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于写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乐于写作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它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极具开放性。改革作文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作文教学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实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才能做到“育人”与“练文”并举的效果。作文教学应追求真、美、新,从学生自身生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真;从学生阅读出发,作文教学要求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作文教学要求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

一、要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现实生活中,美是随处可见的,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对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熟视无睹,放任它悄悄地流走。这种现象缘于我们对“美”没有鉴别能力。脑子里对美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更谈不上如何发现它了。反映到作文上就是不能发现人、物、事的可写点在哪儿,不能为自己的写作准备好素材。朱自清先生于叙事中见真情,截取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画面,没用多少华丽的词汇,却留给了世人千古挚情美文,其原因就在于朱自清先生发现了父亲最普通的一面,却也是最感人的一面,那就是“爱”字。发现了“美”怎会不让读者泪流满面呢?假如学生们能够仔细观察生活,然后触其一点,现其一端,将会是文章的妙笔生花之处。文章的“美”不在于人、事、物的好与坏,而在于文章的可写点在

哪儿。世间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小事大事,只要用心观察揣摩,美必在其中。上学路上,饭店门口,超市角落,房前屋后,电视电脑,报刊杂志,到处都是,捡起来把它记在纸上,留在心中,写作时于沧海中取其一瓢,足矣。

二、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

从立足文本形式,脱离学生实际的范文模写,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内容上入手,给学生一定创作空间。古人学文,先养气。如果养成了浩然之气,则“文不难而自至”了。养气就是生活实践。课堂尽可能给学生生活的多种形式,让生活引领课堂,不无裨益。

1.关注生活有助于创作开展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但生活也是松散无章的。课堂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焦点。关注学生切近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可以设置一个敏感的话题,如理解。结合口语交际的形式,在活跃的气氛中丰富了表达能力也使写作有了着眼点。而创作由此生发开来,写出学生对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感悟。而对于文体的学习可以由评改课中适当侧重来完成。淡化文体教学也符合大纲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感性认知较灵敏的特点。2.模拟生活有助激发灵感

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在写作课堂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他们直观的震慑。小品、视频或课本剧,以及教

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戏”。作为写作的元素可以想象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平时温文尔雅的你在作文课上因学生做小动作大发雷霆。该生由顶撞了你出言不逊。学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为难时,你抛出作文题目“脾气’。此可谓不愤不启。学生写作自然手到擒来。若说也会产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因为材料是同样的。模拟只作为点燃思维的烛。可让学生适当联想生活中的种种,题材宽了自然文章活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说发现美是基础,酝酿美是过程,那么创造美则是丰硕的成果。写文章在经过积累素材,并加以自我评析思索后,必然会形成体现自我人生观、价值观的文章。实质上经历了前两个阶段,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学生会把写作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必然手段,甚至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此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但难点在于如何捕捉文章的“可触点”。每个学生积累的素材是不一样的,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可触点”也是不一样的。以下几点是最为常见的:(1)“小”中取胜。中学生尽管经历了积累、思索的过程,但毕竟知识量和所获取的信息量还是有限的,此时不应大处写,可于细微之中尽显文章美妙之处。把着眼点放在“小”上,小中见大。小事往往是中学生所经历的,写来得心应手,“可触点”就多,这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2)“真”中取胜。

从小学作文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感情,为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如此感人,因为朱先生写的就是一件真事。学生在写友情、亲情之类的文章时,多有佳作,道理就在这。(3)“景”中取胜,景为情语,看似写景,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触景生情也就是这个道理。一棵树、一座桥、一盏灯、一条河可能都是学生思维深处的可触点,一经触及就会由此想起许多人或事,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美”触入其中,从而真正达到了美的效果。创造美是发现美、酝酿美的一种升华。在“美”上加上自我反思的标签,这一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创新潜能,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帮助他们唤醒这种创新潜能,从而使他们的文章美不胜收。

真正让学生们由发现美,到酝酿美,最终达到创造美,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只有以兴趣为师,持之以恒,从写作文中得到乐趣,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写作的妙处。这样“春风”不请自来,“江南岸”也将绿色长驻。

(责任编辑李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