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南低碳旅游业现状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浅谈“低碳经济”下XX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XX:匡利寒
指导教师:欧建龙老师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二0一0年十一月
摘要:
“低碳”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世界性话题。
“低碳经济”是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要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着力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绿色经济,正因为有这些优点,发展低碳经济也在我国旅游行业逐渐“热”了起来。
那么,XX作为全国较为有特色旅游地区如:XX旅游,长株潭旅游等等一些著名景点都无不随着低碳经济进行着“如火如荼”低碳旅游线路以及不断升级的转型当中
关键词:XX旅游XX旅游长株潭旅游低碳旅游转型
Excerpt:
"Low carbon" is due to climate change worldwide topic. "Low carbon economy" is in our economy developing, we must insist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llution and low emission, high efficiency of basic requirement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ecology coordination of green economy, because have these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ourism industry gradually "hot" rise. Then, as the relatively distinctive hunan tourism areas such as: zhangjiajie tourism,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tourism and
so on some famous places all without exception with low carbon economy "swing" low carbon tourism lines and the escalating transformation of
Keywords:Hunan tourism zhangjiajie tourism changzhutan tourism low carbon tourism transformation
目录
一、引言
二、正文
1、低碳旅游业概念简述 (3)
2、低碳旅游业在XX的现状 (4)
2.1现阶段XX旅游资源 (4)
2.1XX低碳旅游业发展现状 (6)
3、低碳经济下XX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2.11“低碳”红了XX—低碳经济促长株潭旅游业转型升级 (7)
2.12XXXX坚持低碳旅游之路 (9)
3、XX低碳旅游未来发展走向 (11)
3.1旅游业面临全面转型,低碳旅游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11)
3.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既能带动旅游消费又能促进XX低碳经济发展 (12)
4、小结:专家对于低碳经济下XX旅游行业的发展 (14)
三、参考文献 (14)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和H1N1的蔓延,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危机形势,采取有效措施让旅游行业率先"破冰"已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
在“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业理当先行这也首先是旅游行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发展低碳旅游,携手应对危机"的中国旅游高峰论坛今年在中国XX举行,这是旅游行业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积极响应,同时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对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这对于在积极摸索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的中国旅游业来说,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讨论。
那么XX作为中国的一旅游大省,在此种低碳经济形势下,XX的旅游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和变革呢?
正文:
一、低碳旅游业概念简述①`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
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
其中包括3个重点: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二是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
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
不过,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需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
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习惯,在汽车后备箱中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开车至郊外,改骑自行车,去体验野外的自然风光,便能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切实为低碳作点贡献。
骑单车或是徒步,这两种以人工为动力的旅游,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
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
既然低碳旅游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那么我们来看看作为中国的一旅游特色大省—XX,低碳旅游又是进行的如何呢?
二、低碳旅游业在XX的现状
在谈涉及XX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关于作为作为中国的一大旅游特色大省XX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
1、现阶段XX旅游资源②
XX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28万人。
XX山川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
XX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目前,XX省旅游资源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山水秀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XX的山山水水点缀得绚丽多姿,世界自然遗产XX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集奇、幽、野、险、秀于一身,堪称国之瑰宝;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世外仙境桃花源和猛洞河、良山、壶瓶山风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炎帝陵、舜帝陵、龙山里耶秦简牍、XX楼、马王堆西汉古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凤凰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闪烁着源远流长的楚湘文化的灿烂光辉。
这里人杰地灵,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X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革命篇章。
这里民族风情浓郁,XX的西
南部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XX德夯苗寨,XX通道侗寨目的地,永顺王村土家古镇,领人沉醉的歌舞和习俗,让人们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文化体验。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XX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XX旅游以“名人名山”为产品核心,一手从整体上构筑旅游产品格局,一手积极推进旅游环境优化,现已具备良好的接待能力。
全省旅游业已形成“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八条黄金线路”的旅游精品格局:1、XX一XX一XX一猛洞河的山水风光旅游线2、XX一XX的历史文化旅游线3、XX一韶山的名人故里旅游线4、XX一衡山一XX 的XX文化旅游线5、XX一XX一凤凰民族风情游6、XX一XX良山一南山地质奇观点游7、XX一株洲炎帝陵一舜帝陵寻根祭祖旅游线8、XX一XX桃花江一XX桃花源田园风光旅游线等产品线路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九五”期间,XX省接待入境旅游者累计达169.4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累计8.01亿美元。
年均增长22.9%,高出全国同期年平均增长率11.5个百分点。
旅游产业规模也迅速扩大。
全省现有星级饭店355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112家。
截止2003年,全省共有旅行社443家,其中国际社35家,国内社408家,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左右。
2003年,XX省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9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六点三。
旅游业已成为XX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自1987年以来,XX省就非常重视XX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在宝岛XX有5O万湘籍老兵及其家属,每年都有不少人回乡探亲。
XX的XX在XX旅游市场很有吸弓j力,经久不衰。
从9 8年以来,我省不断派出旅游促销团组赴XX宣传促销,与XX旅游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XX市场占到了XX入境旅游市场的30%以上,2002年,XX省共接待XX旅游者18.98万人次。
XX拥有较为发达的旅游交通。
XX、XX、XX、永州、XX(位于我省凤凰县境内)机场连接了各主要景区。
XX和XX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口岸城市。
XX至XX每周都有定期航班。
公路是省境内旅游交通的主体。
XX省计划在五年内将高速公路连接到各主要旅游景区。
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218公里,形成了由京珠高速XX段、长常、潭邵、衡枣为主体的一纵三横格局的高速公路网。
另外,铁路线也贯穿XX省东西南北、京广铁路线从北至南贯通XX;XX有开往XX、等地的旅游专列。
从XX到XX经由石长铁路仅要5个小时。
XX 的水运发达。
从XX市到XX市、XX市、XX市的豪华客船每天都有多次的航班营运。
2、XX低碳旅游业发展现状
小电池带动大汽车在马路上疾驰,老烟囱“戴”上了可以实现“零排放”的“口罩”……憧憬着低碳经济的图景,来自XX的代表委员认为,要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快些更快些的坚实步伐,赶上低碳经济早班车,引领XX率先在中部崛起。
武广高铁开通之后,低碳旅游的概念在XX开始盛行,许多旅行社以高铁代替原本的飞机行程。
XX宝峰湖、天门山等在核心景区一律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
更多的行业背景则是:国家旅游局将从今年起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各地按照“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标准来制定旅游饭店和景区节
能减排工作指南;开展低碳旅游示X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活动,年内将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
省旅游局方面证实,这些微观的要求,已被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省内多个力图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城市,放大到整个旅游产业的规划当中。
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正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的旅游业来说,要将现有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道路上来,需要做的文章还很多。
XX省前省委书记周强在做客人民网时曾提到,建设“四个XX”,第一个就是“绿色XX”。
青山绿水就是XX的一大优势。
XX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名列前茅,XX旅游资源丰富,南岳衡山、君山洞庭、湘西凤凰、主席故乡……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湘。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得不到发挥,不仅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更会遗祸后人。
XX省前省长周强曾多次强调,“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XX的青山绿水”,这正是对“绿色XX”的最好诠释。
如何坚持“绿色旅游”,期待“低碳旅游”挑大梁!而XX民间的“低碳旅游”尝试早已在进行中:
3、低碳经济下XX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2.11“低碳”红了XX!—长株潭低碳经济促旅游业转型升级
来XX出差或旅游的外地人,住宿时多少会有些不太习惯:这里的星级酒店和宾馆已经不再免费提供常见的“七小件”洗漱用品,如果需要则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
在一些经济型连锁酒店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用自带的洗漱用品还可以兑换低碳积分。
这项始于2009年7月的“低碳”政策,由XX市在全国率先推行。
事实上,天然具有低碳特性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城市试点低碳的主选转型行业,而低碳概念,也让XX旅游这一刚刚实现千亿大跨越的新兴产业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早在今年年初,省旅游局局长杨光荣就曾向媒体透露,XX往上申报,拟将大XX(长株潭地区)旅游板块明确为XX省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
而长株潭地区的低碳试点,旅游业率先起步。
在XX,“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政策,让XX87家星级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消耗量,每月比2008年同期减少约11万套件,一年可减少约130万套件。
在株洲,该市宣布投资100亿元建设神龙城,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推动产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变,进而加速株洲由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迈进。
在XX,我省计划将XX昭山示X区68平方公里、九华示X区138平方公里区域申报为“国家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示X区”,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并以此作为长株潭地区旅游低碳试点的突破。
我们来看看XX某报社记者针对长株潭低碳旅游发展的采访:
案例:针对XX地区旅游行业长株潭发展的采访③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搞一个大的“低碳经济示X区”
记者: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是XX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低碳”的理念也高度重合。
XX,如何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
龚建明:谈到这个问题,必须要先弄清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关系。
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有区别,更有联系。
联系在哪里?在可持续发展上。
“两型社会”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作为经济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因此,低碳经济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遵循“开源减排”的理念,开发使用新的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开源减排”与“节能减排”并举,这也符合低碳的要求。
吴建平:XX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亮点。
利用“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条件,抢先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示X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一批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一批有自主品牌的主导产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从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谭艳: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我们可以搞一个大的“低碳经济示X区”。
我们可以以示X区建设为核心,在园区内优先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和创新技术推广,比如全部使用新型能源来生产和照明,用节能环保材料来建造房屋等等。
还可以在园区内积极推崇“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比如说大家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等,把这个示X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园区。
创造的都是绿色GDP,XX的发展会更“绿色”
记者: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是支撑、是抓手。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已经在全省加速低碳经济产业布局,如何做大做强低碳产业?
龚建明:低碳产业是个大概念,要靠一个个产业来建设,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具备“低碳”特征。
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
济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XX目前已经提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排头兵。
我现在关注的是新能源产业这一块。
目前,XX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的装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
以做“火车头”闻名的南车电机,凭借多年生产牵引电机积累的技术实力,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其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发展新能源产业,应统筹安排布局,避免盲目发展。
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为未来新能源开发提供技术和知识储备。
加大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项目确定和产品使用上给予支持,让他们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
吴建平:众所周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IT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
又如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他们创造的可都是绿色GDP。
把这些产业抓住,XX的发展会更“绿色”。
谭艳:现代农业做得好,也可以是低碳产业。
在发展低碳农业时,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
种衍民:XX要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
全省水力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蕴藏量的2.27%,年太阳能总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7%,风能资源潜在技术开发量为18.4万千瓦,未来还有较大潜力。
而生物质能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及环保技术等均已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发展潜力很大。
我们可以把“新能源发电”这篇文章做得更大、更强、更低碳。
高碳产业,逼着走“低碳”之路
记者:有低碳,就意味着存在高碳。
让高碳产业退出产业版图非一日之功。
着眼现实,高碳产业在“低碳”时代如何走低碳之路?
种衍民:我觉得,低碳产业的“低碳”一是体现在生产产品上,一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
而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的“低碳”之路,则重点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
这就要求高碳企业,要通过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XX特变电为例,2000年,公司生产1万元产值的产品需要消耗480公斤标准煤,而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和原材料循环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公司每万元产值产品的标准煤能耗已经降到了47公斤,节能降耗效果非常明显。
吴建平: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碳产业是个“紧箍咒”。
虽然高碳产业的退出有个过程,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继续搞高碳产业的借口。
必须出台十分有力、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快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
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
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谭艳:政府在制约高碳产业发展上,也要发挥作用。
建议我省借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措施,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补贴;研究制定提前淘汰落后产能的引导性、激励性政策;应用市场化调节手段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让落后产能企业无利可图,自动退出市场。
2.3 XXXX坚持低碳旅游之路
热门影片《阿凡达》中原生态的哈利路亚山想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它的拍摄原型就是XX的袁家界景区内的乾坤柱,目前它已成为了XX中人气最旺的景点。
XX由于核心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混合动力巴士和电瓶车代替,景区的空气十分清新,金鞭溪峡谷中野生猕猴出没,与游客和平相处,怡然自得。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个因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的新兴旅游城市来说,XX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走低碳旅游之路。
④
2.3.1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转型。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因此,全社会应树立起“低碳理念”,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抓。
XX应将低碳化、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来抓,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XX应打好两X“牌”,一是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牌,二是优美舒适的环境质量牌,要响亮地提出“城市没有的我们有”的口号——XX有城市没有的清新空气和环境,有城市没有的绝美风景与山水,因此要紧紧围绕旅游发展相关产业,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优做强第三产业。
在巩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建立无公害生态农业示X区,建设特色农林产品基地,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和势力,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应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增加森林碳汇,提高空气与环境质量,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虽然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在XX不宜发展,但可以发展那些不破坏环境无污染的制造业、加工业,加大农林特产品的深度加工力度,如猕猴桃、椪柑、葛粉、岩耳、红薯等地方特产的深度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XX作为旅游城市,应下大
力气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繁荣商业、餐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业。
2.3.2建设低碳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XX作为旅游城市,应树立起“经营城市”的理念,将城市作为商品,通过“精美包装”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旅游城市,令世人向往。
要精美包装就得要有好的规划、好的设计、好的布局。
要成为精品旅游城市,就要实现城市的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城市的道路要宽敞通达,城市的环境要优美舒适,城市的空气要清新怡人,城市的面貌要整洁干净,城市的夜色要绚丽多彩,城市的交通要井然有序。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生活,兴建低碳建筑,营造低碳环境,构筑低碳社会。
具体来说,就是要倡导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多乘公共交通车上下班,多爬楼梯,少用空调,多吹风扇,少用一次性水杯和餐具,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城市路灯、家庭淋浴采用太阳能,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
倡导市民多植树,多种草,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和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等等。
通过建设低碳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第二产业(不破坏环境无污染的)。
同时,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出台优惠政策,一是在政策上引导,二是在信贷上扶持,三是在税费上优惠,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产业或行业,启动和拉动民间投资,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无工不富”,XX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视工业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尤其是在制造业上应有所作为,XX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可以开发生产“XX”品牌的服装、鞋帽和独具XX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2.3.3发展低碳旅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很快风靡全球,它不仅是人类为保护地球提出的战略口号,更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追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在吃、住、行、游、购、娱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与内涵。
发展低碳旅游,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最新、最时尚的旅游方式。
发展低碳旅游是XX“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客观要求。
近些年来,XX一直坚持走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道路,目前已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
在这一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低碳旅游之路。
政府应从政策、资金、信贷等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加快研究制定低碳旅游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鼓励大众在出行过程中和在景区旅游中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物品和塑料包装食品,减少白色污染,进驻宾馆饭店节约用电用水,注意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
同时,引入低碳旅游考核指标对各旅游景区和涉旅企业及从业人员进行考核与管理。
激励旅行社加快推行低碳旅游方式,积极引导乡村休闲游、体验游、自助游。
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交通运输应积极采用新能源、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