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6a811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6.png)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供给和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一、市场现状截至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82.6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占比达到85.2%,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占比达到14.8%。
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从行业应用领域来看,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行业和电子制造行业外,目前物流、医疗、安防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也在不断加速。
其中,物流机器人市场是近年来最为火热的领域之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超过100亿元。
从市场供给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机器人厂商已经达到上千家,不过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而市场上销售的外资品牌机器人性能更好,品质更优。
随着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机器人品牌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领域的机器人需求虽然有,但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比如教育机器人、保洁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
二、市场趋势从长期趋势来看,总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市场亟需制定规范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的机器人标准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妨碍了机器人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发展。
另外,中国机器人市场在产业链各环节上仍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和人机操作交互方面,国内技术尚需进一步提升。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才的供需矛盾也将成为机器人市场增长的瓶颈之一。
三、市场前景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个性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趋势,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将会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
2021年机器人产业状况及发展研究报告
![2021年机器人产业状况及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03c2e05a8102d277a22f3d.png)
机器人产业状况及发展研究报告XX市机器人产业状况及发展研究报告XX市经济协会项目课题组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检测系统等。
从应用层面来讲,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从事上下料、锻造切割、焊接、喷涂、装配、码垛等工业生产作业工作;服务机器人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如军用无人机等)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如餐厅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
机器人30年代以后才出现萌芽,发展时间不足百年,期间经历了成___和快速发展期,目前已经迈进智能化时代。
过去十多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景气度较高,xx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到248000台,同比增长15%,xx-xx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8.6%,xx-xx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3.5%,是过去6年的2.7倍,近几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明显加快。
从市场结构来看,亚洲地区的销售规模占据主导地区,xx年销售量为15.6万台,是欧洲、美洲和非洲销售量之和的1.8倍,预计到2018年,此比例将达到2.4倍。
从机械机构来看,xx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加速,销量超过6000台,同比增长71.7%,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27.4%,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此外,坐标机器人仍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主力机型,xx年销量约为10600台,占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重为47.6%,较去年回落4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发现,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机器人产品的比重在提升,三轴四轴等低端机器人在国产机器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步往高端技术领域发展。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xx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22257台,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达10万台,预计xx-2020年复合增长率应该在35%以上,按 ___15万元/台计算,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在500亿左右。
科沃斯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
![科沃斯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ba38912af90242a995e574.png)
1.公司概览: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明星公司
1.1 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明星公司
2
1.1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明星公司
公司业务
服务机器人
To C 地面 擦窗
空气净化
To B
公共服务商用机 器人
太阳能电池板清 洁
清洁类小家电
吸尘器ODM服 务
“TEK泰怡凯”
3
1.1全球领先的服务机器人明星公司
公司发展: ➢ 公司起家于为国外企业代工生产吸尘器。 ➢ 2000年开始研发扫地机器人,于2009年推出地宝系列扫地机器人。 ➢ 之后陆续延伸出其他服务机器人产品。
12
3.1行业前景:国内扫地机器人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了目前的1000。 ➢ 国内市场销售量:到2016年达到307万台,3年CAGR为75%。
扫地机器人在国内的关注度迅猛提升•资料来源:指数(PC趋势)54
3
2
1
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资料来源:星图数据,中信证券研究部
2017
获得2017年“双十一”生活电器类销售冠军
•资料来源:科沃斯网站,中信证券研究部
7
2.1产品品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
公司扫地机器人产品在海外获得大量好评: ➢ 2017年,德国Techbook评价公司的地宝DR95被评为最聪明的扫地机器人。 ➢ 美国“黑五”,地宝DN78的单日销量在亚马逊扫地机器人品类中排名第一。 ➢ 2017年,在美国《消费者报告》中,地宝M88被评为“最值得购买产品”第一位,综 合排名第二位。
➢ 公司经过多年的行业积淀,在品牌力上已经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 公司在“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1千万元上涨到2017年的5.28亿元。
机器人行业5G+防疫机器人研究报告
![机器人行业5G+防疫机器人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46b4ca2af90242a995e535.png)
5G+防疫机器人研究报告(2021年)11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防疫常态化工作的开展,使得防疫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从预测病毒扩散模型到指导疫苗研究,从人脸识别测温到云端智能清洁、消毒、巡逻,甚至给特殊人员送饭送药、提供导诊服务,防疫机器人无处不在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潜力。
目前,防疫机器人是在原有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基础上改造提升,进行疫情防控的智能服务机器人。
但当前的防疫机器人普遍只能代替用户完成简单的流程化工作,对于复杂场景的智能判断和适应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约占全球25%市场份额,预计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在启动了针对防疫机器人的研究和测评工作,结合防疫工作的无人化作业需求制定测试用例,协同多家机器人厂商进行防疫机器人的功能和特性测试,构建物联网机器人终端产品库。
通过分析防疫机器人的现有技术能力,结合测试用例结果,创新探索5G通信技术赋能防疫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架构领域,刚性需求驱动带来应用场景下沉,防疫机器人产业将进一步向各行业深度渗透。
伴随着5G SA网络逐步成熟,云边端协同能力进一步增强,5G云化机器人在1-2年内有望成为第二批商用落地的5G 应用,将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更多贡献。
防疫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全球防控疫情常态化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防疫机器人的研发耗时较长,面对突发疫情,目前各大厂商主要通过改造现有机器人以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移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希望与各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防疫机器人的发展及产业成熟。
未来防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应加强防疫机器人技术研究和演进趋势分析,推动防疫机器人的技术架构创新和产业生态圈建设。
中国移动将持续深入分析防疫机器人产业趋势变化,借助运营商的云网融合优势,为防疫机器人等各领域机器人的模式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技术基础,助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530f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6.png)
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和生活伙伴,以其核心技术优势和广泛应用领域而备受追捧。
作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先行者之一,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极大兴趣。
那么,接下来本文将会对湖北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详细介绍。
一、湖北省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分析1、产业整体发展现状湖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面也颇具优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省内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并且其市场份额和产品质量也持续不断地得到了提升。
具体来说,湖北省内的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等市区,其中以武汉市的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最为广泛。
2、产业优势和发展基础湖北省作为一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地区,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例如,湖北省内有着极其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源,这些人才在机器人研发、设计、制造等方面都拥有权威的技术水平;此外,湖北省内的各级政府也致力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和财政扶持,这些政策和扶持对于推动本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新增产业领域的提升目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的主流发展趋势。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成熟,机器人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使得机器人应用领域大大扩展,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保健、安保监管等行业,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教育、娱乐等个人领域。
2、关注人机共存的发展模式随着社会发展的普及,人机共存模式已经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比较于过去传统的机器人发展模式,人机共存模式更注重机器人与人的互动性和融合度,使得机器人的智能化、个性化水平更高,使得机器人的同理心和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更加适应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
中国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4a8fd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9.png)
中国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一、市场概述随着工业4.0的推广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制造越来越引起重视。
搬运上下料机器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机器人,也是工业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在航空、汽车、电子产品、食品等制造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搬运上下料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之一,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根据机器人全球统计数据显示,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正在逐年增长。
从2016年至今,市场规模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
2020年,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0亿美元。
2.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增多,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十分乐观。
从行业应用来看,未来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食品、制药等行业。
从技术创新来看,未来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产品加工的更加精细、高效化的检测;(2)人工智能技术在搬运上下料机器人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臂的动态路径规划;(3)机器人交互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更加自然、高效;(4)物联网及5G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为机器人的运算能力提供更强的支持。
三、市场供需关系1.市场需求随着制造行业不断发展,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目前市场上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主要需求方包括汽车、电子、食品等制造行业。
这些行业中的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新技术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因此市场需求十分旺盛。
2.市场供应当前,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此外,国内龙头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如ABB、Fanuc、KUKA、沈阳惠威等。
这些企业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
由于搬运上下料机器人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因此当前市场竞争较大。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概况研究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概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22f34beefdc8d376ee3280.png)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概况研究(一)行业发展状况1、行业概况按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的分类,机器人一般分为两类: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其中,工业机器人通常应用于装配、搬运、码垛、焊接、涂胶、喷涂等制造业生产环境,而服务机器人通常应用于生活等非制造业环境。
其中,参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的分类,服务机器人可进一步分为两类:个人/家用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个人/家用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住宅安全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等;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场地机器人、专业清洁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
从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上来讲,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通常都是已知的,而服务机器人所面临的工作环境通常都是未知的。
因此,工业机器人相对更重视运行精确度,而服务机器人在技术性能方面更侧重于环境感知、人机交互。
为了更好的提升环境感知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服务机器人在对传感器等硬件性能要求较高,依赖于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的发展。
服务机器人产品将通过软硬件加深融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功能更为强大且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服务机器人作为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交换中枢,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云为其他联网设备提供即时信息输入,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操控其它联网设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所列示的重要产品中,对于服务机器人做出发展规划:“重点开发养老助残、家政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重点开发医疗康复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救援机器人、能源安全机器人、无人机等特种机器人”。
2023年餐饮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餐饮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1f26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c.png)
2023年餐饮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餐饮服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餐饮服务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为餐饮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靠、智能的服务。
其主要应用在饮品、快餐、自助餐和餐厅等场景,市场前景广阔。
1.市场规模
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全球餐饮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0年,全球
餐饮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9.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6.5亿美元,年均复
合增长率为13.6%。
2.技术趋势
餐饮服务机器人采用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同时,还有很多企业开始研发能够实现面部识别、语音交互的机器人,提升用户的体验。
3.市场竞争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目前,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在餐饮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人才储备。
其中,龙川智能、四川芯智汇、富士通等企业在技术方面有突出表现。
4.政策环境
在政策环境方面,政府对于餐饮服务机器人行业开展鼓励和支持。
例如,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广智慧餐饮服务领域创新应用,鼓励餐饮企业采用智能化服务。
5.市场发展前景
当前,餐饮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向个性化、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行业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
同时,随着人们日渐重视健康、养生等因素,餐饮服务机器人智能化、健康化的发展趋势将不可避免。
因此,在未来餐饮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20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bc52bb7cd184254a353565.png)
资料来源:中怡康,市场研究部
科沃斯、小米、石头科技,市场前三名地位牢固。科沃斯在 2018 年补强高端的规划 导航类扫地机器人后,市占率维持在 40-45%,国内市占率龙头地位牢固。小米和石头科 技的市占率维持在 10-15%之间,位于行业第二名和第三名。行业前三名合计市占率超过 70%。在高端的规划导航类市场,前三名的合计市占率超过 90%。
图 6:2020 年前后是行业新一轮的技术红利期(以科沃斯的产品迭代路径为例)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整理 注:纵轴表示清扫系统的技术迭代,横轴表示移动导航系统的技术迭代
3
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产品功能来看,扫地机器人和洗衣机都 是用于自动完成家庭劳务工作。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行业销量约 600 万台,而洗衣机行业 销量超过 6000 万台,两者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扫地机器人的性能成熟度和产品认 知度都远不及洗衣机。从产品属性而言,随着扫地机器人功能的不断完善,存在成为必选 消费品的可能。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在城镇家庭中的渗透率不足 8%,美国市场的渗透率 也仅约 12%,行业规模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2
图 5: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线上销售均价趋势(元)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资料来源:淘数据,市场研究部测算
2020 年,行业迎来新一轮技术红利期(自主避障+拖地升级),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 的加速发展期。扫地机器人由移动导航系统和清扫系统两部分组成,技术创新主要围绕这 两个系统展开。从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来看,两个系统的发展方向都是提升自动化程度, 以减少人工的参与,最终目的是自主完成清扫工作的闭环。2020 年,这两个系统都有显 著的技术升级。(1)自主避障:科沃斯、石头科技的旗舰产品都配备了 AI 视觉技术,实 现了自主避障功能,扫地机器人在移动导航方面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2)拖地升级: 科沃斯推出 OZMO PRO 电动高频擦地系统,通过高频振动提升拖地效果。云鲸智能通过 自动换洗拖布这一创新性功能,迅速打开市场,也获得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我们观察到, 从“单一扫地”到“扫拖一体”的趋势,不单发生在扫地机器人行业中,在手持吸尘器行 业也存在这一趋势,以添可芙万洗地机为代表的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均价上看,科沃 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的旗舰产品均价提升已至 3000 元以上。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统计数据分析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统计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5ef6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b.png)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统计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生产企业提供了高效、精准和可靠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探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1. 机器人的数量统计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库存量达到374万台。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库存量的30%,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和美国。
这些数据显示了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2. 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统计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是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报告,中国制造业中使用机器人的比例逐年增长。
2019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员75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数据还显示,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和金属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 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的应用统计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物流和仓储机器人销售量达到19,000台,同比增长11%。
这些机器人主要用于货物搬运、分拣和仓储管理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4. 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下的应用统计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有550台专门用于核电厂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机器人投入使用。
这些机器人能够在高辐射环境下执行任务,保护人员免受辐射危害。
5. 机器人应用的效益统计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据IRF的统计,机器人的应用通过提高生产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5%至30%,可有效减少缺陷率和废品率。
综上所述,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机器人数量和应用领域的统计数据清楚地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现状:中国服务机器人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有望成为 全球行业领导者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2 服务机器人发展背景
根据IFR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2亿美元,约占全球25%市场份额,中国电子学会预测未来这一比例有 望达到30%。2015年到2019年间,中国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速持续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速及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 速,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亿美元)
中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速(%)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速(%)
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增速(%)
中国电子学会结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特性,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亿欧智库以此为划分标准。
工业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
包装机器人 涂料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 医疗服务机器人 公共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军事应用机器人 极限作业机器人 应急救援机器人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资料,将机器人定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 行机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划分标准,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 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及专业服 务机器人。
然而在产业积极正向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发展不成熟、实际价值未达消费者预期、传统领域市场培育所需时间较长等发展问 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市场切实看到服务机器人的价值,有望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及落地,但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的时间节点还 不能清晰预见。因为这将不是由单个颠覆性技术突破决定,而是一个长期试错积累和产业生态建立的过程。
7
服务机器人分类——以应用场景与实现功能为划分标准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1 服务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具体细分种类繁多。其可应用在零售、物流、医疗、教育、安防等众多行业和场景,实现引导接待、 物流配送、清扫、陪伴教学、安防巡检等多样化、复合型功能。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定义,服务机器人指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 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其中,公共服务机器人 指 在农业、金融、物流等除医学领域外的公共场合为人类提供一般服务的机器人。
1. 家用服务机器人 2. 医疗服务机器人 3. 公共服务机器人
Part.4 服务机器人产业趋势展望
1. 产业发展趋势 2. 产业发展机遇及挑战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5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1 服务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6
机器人行业概览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1 服务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结合大量桌面研究及专家访谈,亿欧智库以应用场景与实现功能为划分标准,研究内容将重点聚焦3大类型下9种功能应用的服务机
器人。
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及功能
服务机器人主要分类
教育教学
助老助残
家
情感陪伴
用
服 务
智能家居
机
器
数字娱乐
人
健康医疗
文化体育
医
疗
医疗手术 医护辅助
服
务
机
医疗康பைடு நூலகம் 医疗后勤
器
人
物流配送 汽车出行
在疫情催化之下以及数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基础上,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仍将迅速扩张且潜力巨大。认清发展现状,理清发展逻 辑 ,紧跟发展机会,是产业当中所有参与者需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报告基于服务机器人产业链,重点针对服务机器人中上游核心技 术模 块及下游终端应用两大部分进行纵向分析,以此探究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展现服务机器人行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 发展 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未来机遇及挑战,以期为行业参与者及各方关注人士提供可参考资料。
2020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
研究报告
May 2020
前言
前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器人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人工智 能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务机器人在各领域的渗透,其产业规模近几年呈迅速扩大之势且潜在发展空间巨 大。近五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超25%,同时在产业链、产业环境等方面都具备全 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
不同于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处于行业追随者位置的境况,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在市场规模、产业链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优势, 未来有望引领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2015-2019E年全球/中国服务机器人及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
2015-2019E年全球/中国服务机器人及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速
中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亿美元)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亿美元)
公
共 服
零售餐饮 酒旅航空
务
机
金融银行 生活娱乐
器
人
安防巡检
房地产
家用服务机器人
医疗服务机器人
公共服务机器人
工具型机器人 教育型机器人
医疗手术机器人 医疗康复机器人 医护辅助机器人 医疗后勤机器人
引导接待机器人 末端配送机器人 智能安防机器人
8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2 服务机器人发展背景
在中国市场,家用领域的工具型扫地机器人已实现大范围普及,涵盖多功能的教育陪伴机器人产品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随 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结合日渐紧密,消费群体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医疗机器人成为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动力;在公共服务领域,具备引导接待、配送等功能的机器人已实现较多落地迭代,细分领域下的场景积累和技术竞争壁垒是公 共服务机器人公司的重要布局方向。
3
目录
CONTENTS
Part.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1. 服务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2. 服务机器人发展背景 3.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图
Part.2 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模块分析
1. 环境感知技术 2. 运动控制技术 3. 人机交互技术 4. 操作系统技术 5. 芯片技术
Part.3 服务机器人终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