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歌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民族歌剧的发展
作者:吴梦梦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文在主要对国歌剧的发展进行阐述,是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到现代新时期这个阶段,对歌剧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艺术形式出现的历史和期自身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论述了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的文学、音乐、情感等特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使其引发情感的共鸣。第三章是对我国歌剧发展的思考,寻找中国歌剧的出路。
【关键词】民族歌剧;伤逝;一抹夕阳;音乐与情感特征
一、国内外发展概况
歌剧是西洋的,巾国歌剧由于艺术上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西洋歌剧的原则,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它成为带有本土性质巾国化的歌剧。从晚清到民国,这个西方歌剧青黄不接,东方的大清帝国走向日暮穷途的历史时期,巾围懵懂的接受着西方歌剧。我国传统戏剧与西方音乐剧所要面临的舞台观念和技法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面对,又怎样处理,便成为了一个不轻松的话题。西方缜密又苛刻的歌剧文化显然背离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载歌载舞”的表演特点,音乐形式的冲突,情感表现方式的迥异,使西方歌剧很难成为百姓生活中的艺术文化。“新世纪中华乐派”的音乐家们,在新世纪初,对追逐“西方”的一百年,止在做出不同以往的深刻反思,深省。
二、中国歌剧发展特点简述
(一)歌剧与对白并重
中国歌剧起源于20世纪20-30年代,从二十年代开始,中国歌剧开始慢慢进入到探索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歌剧特点以歌曲与对白并重(巾围白宋、元以来就形成了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也属于“歌剧”的性质),这一时期歌剧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有黎锦晖作曲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以及聂耳作曲的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他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本民族歌剧。
黎锦辉创作儿童歌舞剧的年代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这个时期正处于各大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因此黎锦辉的歌剧创作在文化上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期问“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蓬勃开展,进一步为中国音乐的历史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语境。黎锦辉创作的儿童歌舞表演曲集及儿童歌舞剧数量很多,他从2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先后写下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及《可怜的秋香》、《好
朋友来了》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他的歌舞剧一经问世就深受儿童喜爱并且很快流行于全国,成为各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素材。
(二)借鉴西洋歌剧产生本民族歌剧
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末期。兴起于意大利,之后很快传遍欧洲各国,但传人我国确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二十年代中期起,上海和重庆一些专业的作曲家在创作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工洛宾,1942)等作品,其巾大多数的歌剧借鉴了西洋大歌剧的创作经验,力图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
《西施》这部歌剧作品原本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戏曲创作上互相较劲的“成果”当时中国共产党戏剧作品已深入人心,为了抵制“左翼”戏剧运动的汹涌势头,1935年3月国民党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剧院和乐剧训练所两个重要运动基地。歌剧《西施》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炉的。
(三)解放后中国歌剧的类型
人民共和圉成立后的十七年中我国歌剧在创作思维上是继承戏曲传统、以民问歌舞剧或黎氏儿童歌舞剧作为其参照系、借鉴传统和西洋大歌剧等几种不同的方式探索发展的。
80年代是我国歌剧观念变革和歌剧艺术探索整体崛起的黄金时代。各种新文艺思潮,戏剧观念和作曲技法对歌剧的创作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80年代中期,“无场次”、“淡化人物”、“意识流”、等现代戏剧观念及手法在歌剧创作中轮番登场。
三、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
(一)歌剧《伤逝》的文学特征
1 《伤逝》的内容
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施光南(1940-1990)是二十一世纪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声乐作品,而且涉及多个领域。《伤逝》是施光南的第一部抒情歌剧,此作品作于1981年,剧本是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IOO周年而专门创作的。在鲁迅的小说巾,《伤逝》是唯一的一篇直接表现青年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拥有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
2 《伤逝》的创作背景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新青年们心里的变化也是鲁迅写作《伤逝》的一个诱因。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口号下,使得鲁迅沉寂的心燃起了久违的希望之火。他以《新青
年》为主要阵地,广泛宣传启蒙思想等。只因新文化运动的退潮,青年志士的离开,退隐,又使他彷徨与苦闷,无人倾诉。小说巾的直接抒情也折射出了鲁迅自身的爱情经历。他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娴,封建制度下的他在情与理之间苫苫挣扎。他借小说来映照梦想中的爱情与现实中伦理的悖反,揭示出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二)咏叹调选段《一抹夕阳》的音乐特征
1从人物形象定位歌曲基调
《一抹夕阳》是一段极为抒情的咏叹调歌曲,是《伤逝》巾女主人公子君爱情二部曲中的其中之一,倍受青睐。子君是一名敢于争取恋爱和婚娴白由,勇敢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的新时代女性,她起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梦想,了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性格的软弱与妥协性,使她越发的对美好生活丧失信心。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激烈的戏剧冲突,充分展现了人物双重性格不可调和的矛盾,使音乐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并能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主人公复杂的心情,演唱时所要表达彷徨而又苦闷的心境。
二十年代的艺术歌曲已经具有明显的西方艺术歌曲的特征,这些歌曲情绪上大多是伤感的基调,在发展手法上材料运用统一,核心音调贯穿其巾,逻辑性强;在节拍上运用丰富,多为复拍子和变换节拍等。歌曲巾运用这些创作手法的同时,也造就了自身与众不同的音乐民族风格。
2 从情境中体会演唱风格
歌曲《一抹夕阳》描绘的画面是黄昏时分,子君站在窗前抬头遥望着渐要消失的夕阳,唱出自己复杂的心情,内心的苫闷,彷徨和对生活的不理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咏叹调优美抒情的意境,难免使人惋惜它的短暂与仓促。主人公rh此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因此她唱出了凄美悲凉的情感基调,声音柔美网润同时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气息贯通流畅,咬字归韵,这样的安排也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歌剧音乐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让听者感受剑黄昏的温暖而惬意,同时又抒发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思索。
3 从曲式结构中把握作品的对比
歌曲《一抹夕阳》曲调优美富于歌唱性,采用的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首先用围绕G 大调的属音进行r幅度不大的波浪形旋律进行抒情性的描绘,前奏优美流畅,A段旋律在中低音区节奏平缓,有着浓厚的抒情性,B段为咏叹的高潮,旋律在高音区进行,音乐情绪起伏较大。这种明显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子君的内心世界,她在此处演唱中既表现出温柔、善良,又极度不满想反抗,又有无比失落的矛盾情绪。
歌曲《一抹夕阳》柔美抒情,在字头的处理中也是舒缓柔和的。“一抹夕阳映照窗棂,串串藤花送来芳馨,望着窗前熟悉的身影,我的心啊思绪纷纷……”词巾“阳”、“棂”、“馨”、“影”等字,体现其轻、柔的演唱技巧,这样才可与歌曲的意境语境完美切合。这首咏叹调的大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