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97d036186edb6f1aff001fe9.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
1994年WHO提出废弃“更年期”,推荐采用
“围绝经期”一词。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从接
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 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 经后1年。 绝经(menopause):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
女性一生的内分泌时期
[治疗] 1 口服雌激素常用: 国产尼尔雌醇 妊马雌酮(premarine,倍美力) 微粒化17-p雌二醇(诺坤复)
7—甲异炔诺酮(tibolone,利维爱)
2 孕激素:常用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 炔诺酮。
[治疗] 3 阴道用药:倍美力软膏,雌三醇栓剂等。 4 皮肤给药:松奇贴片,爱思妥凝胶
[治疗]
关键 (1)适应证:雌激素缺乏所致的潮红潮热及精神 症状,老年性阴道炎、泌尿道感染,预防骨质疏 松。
(2)禁忌证:妊娠、严重肝病、胆汁淤积性疾
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原因不明的 制剂及剂量的选择:原则上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 以雌三醇和雌二醇间日给药最为安全有效。剂量 应个体化,以取最小有效量为佳。
2 中期:尿频、尿急、阴道干躁、性交痛等泌尿、 生殖道症状。
3 远期: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皮肤松驰,毛
发干枯,牙齿脱落等
[治疗]
1 一般治疗:
镇静 锻炼,日晒 摄人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如牛奶、豆浆、海 产品、黑五类
补充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双磷酸盐类
[治疗] 2 激素替代治疗
(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最为
绝 经:女性一生最后一次月经 年龄:48.5±3.8岁
40岁 最后一 次月经
青春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49ddac7e453610661fd9f455.png)
~治疗~
性激素替代治疗
(HRT)
– 适应症 – 禁忌症 – 常用药物
原则上尽量选用天然雌激素,以雌 三醇和雌二醇间日给药最为安全有 效,并以最不效量为佳。
– 副作用及危险性 尼尔雌醇
妊马雌酮 诺坤复
7-甲异炔诺酮
~治疗~
性激素替代治疗
(HRT)
– 适应症 – 禁忌症 – 常用药物
※子宫出血
※性激素副作用
• 雌激素 • 孕酮 • 雄激素 • 促性腺激素 • 催乳素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不变同化阶段,雌激素水平的变
• 雌激素 化有差异。
• 孕酮
绝经过渡期早期,雌激素水 平高于正常卵泡期。
• 雄激素
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不呈
• 促性腺激素下降趋势,而只是在卵泡停止
• 催乳素 生长发育时,其水平才下降。
有无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不足引 起的症状;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的变化诱发的一系列症状;个性特点 与精神因素引起的症状。
-护理评估-
• 进行全身检查,包括精神状况、贫血程 度、出血倾向、高血压、肺部检查、泌 尿系统检查。
• 妇科检查。
-护理评估-
• 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 • 必要时针对症状采用一些正确的方法。
雌激素:乳房胀、白带多、 水肿、头痛、色素沉着
– 副作用及危险性
孕激素:抑郁、易怒、乳腺
痛及浮肿。
※子宫内膜癌
※乳癌
五、护理评估
• 病史 • 身体评估
– 症状 – 体征 – 辅助检查
• 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评估-
• 对已有40岁的妇女,出现月经增多或不规则 阴道出血,必须详细询问并记录病史。
《围绝经期综合征》课件
![《围绝经期综合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8644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e.png)
05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科研现状与成果
激素替代疗法
01
大量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非激素类药物
02
非激素类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植物药等也被
证实对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有一定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
03
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整、运动等也被证实对缓解围绝经期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01
02
03
月经紊乱
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 长或缩短,经量增多或减 少。
躯体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眩晕 、头痛、失眠等。
心理症状
情绪波动、焦虑、抑郁、 记忆力减退等。
0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 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类似 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较 高。
常见症状
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 失眠、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
。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激素替代疗法,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 选用植物药或中成药。
药物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的药物。
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风险,通过合理饮 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 低患病风险。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 力和焦虑,有助于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心理调适与家庭支持
心理辅导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围绝经期女性,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她们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医院考试题11
![医院考试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fd785d6f783e0912a2162a58.png)
1.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数:1)A.FSH升高,LH升高,雌激素水平与孕激素水平下降B.FSH升高,LH下降,雌、孕激素水平不变C.FSH下降,LH升高,雌、孕激素水平升高D.FSH不变,LH升高,雌、孕激素水平升高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B2.手术者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症状时,首选的护理措施为(分数:1)A.帮助病人改变体位B.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C.安慰受术者D.注意保温E.配合医生尽快结束手术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3.根据健康状况选择避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A.有心、肝、肾和内分泌疾患者选择屏障避孕,必要时IUD或绝育术B.结核病服药期间不宜用激素避孕药C.生殖道感染、经量增多和延长者不宜用IUDD.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者不宜用避孕药E.月经周期不规则者不宜选择安全期避孕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功能有(分数:1)A.调节女性发育B.调节正常的月经C.调节性功能D.参与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正确答案: A B C D 考生答案:5.经前期综合征发生在月经前(分数:1)A.5-6天B.7-14天C.1-2天D.3-4天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6.下列不是造成不孕的原因是(分数:1)A.子宫发育不良B.子宫肌瘤C.子宫内膜异位症D.子宫颈松驰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7.下面不属于阴道正常菌群的是(分数:1)A.乳酸杆菌B.葡萄球菌C.支原体D.衣原体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8.老年女性,绝经5年后出现阴道流血,应首先排除(分数:1)A.生殖道恶性肿瘤B.子宫肌瘤C.阴道炎D.宫颈息肉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9.治疗子宫肌瘤可选的方案为(分数:1)A.观察随访B.雄激素治疗C.雌激素应用D.抗孕激素药物治疗正确答案: A B D 考生答案:10.患者人工流产术后14天,仍阴道流血较多,伴下腹疼痛,体温38.5℃。
双合诊子宫略大,呈球形,压痛明显。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52e29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0.png)
围绝经期综合症诊断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MenopausalSyndrome)是指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性激素波动导致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症状的综合征。
本文围绕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方面介绍围绝经期综合症。
病理变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血中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卵巢中的卵泡逐渐消失,导致内分泌紊乱。
此外,围绝经期综合症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影响植物神经及其支配下的各脏器功能发生变化,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围绝经期综合症临床症状的发生与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如下1.卵巢功能减退:随着女性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孕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和生理功能。
2.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有关。
在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调,从而引发许多不适症状。
3.骨密度下降:随着女性进入更年期,骨密度会逐渐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这种病理变化会影响到女性的骨骼健康,增加骨折的风险。
4.生理功能雌激素水平下降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还对骨骼、血管、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体内的多个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
综上,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功能减退、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和骨密度下降等方面。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引发许多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临床症状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1.更年期综合症状:包括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疲乏、头痛等。
更年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自然退化过程,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e9d0ea8da8114431b80dd871.png)
绝经(FMP)
绝经过渡期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12个月
对绝经的认识
绝经 后期
最终绝经以后的生命阶段。
围绝 经期
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 、生物 学和临床特征变化时起至最终月经后1年内的时期。 与绝经后期有约一年的重叠。
更年期
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停止,从亚生育状态走 向非生育状态,及有其后果的整个生命状态
【社区治疗】
加强基础管理, 建立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案, 定期 体检, 重点追踪检查
社会支持能对处于应激状态的围绝经期女性提 供保护, 缓冲应激
社会支持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是围绝经期女 性心理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心理治疗】
心理疏导疗法:
•
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
•
面对面的交谈、解释
生物反馈疗法:
•
进行放松训练,解除紧张、焦虑
【社区治疗】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多种途径、多 种形式开展有益于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的宣 传和教育活动,普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
在企、事业单位举办适龄女性知识讲座
对社区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和促进, 以社区为单 位组织观看录像、听录音、发放围绝经期保健 小册子, 增强中老年女性自我保健意识, 营造关 爱围绝经期女性的社会氛围
【HRT益处】
心血管疾病:绝经后妇女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从绝经前后就开始使用HRT并且长期持续,对
心血管可能有保护作用 显著降低糖尿病风险, 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对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有积极作用
【HRT益处】
其他益处 对结缔组织、皮肤、关节和椎间盘都有益处 可以降低结肠癌发生的风险 绝经前后或比较年轻的绝经后妇女使用HRT,可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常规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e54dde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e.png)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常规
【概述】
指从接近绝经出现至绝经后一年表现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
【诊断要点】
1、更年期发病。
2、潮红、潮热、出汗,常伴有头晕、耳鸣、头痛、头
部压迫感、血压波动、假性心绞痛、关节痛、面部及双下肢浮肿。
3、情绪易激动,急躁易怒,紧张不安,抑郁多疑,焦
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刺痒、麻木或蚊行感,性欲改变。
严重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哭笑无常。
4、尿频、尿急或尿失禁,阴道干燥及烧灼感,性交疼痛及性交困难。
5、内外生殖器进行性萎缩。
6、E2水平下降,FSH水平上升,可能有胆固醇、甘油
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尿钙/肌酎比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骨密度降低,血糖、促甲状腺素改变等等。
【治疗】
1、一般治疗,加强更年期保健、心理咨询。
2、谷维素10-20mg,tid,po o
VitB1,10-20mg,tid,po o
VitB6,10-20mg,tid,poσ
3、雌激素治疗:严格指征,最小有效剂量,配合孕激素合用,定期随访观察。
尼尔雌醇:5mg∕月,维持量1-2mg∕月。
克龄蒙:1片Gn连用21d o
口服避孕药1号、2号。
围绝经期保健
![围绝经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bc395ecb360cba1aa811da63.png)
CNPCCH
13
HRT注意事项:
知情同意,个体化,随访。
用于治疗不用于预防; 用小量不用大量; 能短用不长用; 能不用就不用。
CNPCCH 14
HRT方法、剂量(1):
单独孕激素治疗:用于绝经过渡期 月经失调,无其它症状者
月经频发:周期服用孕激素或口服避 孕药。 月经稀发或闭经:定期服用孕激素 12-14天。以往服避孕药者可继续使用。
围绝经期保健
perimenopausal care
意义:
人类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
妇女生命1/3在绝经期,我国1/5
妇女步入绝经期。老年妇女的健 康问题应重视。
CNPCCH
2
概念:
• 自然绝经
45岁 绝经过渡期
围绝经期
49.5岁 50.5岁 56岁
绝经
• 手术或人工绝经
人工绝经前 手术、放疗
CNPCCH
提高生活质量。
CNPCCH
9
副作用:
异常出血 乳房胀痛、白带多、头痛 水10
危险性:
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增加。正规使用, 风险为0。 乳腺癌危险性:为当前HRT主要障碍。 血栓-栓塞:不确定,中国妇女少。 预防冠心病:最近的争议。
CNPCCH 11
绝经后期
人工绝经后
3
绝经期内分泌变化:
• • • • • • 剩余卵泡发育差E2 FSH LH 抑制素 FSH LH 抑制素 E FSH/LH T/E比值 其它:催乳素、降黑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变化。
CNPCCH 4
机体变化及临床表现(1):
局部改变:
月经不规则,绝经。 子宫萎缩 阴道萎缩,酸性降低 尿道、膀胱上皮萎缩。
激素替代治疗 HRT
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
![妇女围绝经期内分泌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81fa58a417866fb84a8edf.png)
围绝经期是妇女性功能从成熟到期衰退的过渡时 期,生殖系统均可发生较大的变化,若无良好的 保健,可使妇女提前衰老或影响妇女的健康。
自然绝经: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
人工绝经: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损坏 所致绝经。
绝经过渡期
绝经: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
绝经后期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
时代,也是人类对健康需求向更高层次 不断发展的阶段。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 事业的迅速发展,2015年“人人享有生 殖保健服务”已成为全球的行动目标。
生殖健康 是指在生命所有阶段的生殖功能和过程中
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虚弱。---WHO 1994-04。
阴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
葡萄球菌;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支 原体、假丝酵母菌等。
阴道正常内环境:雌激素 上皮增生富含 糖原
阴
乳酸杆菌
乳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
催乳激素 过度期升高,绝经后下降。
月经紊乱 半数以上出现2~8年无排卵月经,
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多。
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
绝经年龄45-55岁,平均50岁(49.5岁)。
雌激素下降相关症状
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心悸、抑郁、紧张等。 精神神经症状 情绪、记忆力及认知功能症状 。 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消退 尿路感染、压力性尿失禁。 心血管疾病 易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卵泡对FSH敏感性下降,对促性腺激 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强。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早期 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FSH 卵 巢过度刺激 E ,卵泡停止发育 E ;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 P ;LH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病史 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
1.FSH及E2测定 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能力 下降;FSH>40U/L且E2<10~20pg/ml,提示卵巢 功能衰竭。
2.氯米芬兴奋试验 从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CC,每日 50mg,连续5日,停药1日后测定血FSH,如FSH>
12U/L,提示卵巢储备能力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故激两素者比值大于1。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的分泌增加 抑制素
Hale Waihona Puke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长期用药 防治骨质疏松,HRT至少 持续5~10年以上。
副作用及危险性
性激素副作用 ①雌激素 :乳房胀痛、头痛、 白带多、水肿、色素沉着等;②孕激素 :抑郁、 易怒、乳房痛和浮肿,患者常不易耐受;③雄 激素: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 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大量应用时出现体重增 加、多毛及痤疮,口服可影响肝功能。
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不呈下降趋势,而
只是在卵泡停止生长发育时,其水平才下降。
促性腺激素
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主放要激为雌素酮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 但卵泡期长,黄体功能不全,
雄激素 故孕酮分泌减少。
促性腺激素 绝经后无孕酮分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绝经后总体水平下降, 主要来源于肾上腺及卵巢间
促性腺激素 质细胞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 降,使促性腺激素水平升
促性腺激素 高,因FSH升高更显著,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血抑制素浓度下降,较 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
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 绝经前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紊乱,多 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 量增加,系无排卵性周期引起 ,要警惕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
临床表现
雌激素下降
1)精神神经症状 :兴奋型;抑郁型 2)血管舒缩症状:潮热为围绝经期最常 见标志性症状 3)心血管疾病 4)泌尿生殖道症状 5)骨质疏松
青春期
最后一
40岁
次月经
一年
生命 终止
绝经前期 围绝经期
绝经过渡期
绝经后期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孕酮 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素
围绝经期的内分泌变化
雌激素
不同阶段,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差异。
孕酮
绝经过渡期早期,雌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卵 泡期。
雄激素
子宫出血 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单一雌激素的长期应用增加子宫内 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发生依赖于用 药持续时间及剂量。
乳癌 尚无定论
单一孕激素治疗 适用于绝经过渡期体内 尚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妇女,多于月经 周期后半周期连续使用。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 适用于有子宫患者。
连续序贯治疗 适用于绝经3~5年的患者 周期序贯治疗 适用于绝经及卵巢早衰患者 连续联合应用 适用于绝经多年患者
用药疗程
短期用药 适用于解除围绝经期症状, 待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
禁忌证:①绝对禁忌证包括已有或可疑乳腺癌、 子宫内膜癌、生殖道异常出血、6个月内活动 性血栓病、重症肝脏疾病等,脑膜瘤禁用孕激 素。②相对禁忌证有心脏病、偏头痛、肝胆疾 病史、子宫内膜癌病史、血栓性疾病史、乳腺 良性疾病和乳腺癌家族史等。
治疗方案
单一雌激素治疗 适用于已行子宫切除术 妇女。
绝经综合征
menopausal syndrome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张萍
概念
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出现性激素 波动或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 症状。
女性一生的内分泌时期
绝 经:女性一生最后一次月经
年龄:48.5±3.8岁
治疗
一般治疗
– 解除顾虑 – 加强营养,适当体育锻炼。 – 可用少量镇静剂以助睡眠。 – 常用药物治疗
谷维素 钙剂 艾司唑仑
性激素替代治疗(HRT)
治疗原则:生理性补充、个体化处理、以最小量达到 最好效果。
适应证:因雌激素缺乏所致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者;预防骨质疏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