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现状
来源:大禹网发布日期:2012-02-23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为了是更多人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并且能够齐心协力做好节约用水的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下文主要描述了有关中国水资源现状的详细信息。

共同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

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

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

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

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

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

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

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

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

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

时间上不
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

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

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

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

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I~Ⅲ类水质要求。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下去,究竟还有多少水是我们能饮用的。

排污:冲破最后防线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

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左右,在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

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

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约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计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

由于污染严重,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市累计形成了近600千米的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上海篇
市内河道蜿蜒、黄浦江水身边流、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

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

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大大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世界人均8840立方米)的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全国排名仅为第23位。

上海地处长江、太湖两大流域下游,水质既受到上游水污染的影响,又有本地污染源的危害,在水资源上的最大问题是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是一个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

据环境部门对上海主要河道的断面监测,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仅剩下1%,劣V类水质却占到68.6%。

黄浦江的污染危机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市民80%的饮用水来自黄浦江。

尽管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黄浦江环境整治力度,但“隐形”污染依然触目惊心。

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万吨废污水排入黄浦江,一年则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致使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终年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必须在Ⅱ类水以上),这已经给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形成较大压力。

由于黄浦江取水量的不断增加,而上游来水不足以稀释排入的污水,影响到黄浦江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

同时,又因黄浦江是潮汐型河流,咸潮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极大威胁。

很多来过上海的外地人,都对上海自来水浓重的漂白粉味记忆深刻。

这座城市的水源——黄浦江的污染程度,已经让在水资源方面颇富优越感的上海人感到震惊。

中国水质性缺水样本之江浙篇
江南之美在于水。

然而,水乡江南,却面临着缺水的困境,“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

在浙江境内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的宁波市,最缺水时一些运水车在日夜不停地奔跑着,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象山县著名的针织企业巨鹰集团,为了解决缺水困境,雇用了6辆载重24吨的大槽车,24小时不停地向厂里送水。

位于浙江省东部的舟山市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当地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成本大规模向海取水。

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水泵。

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缺水,这一让水乡人感到无比陌生和尴尬的事实已经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增长付出的惨痛代价
也许是生在水乡,感觉不到水的珍贵,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对水源的高污染、高消耗为前提的,经济发展的代价异常沉重。

据2004年12月份浙江省统计部门所做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测算,2003年浙江省排放的工业废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16.8亿吨。

按照目前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计算,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在GDP 年均增长9%的情况下,到2010年浙江省废水的排放量将是目前的2倍,届时,生态环境将面临异常沉重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可避免地引来了自然界的报复,江南水乡遇上了和塞北边陲同样的境遇,不仅工业用水,连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不同的是,这里不是没有水,而是有水却不能喝。

面对严重的“缺水”困境,有人称,缺水已经击中了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软肋。

大禹水与生活网(/life/)专业介绍生活中关于水的问题,家庭、健康、美容、养生等生活用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界水日的宗旨:
一、应对与饮用水供应有关的问题
二、增进公众对保护水资源和饮用水供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通过组织世界水日活动加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合作
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

但进入21世纪,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

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

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

本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

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而人类用水增加了5倍。

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

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

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水资源危机既阻碍世界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世界和平。

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质,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

专家警告说,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水对保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状况的改善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

世界银行官员克劳迪娅·萨多夫指出:“水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而联合国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让人并不乐观: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及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这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

发展中国家中,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成为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今年年初说:“全世界半数的学校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厕所等最基本的卫生条件。


也许我们应该抽时间思考:10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用水;每个月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人和印度洋海啸的死难者一样多。

尽管如此,这些人的不幸几乎没有得到一场自然灾害所能引起的关注。

在红十字会启动供水工程之前,赞比亚小镇马查的卫生状况就那样恶劣:疟疾和腹泻在儿童中尤为流行。

因为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当地的学校不得不关闭。

许多村民在灌木丛中便溺,因为厕所不够。

尤其在雨季,污水被河水冲刷出来,就会有发生瘟疫的危险。

对村中的妇女来说,每天只能给家人搞到10到20升水,生活真是可悲。

河流离家很远,她们每天能挑回来的那点水总是不够用。

红十字会开展了大规模援助项目:在住房附近打了水井,修缮并新建了厕所,让村民明白卫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重新开课了。

学童现在甚至穿上了干净的校服。

赞比亚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为这个项目出了力,明年它将扩大实施范围。

长期缺水和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也是制约穷国发展的一大障碍。

健康则是推动经济良好运行的发动机。

为减轻人们的痛苦,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水这个课题必须更多地得到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关注。

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打算利用其在提供清洁水和创建卫生环境方面的经验,于2005年2月24日通过了一项10年计划,旨在到2015年前将无法得到清洁水的人数减半。

令人欣喜的是,全世界已经就拯救生命之液达成了共识。

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005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决定,世界各国应在2015年之前将无法获得洁净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

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增加了一项承诺,争取在2015年之前使无法获得适当卫生服务的人口降低一半。

在今年的世界水日来临前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协与北京清水同盟等机构在北京发表清水宣言:“珍惜水资源,让她更清涟。


在我国古代,有一句俗语深入人心,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中国人相信:水的好坏对人体十分重要。

什么样的水养成什么样的人,水好的地方也容易出美女。

而现代自然科学为古人的这种朴素结论找到了科学依据。

从某个角度来说,天下所有的水都一样。

但在中国人眼中,水和水绝对是不一样的。

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将水界定为三个等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相传他曾著《水品》(或《泉品》),品评天下名泉名水,将宜煎茶的水按水质好坏分为二十等。

而另一个爱评泉的人,清代乾隆皇帝,甚至曾闹出评出两个天下第一泉的逸闻来。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关系到国脉民运,必须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轨道。

目前除了已颁布的《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各地也先后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科学、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我们的生命。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节约水资源吧!
小资料:
2006世界水日的九声警钟
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

在2003年12月23日的58/217号决议中,大会宣布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开始,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200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

第一声警钟: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第二声警钟:水质差导致生活贫困
第三声警钟:大部分地区水质下降
第四声警钟:90%灾害与水有关
第五声警钟:农业用水供需紧张
第六声警钟:城市用水紧张
第七声警钟:水力资源开发不足
第八声警钟:水资源浪费严重
第九声警钟:对水资源的投入滞后
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化大,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近18年来南涝北旱较明显,北方天然水资源量有减少趋势。

我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000亿m3左右增加到1997年的5600亿m3左右。

其中1949-1980年为用水高速增长期,人均年用水量从187m3增长到450m3。

其后水需求继续增长,但受资源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人均年用水量在450m3上下徘徊。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洼淀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明显不足。

发展情景分析表明,国民经济最大年需水量将达到7000-8000亿m3。

东部发达地区2030年率先接近需水"零增长",2050年前后全国需水量趋近"零增长"。

人均年用水量,在现状450m3的基础上略有增加。

用水结构调整,农业下降,生活与工业上升。

南方人均用水增加,北方基本维持不变或有所下降。

为实现2030年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需
要考虑华北、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与黄河下游河道、湖泊洼淀、城市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需水,约800-1000亿m3。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水资源需要在流域内和流域间两个层次进行调配。

预计2050年前至少在现状的基础上新增2400亿m3。

通过现有工程挖潜可增加供水能力150亿m3。

兴修蓄、引、提工程,可新增地表水供水能力1000亿m3以上。

地下水在退还80亿m3起采量的基础上,还有新增350亿m3的潜力。

全国城市废污水处理总量可达1200亿m3,除改善环境水质外,还可新增回用量200亿m3。

沿海地区利用海水替代部分淡水作为冷却用水,干旱区及山区兴修雨水集流工程,可形成至少50亿m3的供水能力。

为了满足北方缺水地区发展的水资源需求,需要跨流域调水,预计新增500-700亿m3的供水能力。

为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南方要严格控制污染;西北要遏制盲目开荒;黄、淮、海、辽流域要实施跨流域调水;西南要结合发电与防洪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今后应大力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实行省际断面的水量水质总量控制。

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供水工程的建设步伐。

依法管水,加强计划用水,建立水资源利用
的补偿机制和恢复机制,实现流域、行政区与城市三个层次的水资源统一管理。

本次研究显示:我国的缺水高峰期将出现在2030年左右;2050年全国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北方部分地区的长期缺水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我国有条件在人均用水量450-500m3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淡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系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性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联合国《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

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状况不理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同时,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很高,生态环境已受到明显影响,而水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又亟待提高。

因此,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水资源未来演变趋势,预测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分布,我们环渤海流域是我们国家人口密度集中的地区,这个地区也是水资源最多的地区。

海河
流域,占全国的1.5%,人口1.1%,GDP占全国的11.3%,其他的耕地占11.8%。

有大半的水是以汛期形式出现的,旱季会非常旱,雨季又会造成洪涝灾害。

空间和时间分布都非常不利。

解放以来我们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一个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口用水方面作用非常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用数字来衡量。

这里面有一个我个人的意见,有一些人对水利的工程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比如说生态破坏的问题。

用这个表来说明一下水利建设目前处于的一个阶段。

我们国家水库调整能力是0.17,是美国的一半。

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压力和防洪压力是美国的几倍。

所以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

我们水资源的供水总量是5500亿,有八成是地上水,二成是地下水。

用水结构,生活用水,达到11%,工业用水量达到21%,其他都是农业用水达到68%。

这个图是解放以来我们国家用水总量的变化图,就是随着节水、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各方面工作,用水在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在下降。

这是非常重要的趋势。

大家再注意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综合用水量,这个指标有一个特点,80年以后我们国家人均用水量几乎稳定在一个水平,就是人口在增长,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