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基础论 - 副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核心概念关系界定
(一)关于资源与资产
资产的概念常见于会计学理论与经济理论中,而在战略管理理论中, 我们更多地见到企业资源概念,在使用时把它们混在一起不作区分地交 叉使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资产”定义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并不 是所有的资源都成为资产,也就是说,资源相对与资产来说是一个更广 泛的范畴。换句话说,资产仅仅是属于资源范畴内的“狭义资源”。
(二)RBT 的初生阶段———理论基础的赋予
严格说来, 最早赋予 RBT 理论基础的是 Penrose, 在其所著的 《企业 成长理论》一书中,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了企业资源与企业成长间的关系, 提出了 “ 组织不均衡成长理论” , 使其RBV 不再只是观念上的讨论而具 有了理论上的支撑 。 可以说 , Penrose 在对有关资源与成长关系的分析和 研究上, 是以资源基础观点来探讨企业成长战略最主要的论述。
她认为, 企业的定义应该是 “ 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 的资源集合” , 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企业的内部资源, 正是企业内部的资 源和能力构筑了企业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
(三)RBT 的成长阶段———学术界的正式肯定
《战略管理杂志》 将 Wernerfelt 于 1984 年在该杂志上发表的 《基于资源的 企业观》一文入选 “年度最佳论文” 之后, RBV 才获得了应有的重视。 文中 Werner-felt 借鉴了 Penrose 的观点 , 明确提出了 “资源基础观念” (RBV) 一词 , 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 由以 “ 资源” 代 替 “ 产品” 的思考角度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对企业而言将更有意义。 由此将 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角度由 “ 产品” 观念转变为“ 资源” 观念, 此种转 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 “ 产业结构分析” , 逐步转移到内在资源与能力 分析的 “ 资源基础观念” 上。 在这之后, 许多学者将这一观点应用于企业战略 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该理论观点被一些人看成是联系企业能力和外部环境的 桥梁。 如果说控制战略性资源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根本意义, 那么, 如何获 得这些资源就成为关键问题。Barney (1986) 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 , 发现企业 可由本身的资源与能力的积累与培养 , 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称之为 “ 资源基础模式” 。
(三)关于能力与核心能力
虽然能力和核心能力都是联系资源(投入)与竞争优势(产出)的 中间变量,但是,它们具有本质的不同。竞争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而 不是单个而具体的技能或者技术,因此,它体现的是比能力层次更高的 一种能力。一方面,能力倾向于企业内部某一个部门,与某一特定功能 联系在一起;而核心能力来源于跨部门的横向组织流程能力、纵向作业 流程能力以及横纵交叉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从价值创造的角度,企业 能力可以分为基本能力与辅助能力两大类,因此几乎涉及到价值链上全 部环节,相对较容易被顾客感受到;核心能力可能仅仅涉及到价值链的 特定环节,很难被顾客感受到能力与公司的职能战略相联系,而核心能 力是与公司整体战略相联系。
(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三、由观念(RBV)到理论 (RBT)的历史变迁
(一)RBT 的萌芽阶段———观念的提出
最早明确提出资源基础观念的学者是 Selznick。 他于 1957 年所著的 《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 在描述领导能力时首次提出了 “ 独特能 力” (Distinc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 做得更好的特殊因素就是组织的独特能力。 并且认为各组织之所以具有 不同的独特能力, 是因为不同的组织间具有不同的组织成熟度与组织环境 , 强调对组织整体性的保护将有利于对组织的独特能力的发展, 且随着组 织的发展, 独特的能力将能完成独特的工作。 他提到组织的领导者具有 “ 构建与维护组织的持久价值的责任” 等概念,这些揭示了 RBV 的基本 想法即 “各公司所具有的资源都是相异的” 。
贾玉美 朱山山
一、资源基础论的提出
行业结构决定论的不足
以迈克尔·波特 (1980)为代表的强调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结构的产 业分析理论。 该理论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 认为企业作为一个 “ 黑 箱” , 是同质技术上的投入产出系统, 企业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并且在投入 与产出之间存在相对确切的技术关系。 他沿用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的 (S-CP) 范式, 主张从外部环境中寻找机会, 认为超额利润源于产业中认识有利 结构性特征的基本能力, 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 业的吸引力, 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解产业结构永 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
(二)关于资源与能力
资源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是几乎任何一篇早期的相关文献都会谈及 的问题。虽然资源是分析的基本单位,但是企业通过整合与协同运作资 源,产生组织能力进而创造竞争优势。根据投入产出的观点,企业能力 是联系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中间过程或中间产品。因此,资源是企业 拥有、控制或能使用的#有形与无形的、用于生产过程的资产或其他投入 要素,而能力则是使用资源完成某些工作和活动的技能,并根植于流程 和惯例。我们认为,上述这些研究提及的资源概念是一种狭义资源—— 资产,企业资源也就可以广泛地划分为资产与能力两类。
一、资源基础论的提出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在解释公司绩效与环境的关系上获得 了相当的认同,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 但对于企业资源与绩效 间的研究显得不足 (Barney, 1986)。 该理论难以对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利润 差距的深层原因做出恰当的解释, 致使战略管理领域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仍未得到解决:(1)为何各公司间彼此不同 ?(2)为何有些公司可以领先其同 行业并持续其竞争优势?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umelt (1991) 的研究发现 :产业内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 比产业间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他认为, 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企业 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而应当是市场力量 以外的、 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特殊因素在起作用。
一、资源基础论的提出
研究者们认为,在信息技术与全球化的带动下,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迁 较之过去更为快速和激烈, 因此, 企业对于外在的动态竞争环境的分析与 掌握将比过去更为困难, 相比之下, 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容易管理与控制, 更适合为企业拟订战略方向时的参考依据 (Grant, 1991)。 由此而来, 研究 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和对战略管理 “ 不同投入” 重要性 的认知, 逐渐从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 “ 资源基础观念 (Resource-Based View, 简称 RBV)” 与 “资源基础理论” 便在对主流战略理论的反叛中应 运而生, 并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从而发展成为目前战略管理领域 中的主要理论前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