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1)
发展畜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发展畜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73fd6d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36.png)
发展畜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摘要: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的提出和实施,畜牧业是我国重要农业产业,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文章旨在探索发展畜牧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之路,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畜牧业;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前言: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畜牧业做为农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乡村振兴起着关键作用。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背景下,畜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民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1.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畜牧业对于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最主要的支柱,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和富裕起来。
二是畜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畜产品,其中包括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需要,对推动城乡居民产销衔接起着重要作用。
再者畜牧业能够拉动农村经济多元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提质增效,帮助农村实现全面脱贫,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另外,畜牧业还在农业循环链条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和农作物种植有机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化畜牧业扶持和引导、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强化畜牧业和农业等、农村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畜牧业朝着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活力。
1.发展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2.1科技引领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能够促进畜牧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以及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通过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消耗,畜禽生长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数据的整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这能够更好的了解养殖环境以及动物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的对饲养方案进行调整,提高生产的效率。
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6f16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2.png)
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深化,一直以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金融深化如何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金融深化能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可及性,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通过在农村地区设立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深化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元化、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还能提高农村地区的投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金融深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农业领域,金融深化能够为农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金融深化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融机构的设立也是金融深化在农村地区的重要体现。
这些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存款、贷款、理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压力。
同时,金融机构的设立还有利于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格局,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正规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村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还能吸引更多的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金融深化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扶持,金融深化将有更多可能性。
例如,数字货币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形态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新型金融形态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服务范围广等优势,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
同时,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深化在农村地区的良性发展,也是未来需要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际合作也是金融深化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农业合作和金融交流将更加频繁。
西册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西册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352d54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9.png)
2021年10月Oct.2021第45卷第5期Vol.45,No.5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西册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①张以轩②吕蕾莉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是乡村治理必经之路,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分析灵宝市西册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经济;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F321.32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c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ce VillageZHANG YixuanLYU Leili(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Abstrac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b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 ‐nist Party of China.Activel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form of village level collec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to rural governance,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 ‐ress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farmers.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economy in Xice village of Lingbao city,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 ‐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ctive economy ;rural governance《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
浅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c1d6c5a1c7aa00b52acbcc.png)
取 消 限制 农 民工 进 城 的 不 合 理 规 定 ,取 消 针 对农 民 的 不合 理 和不 合 法 费 用 , 整治 恶 意拖 欠 、 扣 农 民 工 工 资 问题 。在 当前 克 经 济增 长 难 以提 供 就 业 岗 位 的 情 况 下 , 大 政 府 投 入 , 加 把提 高就 业率 作为 宏 观 调 控 的 重 要 目标 , 力 支 持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 大 中小 企 业 和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 实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的 过 程 中 , 在 向能 够 兼 顾效 率 、 大 就业 的工 程 项 目倾 斜 , 便 为 失 业 者 和再 就 业 者 提 扩 以
活 需 要 , 扩 大 社 会 保 障 的 覆 盖 面 和 资金 来 源 , 目前 财 政 困难 应 在 的情 况 下 , 尽 快 开 征社 会 保 障 税 , 应 以稳 定 资 金来 源 。 失业 者 、 使 退休者 、 疾者和低收入者都有基 本的生活保 障 , 持社会 、 残 保 经
济、 生活 的稳 定 。
长 期存 在 的城 乡居 民收 人 差距 扩 大 的趋 势 使 得 农 民怨 声 载 道 , 接 影 响 _农 民生 产 的积 极 性 , 直 r 不利 于农 业 生 产 的发 展 和 农 产 品供 给 的稳 定 增 长 ,易 引起 社会 不安 ,增 加 投 资 者 的心 理 成 本 ; 低 农 村 居 民 劳动 的积 极 性 ; 利 于 资 源有 效 地 配 置 和 提 高 降 不
dz z
一 一
2. 6
—
—
黪政经 ・
浅谈城 乡居 民收入差距 的现状及对策
(例文一)改革开放对农村发展影响
![(例文一)改革开放对农村发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c464be6844769eae109ed85.png)
(例文一)改革开放对农村发展影响正文:五号宋体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尤其是农村,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所谓“农民富,天下富;农民稳,天下稳”,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巨大影响。
一、调查基本情况:(小四号黑体)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宁波余姚、象山和杭州余杭的部分农村进行调研,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覆盖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收回107份,其中有效问卷107份,有效性达100%。
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教育的变化”,“农村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力求问卷的设计尽量能够全面覆盖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
同时,为了能更好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发展,调研对象涵盖了大部分的年龄层,从20—60岁不等,但主要集中在30—55岁。
经过核对,调研对象年龄基本情况统计如下:图表范例:访谈主要通过面谈形式,以基本问卷题目辅以延伸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调查农民对家乡近几十年来的变化的感受。
并以访谈日记的形式记录谈话的内容,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提供更充足的可供分析的材料。
二、改革开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小四号黑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这一历史跨越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平均收入的提高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两方面。
(一)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单位:元)(五号宋体)图表范例: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人均收入对比表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30年前后农村家庭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异。
低收入家庭比例逐渐减少,第一档收入从8%降到5%;而高收入家庭比例显著增加,第三档的收入从43%升高到55%;并且较高收入的比例更是从9%升至21%,呈大幅度比例上升。
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
![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048d641ed9ad51f01df230.png)
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一)就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做一下分析。
首先.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这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
如何看待这两个最基本的判断呢?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判断在总体上是不甚准确的。
关于第一个判断,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贫富差距,只是在“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条件下,这一差距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起来,使得人们一般不去注意它罢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和社会阶层构成的多样化,过去被掩盖了的贫富差距显性化和阶层化了,当然在某些领域内也相对地拉大了。
过去,你和你周围的人相比,差距不大;农民多么困难似乎与你无关。
关于第二个判断,应当说,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并不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国家。
贫富差距,实质使用一定的方法,在规模均衡,比例对等的社会成员之间,对收入和财富积累惊醒比较所得出的差距,不是有两个人或两个群体,拉出来一比就是贫富差距。
同时,应当指出得失,中国目前的实际贫富差距,特别是乡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比改革开放以前确有拉大,但在国际上还是属于中等程度。
考虑到中国在人口、幅员、区位(一端临海,一端处于大陆深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最敏感阶段这一事实,这种程度的差距应当说是仍处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但是,同时应当指出,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虽在可接受范围内。
但是,我国应当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遏制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现状。
(二)就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浅谈一下建议。
1.调节再分配政策是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还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各项经济调控手段,改革分配制度,协调好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财政税收是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财政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e51f6a7f1922791788e8b7.png)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
党中央提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从多种角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作出了完善制度、推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字里行间都倾注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关爱,都体现了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与重视。
在阐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并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充分表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农村老龄化问题,具有老年群体规模大、比例高、增长快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增龄过程中,农村老年人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生活水平低下、健康状况不佳、自理能力下降、经济来源匮乏等问题,体现了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原因对策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一、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现状 (3)(一)涉老侵权问题愈来愈严重 (3)(二)赡养分担让老年人生活不幸福 (3)(三)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3)(四)“空巢老人”问题突出 (4)(五)儿女赡养老人难保障 (4)(六)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加重 (4)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一)尊老、敬老氛围不浓厚 (4)(二)农村青年养老观念差 (5)(三)农村青年法律意识淡薄 (5)(四)为老服务机构设施不健全 (5)(五)缺少公共娱乐设施 (5)(六)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5)三、对我国农村养老的建议及对策 (5)(一)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6)(二)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6)(三)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 (6)(四)加大老龄工作经费投入 (6)(五)理顺和健全老龄工作机构 (6)(六)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6)参考文献 (7)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在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农村老龄化问题,具有老年群体规模大、比例高、增长快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增龄过程中,农村老年人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生活水平低下、健康状况不佳、自理能力下降、经济来源匮乏等问题,体现了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773c260722192e4536f667.png)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
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
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
一是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
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
浅谈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理解体会(10篇)
![浅谈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理解体会(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181f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d.png)
浅谈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理解体会(10篇)最新浅谈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理解体会(10篇)浅谈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理解体会篇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五个振兴”与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2020年正是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中的“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性质”的完成时间。
_年又是_,2020学年—_学年的寒假,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身为贵大学子,恰逢寒假社会实践的开展,决定参与这一活动。
由于疫情的原因,此次活动为线上实践,以小组的形式报名和完成。
在报名之初,我还以为和往年一样,要以小组为单位去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最后撰写报告,但是随着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采用线上实践这一方案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
在此次的调研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没能良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数量,给队长添了一些麻烦,深感歉意。
队友们也都非常的棒,面对困难时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在此次实践中了解到了家乡在乡村振兴中所付出的努力,目前在安顺市,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目前有许多地方确实发展的有声有色,比如在去年有央视代言的平坝樱花园、在今年有投票选举的脱贫攻坚代表的“阿歪寨”、我傻傻分不清,和十里河滩名字相似的十里河廊。
但是还有的是更多未能发展起来的项目,比如目前已经没有人的三合苗寨、烂尾的天龙屯堡等。
这些发现让我看到了国家对发展乡村的决心,也发现了在这当中存在的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是增加国民幸福感的举措。
在实践过程中我常常在思考,身为新青年的我们要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
想到后来发现,我们目前要做的不仅仅是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和社会的需求所接轨,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f0ba3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b.png)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摘要:农业经济为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会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准和人民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具体工作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出于顺应时代发展以及贯彻国家政策的目的,有关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加大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力度。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研究1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1.1管理理念有待转变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只有发展农业经济,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国家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有些地方政府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或不足,导致政策未发挥出理想效果。
受传统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影响,很多地区的农业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较为传统,部分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在农产品的生产交换等环节中缺乏协调与组织能力,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部分乡村农业发展理念落后,不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农业进步,就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理念。
如果一成不变地按照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展开农业工作,那么必将会限制农业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造成阻碍。
1.2管理体制落后在20世纪初期的农业经济产业发展以家庭经营为主导,能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推动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但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服务业与各类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人民免于从事土地劳作,现代化社会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都进入到了大规模生产模式中,因此,农业生产也要采取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但是,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滞后,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体制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动,农村留守人员以老年人、儿童为主要群体,缺少劳动力,难以进行农业经济的经营。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工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c633d848762caaedd33d4eb.png)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上个世纪末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富就是表示占有财产多,富裕表示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多。
贫困就是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等的数量少。
贫富差距的本质就是所占有财产有差距,所占有财富有差距。
消除贫富差距就是倡导和推行平均主义,实行平均主义就是消灭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属于一种经济活动现象,既然是一种经济现象,就应该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
贫富差距出现的本质原因是财富规律在发挥作用。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不是单一原因所致,而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原因,也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原因。1.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收入分配不平等既有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原因,也有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给“富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2.收入高低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密切相关就劳动者自身而言,较高的工资收入是和熟练地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密切相关的,而熟练的技能又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连。因此,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高低的关系看,劳动者由于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劳动技能不同而形成收入差距。3.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4.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客观上也会造成人们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差距。5.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下岗职工增多,城市安排自身失业人口压力很大,不可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容易转移出去,企盼农民收入增加就将是艰难和缓慢的。其原因就在于农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很低。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是由相互联结的若干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收入分配问题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涉及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方面面,既涉及到分配过程,又涉及到分配结果;既包括初次分配问题,又包括再分配问题;既牵扯到收入分配政策调整问题,又牵扯到税收体制改革问题。因此,必须全方位地分析、比较、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即正确理顺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解决分配领域的诸多矛盾,防止两极分化,把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社会可承受的范围。江泽民同志曾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如果差距悬殊,而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各方面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防止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而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1.发展教育和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取决于财产所有权和财富积累的分布状况,而收入的分配取决于知识技能、职业培训和这些技能的市场价格。2.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3.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即劳务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等,都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4.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以各种方式获取非法收入和不正当收入的竞争行为,对垄断企业建立资格审查及事后监督机制;加强对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5.强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6.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要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正确处理工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既要随着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工资,又要防止工资增长过高过快,就业岗位减少而增加就业压力。总而言之,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即适度的收入差距不会无碍社会稳定,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f29a86ae53a580217fcfe25.png)
第三阶段,2002年后,特别是“十一五”后,中国 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21世纪初,城市经济与 农村经济割裂式发展掩饰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城 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出口 外需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的弊端显现,内需的经 济发展拉动力不足的难题凸显,而拉动内需的重点在 农村。城乡协调发展和复苏农村需求都要求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特别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后,更加认 识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大发展成为了中国
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的农 村经济时代。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重点在 乡村。农村经济获得了短暂的较快发展。但 严格说,这是不完全的农村经济时代。因为 农村改革重点在土地,将土地承包给农民。
第二阶段,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 入城市经济时代。1984年,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 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拉开序幕; 1992年中国进行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 真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1997年,国家通过积极 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 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00年,中国设 市城市从1980年223个增加到663个,出现了东 南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城市 群。
比重,银行存款、贷款余额增长率。
3、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邮电发展指 标。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固 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户均用电量,通公路自然村比重 ,有线电视覆盖率,百户有线、无线电话拥 有量,万人国际互联网入网户数。
4、国内贸易和对外经贸指标。包括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实际利用县外资金
1、综合经济指标。用于反映一个地区 经济发展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主要包括: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 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指数,工业总产值指数,工业经济效益综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b416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6.png)
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浅谈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措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30年来实现了年平均8%左右的持续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资源环境问题、贫富差距加剧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是中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并结合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
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 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2005年我国能源和矿产品产量快速上升,原煤产量达到21.9亿吨、原油1.81亿吨、铁矿石4.21亿吨、粗钢3.52亿吨、10种有色金属1635万吨、磷矿石3044万吨、原盐4454 万吨、水泥10.60亿吨。
大宗短缺矿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矿产品贸易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进口原油12682万吨、铁矿石27523万吨、锰矿石458万吨、铬铁矿302万吨、铜矿石406万吨、钾肥917万吨。
“十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2001年13.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22.2亿吨标准煤,增长了64.4%。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6.5%,用水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5.4%,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70%、60%和90%,而国际上公认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低于40%,否则将危害河流健康和流域安全。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b0b271284ac850ac02424d.png)
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经济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农业经济年级 ****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2)引言 (3)一、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3)(二)中央全面重视“三农”问题 (3)(三)农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4)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4)(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4)(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相对落后 (5)(三)农村劳动力过剩 (5)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一)政府失灵 (6)(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起直接影响作用 (6)(三)城乡企业发展遇挑战 (6)(四)农村基础设施成为投入盲点 (6)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 (7)(一)加强调整现行政策制度 (7)(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7)(三)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8)(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8)参考文献 (9)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
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背景下,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仍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行概括后,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性对策。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ccdeb1b84ae45c3a358cbc.png)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关于《浅谈县域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域经济论文(发表类范文8篇)之第三篇摘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二者相辅相成。
脱贫是县域经济目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乡村振兴是后续发展目标。
只有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个战略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保证县域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振兴战略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了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目标、方针与制度。
走中国特色农村振兴之路,应该坚决落实农村振兴战略,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鲜明的轮廓,拥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1 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农村,但同时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也是农村。
应发挥乡村振兴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乡村振兴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效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接合处,对于承担产业转移、完善经济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等各个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2 精准扶贫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各县委、县政府应该关注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当成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在建设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改变农村贫困状况,精心选派优秀干部到各个乡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此形成县领导、挂点单位、村务一把手的工作格局。
根据“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结合贫困乡村推出“9大体系、12项指标”,所有贫困村都能够获得500万元的项目资助,非贫困村获得100万元的项目资金,以此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贫困家庭住房和出行条件,落实“路村相通”。
创新扶贫方式,建立“基地+贫困户”模式,提高扶贫效益。
此外,还可以利用温室大棚蔬菜建立扶贫示范基地,带动乡村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利用振兴发展政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a970f4d0975f46527d3e1a1.png)
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一、引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福祉的主要体现,虽然我国经济整体水平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是只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推动国家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进一步推动我国按照“五位一体”布局来科学全面发展,不仅要从全局上解决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问题,也要解决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生产力发展不充分问题。
不平衡是指各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医疗保障,教育等方面的不平衡,还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不平衡,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国家的整体发展,也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由来已久。
自古以来,我国政Z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
唐宋后,经济中心南移。
在明清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衰败,被西方列强任意欺辱和瓜分,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也都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百废待兴,快速发展经济的重任,也基本是全盘接受已建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工业体系多在城市,为了优先发展工业,也就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而也加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的政策导向使一部分地区优先对外开放,使他们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致使中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表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市间的分化。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1.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平衡近年来,国家更重视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但是在个人调研的乡村里,学校基础配置少而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管理松散。
适龄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够,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在医疗卫生方面,城市居民的各种保障体系都比较健全,三甲医院、中外合资医院可供选择。
而目前农村的医疗设备和从医人员都相对缺乏,医治水平普遍不高。
浅谈农村贫困问题
![浅谈农村贫困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2be96284868762cbaed538.png)
浅谈农村贫困问题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
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
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
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
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
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
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
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发展情况
![浅谈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afc13e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a.png)
中国卫生产业·第八卷·第八期1 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现状近几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了一支农村医疗队伍,建立了我国特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的公共卫生情况得到了改善,农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我国农村的公共卫生情况还是比较落后的,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公共卫生环境差。
我国很多地方存在公共卫生环境很差的现象,垃圾如山,河流的污染也很严重。
(2)公共卫生资源不足。
近几年以来大部分行政村已经没有了卫生所,村里的卫生所已经成为了个人所有。
很多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就医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有的村级卫生院条件落后,人员缺少,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当今农村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
(3)公共卫生管理混乱。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不规范,无证的医生和假药随处可见,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少数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业务水平都比较差,导致农村的公共卫生发展缓慢。
(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低下。
农村的信息闭塞,交通和现代化的通信设施都比较落后,有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不能及时的向有关部门汇报,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所以,一旦发生严重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比较差的缺点就会显现出来。
2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成因的分析(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造成的。
我国不少地区自然条件差、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不先进、信息闭塞、交通也不方便,导致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落后,发展缓慢,这些都使农村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比较缓慢,当然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也包括其中。
(2)农村的干部对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不重视。
当今很多农村干部在思想上有很大的偏差,他们认为发展生产是大事,卫生工作是小事,对农村卫生工作认识不足,导致了农村的卫生工作无人管或少人管的现象出现。
(3)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不够。
国家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拨款数额越来越少,导致农村没有资金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210987459_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
![210987459_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f165ee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0.png)
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问题及建议V V 郭小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必由之路,对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省村级集体经济虽有所发展,但一直是农村经济板块中的短板和软肋。
笔者在基层开展乡村审计中通过对2016年至2021年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村级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以下浅谈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项目实施情况2016年至2021年,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争取省市专项资金3573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95.03万元,共投入财政资金3868.03万元,扶持15个乡镇(街道办)47个行政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4个村实施厂房建设项目,财政扶持资金560.57万元;3个村实施超市建设项目,财政扶持资金478.75万元;5个村实施门面房建设项目,财政扶持资金757.11万元;2个村实施村办企业项目,财政扶持资金281.6万元;1个村实施购买炕房项目,财政扶持资金120万元;32个村实施购买村级集体工业园股权项目,财政扶持资金1670万元。
目前,从经营管理情况看,有32个村入股实施的村级集体工业园项目,由专业公司统一经营,总体状况良好,收益比较稳定,年收益率在7%以上。
由村集体自行管理,以资产出租、租赁的12个厂房、超市、门面房建设项目及2个村办企业项目,受市场环境、地理位置以及村集体经营管理能力的影响,少数项目收益较高,大部分收益较低。
二、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一是村集体缺乏经营管理能力。
审计调查发现,2个村使用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专门成立以开展清洁服务、园林绿化、道路维护等业务为主的村办企业。
这2个村缺乏经营管理企业经验和能力,公司成立后无法开展相关业务,只能将用项目资金购置的挖掘机、铲车等资产对外出租。
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年)
![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年)](https://img.taocdn.com/s3/m/3689c9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f.png)
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年)近年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领域的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中国决定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状况,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并对农业普查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一、背景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农业生产、农村经营状况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但由于中国农业农村的特殊性,以往的统计数据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的真实情况。
因此,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中国决定开展第一次农业普查,实现对农业农村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
二、目标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农业生产情况:通过普查,了解农民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方面的生产规模、生产水平、生产方式等情况,为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准确掌握农村经营状况:普查将涵盖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就业情况等内容,以实现对农村经营状况的全面了解。
3.建立健全农业统计体系:通过农业普查,建立全面、系统的农业统计体系,为准确监测和评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4.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农村数据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意义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1.完善农业政策:通过农业普查,政府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普查数据,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资源配置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普查可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普查能够帮助政府了解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和农业收入情况,有助于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卢敏敏,徐龙华(安康学院数学系,陕西,安康 725000)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中国农村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农村的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低下。
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何才能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土地使用;教育水平;政府政策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已不在适应,仅有土地和劳力要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资金,科学技术,人才,经济制度,政府支持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2007年统计结果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为56%,人口压力将继续加大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
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必定更加激烈,而目前的中国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出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增收[2]困难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等诸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
一、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
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
2000年以来。
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4],涉及耕地面积15318平方千米。
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
而且私自做主将农民的土地强制卖了用来建房,给农民的津贴少而甚少,自己却中饱私囊。
由于农民自己投资不起农业生产,卖不出去农民靠天吃饭无保障,再加上子女上学花费大,看不起病等压力,只能让土地荒芜,外出打工赚钱,这同时也是对土地的一种浪费。
如果这些乱占耕地、贪污腐败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
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中国农村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力低下作者简介:卢敏敏(出生年月),女,籍贯,本科,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统计学农村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无法吸引到专业的人才。
村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基本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很难将村集体经济搞好。
同时县农技人员又严重不足,无法对每个村进行实地指导。
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更低,也没有受到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国家的各项政策不了解,收到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做到科学的生产。
身强体壮青年人到离开家乡出去发展,所以农村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
导致劳动力低下生产主体偏向女性和年龄大的层次,只能自给自足,收入更低。
现在“三农问题”尚未解决。
三、我国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住房、医疗和子女上学恩格尔系数是统计学术语,即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一个社会或国家越贫穷,其恩格尔系数其恩格尔系数越高,反之,这个社会或国家越富裕,其恩格尔系数必然越低。
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为45.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恩格尔系数的划分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甚至当前中国还存在跟该理论相反的情况。
住房问题是一个大的经济负担,另外,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
四、针对以上的种种问题,给出以下建议:1、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加强对治山、改水、完善灌排系统等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和各项农业补贴,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采取各种财政措施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财政应发挥“稳定器”的功能,尽量减轻农户和公司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引导农民科学发展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也应有所保障,从集中的财力中拿出部分作为保障基金,帮助劳动力的转移和创办农村第三产业。
2、发展教育事业。
财政应建立以基础教育为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成人文化科技教育为辅助的财政投入结构体系。
此外,财政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办学。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引导农民及时的掌握国家政策,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3、分配知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工作,如扩大大学生考取村官的比例,鼓励大学生应用知识才能,发展农村建设。
注重对农村青年人的培养,吸纳外出人员,合理分配剩余劳动力。
4、政府或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承担责任,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及生命财产被侵害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真真正正的为农民办实事。
参考文献:[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张松. 浅谈农民增收问题[J].农民财政与财务,2008,(11)21-21[3]盘意文。
浅谈农村社会保障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153-157[4]郭翔宇.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Lu minmin Xu longhua(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725000 ) Abstract: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ecide s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China's rural economy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rural situation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However the rapid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al economy is over-growing today,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ill falls behind, the peasants' income is steady.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how to improve the present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peasant's income is a great issu. Keywords: land use, Education level, Government policy1、第一页页脚写下你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2、文章语言尽量的简炼,参考文献注明在文章那个地方引用了,我已经标注了,位置不一定正确,你再修改一下,参考文献:引用的期刊的年, 卷(期): 起止页码要有.引用的书写上出版年: 起止页码.范例:参考文献格式[1]刘金山, 刘小茂, 李楚霖.风险项目投资的未定权益分析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2, 11(4):275-279.[2]陈松男. 金融工程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48.3、推荐投稿期刊:(1)《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投稿邮箱:gl-kj@ 期刊网址:(2)《中国集体经济》期刊,(3)《学园》投稿邮箱:xueyuan@3、文章最后面写上:作者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座机、E-mail及邮编、邮寄地址)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学历)。
我只是推荐这三个期刊,你也可以投其他期刊,不能一稿多投,你投的期刊不被录用再投其他期刊。
版面费超过600元的不要发表,你再投其他期刊。
4、如果发表后送给我一本期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