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双河镇总体规划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双河镇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实现东双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2020年远景规划的目标,保证村镇的健康发展,促进村镇合理的开发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完善村镇的综合功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有效配置城镇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东双河镇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东双河镇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与《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河南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
4、国家、省、市有关小城镇规划的法规及规范
5、《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6、《村镇规划标准》及相关专业规范;
7、《信阳市总体规划》(—2020);
8、《信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20);
9、《东双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
10、东双河镇的发展计划及相关文字材料及有关图纸。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
远期:——2020年
第5条本规划遵循的原则
1、区域整体性的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
3、近远结合原则
4、突出特色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第6条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
1、研究确定城镇发展对策
2、研究确定城镇性质、预测城镇人口规模和与之相适应的城镇用地规模和发展方向。
3、确定区域交通系统。
4、合理布局城镇用地,使之与城镇职能相适应。
5、优化城镇环境,塑造城镇特色。
6、研究城镇发展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合理引导城镇发展。
第7条总体规划目标
1、加强村镇建设,提高东双河城镇化水平,优化镇域村镇体系格局,促进村镇协调发展,发挥村镇经济的龙头作用。
2、保持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创造有特色的城镇景观。
3、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城镇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方便的城镇空间环境。
4、完善城镇功能结构,保持良好的城镇空间形态。
第二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8条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空间调控为手段遵循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使空间产业协调配置;全面提速农业化、深化农业化、加速城镇化,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人居系统(村镇体系),协同人居系统合理经济的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第9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以上提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东双河现状情况以及东双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特提出发展战略如下: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贯彻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注重村镇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推进城乡共同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有序利用水、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进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2、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积极推进城镇化,扩大城镇规模,使城镇在区域经济中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塑造城镇特色的策略
东双河镇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土壤等是城镇的自然环境,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是城镇的人工环境,文物古迹、风土民情是城镇重要的人文环境,这些都是塑造城镇特色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
规划立足现状条件,因地制宜,融入景观设施,以突出东双河镇城镇特色。
4、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
针对东双河劳动力资源量大质不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有较好硬环境
和政策优势,可是缺乏信息与技术支撑;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名牌产品,规模小的现状特征,特提出科教兴镇战略,增大科技教育投资,切实的将劳动力资源成为最大质优的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撑,使科技进步成为工业上规模、创名牌的发展道路,从而达到靠人才强镇的目的。
5、引凤筑巢战略:改变思路,立足东双河镇的现状实际情况,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在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框架下,大力改进镇域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工业上规模,项目作支撑的发展思路。
6、扬长补短战略:东双河市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也是国家优质板栗生产基地。
要围绕茶叶和板栗做文章,坚持把茶叶改良和板栗生产作为重点来抓。
推行水产养殖和林草牧相结合的生态示范园区养殖模式。
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的优化农、林、牧、渔结构。
第10条战略目标:
根据以上提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提出总的目标和阶段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不低于信阳市的11%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达到或超过信阳市平均水平。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49%以上。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阶段目标。
规划从到2020年,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分2个阶段,实现镇域经济的巨大发展与突破。
第一阶段:至,首先在稳固各项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镇域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改进投资环境,建立完备的专业市场体系,促进东双河镇经济的发展,加强集镇区建设,力争到,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00元。
第二阶段:至2020年,镇域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配套完全,人民生活彻底改进。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6.5亿元。
年均增长率1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11条镇域人口发展目标:镇域总人口将达到58000人,2020年镇域总人口将达到66000人。
第12条镇域城镇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近期镇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5%,远期2020年镇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9%。
第13条村镇发展战略:强化中心,展开镇区;点线发展,优化布
局;共享设施,深化内涵。
1、强化中心,展开镇区。
强化中心:即进一步强化中心镇区的建设,提高其对周边乡镇与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
展开镇区:既展开城镇框架,拉大城镇规模,发挥城镇的集聚、商贸服务职能。
2、点线发展,优化布局:以107国道、杜平公路为主要发展轴。
107国道是东双河镇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这条轴线上集中了信阳市大量工贸企业,是东双河镇今后开发的重点地区。
随着杜平公路接通,沿杜平公路必将成为镇域的另一经济增长轴。
3、共享设施,深化内涵
协同村镇的布局,经济、合理的布局镇域内的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以人为本,以深化内涵的方式推进整个镇域的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进程具有可持续性。
第14条镇域村镇发展时序:近期—发展马店村为中心村。
远期—2020年发展何湾村、响山村为中心村。
第15条规模等级结构:经过对现有各行政村的交通、经济、规模等条件的分析,规划将东双河镇镇域村镇等级结构划分为1—7—11,即一个中心镇区,七个中心村,11个基层村。
东双河镇区:全镇经济、文化、科教、信息、行政管理中心,以农副产品集散和加工、商贸、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支撑的商贸小城镇,信阳市区的南部门户。
中心村:规划将东双河镇规模较大、具备区位优势、有一定影响和带动力的村庄做为中心村进行建设,以带动更小的村庄发展。
共计规划7个中心村。
七个分别为:王家店(商贸)、左店(综合型)、马店(综合型)、双桥(旅游服务型)、杜河(综合型)、响山(综合型)、何湾(综合型)。
基层村:十一个分别为敖湾、周庙、白庙、付河、保民、翟洼、徐洼、塘埂、土寨、黄楼、彭洼。
第16条村镇体系建设的重点
(1)强化中心镇建设,扩大镇区规模,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改进镇容镇貌,增强镇区发展活力和对区域经济影响力和吸引力。
(2)加强中心村规划建设,结合自身条件,发展特色经济,壮大经济力量,改进村庄居住环境,增强服务能力。
(3)以中心村规划建设为基础,对一些较小的自然村落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改进居民点分布散乱的局面,推进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及基层村的集聚。
(4)以三级村镇体系网络为基础,分级配置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公建设施,加强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镇区及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协作。
(5)搞好村庄规划管理,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规范宅基地审批,控制居住用地盲目夸大和村庄空心化。
鼓励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
第17条迁村并点规划
针对东双河镇域部分村庄规模较小,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困难,服务设施严重缺乏。
规划建议经过迁村并点的方法,变散乱为集中,统一规划,合理选址,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使规模小的自然村落逐步向行政村、镇区或条件较好的地方合并、搬迁,形成人口规模在500人以上,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
根据国家村镇建设用地标准和东双河镇域发展情况,确定中心镇区人均建设用地在140㎡/人以内,中心村控制在140㎡/人以内,基层村控制在150㎡以内。
第四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18条镇域交通规划:
对于道路交通规划,今后应依据区域间的空间联系,结合未来的村镇体系格局和产业布局,完善镇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对于镇域内主次干道应依据现有状况,按照其通行能力,提高路面质量和公路等级,完善道路交通网的结构布局。
改进境内107道的沿路环境和路面质量,建设用地尽量避免对国道的穿越;加快杜平路、南信叶公路镇区改线的建设。
加强对沿线桥涵的维修;完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联系,对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镇区建设货运车站和停车场,增加对外贸易、交通用地。
第19条镇域电力、邮电、通讯设施规划
配合信阳市电力,规划期内应从信阳市直接引入110kv高压线路,并配置35kv的变电站。
完善自身电力,邮电网络,确保各行政村的电力线路和邮政线路;远期争取电话普及率达到70%。
规划在中心镇区及各中心村设邮政、电信所,远期形成全镇有线电视网络,达到村村接收有线电视。
医疗卫生:加强完善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改进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综合医院标准,各中心村分别设医疗门诊站,各基层村(行政村)设医疗门诊所。
第20条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教育:镇区设中心中学,各中心村分别设中学1所,各基层村分别设小学,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进教学条件,逐步普及电教化教学,增加完善教育设备,全面推广素质教育。
规划期末完全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文体:中心镇建一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内设影剧院、图书阅览室、青少年、老年活动站等项目,在各中心村、行政村设文化活动站,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100%。
医疗卫生:加强完善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改进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综合医院标准,各中心村分别设医疗门诊站,各基层村(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