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摘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对普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校园环境的营造,使他们有积极健康心理和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00-01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培养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防止出现心理问题,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二是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保持身心健康,这是占辅助地位的形式。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在接受各式各样的专业教育和其他相关教育。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或引导,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对普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他们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积极人格的培养

1.正确的自我认知

正确认识自我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进而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结构和特征,从而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将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缺点和优点?”等等。其次,在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通自省、社会比较和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参照标准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青春期自我概念水平越低,心理症状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程度就越低。所以,当他们自我概念正确,心理期望值合理,心理症状就会消失,心理健康程度就会正常。

2.良好的情绪教育

情绪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乐观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通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情绪不仅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大学时期的大多数青年人心理尚不成熟,他们情感丰富多变,情绪不稳定,情绪的变化会左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积极情绪教育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校园环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同时,通过积极的集体活动和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

学会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有利于保持长期平稳情绪。

3.积极心态的培养

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具有积极心理状态的大学生待人接物情绪饱满,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主观需要,目标明确,成就动机较高,生活充实。

对于大学生来说,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未来前途的期待有重大影响。通过长期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把消极学生的心态一点点地提高,同时利用一个良好的空间氛围影响和感染他们,使他们融入到一个积极健康的大集体当中来。如果他具备乐观的态度,当他成功时不会骄傲,会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并积累;当他失败时不会气馁,会重拾信心再次迎接挑战。

4.耐挫能力的培养

“人生逆境,十有八九”。当部分学生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脱节时,他们会感受到挫折。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引起消极行为,如敏感、退缩、攻击等,如不及时疏导,他们的人格甚至会偏向发展。我们要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的积极行为方式。

(二)积极校园环境的创建

1.积极的校园制度

积极的社会制度是构建积极人格的基础力量,学校制度和校园文

化直接影响积极心理教育的能效。良好的校园制度体系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人性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总体校风的形成对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大环境,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一种约束力和凝聚力,并使大学生对校园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校园制度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积极教育理念

在校园环境中还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教学实践、科研活动、业余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和耐挫力等。因此积极教育心理学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提倡积极教育理念,从而给积极心理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养料。

3.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都是社会中人,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所以现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这对于青年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积极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他们有一

个良好的积极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助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等。

积极人格的健全和优化,不仅需要自身因素,同时外在因素一样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外在因素影响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又反作用于外在环境。因此,无论是积极人格的培养,还是积极校园环境的创造都非常重要,并且缺一不可。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做到每位学生都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拥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反作用于他们的心理,从而产生良性循环,为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

作者简介:

祁方(1983.3),女,汉族,河南周口人,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硕士,讲师,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教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