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课的分类设计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d69a90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9.png)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模板一、微课题目:<课文名称>二、教学思想:<课文名称>是一篇(体裁)文章,通过(文章主要内容)来展示(文章主题)。
本篇微课将从(教学特色,如: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名称>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名称>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领悟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情感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名称>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的主题。
2、教学难点: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方式,如: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引起学生对<课文名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名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领会文章主题。
3、微课讲解:通过微课的形式,对<课文名称>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4、互动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名称>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课文名称>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对<课文名称>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名称>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初中语文 微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7510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7.png)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古文观止》的阅读与理解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古文观止》中的古文篇目和作者,了解古文发展的历史背景。
2.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古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古文观止》中的部分古文篇目,包括《左传》、《楚辞》、《论语》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古文的发展历史和《古文观止》的内容,让他们对古文的阅读与理解有一定的了解。
2. 群体讨论法:选取一篇古文,师生一起读,然后通过讨论的方式,深入剖析古文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3. 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入《古文观止》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古文的发展历史和《古文观止》的重要性。
2. 讲述《古文观止》中的部分古文篇目,介绍作者的身份和成就。
第二步:群体阅读与讨论(30分钟)1. 选取一篇古文,如《论语》,向学生朗读,然后由学生自己读一遍。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文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第三步:课堂讲述(2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梳理与总结,澄清学生的疑惑和错误理解。
2. 讲述古文的背景、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让学生对古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步:再读与评析(20分钟)1. 教师再次朗读古文,同时放映古文的解读视频,让学生对古文进行再次理解。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古文进行评析,讨论古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评析结果。
第五步: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并强调古文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古文进行阅读与理解,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7a26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d.png)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微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提供有趣、生动的语文研究内容,帮助初中学生激发研究兴趣,提高语文研究效果。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经典诗词研究:精选经典诗词,通过配图、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2. 名篇阅读:选取优秀文学作品的片段或独立作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和品味。
3. 文言文解读:解读文言文经典,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和理解方法。
4.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技巧、写作范例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5. 语言知识点讲解:针对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通过简明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掌握。
四、课程特点1. 精选优质资源:选取经典的诗词、作品和文言文,确保研究内容的质量和权威性。
2.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体验。
3. 互动研究: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研究效果。
4. 个性化研究: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度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推荐。
5. 家长参与:通过家长微信群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语文研究,增强家校合作。
五、课程评估1. 小测验:每个课程模块结束后,设置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改: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改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 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和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1. 经典诗词选集。
2. 优秀文学作品集。
3. 文言文阅读材料。
4. 写作指导资料和范文。
5. 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安排本微课程设计为学期内的课程,每周安排一到两次课程时间,每次课程时长为30分钟至1小时。
八、教学团队本微课程由语文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九、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测试成绩和家长的反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7559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e.png)
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如文言文的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及文学文化背景。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指定篇目的古诗文,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解读作者意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表达和沟通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研究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意见。
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以上所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节微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选取课本中经典篇目进行深入讲解。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文言文基本句式学习:以《岳阳楼记》为例,分析其句式特点,如主谓结构、宾语前置等,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2. 修辞手法解读:以《出师表》为例,讲解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古诗文背诵与欣赏:选取《滕王阁序》、《长恨歌》等经典篇目,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4. 文本分析与作者意图解读:通过对《红楼梦》部分章节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曹雪芹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技巧与文学创作:以课本中的优秀范文为例,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如下:第一课时:文言文基本句式学习(《岳阳楼记》)第二课时:修辞手法解读(《出师表》)第三课时:古诗文背诵与欣赏(《滕王阁序》、《长恨歌》)第四课时:文本分析与作者意图解读(《红楼梦》部分章节)第五课时:写作技巧与文学创作(优秀范文分析及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节微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对文言文基本知识、修辞手法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微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cd18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d.png)
初中语文微课教案设计一、微课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二、微课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点,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微课中学习的方法,自主阅读和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微课内容1. 课文解析: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知识点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知识点。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阅读和写作。
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微课设计1. 导入: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a) 课文解析: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示课文内容。
b) 知识点讲解:运用图表、动画等直观方式,讲解知识点。
c) 实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用知识点的方法。
d) 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合适的初中语文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案例等。
4. 教学平台: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如学校内部教学系统、腾讯课堂等。
七、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5篇范文]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e532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b.png)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懂文章,掌握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洛桑学艺》中洛桑用嘴摹仿各种声音的表演片断。
提问你知道洛桑采用的是什么表演方式吗?引出课题。
(板书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参看注释,疏通文意。
2.找出难懂的字词,分享交流。
明确:(1)一词多义坐:众宾团坐(坐下),满坐寂然(同“座”,座位)(2)古今异义走:古—跑,今—行走3.谈谈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明确:(1)口技表演者的记忆非常高超;(2)作者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顺序写的。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2.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初中语文微课课题设置
![初中语文微课课题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6435162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三叠法:
商代中晚期的青铜器上一种常用的装饰方 法,指装饰有主纹、地纹和在较粗的纹饰 上加以阴刻线形成三层纹饰故称之为“三 叠法”。
“三叠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种 常见的表现手法,通常表现为一件事情要 经过三次反复才能完成或者是通过三个类 同的情节单元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戏郑屠、三拳打 死、三打祝家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
•初中语文微课课 程分类探究
一、激趣类课程 二、释疑类课程 三、知识类课程 四、欣赏类课程 五、拓展类课程
一、激趣类课程
•激趣导入,享受悦读
——《红楼梦》导读课激趣导入
胡曾便双与归 说见对含众了 了过贾情不坐 ,。母目同细 你”说,。看 何贾:如两, 曾母“病弯宝 见笑这西笼玉 过道个施烟觉 ?:妹似眉得 ”“妹的,黛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三问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再问之客曰:“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2、三答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三思 私我:认为妻子热情赞扬自己反映了妻子 的偏爱。
畏我:妾地位卑微,心中害怕。
特征的代表诗作是() • A 《题帕三绝》 • B 《葬花吟》 • C 《杏帘在望》 • D《世外仙源匾额》 • 林黛玉为何有这样细腻的情思?
菊花词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 若要为这首诗朗诵配首背景音乐你会推荐哪一首?
有求于我:客人因为有事相求,出于礼貌 尊重故而语气轻缓。
4、三比 王
• 5、三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三变 初 门庭若市 数月时时而间进 期年无可进者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fa54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6.png)
初中语文精品微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古诗文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选材:选取初中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文作品。
2. 阅读技巧:断句、释义、品词、析句、赏意境、悟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诗文的历史背景及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示范讲解:以一首古诗为例,展示阅读技巧的应用。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运用阅读技巧分析指定古诗文。
4. 成果展示: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交流阅读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总结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营造古诗文阅读的氛围。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任务驱动: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古诗文素材库:包含初中阶段所需的古诗文作品。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在线教学平台:用于发布学习任务、交流讨论等。
七、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节课45分钟。
2. 教学周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单一的讲解式教学。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初中一年级课文分类教案
![初中一年级课文分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7c1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9.png)
初中一年级课文分类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课文分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2. 各类课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课文属于哪种类型,并讲解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让学生思考: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些类型?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二、课文分类及特点(10分钟)1.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讲述人物、事件、地点等。
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2. 议论文:以论证为主,阐述观点和理由。
如《陋室铭》、《出师表》等。
3.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解释事物、现象、原理等。
如《长城》、《太阳》等。
4.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形式优美,富有节奏感。
如《静夜思》、《春晓》等。
5. 散文:以抒情为主,叙述事物、描绘景物、发表议论等。
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阅读方法指导(10分钟)1. 记叙文:关注人物、事件、地点等,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情感。
2. 议论文:找出观点和理由,分析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立场。
3. 说明文:关注事物、现象、原理等,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4. 诗歌:感受节奏、韵律,理解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5. 散文: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观点,感受美的享受。
四、实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教材中的课文属于哪种类型。
2. 针对不同类型,讲解阅读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课文分类和阅读方法。
2. 强调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要根据课文类型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课文,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并运用所学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2. 选取一篇课文,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和节奏。
初中语文微课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12b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0.png)
初中语文微课方案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
传统上,语文课程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语文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初中语文微课方案应运而生。
初中语文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在线学习资源,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带给学生精简、易懂的语文知识。
本文将介绍初中语文微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和兴趣。
方案设计1. 课程设置初中语文微课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
每个课程都有一个主题,主题下包含若干相关的知识点。
比如,主题可以是《诗歌鉴赏》,知识点可以包括各类诗歌的鉴赏方法、名家名篇的欣赏等。
2. 微视频制作初中语文微课主要通过微视频来传达知识内容。
微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炼,通常持续时间在3分钟左右。
微视频的制作需要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场景和教具,以及配乐和配音。
微视频的目标是简洁明了地传达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学习辅助材料除了微视频外,初中语文微课还可以配套一些学习辅助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是课后习题、参考资料、学习笔记等。
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4. 互动学习环节初中语文微课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学习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问答、填空、配对等互动题目,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1. 策划阶段在策划阶段,需要明确初中语文微课的目标和设计思路。
团队成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课程设置和知识点覆盖范围。
2. 制作阶段在制作阶段,需要根据策划阶段确定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点,制作微视频和学习辅助材料。
微视频制作需要注意视频的长度、内容的精炼性,同时需要注意图像和声音的质量。
学习辅助材料的编写需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上线阶段,将制作完成的初中语文微课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供学生使用。
初中语文分类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分类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183f3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5.png)
初中语文分类教案模板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品质,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板书课题《草原》,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合作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 学生进行课内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准备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板书课题《草原》,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深入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情感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生汇报表演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拓展知识面。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2f10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二、学科领域:语文三、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使学生了解古代女性的地位、角色和命运,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和平等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文本的能力,在观察事物细节中发现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的塑造。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课堂任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引发学生对女性形象的思考。
然后,通过展示凤姐、香菱等人物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兴趣。
2. 学习环节(20分钟)(1)学生阅读《红楼梦》中与女性形象相关的片段,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对女性角色的感受和思考。
(2)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古代女性形象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并总结出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命运。
3. 拓展环节(1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
学生观察、分析,找出共同点和差异。
(2)小组合作完成《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的形象设计,包括服饰、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等。
学生要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讨论。
4. 总结回顾(10分钟)学生代表展示小组的设计成果,并分享自己在这个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资源与支持:1. 《红楼梦》文本相关片段的复印件。
2. 绘有凤姐、香菱等人物形象的图片。
3.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相关资料。
4. 小组活动所需的白板、笔、纸等。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评价。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形象设计作品评价。
3. 学生的激情度和参与度评价。
七、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并进行创作性表达。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dd5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7.png)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微课是通过互联网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具有时间灵活、可定制性高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初中语文微课方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二、设计目标本微课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3.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微课设计方案共包括3个模块,分别为语文阅读、作文写作和文学欣赏。
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微课,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语文阅读•微课1:古诗词欣赏–概述: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表达手法。
–教学内容:选取数首经典古诗词作为案例,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微课2:文言文阅读–概述: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分析古代经典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经典文言文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
–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
2. 作文写作•微课1:写作基础知识–概述: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讲解作文的结构、段落的组织和句子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微课2:写作范文欣赏–概述:选取优秀作文范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内容:介绍作文的评分标准,分析范文的优点和特点。
–教学目标: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文学欣赏•微课1:现代文学作品欣赏–概述:介绍现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现代文学作品,解读作品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a42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a.png)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本微课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初中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和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性化、趣味化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概述本微课设计为初中语文学科,以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文学作品分析、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 引导学生探索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四、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分析: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教授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写作技巧: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语言运用:通过教授词语、语法和修辞等语言运用技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视频课堂: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互动:通过线上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六、评估方法1. 作业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2. 测验考试:定期组织测验和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学习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预期成效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 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了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增强,对语文学科产生积极态度。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与提高。
八、资源需求1. 教学视频制作设备和软件。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初探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89210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初探初中语文微课是指通过微课的形式,以小而精、短而有趣的方式讲授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
本文将探讨一个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
一、微课主题确定微课的主题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
可以选择一篇课文或一个语文知识点作为主题进行讲解,也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选择课文《草裙舞》进行微课设计。
二、微课目标制定根据主题确定微课的目标,即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譬如,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草裙舞》的创作背景和主题,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学会欣赏与评析这首诗。
三、微课内容划分将微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可以介绍《草裙舞》的创作背景和主题;第二节可以分析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节可以结合诗句欣赏与评析这首诗。
四、微课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图片、问题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3. 团体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互相分享。
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
4.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视频或诗歌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草裙舞》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六、微课形式选择微课的形式可以选择PPT、视频、音频等,在设计中要注重在短时间内精确准确地传达知识,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七、微课练习布置在微课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微课评估与反馈可以设计一些测验或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微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简洁而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微课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c657e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c.png)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语,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口头表达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识记,文章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的把握,写作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2)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查阅字典、词典。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等。
4. 课堂展示(1)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学习成果。
(2)教师点评,纠正学生错误,表扬优秀表现。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2.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能力?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4.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2. 课文相关图片、音乐3. 字典、词典4. 教学课件5. 教学视频6. 课后作业七、教学时长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情况,教学时长约为40分钟。
初中语文微课的分类设计
![初中语文微课的分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d9c437a76e58fafab0034f.png)
初中语文微课的分类设计作者:吴新芝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凭借其极强的感染力、丰富的画面感、真实的情景展现力、简洁方便、短小精悍等特点,渐渐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中,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结合,尤其是分类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意义;课堂教学;微课分类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54-011.微课意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通过视频记录名师讲解知识点或习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录制生成的视频资源是“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还包含与之对应课程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资源、课程总结、练习题目、学生意见、教师评判等附加材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课文难点的解决,在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语文课文意境和情感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类设计根据近两年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大致按照以下方面进行分类设计:2.1 利用微课,设计教材内容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文本,试着举例说明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后,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明确:①举例子、分类别:例如牡丹,又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举例子的句子还有很多。
②列数字、举例子: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分析: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初中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abce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9.png)
初中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引言
本文旨在介绍一份优秀的初中语文微型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X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重点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并演示该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3. 实践巩固: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
4. 评价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五、教学评价标准
- 准确把握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要点。
-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
六、教学资源
- 教材:教材X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延伸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延伸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和话题,通过进一步探究和研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有效掌握X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和要点,并且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初中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制作初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
![制作初中语文微课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a609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4.png)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例如:《走进唐诗的世界》)授课年级:(例如:七年级)授课时间:(例如:45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背景。
-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 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和整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诗歌的核心内容- 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鉴赏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背景图片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诗人及其生平,引出诗歌的主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诗歌的韵律有何特点?- 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探讨。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诗歌,深入体会其艺术魅力。
####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将所学诗歌进行创作或朗诵,展示学习成果。
####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学资源:评估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优化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c23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初中语文微课设计方案白杨礼赞矛盾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假设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不过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一一“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不过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仅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不过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不过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假设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来说,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初中语文微课的分类设计
作者:吴新芝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凭借其极强的感染力、丰富的画面感、真实的情景展现力、简洁方便、短小精悍等特点,渐渐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中,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结合,尤其是分类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意义;课堂教学;微课分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54-01
1.微课意义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传播形式,通过视频记录名师讲解知识点或习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录制生成的视频资源是“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还包含与之对应课程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资源、课程总结、练习题目、学生意见、教师评判等附加材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课文难点的解决,在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感受语文课文意境和情感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分类设计
根据近两年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大致按照以下方面进行分类设计:
2.1 利用微课,设计教材内容
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文本,试着举例说明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后,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明确:①举例子、分类别:例如牡丹,又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举例子的句子还有很多。
②列数字、举例子: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分析: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③作比较、分类别: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青、蓝、紫。
我们可以说,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段发展,由黄而橙,由橙而红;向短波一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