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肥料类型

合集下载

缓控释肥料的四大分类

缓控释肥料的四大分类

缓控释肥料的四大分类
缓控释肥料的四大分类:
第一类是以汉枫为代表的硫磺包膜尿素,执行行业标准是HG/T3997-2008,控氮型的;
第二类是高分子(树脂)包膜的尿素和复合肥或各单质肥料掺混的肥料,以金正大、茂施为代表,执行国家缓释肥料标准GB/T23348-2009,主要控氮,也能控钾、磷和其他中微量元素;
第三类是在氮肥中加入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肥料,控氮型,学术上称稳定态肥料,尚无相关标准执行;
第四类是尿素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脲醛类肥料,以住商为代表,控氮型,执行脲醛缓释肥料行业标准HG/T4137-2010。

缓释肥料

缓释肥料

二、控释和缓释肥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一)目前国际市场上实际应用的控释和缓释肥 目前世界缓释和控释肥的消耗总量大约是65万t/a,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约 占世界总用量的70%,日本和欧洲各占15%左右。在日本,大多数控释和缓释肥 用在农业上,主要是种植蔬菜、水稻和水果,仅一小部分用于草坪和观赏园艺。在 美国和欧洲,约占总量的90%是用于高尔夫球场、苗圃、专业草坪和景观园艺, 仅有10%用于农业。如蔬菜、瓜果、草莓、柑桔和其它水果上。
物的养分吸收曲线相吻合。本文所用的控释和缓释肥概念是指在肥料养分释
放过程中,以缓慢或可控制的方式满足上述标准的一类肥料。
(二)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
控释和缓释肥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分为3种类型:(1)物理障碍性因
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料肥料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和无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 膜);(2)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解的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 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物)和主要以化学降解的化合物(如异丁烯环二脲):(3)微溶性 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化磷酸盐等。Fan和Singh根据释放控制方 式将控释和缓释肥划分为扩散型、侵蚀或化学反应型、膨胀型和渗透型4类。 在氮肥中加入生物抑制剂(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已被认为是提供了某 种意义上的氮素缓慢释放,特别是在阳离子交换量(CEC)较高的土壤中。但它们在 施入土壤后只是延缓了尿素水解转化成铵或抑制硝化细菌将铵离子氧化而转变成 NO2-和NO3-的过程,不能称作缓释或控释肥,而被称为稳定性肥料。
实为脲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脲酶活性而达到减缓尿素转化的目的。我国目前生产
的缓释肥料品种尚不能很好解决肥料释放与作物所需相吻合的难题,达不到自控 缓释指标,技术含量不高。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有机缓释液态氮肥

有机缓释液态氮肥

有机缓释液态氮肥
有机缓释液态氮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和氮元素。

与传统的肥料相比,有机缓释液态氮肥具有以下特点:
1. 缓释控释效果好:有机缓释液态氮肥采用缓释技术,能够使氮元素在土壤中缓慢释放,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2. 具有机质含量高:有机缓释液态氮肥主要由有机物和氮元素组成,其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3.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机缓释液态氮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有机物,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病性。

4. 环保安全:有机缓释液态氮肥采用天然有机材料制成,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植物无害。

5. 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机缓释液态氮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作物生长更加健壮、繁茂、丰满、均匀,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有机缓释液态氮肥是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肥料,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

- 1 -。

脲醛缓释肥料标准

脲醛缓释肥料标准

脲醛缓释肥料标准1. 引言脲醛缓释肥料是一种具有持续释放肥料营养物质的特殊肥料。

它通过脲醛涂膜或包裹技术,将含有氮、磷、钾等肥料成分的颗粒包裹在脲醛树脂中,使其在土壤中逐渐缓释,为作物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

本文将介绍脲醛缓释肥料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

2. 脲醛缓释肥料的分类根据成分和养分释放方式的不同,脲醛缓释肥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 氮缓释肥料:主要以脲醛为基质,并在一定条件下释放氮肥养分。

- 氮磷缓释肥料:除了脲醛基质外,还包含磷肥成分,并以一定速度释放氮磷养分。

- 氮磷钾缓释肥料:在脲醛基质中加入钾肥成分,以实现氮磷钾养分的缓释。

3. 脲醛缓释肥料标准脲醛缓释肥料标准对产品的成分、性能、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脲醛缓释肥料标准的几个重要要求:3.1 成分要求脲醛缓释肥料应标明成分含量,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其中,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应满足作物的需要,并在使用期间逐渐释放。

另外,脲醛树脂的含量应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3.2 缓释性能要求脲醛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是评估其效果的重要指标。

具体要求如下: - 缓释速率控制:脲醛缓释肥料应在一定时期内稳定释放养分,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通常要求在一个生育周期内的缓释速率稳定。

- 缓释持续时间:脲醛缓释肥料应能持续地释放养分,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

通常要求至少覆盖一个生长季节。

- 缓释量控制:脲醛缓释肥料应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合理控制养分释放量,以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3.3 质量控制要求脲醛缓释肥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以下是质量控制的几个要求: - 原材料选用:脲醛缓释肥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确保产品成品率和质量稳定。

- 产品检测标准:制定相应的产品检测标准,对产品的成分、性能等进行检测,以保证达到标准要求。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是一种能够控制植物肥料释放速率的新型肥料。

它采用特殊的包膜技术,使肥料包裹在较厚的膜层中,并通过缓慢溶解或渗透,使肥料成分逐渐释放,从而实现对植物的持续供应。

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以下是对其国内外研究概况的介绍。

在国内,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包膜工艺的优化以及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等方面。

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包膜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厚度,探索不同材料对肥料释放速率的影响。

如聚乙烯醇、聚乳酸等生物降解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膜肥料中,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包膜工艺的优化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包膜工艺的参数,如溶液浓度、浸渍时间和干燥温度等,来控制包膜的厚度和均匀性。

通过优化工艺,可提高包膜的质量和耐久性,从而延长肥料的释放时间。

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是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模型推导和数学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包膜肥料的释放机理,并建立了肥料释放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预测包膜肥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下的释放速率,为包膜肥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国际上,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相对较早,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包膜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应用方面,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包膜肥料,可以达到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总的来说,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包膜材料的选择与改进、包膜工艺的优化以及肥料释放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包膜肥料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缓释肥是什么

缓释肥是什么

缓释肥是什么?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物吸收养份的规律相一致。

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

Trenkel综合了有关缓释和控释肥养份缓慢或控制释放的释放率和释放时间的研究,提出了作为缓释和控释肥应具备的几个具体标准。

即在25℃下:(1)肥料中的养份在24h内的释放率(即肥料的化学物质形态转变为植物可利用的有效形态)不超过15%;(2)在28d内的养份释放率不超过75%;(3)在规定时间内,养份释放率不低于75%;(4)专用控释肥的养份释放曲线与相应作物的养份吸收曲线相吻合。

本文所用的控释和缓释肥概念是指在肥料养份释放过程中,以缓慢或可控制的方式满足上述标准的一类肥料。

1.2 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控释和缓释肥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分为3种类型:(1)物理障碍性因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料肥料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和无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膜);(2)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解的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物)和主要以化学降解的化合物(如异丁烯环二脲);(3)微溶性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化磷酸盐等。

Fan和Singh根据释放控制方式将控释和缓释肥划分为扩散型、侵蚀或化学反应型、膨胀型和渗透型4类在氮肥中加入生物抑制剂(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已被认为是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氮素缓慢释放,特别是在阳离子交换量(CEC)较高的土壤中。

缓控释肥研究

缓控释肥研究

缓(控)释肥料的主要类型源自二、包膜(包裹)类缓(控)释肥料。
196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研制出高分子聚合 物包膜肥料,同期,在日本也进行了以聚烯烃类材 料包膜尿素的研制。 硫衣尿素(SCU)是最早诞生的无机包裹类缓释肥, 具有以肥包肥的特点。该类肥料的发展在20世纪80 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目前已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国际肥料开发中心(IFDC)编写的《化肥手册》 中的定义:“将能够在整个生长季节,甚至几 个生长季节慢慢地释放植物营养元素的肥料, 称为控制释放肥料”。 美国作物营养检查官协会(AAPFCO)对缓释和控 制释放肥料的定义为:缓释和控制释放肥料是 那些①所含养分形式在施肥后能延缓被作物吸 收与利用的肥料;②所含养分比速效肥(例如 硝铵、尿素、磷铵、氯化钾)有更长肥效的肥 料。并认为:缓释与控制释放之间没有法定的 区别。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 在林业中的应用
邢尚军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报告 内 容
一、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二、缓(控)释肥料的国内研究状况 三、缓(控)释肥料的缓释评判标准 四、缓(控)释肥料在林业中的应用 五、缓(控)施肥料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山东省林科院经济林木缓释肥研究简介


近年来国内有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缓释肥料研制 课题,已有研究单位从国外引进了制作设备,研制出适合不同作物需 要的缓释肥系列新产品。然而,要使缓释肥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尽快扩大推广应用的范围,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料研究机构及成果。
缓(控)释肥料国内研究状况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缓释和控释肥料之间没有法定的区别,美国植物性 食物控制官员协会 (AAPFC0) 也在其官方术语和定 义中使用这两个概念。 但是,有生物分解而释放养分的氮肥产品(如脲甲醛 UFs)在贸易中被称作为缓释肥料(SRF); 包膜或包囊产品在贸易中被称作控释肥料(CRF)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

新型肥料之缓/控释肥料一、几种肥料的基本概念控释肥料:是指能够控制养分供应速度的肥料。

此类肥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一般是包膜氮、磷、钾复合肥)。

缓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是不同于控释肥料,但肥效比普通水溶性肥料长的肥料。

缓释肥料的概念:缓释肥料是肥料中的养分的供应速度明显小于普通水溶性肥料中养分供应速度的一类肥料。

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属于一种新型复合肥料,其中经特殊工艺加入了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尿素的水解以及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并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提高氮磷利用率,延长肥效,从而做到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与普通化肥相比,施用120天时,稳定性肥料的有效氮含量提高60%~120%,可将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2%~45%。

在我国将缓释、控释和稳定性肥料统称为缓/控释肥料。

二、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的必要性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总体利用率约为30%。

其中氮肥为30—35%,磷肥为15—20%,钾肥为35—50%。

利用率低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资源的浪费问题。

以2001—2004年氮肥年平均施用量2530万吨(纯N),当季利用率按较高的35%计,每年损失的氮肥大约有1640万吨。

如果这些氮肥完全按尿素来计算,就相当于3560万吨尿素。

按平均生产成本1700元/吨(市场售价约2400元/吨)计,损失的氮肥相当于人民币600亿元左右(按市场价850亿元)。

按现有技术水平,利用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是完全有可能的(发达国家的利用率为50—60%)。

按提高氮肥利用率10%计算,每年可以比现在少损失氮肥250万吨,折成尿素则为540万吨,相当于少损失人民币92亿元(按市场价为130亿元)。

按生产1吨尿素需要1吨标煤计算,提高10%的利用率就相当于每年节省540万吨标准煤。

如果要生产这些尿素,需要建10个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大型装置。

因此,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提高氮肥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缓控释肥料之二

新型缓控释肥料之二
合物对环境的污染,又相继开发了生物降解膜控释肥料。
6
日本是研究和应用控释肥料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以高分子包膜肥料为主。1975 年研制生产出硫磺包膜肥料,应用于水稻、玉米、西瓜施肥取得良好肥效。20世
纪80年代初窒素公司研制出热塑型树脂聚烯烃包膜肥料 Nutricote,与美国的
Osmocote同为国际知名品牌。日本多家公司相继都研制生产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热 塑型及热固型树脂包膜肥料,其养分释放具有精确控释和缓释的双重功能,产品在
及加工条件;(2)不渗透膜,靠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破坏而释放养分;(3)半渗透 性膜层,水分扩散到膜层内直到内部渗透压把膜层胀破或膜层扩张到具有足够的渗 透性而释放养分。不同类型或不同膜材料的包膜肥料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都存在 较大差别。如硫包衣尿素的释放速率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较大,与硫包衣尿素 等相似的无机包膜材料的包膜肥料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而有机聚合物包膜肥 料,在土壤田间持水量和作物凋萎含水量范围内,除受土壤温度影响较明显外,其 他环境因子影响都较小。温度对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溶解和扩散作 用来达到的。如:日本生产的树脂型包膜肥料依赖于温度的水分弥透性,可以采取 添加无机粉末,如滑石粉或硅粉等来调节无机成分与树脂的比例,改变包膜成分及 其通透性,以控制包膜内养分释放速度的快慢。这类聚烯烃包膜肥料不同于传统包
膜肥料,表现出等养分可控制性高,但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其温度效应值是2,即
温度每升高lO℃,作物的生化过程速度增加一倍,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吸收比较容 易达到协调一致。
5
4 包膜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4.1 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缓/控释肥料的国家,以包硫尿素(SCU)为主,此外
1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控释肥料(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CRFs)是以颗粒肥料(单质或复合肥) 为核心,表面涂覆一层低水溶性的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或者应用化学方法将肥料 均匀地融入分解在聚合物中.形成多孔网络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的降解情况而促进或 延缓养分的释放.使养分的供应能力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要求相一致协调的一种新 型肥料,其中包膜控释肥料是最大的一类。缓释肥料(slow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 SRFs)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远远小于速溶肥料,在 土壤中能缓慢放出其养分。它对作物具有缓效性或长效性,它只能延缓肥料的释放速 度,达不到完全控释的目的。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料,它使肥料释放养分的 速度与作物需要养分的量一致,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广义上来说控释肥料包括了 缓释肥料。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控释肥料是指能依据作物营养阶段性、连续性等营养特 性,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调节和控释氮、磷、钾及必要的微量元素等养分供 应强度与容量,能达到供肥缓急相济效果的长效、高效的植物营养复合体。控释肥料 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更好的满足作物的需要,同时还要具有价格低廉,利于大规模的 推广应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之后不污染环境,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等特点。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在前人有关缓控释肥料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分类等,重点阐述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指出了缓控释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缓控释肥、概念及分类、作物生长、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田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1],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50-60%[3],大部分氮素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最近许多研究者特别指出了施用N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作用[4,5]。

提高养分,尤其是N素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压力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应用控释或缓释肥料。

控释、缓释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供应,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成为肥料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就控释、缓释肥料的效应及对作物的影响作了简单综述,以期为高效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运用提供基本知识。

1 国内外研究、运用现状1.1 应用现状控释、缓释肥料开创与6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产品相继问世,并且产量呈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其年增长率为4.5%~5%[7],其中以美国和日本发展较快,欧洲次之。

在我国,早在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了钙镁磷肥包裹碳铵、尿素的研究工作[8],之后80年代中期开展了聚合物包膜、包囊肥料的研究,并用于花卉、果蔬市场,但是我国研究水平、生产及应用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欧洲和美国主要用于非农业市场,如高尔夫球场、园艺、温室、草坪和苗圃以及高价作物等[9]。

日本由于得到政府补贴政策和专用侧施插秧技术的配合,主要用于农业市场,70%用于水稻种植(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1%~82%),20%用于蔬菜。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的调查,1998年种植水稻使用的氮肥中有11%为控释肥料[10]。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二、目前缓释和控释肥料的一些指标: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缓释肥特别工作组(TC260/WG4/Task Force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TFsrf) 提出的建议与声明:
➢ 如果某种肥料的营养或营养成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如25℃,)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就可以定义为缓释肥 料:
7. 部分缓控释肥料 将缓控释肥料与没有缓控释功能的肥料掺混在一起而使
部分养分具有缓控释效果的肥料。 8. 缓控释养分量 指部分缓控释肥料中缓控释总养分所占肥料质量的质量
分数,以在25℃静水中浸泡24h后未释放出且在28天的累积 释放率不超过75%的,但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时其累积释放 率能达到80%的那部分养分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教学要求 掌握缓控释肥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缓控释肥生产的基本原理 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控释和缓释有关概念的区分
(一)有关概念 (1)“释放”(release)是指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
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 降解等), (2)“缓释”(slow release)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 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 分的释放速率; (3)“控释”(controlled release)是指以各种调控 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 时间rate/pattern and duration)与作物吸收养分的 规律相一致。
配合式为15-15-15的三元缓控释复混肥料中有10%的氮具有缓控释效果, 则称氮为缓控释养分,定量表述时,则指10%的氮为缓控释养分。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ppt课件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ppt课件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1
2.3改性天然橡胶包膜肥料
天然橡胶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成膜发粘, 并不 适合用作肥料的包膜材料。但天 然橡胶经过硫化,通过添加一些物质进行 改性处理后就可以用作肥料的包膜材料。 用改性天然橡胶制成的缓释肥料,其膜硬 且无粘性,便于储存和施用。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2
2.4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6
1.3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包裹肥料
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也可以用作包裹材料制 备缓释肥料,通常先将肥料颗粒与金属的碳酸盐 或氢氧化物混合,随后往上喷涂长链有机酸,稍加 热就可在肥料颗粒表面上反应形成金属盐包膜, 最后用蜡密封。工艺中也可将金属氧化物和惰性 物如滑石、石灰石、粘土等或一些营养物质混使 用。这类包膜肥料制备所需时间较短,成本低 廉储存性能好。
在制备过程中,将树脂溶液或熔体包覆在肥 料颗粒表面,可形成一层疏水聚合物膜。 (a) 熔融状态下的聚合物树脂; (b) 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物树脂; (c) 在颗粒表面由两种或多种组分反应形成的聚合
物树脂; (d) 分散或溶解于水中的聚合物树脂(聚合物分散
液或乳液) 。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3
(a) 类型的例子有熔融的聚乙烯树脂,其缺点 在于包膜温度较高,并且包膜层必须迅速冷 却。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8
2、有机化合物及聚合物包膜肥料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比较低,易于熔化,水 溶性差,在土壤中易于腐化分解,因而在包 膜肥料中可用作包膜 。包膜原料主要有
蜡、油、松香、天然橡胶、聚烯烃类树 脂、聚氨酯和醇酸树脂等一些特定的橡 胶类物质及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等,在文 献中见到的有松香、石蜡、烯烃聚合物 或共聚物、尿素-甲醛和聚酯等。

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

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

2.1有机氮化合物
• 脲甲醛缩合物 尿素与醛类的缩合(尤其是与甲醛) 是缓释 肥常用的制备方法。脲甲醛是最常见的作为缓 释氮肥的有机氮化合物,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控释 和缓释肥之一,并有着很长的研究应用和生产历 史。 脲甲醛是在控制pH 值、温度、尿素与甲 醛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甲醛与过量 尿素反应而制得。产品是由分子量不等的单羟 甲基脲、二羟甲基脲、甲叉尿素等的二聚物和 低聚体组成的混合物。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 家就着手研究和改进化肥的制作技术,力求从改 变化肥本身的特性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相继研 制并推出控释和缓释肥料系列产品,使化肥的利 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控释肥料这一高新技术 为解决化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 途径。因此,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控释和缓释肥 料已成为化肥革新和研究的热点。
聚氨脂类包膜是在肥料颗粒表面上 直接以聚氰基与多元醇反应生成的。它 与其它树脂的区别在于聚异氰基与肥料 芯反应,形成了抗磨损的控释肥。养份从 这种产品中的释放主要依赖于温度变化, 土壤水份含量、pH、干湿交替以及土壤 生物活性对释放几乎无影响。
(3)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 最常用的包膜颗粒肥料技术是将热 塑性包膜材料(如聚乙烯) 溶解于氯化烃 中,在流化床反应 器中喷涂在肥料颗粒 上。养份释放可通过将透水性差的聚乙 烯与透水性较强的树脂(如EVA) 加以混 合来控制,也可在膜中加入一种矿物粉来 改进由温度控制的养份释放。
二、控释肥、缓释肥的种类和类型
1、控释肥、缓释肥的概念及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份由化学物质转变 成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 解、降解等)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份释放速率远 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 释放速率;“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 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 与作物吸收养 份的规律相一致。因此,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 机氮化合物 (如脲甲醛UFs) 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 (SRFs) ,而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包膜肥料 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 。

缓释肥是什么肥,用了后还要施肥吗

缓释肥是什么肥,用了后还要施肥吗

缓释肥是什么肥,用了后还要施肥吗回答缓释肥是一种肥效缓和的无机肥,富含各种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缓释肥颗粒的外表有一层树脂包膜,水分通过包膜渗透进去后,其中的养分随着温度的变化从里面慢慢渗透出来,肥效时间比较久。

缓释肥可以减少氮素等多种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损失,还可以避免因为过量施肥而引起的种子或幼苗受伤害的现象。

一、缓释肥是什么肥
1、缓释肥又称长效氮肥或控制释放氮肥,是一种肥效缓和的无机肥,富含各种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缓释肥颗粒的外表有一层可生物降解的树脂包膜,水分会通过这个包膜渗透进去,将颗粒中的养分均匀溶解。

其中的养分随着温度的变化从里面慢慢渗透出来,经历一个持久又长效的过程,所以肥效时间比较久。

2、缓释肥可以减少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损失,特别是氮素的损失;可以减少施肥作业次数,节省劳力和费用;可以避免发生由于过量施肥而引起的种子或幼苗受伤害的现象。

3、缓释肥分三大类,第一类为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磷酸镁铵等;第二类为包膜或涂层肥料,如包硫尿素等;第三类为载体缓释肥料,即肥料养分与天然或合成物质呈物理或化学键合的肥料。

二、缓释肥用了后还要施肥吗
1、缓释肥用了后还要施肥。

缓释肥可以作为底肥和追肥使用,做底肥时,将其和土壤混合即可;做追肥时,用水稀释后浇灌在土壤中,一般间隔2-3个月左右施加一次即可。

2、缓释肥的肥效释放速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肥效释放越快,如果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使用缓释肥,则非常容易出现肥害。

3、为例避免出现肥害,可以选择采用撒施的方法施肥,直接将缓释肥洒在土壤表面上,然后在养护过程中注意观察。

如果出现肥害现象,那么要立刻将缓释肥颗粒挑选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肥害继续出现。

脲甲醛缓释肥料详细介绍(整理版)

脲甲醛缓释肥料详细介绍(整理版)

文件编号:2015-7-2脲甲醛缓释肥料脲甲醛又称脲醛肥料,1955年最先由BASF生产,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缓释氮肥。

它由尿素与甲醛缩合而成,为白色,无味粉末或颗粒状。

典型的脲甲醛产品含N37%~40%。

一、肥料特点:1、缓释:所含营养元素按速效、中效、长效三级释放,满足整个植物生长期的氮素养分需求。

2、高效:迅速转为胶体并牢牢吸附到土壤颗粒,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3、环保:养分向环境散失少,无残留,对环境友好。

4、安全:较低盐份指数,不会烧苗、伤根。

5、经济:较常规施肥可减少用量,节肥、节约劳动力,提高产量。

脲甲醛缓释氮肥的基本优点,在土壤中释放慢,可减少氮的挥发、淋失和固定;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可以一次大量施用不致引起烧苗,即使在砂质土壤和多雨地区也不会造成氮素损失,保持有后效。

二、生产工艺根据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不同,可以制成不同缩合度(释放期)的脲醛肥料。

脲甲醛是在控制pH值、温度、尿素与甲醛的比例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通过甲醛与过量尿素反应而制得。

产品是由分子量不等的单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甲叉尿素等的二聚物和低聚体组成的混合物。

在这些混合物中加酸则产生缩合链较长、水溶性较低的低聚体,链越长氮的释放就越慢。

尿素与甲醛反应可生成不同链长的缩合物分布,其通式为NH2CO(NHCH2NHCO)n NH2,式中n在1~8之间。

尿素(U)/甲醛(F)摩尔比和反应条件(如PH、温度和时间)是决定缩合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一般较高的U/F比生成短链的缩合物分布,而较低的U/F比例生成分子量较高的缩合物分布。

因此严格控制U/F摩尔比可获得最佳的甲叉脲缩合物分布。

脲甲醛肥料(UF)是尿素与甲醛的反应物,随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n(U)/n(F)]不同,可以制得缩合度不同的脲甲醛肥料。

以UH表示尿素,U代表NH2CONH-, U'表示NHCONH- 当n(U)/n(F)>1时,尿素与甲醛反应可以生成多种化合物:序号反应物名称化学式总氮含量1 一羟甲基脲U-CH2OH 31.11%2 亚甲基二脲(MDU) U-CH2-U 42.41%3 二亚甲基三脲(DMTU) U-CH2-U-CH2-U 41.17%4 三亚甲基四脲(TMTU) U-(CH2-U')2-CH2-U 40.57%5 四亚甲基五脲(TMPU) U-(CH2-U')3-CH2-U 40.22%缩合度越高,分子链越长,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缓释期越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肥料类型
一、概念:缓释肥料又称缓效肥料、控释肥料、长效肥料,指由于化学成分改变或表面包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而使其中有效养分慢慢释放或者养分释放速度可以得到
特性是可以控制其释放速度,在施入土壤以后逐渐分解,逐渐为作物吸收利用,使肥料中养分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中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一次施用后,肥效可维持数月至一年以上。

田间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氮肥施人土壤以后,仅有30—50%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其余部分则白白损失掉了。

造成氮肥损失,乃是由于氨的挥发、淋失、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所致。

研制和施用缓释氮肥,就是为了降低氮肥的溶解速度,使氮肥在缓溶解过程中陆续为作物提供氮素,防止大量施用时因局部浓度过高而伤害作物种子、幼苗或灼伤叶子等不良后果,以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

二、类型:可分为四种类型:合成有机氮肥、包膜肥料、缓溶性无机肥料、天然有机质为基体的各种氨化肥料。

其中最主要的类型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肥料。

1、合成缓释氮肥(聚合物缓释氮)的品种主要有:脲甲醛、亚异丁基二脲,亚丁烯基二腺、草酰胺等。

脲甲醛是由尿素和甲醛经过工厂的缩合化反应生成的,其全氮(N)含量大约38%。

产品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链长与分子量所不同的甲基尿素混合而成,其中包含了从一甲基二脲至五甲基六脲等系列聚合物,脲醛缩合物肥料不仅包含较短的链也包含较长的链。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链段的加长肥料的溶解度降低,与此相应的是缓释期就越长。

溶解度是决定一个肥料释放速率和有效性的基本性状。

脲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尿素小得多,脲甲醛属于缓释性氮肥。

2、包膜肥料主要品种有:硫磺包膜肥料、聚合物包膜肥
料、石蜡包膜肥料、磷酸镁铵包膜肥料(如缓效碳酸氢铵)等。

包膜肥料主要是用蜡、聚合物和硫磺进行包膜,也可以
用沥青、硅酸盐水泥.磷酸镁铵等包膜。

就是在粒状水溶性
(速效)肥料表面涂覆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养分通过
包膜的微孔、缝隙慢慢释放出来,或在作物某一生长阶段大
量释放,为作物所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
利用率。

①硫包尿素
在包膜肥料中,硫包尿素占有特殊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
素一般含氮量为36—37%。

硫包尿素适用于生长期长的作物,
如牧草、甘蔗、菠萝以及间歇灌溉条件下的水稻等,不适于
快速生长的作物,如玉米之类。

硫包尿素比普通尿素被作物
吸收的有效利用率可提高一倍。

②树脂包膜尿素
树脂包膜尿素是采用各种不同的树脂材料,起到长效和
可以减少多次施肥作业;蔬菜上,特别是一些地膜覆盖栽培的蔬菜使用长效(缓效)肥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节省肥料。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包衣尿素可以节省常规用量的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