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花港观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鱼池四周建筑高度与鱼池长宽之比为1:4—1:10,闭合空 间视线与建筑所成仰角12度-6度。古典园林中闭合空间视线 与近景所成仰角多在6度-15度之间变化。 牡丹园,草地部分为闭合空间,由周围树丛及土丘构成。山 地部分因视点升高可以远眺吴山及夕照山远景,又成开朗景 观。山顶布置牡丹亭作为全园立面构图制高点。 牡丹品种陈列参考古代花鸟画中牡丹与山石结合自然错落画 面布置。全部十一小区,结合了传统假山园与西方岩石园做 法,以土带石,便于栽植花木。在栽种姚黄魏紫名种处,辟 自然式平台一处,以卵石铺砌,并将近旁栽植红梅倒影图案 入铺装,名梅影坡。



金鱼园部分,南面小南湖湖面不大,透视景深只有500余米, 且对湖九曜山形单调树木稀少,借景不佳;同时金鱼园功能 上不希望远景分散游客注意,因此这一局部空间构图以闭合 景观为主。四周均以土丘及常绿密闭林带封闭起来,使自成 局部,不受外界干扰。 为打破过分闭塞,又采取了一些措施。在鱼池建筑群主轴延 伸正南方向开辟了透景线,可远眺外景。 为使闭合空间富于渐层变化,在金鱼园原来一片荷塘中,堆 置了一大岛和土堤,并以三组建筑(其中一组横跨水上)环 抱中央鱼池,使鱼池分为二重空间;这样游人进入公园已进 入第一重空间,由主干道进入金鱼园主轴北面入口时进入了 由林带与土丘包围的第二重空间,再跨过曲桥至中央鱼池的 敞廊时,又进入了建筑群包围起来的第三重空间。设计企图 达到园中有园、层层深入的空间感。

一 公园布局及空间构图 园林艺术构图主要原则:一是主体突出,主次分明;二是构 图整体的不可分割性;三是多样统一和对立统一 (一)地形地貌 公园原有地形大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北面为花港观鱼古迹,南面为蒋庄,原有花木较多。规 划中以保持现状为主后略加整理,增设草地树丛。


中部南面为一片荒芜的荷塘,面积约1公顷左右。规划辟为金 鱼园,面积约为2.84公顷。北面原为平坦坟地,地形向北面 西湖倾斜。原地面无树木,规划辟为青少年活动大草坪,面 积约为1.8公顷。

花港观鱼大草坪,设计时为青少年活动场地,功能上要求开 朗辽阔;同时北面有景可借,西里湖透视景深达2500余米, 东北可眺望苏堤、北可眺望栖霞岭、西北可眺望刘庄丁家山 及西山休养区,视界开阔。这一局部该以开朗景观为主。由 于大草坪北面沿湖空旷线太长,为打破过分的开朗性,将全 园最大建筑翠雨厅布置临湖水边,作为空间主景;同时利用 长廊将一部分草坪与广阔湖面分隔,远景可通过长廊透入园 内,长廊起隔景与框景的作用。





(三)道路广场及进出口 公园由于南北两面临湖,因此主要进出口只有两处。东面进 口广场设置在苏堤上,广场东临游船码头;西面入口设在西 山路边,供休养区游人入园。 主干道宽3米,东面进口入园,把蒋庄、金鱼园、大草坪、花 港等连接起来,然后与西面进口衔接。但主干道本身不直接 通向任何局部景区,而是由侧向支干道与各景区连接。在临 湖南北两岸,各设环形支干道,宽2.5米。其余小路一般为2 米,牡丹园假山部分为1.5米。 道路的弯曲,根据地形及道路宽度而不同。宽路曲线取缓和, 小路曲线半径较小。同时也与设计师对行进速度的控制有关。

公园在标高较低地区许多道路交叉口都设置了阜障。金鱼园 与文娱厅大草坪相邻处也设置了阜障。一方面组织交通使游 人从计划中的进口入金鱼园,另一方面把草坪区与金鱼园划 为两个空间。

(二)建筑布局及空间构图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图上不推崇一览无余,而是由许多大小 开合不同的局部空间组织起来,每个局部都可独立为一个静 止的构图。这些空间又通过游人路线连贯起来成为一整体的 流动连续构图。



西部南面原为松林湾坟地,有起伏小丘陵。相对高度最大10 米左右,其余多为5-6米。原地大部分均分布有十余年树龄的 杂木林,并有可利用民房一座。因牡丹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地 下水位要低,公园其他地区地下水位均在1-1.5米左右,不宜 栽植牡丹,因此在与金鱼池相邻且杂木林稀少的土山部分辟 为牡丹园,土山高度约为4-5米。牡丹园全部面积约为1.28公 顷,其中栽植牡丹的假山区面积约为0.7公顷。 西部北面原有杂木林很多,以保存原状为主,原有建筑一所 规划利用为阅览室。牡丹园以西以北,花港以东地区均利用 原有杂木林辟为密林区。 为打通小南湖与西里湖游船交通,将公园与西山路毗连部分 零星水稻田挖深沟通成为一自然曲折的河港,两岸种植花木 称为花港。规划中拟利用西湖原来河道将花港延伸至丁家山, 则夏季游船可在两岸浓荫下划行,为休养区创造良好的划船 条件。
浙 江 林 学 院 园 林 年 袁 剑 学 院 月 华
杭 州 花 港 观 鱼 公 园
案 例 研 究 之
2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角,三面临水,一面倚山。(北邻西 里湖,东接苏堤,南临小南湖,西倚西山) 清代以来花港观鱼一直为西湖十景之一。 解放前夕仅留一方鱼池和一座碑亭的三亩荒园。解放后1952 年,公园一期工程动工,1963年进一步加以扩建。两次大规 模的整理、扩建,开辟金鱼池、牡丹园,疏通花港河道,新 建花港茶室。现面积大约在30余公顷左右。 建园时的主要功能:一是适当满足城市居民及休疗养游览人 群的宁静休息需要,同时吸引西湖北岸游人到相对僻静的南 岸。二是恢复和发展历史古迹“花港观鱼”,并扩大金鱼园, 增设牡丹园,开辟花港。



为打破大草坪空间的单调,在草坪中央又布置了一桂花树群 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中央又设茅亭。合乎古典园林虚中有 实实中有虚的手法,构成了空间多重性。 大草坪除北面开朗外,其余三面均以土丘及常绿密闭林带与 公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 大草坪长宽和四周树高比例为4:1—5:1。这种比例可以打破过 分的开朗性





花港观鱼公园设计主旨:以“花”“港”“鱼”为特色。花 港观鱼来自南宋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画题。 “花”有三层含意:一为该园之水由花家山(现丁家山)流 淌而来,沿溪多栽花木,落英缤纷;二为原址有卢园,以奇 花异草而享盛名;三为新建的公园以花卉为主景。 “港”是一条沟通里西湖和小南湖的河道。位于公园西南部, 流经大草坪、小陈庄、丛林和疏林草地,最终注入小南湖。 港宽在5~20m之间,长600m左右,港湾曲折变幻,繁花似 锦。 “鱼”是园内最有活力的因素。早在南宋时期的卢园内,就 已经是“水冽而深,异鱼种集”了。乾隆皇帝描述花港观鱼 的著名诗句“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 “花”“港”和“鱼”不仅是三种造园元素,而且通过空间 的动静与开合,文化的多样性与协调性,景观的科学性与功 能性等的结合而使公园很好地形成了一个整体,使花港观鱼 公园既特色鲜明,又景观丰富,游览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