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教育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教育反思
发表时间:2018-05-25T13:53:07.40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作者:赵志广
[导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赵志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历史变迁中遗留下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并积极传承。我校已经申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并获批为省“十三五”重点研究课题。如何进一步做好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为国家培养品质过硬的人才?这是高中教育始终面临和探讨的问题。对高中生德育教育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重要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与当前高中生的培养目标也相一致。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代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崇尚奋斗,渴望成才。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一定程度上高中教育对德育的忽视,使一些高中生在观念、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如缺乏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目标,自我意识膨胀,行为失范,追求生活享受等。这些错位和倾斜会使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也使一些高中生难以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些促使了高中德育研究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通过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学生健康成长。这样可以弘扬和培养新时期高中生的民族精神,更可以促进高中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新时期高中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校在高一和高二部分学生中编辑并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成因分析
学校: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时间:2017年4月15日——25日
调查对象: 高一高二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问卷共发放派出428份,回收396份,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一、调查目的:
从目前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在社会上和校园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宣传传统文化的氛围,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范畴知之甚少,甚至认为现在提倡已经过时,以致许多的优良传统无法得到很好地继承。而在广大青少年当中,违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失范、诚信丧失等不良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调查当前我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测试当今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以及其对我国文化及传统道德观念的态度。通过这一调查,使得我们对当前的学生思想教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针对这一情况而做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目前从我校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在社会上和校园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宣传传统文化的氛围,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范畴知之甚少,甚至认为现在提倡已经过时,以致许多的优良传统无法得到很好地继承。而在广大青少年当中,违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失范、城信丧失等不良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三、成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忽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上各种媒体对弘扬优秀文化教育的宣传报道力度不够、投入经费不足。市面上大部分相关传统读物晦涩难懂,失去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二)、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去。
(三)、家庭在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中严重缺位。部分家长本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难以引导其子女去学习传统文化。
下一步我们急需开展的工作是:
1、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内容。建议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注意发挥各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文化橱窗、班级园地等形式,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校本课程开设与发展一并纳入学校年度考评内容。
2、是依托学校德育部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重阳、中秋、端午、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以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引导我校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培养其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品质。
3、通过课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逐渐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使大家成为学者型教师;研究成果形成专题系列论文,有阶段论文和总结报告;整理出与课题配套的校本教材。
我校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题实施相较于原计划有一定的变动,原因是受制于学校校历日程安排及课题组成员职务变动。
2、课题操作实践中系统性不强,受制于学生实际活动时间限制,某些系列活动开展次数略显不足,对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会造成一定
的影响。
3、由于实验教师的学科差异及知识储备差异,同时受制于高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内容的影响,课题中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明显不足,使得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缺乏深刻性,在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应用缺乏灵活性。
下一阶段的调整及研究方向
1.进一步增强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并通过学习加强总结和提取,提取出对高中德育教育更有效的内容用以实践。可确定具体班级,并充分利用课题组教师的学科优势来强化小范围实践,增强效果对比。
2.进一步拓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不同学科的融合,通过学科教学带动德育的实施。
3.继续制定多元化的德育实践活动,争取交错开展长效系列活动与多元主体活动,通过活动推进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且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