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主观题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考查史学素养,用历史学科的语言答题
要求:论从史出
39.材料二 1940年7月,日本《基本国策要纲》指出:“应首先 以皇国为核心,巩固日满华之结合,以作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 的根本。”《南方施策要纲》中说:“为了应付欧战后的世界 新格局,加强东亚诸国政治经济提携,驱逐欧美势力……” ——摘编自李玉 骆静山主编《太平洋战争新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东亚 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秩序的实质。(6分) 实质: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殖民霸权。(2分)
平均分:1.67 难度: 0.28
39.材料二 1940年7月,日本《基本国策要纲》指出:“应首 先以皇国为核心,巩固日满华之结合,以作为建设大东亚新秩 序的根本。”《南方施策要纲》中说:“为了应付欧战后的世 界新格局,加强东亚诸国政治经济提携,驱逐欧美势力……” ——摘编自李玉 骆静山主编《太平洋战争新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 秩序的实质。(6分)
例:4. _____时期,出现了民间集市“草市”。 北宋时,______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 _______时期,出现了会馆。 5.商人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的情形直到______才开始 转变。 6.什么是“海禁”? 例:3.新航路开辟后,为争做世界霸主,英国政府推行 “________”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 占领殖民地。1607年,英国在北美获得第一块殖民地— __________。 _________是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16世纪末西班 牙“无敌舰队”覆灭后,_________逐步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 霸主地位。 4.英国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四个条件是:
39.材料二 1940年7月,日本《基本国策要纲》指出:“应 首先以皇国为核心,巩固日满华之结合,以作为建设大东 亚新秩序的根本。”《南方施策要纲》中说:“为了应付 欧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加强东亚诸国政治经济提携,驱逐 欧美势力……” ——摘编自李玉 骆静山主编《太平洋战争新 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 东亚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秩序的实质。(6分)
(3)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 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 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6分) 理论:形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分)
2.制作分阶段的大事年表,加强通感(列大事)
2014嘉兴市高三一模历史主观 题分析及若干建议
2014.3.19 嘉兴 秀州中学 周崴
一、一模主观题的几个命题思路
1.掌握基本的史实是答对题的基础
38.材料一 今夫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而九,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 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几乎救弊之一端 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 (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的 背景(8分)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除材料所述的因素外,民国初期 (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还有哪些原因?(8分) 39.(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 东亚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秩序的实质。(6分)
2.考点源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的表述
方法:补充材料,通过研读材料来分析
39.材料一 明治政府决心缔造一个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的近代 强国。政府和私营企业家从西方引进产业资本主义制度和近代 生产技术,19世纪末,不可逆转的产业结构变化正充分展开。 1889年,明治天皇举行仪式,告知其祖先授予《大日本帝国宪 法》是出于“人类事业的进步趋势以及和文明进展保持一致的 考虑”。19世纪90年代,战胜中国以及与西方签署的不平等条 约的废除,在日本掀起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 ——摘编自[美]詹姆斯· L· 麦克莱恩 《日本史 (1600-20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缔造“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 的近代国家的主要举措。参考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历史发展 的阶段特征,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上述举措。(10分)
4.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逻辑思维,并加强通感培养 甲午战争与___________; 七年战争与市场扩大; ________与浪漫主义; _________与一战爆发; 石油危机与__________; 苏联解体与___________;
【朱能兄弟提供】 将下列思想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并提炼其中的历史信息。
1、“知识即美德。” 2、“君子忧道不忧贫。” 3、“人主近天之所近,远天之所远。” 4、“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5、“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6、“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7、“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春秋) “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约前5世纪中后)
1、“知识即美德。” 2、“君子忧道不忧贫。” 3、“人主近天之所近,远天之所远。” 4、“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5、“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6、“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敬请批评指正!
ຫໍສະໝຸດ Baidu
38.(1)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 济的活力受到压抑;(2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 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传统的经济形态(或资本主 义萌芽缓慢发展);(2分)当时城市中存在着大量 “不切于民用”的工商业现象,“世儒”因此主张对 工商业一概抑制。(4分)
问题1:没有用好材料或没有读懂材料 2:没有弄清事物背后的内在联系
4.重视通感和辩证思维的考查
38题从明清到建国初,39题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 90年代。 38题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 用 ;39题评价明治政府的举措
5.重视审题和材料,反对答非所问式的回答
38.(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除材料所述的因素外,民国 初期(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还有哪些原因?(8 分) 39.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日本人“依赖世界资源和世界 贸易”方式发生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战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勃兴的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发展面临的 主要经济、政治问题各一。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亚里士多德,前4世纪)
“人主近天之所近,远天之所远。”(董仲舒,西汉)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南宋)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顾炎武,明末清初)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18世纪)
变式:在按时序进行排列的同时,将下列思想主张进行 分类,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2)历史背景:征服东亚是日本长期以来的侵略目标(或写 “战略地位重要的东南亚地区是日本重要的物资补给来源”); 日军已经占领中国大片领土;德国在欧洲西线的侵略频频得手 刺激了日本的野心;欧洲战事正酣创造了有利时机。(4分) 实质: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殖民霸权。(2分)
问题3:对时间不够敏感,基础知识尚待加强 问题4:对材料的误读 问题5:审题能力问题……
二、考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
以38题(1)和39题(2)为例 38.材料一 今夫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之市肆,十室
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 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 几乎救弊之一端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 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主张“工商皆 本”的背景(8分) 平均分:3.01, 难度:0.38
三、建议 1.夯实基础,关键是如何落实
(1)针对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填空或名字解释或列举 例:1.______年,英国爆发了反对_____________王朝统治的 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权力的来源是 ________。______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议会取得了对_______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 _______。 2.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__。确立了美国 的_______体制。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_______”原则。 3.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经_____同意有权任命内阁;议 会采取两院制,内阁要对_____负责。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宪法规定:宰相对____负 责,在______拥有绝对权力。________是帝国的最高机构。该 宪法表明,帝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联合专政的君主 立宪国家。
(2)用优质试题进行适当训练 尤其关注:A.考查具体时间的\考查时序的选择题 B.考查概念解读的试题 C.有限定词\限定条件的问题 D.多做些对材料进行概括的主观题
例:(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2014届高考模拟考试)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 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 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 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 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 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 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 分)
• 重要节点 例: 1492;1763;1840;1894;1911; 1917;1929;1953;1956;1978;1991; 1992
3.以变式训练的方式强化审题能力 (1)变式训练一:变换角度,举一反三
例:*参考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历史发展的阶 段特征,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上述举措。
*结合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 征,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上述举措。
对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 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 的“三权”是如何被限制的。
(2)变式训练二:吹毛求疵,查找错误
例:“地道战”、“地雷战”、 “小兵张嘎”是下列哪个 时期的作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有歧义,是指产生的时期还是反映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