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粱和麻雀即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A。
8.MccBl7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分泌的小分子的毒性肽,其编码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一种质粒上,MccB17可通过抑制gyrase酶的作用来阻止其他微生物细胞内DNA的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cB17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故选D。
7.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
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异地的物种形成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认为,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由于所有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由来,所有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由来,乃至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相似物种间的统一模式与遗传有关
B.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人工选择的作用
B.据题推测可知,McbB17的合成可能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调控
C.若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MccB17,则可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D.gyrase酶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菌对MccBl7产生抗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细胞质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根据题意MccB17的作用机理是,可通过抑制gyrase酶的作用来阻止其他微生物细胞内DNA的复制。
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因此属于抗原
B.HIV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艾滋病患者体内检测不到抗体
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只发生特异性免疫,而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D.当HIV感染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A.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B.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C.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D.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由题干可知千岛湖的生产者主要是藻类,初级消费者是浮游动物、鲢鱼和鳙鱼,次级消费者是银鱼、鲢鱼和鳙鱼,最高级消费者是鳡鱼,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一部分,结合题干所给的柱状图,对所给选项进行逐项分析解答。
故选D。
9.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劳动者将塞罕坝荒漠改造成了绿色林场,创造了荒漠变林场的人间奇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D.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遗传的力量使相似物种间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A正确;
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正确;
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
D、由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可知,由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生殖隔离,D正确。
B.多个小电位叠加到一定阀值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D.动作电位会因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刺激神经元,神经元会兴奋,达到阈刺激,会引起膜去极化,Na+内流,膜内正电荷越来越多,导致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反极化状态,这样的一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到达动作电位的峰值后,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使得膜内外重新恢复为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该过程称为复极化,有时K+外流过多,还会发生超极化。
【详解】
A、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传递效率在10%~20%,因此能量传递效率发生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种生物之间,A错误;
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因此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在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看作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
故选C。
2.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1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
(月/日)
6/11
6/15
6/11
6/25
6/31
7/5
7/11
7/15
1/21
棉蚜数呈
(只/株)
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例如地理障碍而分隔成两个种群,由于新种群形成时可能发生的遗传漂变,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和淘汰的基因型不同,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由于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避免了因基因交流、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减弱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间的遗传差异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完全的生殖隔离,当它们再度相遇时,已经不能相互交配了,这时袁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这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
【详解】
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生物,属于病原体,A错误;
B、感染HIV病毒也能发生体液免疫,故艾滋病患者体内能检测到抗体,B错误;
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即发生特异性免疫,也发生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当HI百度文库感染后,T细胞受损,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D正确。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调节功能的潜在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护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故选D。
5.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详解】
A、棉蚜靠吸取棉花汁液为食,故可知棉蚜与棉花之间是寄生关系,A错误;
B、表中数据显示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符合“S”型曲线的特点,B错误;
C、由于棉蚜活动能力弱,故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
D、表中显示7月11日棉蚜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应在数量到达K/2之前进行,而且越早防治越好,即表格中的6/25日之前进行防治,D错误。
(2)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
【点睛】
从题干中梳理出相关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makethedifference”)。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详解】
A、MccB17是一种肽类物质,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细菌细胞内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大肠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
C、MccB17是大肠杆菌分泌的,对其他微生物的增殖起抑制作用而不对自身产生抑制,C错误;
D、gyrase酶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gyrase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使MccB17不能识别gyrase酶,从而使细菌对MccB17产生抗性,D正确。
1.2
2.7
21.5
4.7
5.9
6.9
7.6
8.2
9.2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
B.表中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7月11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由题干可知银鱼、鲢鱼和鳙鱼在以浮游动物为食物中它们是竞争关系,由于人们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结果使得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A正确;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还原成无机物,促进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B正确;由图可知,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提高了鲢鱼和鳙鱼的产量,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C正确;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D错误。
故选C。
3.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关于神经元及其膜上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膜上特定的通道蛋白是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
【详解】
A、神经元膜上特定的通道蛋白是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钠离子通道蛋白使得膜外的钠离子内流,钾离子通道蛋白使得膜内的钾离子外流,A正确;
B、小电位不能传播,多个小电位叠加到一定阀值可以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动作电位的传导具有不衰减性,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正确;
D、动作电位的“全或无”是指只要达到阈刺激,动作电位便可产生,而再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不会改变,若达不到阈刺激,不会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
故选A。
8.MccBl7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分泌的小分子的毒性肽,其编码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一种质粒上,MccB17可通过抑制gyrase酶的作用来阻止其他微生物细胞内DNA的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cB17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故选D。
7.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
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异地的物种形成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认为,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由于所有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由来,所有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由来,乃至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相似物种间的统一模式与遗传有关
B.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人工选择的作用
B.据题推测可知,McbB17的合成可能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调控
C.若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MccB17,则可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D.gyrase酶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菌对MccBl7产生抗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细胞质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根据题意MccB17的作用机理是,可通过抑制gyrase酶的作用来阻止其他微生物细胞内DNA的复制。
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因此属于抗原
B.HIV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艾滋病患者体内检测不到抗体
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只发生特异性免疫,而不发生非特异性免疫
D.当HIV感染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A.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B.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C.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D.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由题干可知千岛湖的生产者主要是藻类,初级消费者是浮游动物、鲢鱼和鳙鱼,次级消费者是银鱼、鲢鱼和鳙鱼,最高级消费者是鳡鱼,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一部分,结合题干所给的柱状图,对所给选项进行逐项分析解答。
故选D。
9.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造,劳动者将塞罕坝荒漠改造成了绿色林场,创造了荒漠变林场的人间奇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D.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遗传的力量使相似物种间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A正确;
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正确;
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
D、由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可知,由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生殖隔离,D正确。
B.多个小电位叠加到一定阀值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D.动作电位会因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刺激神经元,神经元会兴奋,达到阈刺激,会引起膜去极化,Na+内流,膜内正电荷越来越多,导致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反极化状态,这样的一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到达动作电位的峰值后,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使得膜内外重新恢复为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该过程称为复极化,有时K+外流过多,还会发生超极化。
【详解】
A、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传递效率在10%~20%,因此能量传递效率发生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种生物之间,A错误;
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因此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在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看作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
故选C。
2.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1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日期
(月/日)
6/11
6/15
6/11
6/25
6/31
7/5
7/11
7/15
1/21
棉蚜数呈
(只/株)
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例如地理障碍而分隔成两个种群,由于新种群形成时可能发生的遗传漂变,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和淘汰的基因型不同,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由于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避免了因基因交流、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减弱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间的遗传差异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完全的生殖隔离,当它们再度相遇时,已经不能相互交配了,这时袁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这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
【详解】
A、HIV病毒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生物,属于病原体,A错误;
B、感染HIV病毒也能发生体液免疫,故艾滋病患者体内能检测到抗体,B错误;
C、HIV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即发生特异性免疫,也发生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当HI百度文库感染后,T细胞受损,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D正确。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调节功能的潜在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护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故选D。
5.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详解】
A、棉蚜靠吸取棉花汁液为食,故可知棉蚜与棉花之间是寄生关系,A错误;
B、表中数据显示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符合“S”型曲线的特点,B错误;
C、由于棉蚜活动能力弱,故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
D、表中显示7月11日棉蚜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应在数量到达K/2之前进行,而且越早防治越好,即表格中的6/25日之前进行防治,D错误。
(2)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
【点睛】
从题干中梳理出相关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makethedifference”)。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详解】
A、MccB17是一种肽类物质,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细菌细胞内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大肠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
C、MccB17是大肠杆菌分泌的,对其他微生物的增殖起抑制作用而不对自身产生抑制,C错误;
D、gyrase酶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gyrase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使MccB17不能识别gyrase酶,从而使细菌对MccB17产生抗性,D正确。
1.2
2.7
21.5
4.7
5.9
6.9
7.6
8.2
9.2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
B.表中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7月11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由题干可知银鱼、鲢鱼和鳙鱼在以浮游动物为食物中它们是竞争关系,由于人们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结果使得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A正确;食碎屑鱼类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一部分,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还原成无机物,促进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B正确;由图可知,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提高了鲢鱼和鳙鱼的产量,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C正确;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D错误。
故选C。
3.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关于神经元及其膜上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膜上特定的通道蛋白是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
【详解】
A、神经元膜上特定的通道蛋白是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钠离子通道蛋白使得膜外的钠离子内流,钾离子通道蛋白使得膜内的钾离子外流,A正确;
B、小电位不能传播,多个小电位叠加到一定阀值可以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C、动作电位的传导具有不衰减性,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正确;
D、动作电位的“全或无”是指只要达到阈刺激,动作电位便可产生,而再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不会改变,若达不到阈刺激,不会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