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今国内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几个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现今国内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几个因素

摘要:一直以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建立积极的外交,而一个相对完善的外交政策是建立良好外交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篇文章在承认国际形势与各外交国家不同的态度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内能源状况、社会大众传媒三个方面论述现今国内存在的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几个其他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外交政策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中国一直以来、特别是近期所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外交政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能源状况、大众传媒、外交政策、影响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前言:华夏五千年,其中历经的沧桑巨变,洗礼了我们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中华民族千年的积累必然会对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包括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论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方面,必会涉及到中国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和”文化。自古,中国就遵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原则,“为万世开太平”曾一度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历朝历代以“和”为主要思想的对外之策屡见不鲜,番邦之间的和亲政策、以贸易协和为目的开辟丝绸之路等,都是有利的佐证。到了近代,在“和”文化的影响下,一代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自走上革命道路,便树立了恢复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志向,“他向往和平、反对战争,并断言中国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1而当代中国,众所周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鲜明的印证了“和”文化是古代、当今、乃至将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纵观历史,中国对待外藩,从未有过像法西斯一般残忍的杀戮,也未有像英法一样侵略与掠夺的经历,有的只是舍身求法的玄奘、传播中国文化的鉴真、互利互信的郑和。和平,是中国自古秉承的理念,正是如此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提出在社会制度相同或者不同的国家之间,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和分歧,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主张,影响到中国外交政策最基础方阵的确立,为中国的外交划定了一个基调。

此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自强不息精神;“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中庸”的和谐理念;“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的四绝豁达之风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影响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从汉武帝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胡锦涛,无一不是提出或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魂魄,并以此为根本制定出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外交政策,才得以让中国在全世界拥有今天的尊崇。相比之下,一味的“自我膨胀”所产生的“闭关锁国”则直接导致了十九世纪末的中国止步不前,沦为战争的奴隶。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和人文理念的确对外交政策从基本目标的确立、到重要指导原则的制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优秀的积极的传统文化则强木一般,是支撑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在灵魂。

二、国内能源状况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前言:快速增长的经济使中国日益增加对能源的依赖,2010年,煤炭净进口量达到1亿吨,原油进口达到2.1亿吨,所占总使用比例也有了大幅攀升,能源也成为了中国制定外交政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作为对外贸易的一部分,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道路上,除非经济出现令人惊讶的大滑坡,对于能源的需求是一定会增长的,而石油作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必然会牵扯中国的外交政策。

从当今的形势来看,中国的自有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国有石油公司开始面向全球收购石油,以保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而受到资源现状的胁迫,中国在对待蕴含丰富油气资源的苏丹、委内瑞拉、缅甸、伊朗等被美国称作“失败国家”的国家,明显存在交好倾向。油气重地中东,也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地区,虽然中东的态势一直不是很明朗,恐怖分子的活动也较为集中,油气运输极有可能受到干扰,并且价格多变,中国还是坚定不移的同该地区建立互利互补的外交,外交政策也相对宽松。波斯湾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对象,这一多事之地,大部分国家都避之不及,中国还与其广泛建立合作关系,不得不说能源状况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标准。而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先后与其方谈判架设输送管道。中国政府在此方面也一直保持积极态势,并且据报道,中国开出极其诱人的价码和宽松的边贸政策,意在转移中国尴尬的油气储备境地。

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煤炭储备,但由于褐煤的高含硫量,开采的成本极高,代价惊人,中国的煤炭也大部分依赖进口。此外,中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战略能源储备,极易受到能源大战的牵连,因此中国近几年一直谋求与各地方和各多边组织建立良好外交关系。

加入WTO,加入国际能源署,这些在新世纪之交都成为了人们广泛的谈资。然而在我看来,多少有一点被胁迫的味道,加入WTO虽然对于中国的老百姓和商界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利益,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觑,近年来愈发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态,以及次生的石油资源紧缺状态,多少是由于加入WTO后贸易壁垒和关税降低所带来的,尽管如此,与多边组织的建交还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由于能源因素,中国与潜在竞争国之间的关系,也因为能源的起伏而变动。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在各个方面存在着竞争或者分歧,中国多次容忍了美国公开的挑战,究其背后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美国扼住了中国能源的命门。也正因为此,中国在涉及能源、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上,才会屡次出现有悖于“和平”外交政策的“铁”政策。

综上所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确是受制于中国现有的能源状况,中国为确保能源安全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在当下看来是非常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准确的把握了我国的需求同国际形势之间的关系,制定了相应的外交政策。同时,我国政府高度的重视发展和稳定问题,迫切想摆脱对于外部能源的过度依赖,也促使中国奉行合作的、富有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三、大众传媒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前言:舆论一直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力量日益增大,对社会各界所产生的促进与监督作用也日益显著,而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认为大众传媒也是当今中国制定外交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2,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更广泛地形成认知,因而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当这个群体足够大时,我认为便可以说,大众传媒已经对一个国家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广而告之的特点,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中国对外态度的改变,也会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

自1949年以来,中国国内的大众传媒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