苦心境的表现,突出她如
何不负重托,决心报国,从中表现其不凡的情怀。同时本
出还写出了吴国君臣的荒淫和贪欲,揭示出了吴国由盛而
(问内科)且问后房子弟 ,今日敷演谁家故事?那本 传奇?(内应科)三不从《琵琶记》。(末)原来是这本 传奇。待小子略道几句家门 ,便见戏文大意。
二、南戏的体例
【沁园春】 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奈朝廷黄 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闹。一举鳌头,再婚牛 氏,利绾名牵竟不归。饥荒岁,双亲俱丧,此际实堪悲。 堪悲,赵女支持,剪下香云送舅姑 。把麻裙包土,筑成坟 墓;琵琶写怨,径往京畿。孝矣伯喈,贤哉牛氏,书馆相 逢最惨凄。重庐墓,一夫二妇,族表门闾。
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 1、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 ❖ 2、结构严谨,双线交错发展,相互对照。 ❖ 3、出色的语言运用。
五、《琵琶记》与南戏中兴
❖ 4、琵琶记对后世的影响: ——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思想,强
调戏曲的社会教育作用; ——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位,南戏
第一节 宋元南戏概况
一、南戏的起源与发展 二、南戏的体例 三、元末四大南戏
一、南戏的起源与发展
❖ 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
南戏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草创时期,作者多是民间艺人、书会才人等。 剧目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张 协状元》等。
2)元灭南宋,南戏一度销声匿迹,被抨击为“亡 国之音,奚足以明世法”。
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偕。
三、元末四大南戏
1、四大南戏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
记》和《杀狗记》,影响当时人民文化生活甚大。 ①施惠《拜月亭记》据关汉卿元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
改编而成,结局:夫妻兄妹团圆。 ②《荆钗记》本是负心故事,被改编为忠贞爱情剧,结
(三)《鸣凤记》(写本)
面对这逐渐加重的阻力,杨继盛经历了一次比一 次更为痛苦的煎熬和考验。
一个赤心报国、义无反顾的勇士形象,就在这 “坚决奏”与“不能奏”的矛盾冲突中越来越鲜明 深刻。
从作品到舞 台要经过导 演训其义 (评点)、 合其调(曲 谱)、标其 式(身段) 的环节。艺 人的手抄本 不仅记载身 段、而且标 有板眼、工 尺和记着穿 关、砌末。
明中期南戏获得发展空间。入明后,南戏改称“传奇”,
格律趋于严整,语言趋于文雅,作家替换成文人雅士。魏良 辅改革昆山旧腔,昆山新腔从此成为传奇“正声”。
《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三大传奇问世,预 示高潮即将到来。
一、明传奇概述
从万历年间开始,传奇创作实践、理论探讨呈现 万象更新局面,繁荣兴盛的主要标志:
一、教学要点:(5点)
4、使学生掌握《长生殿》创作思想倾向及艺 术成就。
5、使学生掌握《桃花扇》创作思想倾向及艺 术成就。
二、课时安排:(10-14节)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宋元南戏概况 高明和《琵琶记》 明代传奇概况 汤显祖和《牡丹亭》 清代传奇概况 洪昇和《长生殿》 孔尚任和《桃花扇》
在演唱体系方面:
板式丰富,行腔有散板、一板三眼(4/4)、一板 一眼(2/4)、赠板(8/4);其次,注意演员吐字 发音的训练,要求吐字字正腔圆。
二、昆山腔
昆腔一开始就存在偏于柔媚的弱点,在发展过程 中由于它更适合于贵家大姓的“堂戏”,在艺术上也 逐渐脱离广大人民的生活,走向典雅化的道路。
梁辰鱼按照新昆山腔创作《浣纱记》受到欢迎, 昆腔大盛一跃压倒诸腔,成为当时具有民族代表性声 腔。
❖ 2、南宋流行,陆游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 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 3、元代有南戏《蔡伯喈琵琶记》。 ❖ 4、高明大刀阔斧改造,改不忠不孝谴责对象为全
忠全孝正面典型;改悲剧为团圆结局。
三、《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 1、《琵琶记》的主题思想。 1)反封建说。 2)封建说教说。 3)两面性说。 4)伦理悲剧说。 5)讽刺说(王四、慕容伯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