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教育的激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激情的有效性

王军伟

内容摘要:激情是年轻老师的“财富”,也是教学过程中极具号召力的一面技巧。作为教育者,应该保持激情,同时给学生制造激情分为,然后点燃学生激情,最后很好地引导并定位激情,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位卓有成就的教授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感到最为受益匪浅的是初中的班主任给了他“激情”。从而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失方向,生活中不乏动力。

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只是理解教材中的东西,然后解决教材中的疑问,甚至只会解决考试中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迁移,让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因为教材上的内容是统一的,但每个人的生活却不是统一的。我们在课堂上的如果知识教条地“拿来”灌输给学生,那么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自己独特个性而异于教材内容的生活时,将会带来悲剧色彩。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师在学校里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某些人的命运。

激情也是一种行事习惯。

对于激情,笔者有方以下方面理解。

一、激情需要制造。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是激情既可以是内因还可以是外因,如果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激情是内因,但是,教师课堂上的激情就会变成外因。况且,激情并非与生俱来,实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慢慢激发出来的热情,比如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首音乐,读了一个故事,于是心中便开始荡起了激情的波浪,然后信心百倍地做事。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外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从某个层面上起着决定作用,也即是一个人时候拥有激情的关键。

那么,在学校里,这个外因,就是教师,或者教师营造的氛围与环境。教师在外因这个环节上就是“制造者”,可以通过“六个一”活动创设环境,影响其发展:办一次班会,做一次演讲,写一次作文,展一次画报,定一个座右铭。以激情的环境影响奋发的习惯,以奋发的习惯影响良好的性格,以领好的性格影响非常的命运。

二、激情需要点燃。

学生就像一个个等待发光发亮的火把,需要用激情点燃。他们已经具备着一种向上的素质,怀着一种强烈的燃烧的欲望,等待着被点燃的那一刻。而教师正是那个拿着激情火种的人。

教师拿着火把,本身就是在用激情发光发亮,当他点燃越来越多的激情的火把后,天空会更亮,夜晚会更明,驱除了黑暗的怯懦,扫荡了黑暗的控制,于是,激情便会传递下去,升起一道划破星空的异光天彩。

三、激情需要定位。

激情不是激动,冲动,更不是孤注一掷。

其实,一些老师还会犯一个错误,误解了激情:一个人在课堂上激情讲课,眉飞色舞,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结果学生还是昏昏欲睡。他会说“我很有激情啊!”其实,那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激情,而没有调动学生的激情。

因为激情也需要互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理,独激情不如众激情。声音不在大,在乎有吸引力;形式不在花,在乎有内容。所以,激情是必须用“有效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情绪”,让学生在思维上活跃,在精神上愉悦。

一方面教师应正确看待激情的定义,另一方面应给与学生激情。激情往往能让人自信,自信能让人勇敢,勇敢能让人冒险,冒险往往是创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丁榕,班主任大讲堂:了解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网络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