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澳大利亚帕丁顿的并列式住宅与京都的町家
帕丁顿地区 排列着维多利亚并列式住宅的悉尼古老住宅区。狭长用地上 建造的多为两层住宅,在正面阳台上具有玲珑剔透的铸铁 栏杆。利用小庭院带来季节感,街道具有整体感。道路平 均宽度为10米以上,D/H=1~1.5,道路宽敞明快。 京都町家 道路宽度为6.5米左右,D/H=1,比帕丁顿要低矮和狭窄的 多。与铸铁栏杆相当的是窗上的木格子。住宅的宽度与帕 丁顿一样,受到用地限制,一般大致相同。
1)城市景观魅力之一。 2)由于俯视,视线迅速而确切地把握住领域,把观光者和 街道紧密地联系起来。 3)人们理想的住所和俯视景观有关。高山上是有条件的人 居住,拥挤低洼的地方是平民百姓居住。 4)从视线的几何原理研究俯视景观,确定了俯角10度为俯 视景观中心范围,并以此确定最佳景观观测位。
外部空间布臵的雕塑,作为修建高层建筑的补偿,一方面 具有把美还原给社会的意义产生互动,既保证内外
空间的流动性,居住作为一种内部秩序,应以缝补、纳凉 等形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在图形构成上,内外空间应该致 力于存在反转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 中的互为背景),街道和广场应具有轮 廓清晰的“图形”性格 因此在街道两侧 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 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意大利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反转↑
当建筑物的外墙作为面来看,街道同样具有“图形”性格。


通过D/H来研究空间感受。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 当D/H=1时,高度与宽度间存在着匀称之感。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 当D/H>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如图:
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分 出来的内部空间的实体。 内部空间——可保护人不受自然威胁及外界侵扰, 提供具有目的性或功能 性的场所。 限定建筑空间三要素—— 地板、墙壁、天花板 墙——墙的存在,创造出 高质量内部空间。
街道的构成要素再整本书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 是作者论述的重点。作者详细分析了街道的边界—— 建筑、街道的构成、D/H、广场的美学、阴角空间、 下沉式庭院技法和密接原理、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 轮廓线、俯视景观室外雕塑的意义等等。并且通过考 察和实践来说明街道美学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 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 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 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
2.意大利奇斯台尼诺与爱琴海希腊诸岛
奇斯台尼诺 街道的建筑是一幢幢地紧紧 毗连,形成一幢大建筑般的 城市。由于城墙的限制,街 道无法向外面延展。
希腊诸岛
沿海岸坡地上所建的街道。 一种沿等高线布臵,一种基 本上垂直于等高线的坡道。 道路所有功能由广场开始, 也从广场放射出去。
从空间构成上,广场应该具有一下四个条件:
(1)边界清楚,能成为图形,且此边界最好是建筑的外 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图 形”。 (3)铺装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形成“图形”。 (4)周围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

以街道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 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 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 秩序规律。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9年,是作者多年来对街道、 广场空间构成方面的研究成果。1983年出版的《续街道的 美学》是在前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展开研究的成果。 两部著作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 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 日本和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 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 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 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 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1.小空间的价值 1)小空间并非狭窄的空间。同大的空间相比,小空间 摆脱了把旁观者带进内部,进一步探索其内部秘密的 可能性。旁观者会把自己缩小,被带进独自创造的世 界。 2)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夜景—“图形”与“背景”的反 转 1)建筑空间中以反射光和透射光 看东西。 2)要使建筑作为夜景,就必须有 一定的通透性,使内部光作为透射 光被看到。 3、留下记忆的空间 1)作为描绘在心中的形象来考虑城市或街道的想法,大多 数城市居民的共同印象。 2)构成形象的五个因素:路线、边缘、区域、节点和目标。

凹进去的就是阴,凸出来的就是阳。 例如有一个人,和一
处四面是墙的院子 人站在院子内的墙角,处于墙的包围下, 就是处于阴角空间 人站在院子外,墙的拐角处,没有墙的 包围,就是处于阳角空间 。
6.下沉式庭院技法与密接原理 市中心公园和外部空间: 密接—视觉上连通、靠近、可 及;(右图)
1)加强建筑第一次轮廓线,尽量减弱第二次轮廓线。 2)第一次轮廓线—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 第二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 的形态。 3)“第一次轮廓线”的秩序和结构清晰容易描绘,相对的, “第二次轮廓线”无秩序、非结构化,所以不能成画。尽 量减少“第二次轮廓线”就能使街道更美观。 4)从该思想出发: (1)市中心主要道路要尽可能加宽; (2)人行道宽度尽可能加宽; (3)极力限制遮挡“第一次轮廓线”的“第二次轮廓线”, 特别是侧招牌。
班级:建筑学 112 学号: 6001111053 姓名:廖望 指导老师:范丽娅
芦原义信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他 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 院。在研究生毕业后,他曾在著名建筑师 马歇· 布劳耶(Marcel Breuer)历事务所工 作过一段时间,1956年建立自己的芦原义信 事务所。他先后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 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 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其设 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 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大学御殿下纪念堂、东京艺术大 剧院等。他还著有《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续街 道的美学》等书。由此可见,他同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