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设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4期
上海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D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设想
阁蓓
摘要:本文在对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及培育以嘉定为依托的“上海汽车及
零部件出口基地”的设想,并提出促进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产业
中图分类号:F75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6一1894(2007)04・0叭6-06
一、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观状分析
1.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的现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Jk是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以整车为龙头,不断加强汽车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建立零部件生产管理体系,上海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迅速发展,已经形成国内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体系。2005年上海汽车工业总产值为1043亿元,居垒国第~・,近3年(2002~2004年)汽车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达20.2%。与此同时,由于加强引进国际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海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水平也接近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
在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轿车为重点,带动零部件生产出Ll”的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著名的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合作,近几年上海汽车及零部件的出【_J也快速增长。2005年,上海汽车整车出I__|额为1.34亿美元,零部件年出口额由2000年的1.1亿美无上升为2005年的20.7亿美元。
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出口企业类型以j资企业为主,大部分出口产品通过合资企业的外方合作方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上海目前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出口企业460家,其中:年出几l亿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年出口1000万~l亿美兀的企业27家,年出几5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44家。在上海汽车集团所属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l世中,三资企业占70%;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出口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2)出口贸易方式以OEM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创品牌的出口产品比例逐步提高。如上海汽车集团出口到欧美、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中,采用OEM方式的占80%。近年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上海本_十品牌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逐年增加。2005年,上海出口小轿车4720辆,同比增长115.6%;出口卡车3335辆,同比增长2.64倍。2006年7月,民
《国薹;赫斟黼斟《g^×¥蕴岿r孺
犟前Ⅷj嚆藿一甜萎羽鏊夏壅薯垲曼雨n囊燮誊:霹蹦蝣登三妻引划型量蘩裂苎艮戮蔷羹行苴市荐落协篓髦塑荤毋拶早。量荐#计酯薹籍哮j谩i坦倒两博;业搜翠态犁拦褰F碰瓤曩氯嚯妻上囊孙莹如媳∞¨蕈羹篓岛:吲瑚吲霭匿羹蔺嚣学聋湾㈣涮■蕊羲聪犍,囊鬟托州钒凌蠹鹱j堑帅醪鬻篓誉墓鹭驵孽鞠基繁蠢鎏憾邕■褂■勰孙jE参配“o#∥扩F和毫挚瘁K钳重量祁瑟得技术?鞋莹i上瞧墓蔷崾m然蕊鞋埘j鸶b篡萼妇翳鹃麓“鞑甜j甜缚蹦甜墨“甾箍^孳号不喜薹醐新磐薪辐羹叠暑裂磐’湛薹=誊}誊爹置叫弦“番邕曼牢索星晕舌=
薹耄量”:杼崮蠢婪燮葡聪”k呻碧玎鞋观蟹簿毙”“"嚣孽雕.辄鹱并慈耋毪;菥且藤再薪希通舀粥!j笺i蠢氰;狰聿奠羹强嚆汽i。昔妥娅F萋1孺僧号;一≮壕霉=i吣幺跳!翔∈¨季肇鍪囊鸶确喃毪罐浮争酝薹净上澍蠡奏溥制崩每厶Ⅻ■囊翼篓馨。徭囊=××强j带篓‰掣基誊参≈象超班篚~最型各野虽体麴热;莉鞑薹呷蔓¨孵¨主垦置矍轴;
;j秒F置彰}越鼍彭龇拍奠≥露萎托瑚氆罐拳j∥羹乖弭吖躔睇蛾i擎!箸鲤器睢酣州一至产驻封藿~茎匹赢掣罂:嘉理篓¨“配■辞融翔患稗的汽誊誓蠹警羹则蠢酷萎蓬薹套鲤鬻嚣马?薹耍咝羹耗觚鼢妻曩啡:岽1前磊羯g渐萋≯杂雾鎏耄三翟鹰。五囊敷雾酿薹掣穗差薹吐E_饕曩耋娶萋{节鋈美璧:磊璧剧蓦藉篓据有关预测lI÷l§必量董鋈辐至;i÷i;j羹亭守奏姜蠹;誓锚霉型菱19齐K藩。掣盆掣;蓁擎孽班≯}:美预剡l熬誊÷善毫鋈擎矗棼薯誉睫V弦州靶奠州唯专型篙;羹班■篓滞掣珏褡弓差诽。肾半导蓼萎嚣蚰趣蚰"甄∞拍鬻砰阱:㈣重荐辟嚣蠹赢掣譬薹粪草《;夔≯ii器■箬霉薛莒雾努≯薹塾醚型“班钳驷““朗辩燃蠢;器知名的一汽车零鄙娄“墨善豇#坠薹甬■:蒜薹墅塞零部件薹螽墨疆癸第墨耋盘坷1添囊拶j薹瑟踮莹室}'整E刚j斑型Ⅲm璋霪筝之蔬瞽醚萋邋鸶再攀驯;
掣烈套耩磐刖影弧和莹也j瓣驰蜒圈倒潭,制幛氆要矗笨葙奸千政洲朝至奇障翥售爰迭龋厉蕊謇曰甜鲁嚣眸?件生:节趋删妇理霪五刈羽擎黔曾势盒.影霞丑舱傅涛粤葡蘩。语嚣销“苗再攀。吸收,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改进引进的技术。由于缺乏相应的对技术消化吸收和改进所需的资金投入,此类技术活动因此不足,技术转移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对国外技术引进依赖度高,用于吸收消化技术的资金少,国内缺乏先进技术市场机制,使我国内资企业出现。技术积累差距”,即技术引进方在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差距,难以适应“供方”转-止的技术,表现在引进期、消化期、改良期和研究开发期所需的相关技术人才的不足。“技术积累差距”是我国技术转移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4.技术传播力度低技术溢出和技术引进的效应有赖于技术的有效传播。提高整体经济的技术能力,在某一产业的全体行业以及一国经济所有产业中有效地传播引进的技术,是与技术引进同等重要的。一个企业引进技术后,为使本企业获得技术优势,只局限与本企业使用。技术信息不公开。国内装备制造厂商难以获得软、硬件进行分解、模仿、改进和创新后的生产。同时,还造成同行业其他企业重复引进同一技术。由于缺乏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对我国的适用性的基本判断,不少进入的技术是淘汰的技术和过时的设备。另外,技术引进缺乏行业性组织的管理,对技术信息传播、考察调研、技术交流、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等尚未形成实质性的传播机制,使技术转移效果大大削弱。
技术人员流动是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当跨国公司培训当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而这些员工后来为当地企业雇用或者自办企业时,可能把由此获得的技术、营销、管理知识扩散出去。外资企业以较为优厚的薪水和待遇扶国有企业“挖走”了许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