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正确对待问题学生
对问题学生,特别是要处分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对问题学生,特别是要处分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1. 引言1.1 问题学生的定义问题学生泛指在学校中表现出不良行为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这类学生常常会给教师和同学带来困扰,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秩序。
问题学生可能表现为上课缺席、迟到、懒惰不做作业、与同学发生冲突、逃学等种种不良行为。
他们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情绪和发展。
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时候他们可能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社会影响或者个人认知等方面的影响,才导致了不良行为的产生。
因此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定义为捣蛋鬼或者坏学生,而应该从根本原因出发,找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已达到字数要求,共226字】。
1.2 处分问题学生的必要性处分问题学生的必要性在于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一个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问题学生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对问题学生进行处分是必要的。
处分问题学生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自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准则。
处分也可以给其他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向他们传达校规的严肃性和必须遵守的态度。
通过对问题学生的处分,学校可以树立起良好的教育风气和社会风气,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对问题学生进行处分不仅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更是为了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分机制,学校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2. 正文2.1 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
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它为学校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了操作性规范和准则。
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方法引言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校中表现出不良行为或学习困难的学生。
有效管理和教育这些学生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管理和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管理问题学生的方法1.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为问题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规则和奖励制度来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积极表现。
2. 个别指导与辅导:问题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与指导。
教师可以安排个别辅导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管理他们的关键。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4. 制定行为管理计划:针对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制定行为管理计划。
这包括明确规定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并设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1. 个性化教学: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问题学生建立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支持。
3. 提供额外支持:问题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来克服学习困难。
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习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加强学习能力。
4. 鼓励积极参与:问题学生常常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管理和教育问题学生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教学和管理策略。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个别指导与辅导、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行为管理计划,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问题学生。
同时,通过个性化教学、合作学习、额外支持和鼓励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帮助问题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实现个人发展。
问题学生解决方案

1. 当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解答不出来时应该怎么办?(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定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2)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如不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委婉的告诉学生,课后再给解答。
(3)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一定要真诚的告诉学生,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等课后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
切忌不懂装懂胡乱回答,或有意差开问题,不予回答。
2. 面对追星族的学生应该怎么办?(1)面对“追星族”,不盲目制止他们的追星行为,而应该因势利导。
要了解班级追星族的数量,追的星是哪类人,分析他们身上令人喜欢或崇拜的优点,让学生讨论“追星的利与弊”、“我崇拜明星的原因”等热点问题,教师要给“明星”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
(2)要用一些“明星”的优点和刻苦、好学、勤奋上进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和人生观。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宣传介绍科学界和文学界的一些名人,在班级张贴他们书法或画像,把学生从狭隘的“追星”引到美好广阔的知识天地中,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宽广胸怀。
3. 当学生上学佩带手机时应该怎么办?(1)应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使家长了解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手机有辐射,这种辐射对人脑有很大影响;现存的手机功能较多,除正常通话以外,不可以打游戏、上网、聊天、发送短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带着价值几千元的手机上下学生,会为人身安全埋下隐患,也会诱发学生很多不良需求和攀比心理等。
(2)在做好学生家长工作的基础上,与家长一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学校可出台明确的规定,学生在教学楼、实验楼等教学场所禁止使用手机。
(4)对有特殊情况要求使用手机的学生,要在家长签字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由班主任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学生携带手机上学。
面对问题学生教师该怎么办

如今,随着独生子的增加,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有个性,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对老师的话不再想十几年前的学生那样言听计从。
学生越来越调皮了,让老师们感觉到越来越不好管了。
可我们真的是没办法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呢?老师们,面对问题学生,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一、尊重学生,不要当众批评学生是有生命的活体,是有感情的个体,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学生与老师有着平等的人格尊严和权利。
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老师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生命价值。
我们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部分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导致他们行为上的不规范,由此引来老师的批评。
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师都是一发现就去呵斥、批评,全然不顾场合。
特别在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停课去批评学生,认为这些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不迅速制止,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
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批评了一个学生,却牺牲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恰恰是教师自己影响了教学秩序。
如果换一种方式,用你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去提醒学生,课后再找他谈话,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理解学生,不要旧事重提一般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最怕教师数落他以前的错误,而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是学生越怕越要数落学生以前的种种“罪状”,常常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其实不然,这里教师根本不理解学生,也没有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能指望你的一次教育就能收到你所期盼的效果。
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反复错误的过程,如果学生在你的威慑下暂时改正了,可过不了多久又反复了百分之八十,这时你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是改正了百分之二十,你应该为你的教育感到高兴,替学生的进步感到高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就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中间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
三、宽容学生,不要一味纵容如果我们不懂得宽容,一味转进追究责任、怨恨报复的死胡同,那过错造成的损失就不止是一点点,如果我们能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我们得到的将会比失去的更多。
教师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教师该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作者:韩倩怡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2期《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析学生的调皮现象学生中产生调皮现象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
如下:1. 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凭兴趣做事情,在无意中漠视而违背教师的教学意图。
2. 学生对上课的教师有逆反心理,不喜欢这位教师的课。
3. 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显示自己,通过调皮捣乱来让同学发笑,让其他学生觉得自己很“厉害”。
4. 极少数的学生自暴自弃,无视课堂纪律,无视老师。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每个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是不同的,形成问题学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
为此,老师必须科学、准确、全面地分析,把握不健康心理的病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具有转化、治疗的效果。
有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形成来自智力方面,有的来自家庭方面,还有的是来自各方面教育。
老师在帮助孩子改正时,应当分析查明原因,分清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大多数问题学生都自卑感强,对自己的成长进步缺乏信心。
我们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多安排合适的工作让他们干,比如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多劳动。
一旦工作干出了一点成绩,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四、老师要有爱心,用真爱感化学生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应的力量。
爱,具体体现在尊重、信任、真诚、宽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等方面,虽然每个人体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把热爱学生作为对待问题学生的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
关爱问题学生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制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问题日益凸显,问题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关爱问题学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开展关爱问题学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全体教师关爱问题学生的意识,形成关爱问题学生的良好氛围。
2. 明确关爱问题学生的责任分工,确保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3. 通过关爱问题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制度原则1.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
2. 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综合治理。
3.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共同关爱问题学生。
四、工作职责1. 学校领导职责(1)制定关爱问题学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协调各部门,确保关爱问题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3)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2. 教师职责(1)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报告学生问题。
(2)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3)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爱问题学生。
3. 辅导员职责(1)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报告学生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协助教师开展关爱问题学生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工作。
4. 家长职责(1)关心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2)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配合学校开展关爱问题学生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宣传关爱问题学生的重要性。
(2)组织教师参加关爱问题学生培训,提高教师的关爱意识。
2. 建立问题学生档案(1)对问题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2)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教师如何面对问题学生

教师如何面对问题学生现在,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教师是越来越难当了。
很多农村中小学师生关系恶化,学生“尊师重道”观念淡化,不服管理,有的甚至公然挑衅老师的权威,谩骂殴打老师。
学生纪律涣散,普遍厌学,辍学严重。
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处理稍有不当就会惹来麻烦。
家长也似乎越来越不理解和支持老师了。
老师们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不少人只得采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可教育的神圣使命又不允许我们闷着良心教书。
老师们将如何面对问题学生,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制定“规章”,对不规矩学生合理惩戒。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说明教师对学生享有教育权,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指导学生权、评价学生权、惩戒权。
因而,在社会转型期不规矩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戒,是必要和可行的。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惩者,以正其心也”,这就要求我们惩戒学生要以“正其心”为目的,以良好的情感沟通为前提,要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感到受惩罚“理所应当”而不是痛苦或耻辱,要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
(二)学校或班级要在发扬民主的前提下制订一个比较合理的“规章”,然后依章惩戒,确保惩戒合理而公正。
特别是学校要有相关规定,最好是印发给每位家长,征求意见,寻求许可和支持。
(三)学校要制订相关程序,要加大对教师语言行为的规范,增强每位教师的民主观念和服务意识。
比如,要明确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惩戒的权力范围,要成立议事会等调查取证机构,要拓宽学生申诉渠道和心理疏导途径。
二、树立民主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
过去那种“家长式”的管理理念和“师道尊严”的权威意识在我们许多教师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这与生活环境开放化、学习途径多样化、思维模式多变化的当代学生实际又是格格不入的。
因而,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服管理、厌学、辍学。
为此,我们教师只有树立民主观念,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建立和谐友好、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何与问题学生沟通班主任如何对待差生

如何与问题学生沟通班主任如何对待差生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一、选择适当时机与问题学生的家长交谈,应选择适当的机会:(2)在家长时间较为充裕的时候。
做问题学生的家访工作,与其家长的谈话不是三言两语的事儿。
介绍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办法……要把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没有一、两个小时恐怕不行。
若不是像上述突发事件需当晚家访,班主任应事先与家长预约,在一个较为宽松的时间里,才能谈得更为深入。
(3)在家长心情较好的时候。
家长的时间较为充裕,并且心情不错,这样,他们大多会耐心听你讲述,并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交谈,家访的目的就容易实现。
如果他们在生意上刚刚赔了钱,或者新买的汽车今天被盗,或者妻子因为丈夫赌博正闹着要离婚……此时你若去跟他们谈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如果不是修养极高的家长,大多没有什么好结果。
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二、勇于承担责任学生有问题,首先是学校的责任,再具体一点说,首先是教师的责任。
班主任必须要有这种责任意识,要有主动承担责任的胆量和勇气。
在向家长陈述学生问题时,首先应承认,学生的问题完全是因为自己(班主任)经验不足、教育不当而导致的,身为班主任,自己应负全部责任。
同时也要指出,教师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此次家访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出一套针对该生的科学教育方法,从而使之健康发展。
告状式的数落或诉苦式的责怪,不仅无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反而会让家长对教师失去信任。
有一位班主任到一个问题学生家做家访,一进门便冲着家长一一列举这位学生的“劣迹”,并且埋怨他影响了本班的荣誉,如果没有他,该班早就挂上流动红旗了……数落完学生又将怨气撒向家长:“你也不管管你的儿子!真是太不负责任了!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家长!”家长听罢也火了:“你怎么知道我们不管孩子?你去问问,谁家大人像我一样打过孩子?我是管不了,我要是管得了,还要你们老师干什么?”家访不欢而散。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逆向定律”,这就是,你如果主动承认错误,人家反而会原谅你;你如果竭力推脱责任,别人反而会指责你。
教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175辛勤园丁做情绪的主人姚素芬(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南街小学,四川 成都 611530)小荣哭红着眼睛,一路大吼大叫:”本来就是他的错嘛,凭什么……”他被同学推着来到我的办公室。
尽管办公室里正有许多老师在忙碌,他也没有停止哭号。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问他发生什么了,他的哭号声更大了,除了能听清他指责别人的一两句话,别的只能算是含混不清的哭声。
害的别的老师没法办公,皱起了眉头。
我几次让他把事情讲清楚,可他的哭号声调有增无减!我胸中的火也噌噌往上升,大喝:“没哭够么?那你先出去哭个够!”本是一句气话,没想到他大幅度地甩着手,使劲地跺着脚跑到别班的教室外大声干嚎。
这一刻,我尴尬万分!小荣本是被同学带来解决问题的,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落入这般境地,这是怎么了?细想一下,在教低段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下课,只要老师在教室里,老师身边告状的孩子就没断过,谁拿别人的书来看啦,谁踩了他一脚啦,谁上课时没看黑板,没发言啦……奇怪的是,如果老师不在教室,好像这些问题他们都能解决,甚至有的孩子来告状,还没来到老师的面前,他就把想告的状说完了,就跑去玩了。
时间久了,慢慢就发现,这些孩子是来倾诉的,希望把他的新发现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说完也就完了,也不需要等什么结果。
孩子有倾诉的需要!此刻的小荣有什么需要呢?瞧,那些因发生纠纷打架的孩子,如果只有他们俩,他们多半三两下就收兵,但是,倘若碰到许多同学在围观,他们会越打越有精神!再碰到幸灾乐祸的,推波助澜的,那那里一定是沸反盈天……现在的小荣被情绪掌控着,他在宣泄他的情绪,没有诉说的需求。
对,我此刻要做的是平复他的情绪。
明白了这一点,我把他带到空旷的操场,让他哭个够!说来也怪,一会儿的功夫,他安静了下来。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
这时,他仍然不时指责对方。
我听完他的叙述,在关键的地方反问了他些问题,让他与对方换位思考,他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也愿意向对方道歉,再也不需要大声嚎哭了。
问题学生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担任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将我在这个问题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说的是,问题学生并非不可救药。
他们只是在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遇到了一些成长的困惑。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信心,有耐心,用心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在我教育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尊重和理解是前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困惑。
在与问题学生交流时,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二、耐心倾听,善于沟通问题学生往往内心敏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善于与他们沟通。
通过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打开心扉。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习惯问题学生往往存在心理问题,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疏导。
同时,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成长中进步。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参与。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六、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助力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在此,我想对各位同仁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问题学生的成长助力,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出错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事。
不论是成人,还是小学生,都会出错,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可是,有时候我们就不能正确对待出现的错误,而导致发生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出错可能是学生再经常不过的事了,有时候做题会出错,写字会写错别字,回答问题也会出错。
当学生出现以上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来对待学生的这些错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处理。
一、用一颗平常心理解学生谁都愿意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没有哪个学生心甘情愿出错,或者愿意把题做错,他们都想在同伴和老师面前做一名好学生,赢得大家的表扬。
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当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批评学生为什么错了,而是要思考错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进行深度交谈,既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变化。
从他们的交流中分析错误的根源何在?到底是因为学生的基础太差导致出错,还是因为学生的知识点出现漏洞,或者是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处于薄弱项,或者是上课开小差没有听讲,或者是身体原因导致这节课分神,或者由于家庭其他原因导致当天的深刻状态不佳.•・・.学生出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教师一定要了解清楚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做出正确的处理。
二、将错误当作学习资源,用爱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当学生有了错误,分析清楚错误的原因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更要感谢学生的错误对全班学生带来的提醒和警示。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当作学习的很好资源利用起来,用学生的错误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以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要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而不是措手不及的批评和伤害。
让学生明白,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漏掉了个别因数导致没有找全因数。
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发现出错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有序思考,而导致漏掉个别因数,巧妙利用这一案例启发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思考并写出来,就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应对问题学生的具体举措

应对问题学生的具体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学生情况: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
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帮助等方式来建立信任。
3.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学习目标、辅导计划、心理疏导等。
4.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小组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问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6.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7.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严重的问题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总之,应对问题学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信任关系、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家校合作、寻求专业帮助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应对问题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老师教育问题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针对我们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这些学生。
一、问题学生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问题学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以下是我总结出的一些问题学生的现状:1.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弊。
2. 自我约束能力差。
这些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自律,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在班级活动中,他们也往往不能遵守纪律,影响集体利益。
3. 人际关系紧张。
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性格等原因,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4. 缺乏责任感。
这些学生在面对班级、学校和社会事务时,往往缺乏责任感,不能承担起应有的义务。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问题学生的产生,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原因:1.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引导。
2.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一些老师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忽视了做人的道理。
3. 社会风气影响。
当前社会风气浮躁,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他们追求虚荣、拜金。
4. 学生自身原因。
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导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无法寻求帮助,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三、如何教育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学生的现状和产生原因,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改进教育方法。
老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在追求成绩的同时,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他们也是如此。
要发掘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那些曾经被“遗忘”了的光辉。
这样对帮助他们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维护好“问题学生”内心深处那仅有的那一点积极向上的火种,那就是唯一的希望,要想办法让这颗火种慢慢燃烧起来,最后就照亮了每个阴暗的角落。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一、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观念平等的观念要求班主任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优生问题学生一视同仁。
不要粗暴地取消问题学生的被选举权,要让一部分问题学生进入班委会,要在问题学生中评选进步学生,要对问题学生在文体方面的特长给以充分肯定。
这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多少问题学生为了这一理想望眼欲穿,有些问题学生的一些过激行为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呐喊和抗争。
二、百分之百的观念虽然一个学生在班上只占1.5%,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那就是100%,对每一个家庭而言也是100%,所以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忽略。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为了完成班上的升学指标,老师们无一例外地都在优生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和精力,这种行为对问题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对问题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深远而久长的。
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思考问题难免幼稚,生活和学习中犯点错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看见问题学生成绩不行、表现也差,就歧视他们甚至放弃他们,这不是背离了师德的要求吗?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
班主任要把学生当孩子看,冷静地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过失,少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改过的机会,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学生那些幼小的心灵。
三、为师以严的观念对问题学生仅有爱和宽容是不够的,客观上还得有严的一面。
我班上那几位问题学生刚来时一天违纪不断,可以说所有学生犯的错误他们都犯下了并且是一犯再犯,每一次突发事件后,我都是找一个小办公室首先请他们坐下然后开始谈话。
面对“问题学生”,老师积极应对的十个策略!

面对“问题学生”,老师积极应对的十个策略!*养生导读: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层出不穷,问题学生就是其中之一。
问题学生是指一些学业不好,品行较差的一类学生,这种学生可能会成为班级的一种隐患,是老师都很头疼的对象,但是,又必须想方设法教育,只有教育好他们,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还能避免他们扰乱正常课堂秩序。
那么究竟教育这些问题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现在我们就做个简略的解析!*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1、多与学生接触教师要多与他们接触。
当他在陈述某种事情或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认真专注地听,并尊重他的观点,以便获得他的信任。
时常找机会与他谈论他的兴趣和爱好。
当他走进教室时,教师投以友善的目光,对他的言行举止做一些正面的评论,比如你今天走路很有精神、你的衣着得体大方,等等,使他的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
这样,学生在教室里心情舒畅,觉得教师接受并支持他,他便会表现好。
*2、抓住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赞扬每一个学生。
当学生表现良好、行为得当或学习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表扬。
由于在学校生活中有过频繁的挫折和失败经历,问题学生特别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哪怕是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在他肩头上轻轻一拍。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在班级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更要给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一旦他们有好的表现,就要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与表扬。
*3、简洁明了地提出任务要求在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
如果教师面面俱到,把每一个细节都一一交代的话,他们往往会忽略关键地方。
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对其所提出的要求,以便确认他们是否真正明白。
教师在解释、布置比较复杂、大项任务的时候,可以一次给他们提出一、二条要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让他们模仿。
*4、指派一个学生做他的伙伴当忙不过来或不在教室时,教师指派同桌或邻桌的同学在学习等方面帮助他,和他结成伙伴关系。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严重小说小动是指个别学生无视提醒,屡教不改,妨碍他人,影响全局 的小说小动。这是必须解决的,否则班级有可能成为乱班。 面对严重小说小问题,老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打击面不要过宽,一定要 区别对待。一般说,40人左右的班,在一段时间里,老师锁定的严重小 说小动者,不要超过5个学生,否则就可能是老师要求过火,或操之过急。 锁定具体人之后,下一步是分析情况。首先要看两个方面:一看破坏面, 二看学习成绩。破坏面指的是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不是指老师的主观感受。 老师在选择工作重点时,必须有战略眼光,排除个人情绪,到同学中去调 查研究,找到“病灶”的准位置,再动手术,切不可乱开刀。成绩好与不 好,他们小说小动的原因和机制可能有很大差别,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6) 表现欲
这种学生的小说小动是做给别人看的。有的是做给老师 看的,想吸引教师的注意,有的是给同学看的,想吸引同学 的注意。他们小说小动的同时,一直留意他人的反应,有人 注意,就得意,没人注意,就失望。这种学生并不是没有自 制力,当他们不想吸引别人注意时,他们可以做到不去小说 小动。 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办法。第一,找到 他们自我表现的目的,给予回应。希望得到老师关爱的,教 师就要适当满足,多看他们几眼,多跟他们说几句话,但千 万不可过多,要保持距离。第二,创造一些机会,满足他们 的表现欲。比如多给发言机会等。第三,对有的学生,采用 “不理睬”政策,效果更好。
谢 谢 大家 !
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3) 没有规则意识
这种学生不光严重小说小动,他根本就没有规矩。无论课内课外,无 论学校家庭,到哪里都没有个孩子样,率性而行,旁若无人。这种学生 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共同特点是:没有规则意识,干什么都不懂得遵 守规则。这种学生,与其说他们不好,还不如说他们幼稚。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小家长给惯的,孩子没家教。家长的百般溺爱, 千般纵容,在孩子脑子里形成了这样的意识:“我的愿望就是我们家的 规矩。”他这套在家中畅通无阻,到学校就行不通了,处处碰壁。这叫 作“社会化障碍。” 对这种孩子,批评不容易见效。老师面对这种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 是急躁,怀疑他们的屡教不改是成心捣乱,因而激化矛盾。遇到这种学 生时,老师的中心任务是帮助他重新建立规则意识。要指导家庭教育, 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大,必须下决心改正。帮家长选一两件事, 制定规则,坚决要求孩子遵守,如果做不到,要适当惩罚。与此同时, 学校老师也做同样的工作。双管齐下,他们才能有所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正确对待问题学生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他们同样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和尊重。
同时也应该明确,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只有让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让家长和孩子携起手来,让教师与“问题学生”携起手来,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首先,要重视家长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表率作用。
“问题学生”行为习惯不良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
家长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对培养孩子的人格、品德、行为习惯占主导地位。
社会生活中不乏家庭纵容、引诱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反面教训。
事实充分说明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学校,应该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签订育人责任书,明确家长职责,要求家长在人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督促子女在校、在家、在社会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发挥教师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是什么样的说教都无法代替的。
如何发挥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上的主体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相关的方法。
比如可以采取“平等法”、“激励法”、“期待法”、“活动法”等方法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
———平等法,就是要正确对待“问题学生”,防止对优等生一个样、对“问题学生”一个样。
有的教师对优等生“给面子”,教育方法是和风细雨式的,态度是宽容的;而对于“问题学生”的批评却是暴风骤雨式的,态度严厉,要求苛刻。
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更应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一体,成为“问题学生”知己式的辅导员和朋友。
———激励法,就是激励“问题学生”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并积极引导,使之扬长改过,一步一步养成良好习惯。
经常性运用赞许、表扬、奖励等方法,不时肯定他们已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能满足“问题学生”积极向上、追求成功和社会赞美的心理需要,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期望法,就是教师为“问题学生”制订一个整改目标,并真诚地期望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使期望变成现实。
当然,对“问题学生”的要求不宜太高,应循序渐进,注重量变。
只有量变才能有质变。
———活动法,就是开展各项活动,让“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露一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喜欢自我表现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之一,“问题学生”也不例外。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或班级集体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有意地安排他们完成某项任务,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为集体争得荣誉后的喜悦。
相信通过各种方法的正确引导,“问题学生”必定会逐渐地走向正路,变消极的“出风头”为积极的行为表现,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