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卷)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考试时量 90 分钟开卷 闭卷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文学革命论 6、音乐美2、 在酒楼上 7、小说月报3、 尝试集 8、现代的情绪4、 超人 9、倾城之恋5、 子夜 10、中国诗歌会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双簧信”——为了加强文学革命的反响,1918年3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标题下发表了两封信,一封为王敬轩的《致“新青年”编者书》,一封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

王敬轩本无其人,此信乃钱玄同综合当时旧派文人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种种谬论写成的。

刘半农在复信中对这些谬论作了痛快淋漓的驳斥,由于这两封信均系新文化与新文学阵营的同人有意地自导、自演,故被称为“双簧信”。

2、湖畔诗人——1922年由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组成湖畔诗社。

他们“专心致志做情诗”,先后出版了《湖畔》、《春的歌》两部合集。

他们是五四大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作品大多行数不多,专咏爱情或写刹那间的感受。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

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它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进入新的建设时期。

左联成立后,在艰苦的环境中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了大量国外进步作家作品,在文坛上形成了左翼文艺运动的高潮。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不足,如在组织上有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在行动上则存在冒险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机械论、教条主义倾向,在创作上则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等。

1936年春,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左联”自动宣告解散。

4、“京派”——“京派”通常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及答案1

1“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共20分)1、“女性写作”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 美杜莎的笑声 》中提出来的。

2、在赵树理的小说《“锻炼锻炼”》中,“锻炼锻炼”是争先社社主任 王聚海 的一句口头禅。

3、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 空中小姐》,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

4、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他曾以“艾珊”的笔名创作一部以杨讯和萧凌为主人公的“手抄本”小说《 、波动 》。

5、1981的甘肃的《 飞天 》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随后全国许多刊物纷纷效仿,为“新生代”的重新集结和展示提供了机遇。

6、山岗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报仇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删去了原电影剧本中 洪常青 和琼花的爱情事故。

8、 马原 在创作的顶峰期,写了许多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如《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9、 汪曾祺 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并有小说集《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主要从事戏曲工作,写过京剧剧本。

10、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文学读物”中,除了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外,还有 余秋雨 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

11、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提出:“民俗描写往往是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有的显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参考价值。

”12、20世纪50年代以来,描写上海城市生活的作品主要有 周而复 的《上海的早晨》等。

13、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 虚伪的作品 》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14“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 白洋淀诗派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和答案

-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教师负责监视。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A]"孔乙己" [B] "狂人日记"[C]"在酒楼上" [D]"阿Q正传"2、"大荒集"是作家〔〕的散文集。

[A]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典范〞。

[A]觉新[B]觉慧[C] 觉民[D] 天保4、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的。

[A]沉着幽默[B] 一本正经[C] 尖酸刻薄[D] 峻急激愤5、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破产的农民[B] 乞丐[C] 告密者[D] 土匪6、巴金的"家"是其〔〕中的第一部。

[A]"春秋三部曲" [B] "雷电三部曲"[C]"风雪三部曲" [D]"激流三部曲"7、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圣人〞[B] “万有〞[C] “上苍〞[D] “天地〞8、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红烛" [B] "死水" [C] "女神" [D] "野草"9、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2020年新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A)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2、艾青诗歌有着独特的意象,其一是(B)。

[A] 大海[B] 土地[C] 月亮[D] 星星3、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当中以(A)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被金钱异化,自食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A] 曹七巧[B] 白流苏[C] 姜长安[D] 薇龙4、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诗坛,(C)诗歌的玄学色彩很浓。

[A] 徐志摩[B] 戴望舒[C] 冯至[D] 废名5、在凌淑华的短篇小说《酒后》当中,妻子在家庭中处于(B)。

[A] 和丈夫不和的境况[B] 主导地位[C] 和丈夫平等的地位[D] 依附地位6、关于《围城》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小说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B] 小说充满讽刺,而少了些悲悯和关怀[C] 小说使人在冷静的悲剧中体味悲凉的意味[D] 小说并没有反应爱情婚姻问题,而是反映了社会问题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D)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8、杨朔的散文《雪浪花》叙述了一个名叫( A)的人解放前受帝国主义欺负的经历。

[A] 老泰山[B] 老疙瘩[C] 老石头[D] 老猴子9、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重要的女英雄(B)是一名医护人员。

[A] 林红[B] 白茹[C] 小常宝[D] 鞠县长10、(B)曾经谈到他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悖论、老庄和禅三者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 孟京辉[B] 过士行[C] 高行健[D] 魏名伦11、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安忆发表了长篇小说(B),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传人。

[A] 《乌托邦诗篇》[B] 《长恨歌》[C] 《伤心太平洋》[D] 《纪实与虚构》12、《过把瘾就死》的作者是(A)。

[A] 王朔[B] 余华[C] 王蒙[D] 刘震云13、( D)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最先为社会有限度承认的“朦胧”诗人,其诗集在1982年就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1979-198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

当代文学期末测评题目和答案一、填空1、1949年7月2日到19日,召开“第一次文代会” 。

2、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简称“第一次文代会”,(成立了中国文联,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后来被当作“当代文学”的起点。

3、政治抒情诗: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何其芳4、生活抒情诗:闻捷《天山牧歌》、李瑛《戈壁日出》、公刘《西盟的早晨》、5、“山药蛋派”:赵树理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新时期?“新时期”这一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领域,很多人用“新时期文学”来概括文革后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的总体风格和作家姿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历史的清算和对历史记忆的书写,成为无可回避的主题;2、文学界普遍表现了一种探索、求新的强烈意识。

3、文学发展的“潮流化”倾向。

2、什么是伤痕文学?70 年代末期,一批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的作品,被一些人称为“伤痕文学”。

一般认为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

3、什么是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

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意识流小说最成功的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4、什么是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在文革期间就已经存在,到80 年代才形成一种文学潮流。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的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

在80 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叙事体裁的文学现象的概念。

但批评界对它的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较普遍的说法是:1、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有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比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G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G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G卷)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一)考试时量120 分钟开卷闭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总分 100 分一、填空题(每一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错别字,漏字均不给分)。

1.《文学改良刍议》2.《人的文学》3.北京文学研究会4.浪漫主义5.新格律诗“新月诗派”6.施蛰存7. 左翼文学思潮 8.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 9.主观战斗精神二、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与不选均不给分。

)三、简答题(30分)(一)1.陈白露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

(4分)2.陈白露良知犹存,虽强颜为欢,但对潘月亭等为富不仁的剥削阶级充满嘲讽、戏谑和仇恨。

(4分)能够有具体的分析,加2分,否则扣2分。

(二)1.把家庭置于社会之中,通过家庭这个窗口来反映社会。

2.在中西文化剧烈撞击中,巴金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3.巴金通过爱情和婚姻生活,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探索家庭和社会问题。

能够结合作品,如《激流三部曲》、《寒夜》等具体论述,加2分,否则扣2分。

(三)1.张爱玲小说的基本主题,是对病态人生人性的描写批判和追根溯源。

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在描写畸形人生人性而追溯其根源时,她揭示出了封建文化的苟且守旧对人心的限制约束和资本主义文化的金钱欲望、享乐原则对人心的腐蚀与扭曲,并由此获得了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价值与意义。

(4分)2.在艺术上,张爱玲成功地融会贯通了传统小说情调、传统小说笔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现代艺术技巧,以一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建构起堪称一流的现代小说表现形式。

(4分)能够结合作品分析,加2分,否则,酌情扣分。

四、论述题(20分):(一)这是戴望舒前期的一篇诗歌,抒发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苦伤感的情绪。

(4分)这是一首变形诗,远山啼哭得发紫,落叶欢迎清风,诗人的主体移情使一切外在景物观照都浸渍上了主观化痕迹。

浙江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全套考研资料

浙江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全套考研资料

3、《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复习笔记 90 页
三、硕竹文学复习精编系列三:浙江师范大学精品考研资料之《导师复习题库》(纸质版)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题库 232 页
(注:一共包含名词解释 315 道,简答题和论述题 347 道,题库按照考试题型整理,在历年真题中,基本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些题目可以全部命中。这份题库是所有同学都梦寐以求的考试题库,对于同学们最后
2006-2020 年
2、参考答案:
1、931 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答案 2006-2020 年
2、631 文艺理论真题答案
2006-2020 年
二、硕竹文学复习精编系列二:浙江师范大学精品考研资料之《内部复习笔记》(纸质版)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考研复习笔记 80 页
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玉考研复习笔记 80 页
冲刺背诵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背完一个打个勾,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一点,走上考场一点不胆怯。)
2、文学理论教程题库 180 页
(注:一共包含名词解释 243 道,简答题和论述题 303 道,题库按照考试题型整理,在历年真题中,基本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些题目可以全部命中。这份题库是所有同学都梦寐以求的考试题库,对于同学们最后 冲刺背诵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背完一个打个勾,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一点,走上考场一点不胆怯。) 四、硕竹文学复习精编系列四:浙江师范大学精品考研资料之《政治英语海量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 箱)
(说明:知名辅导机构的政治英语数学基础班强化班视频和讲义,公共课的最经典的一套资材)
【适用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套
【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全日制 15 人
【参考书目】
③631 文艺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A)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2、艾青诗歌有着独特的意象,其一是(B)。

[A] 大海[B] 土地[C] 月亮[D] 星星3、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当中以(A)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被金钱异化,自食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A] 曹七巧[B] 白流苏[C] 姜长安[D] 薇龙4、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诗坛,(C)诗歌的玄学色彩很浓。

[A] 徐志摩[B] 戴望舒[C] 冯至[D] 废名5、在凌淑华的短篇小说《酒后》当中,妻子在家庭中处于(B)。

[A] 和丈夫不和的境况[B] 主导地位[C] 和丈夫平等的地位[D] 依附地位6、关于《围城》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小说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B] 小说充满讽刺,而少了些悲悯和关怀[C] 小说使人在冷静的悲剧中体味悲凉的意味[D] 小说并没有反应爱情婚姻问题,而是反映了社会问题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D)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8、杨朔的散文《雪浪花》叙述了一个名叫( A)的人解放前受帝国主义欺负的经历。

[A] 老泰山[B] 老疙瘩[C] 老石头[D] 老猴子9、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重要的女英雄(B)是一名医护人员。

[A] 林红[B] 白茹[C] 小常宝[D] 鞠县长10、(B)曾经谈到他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悖论、老庄和禅三者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 孟京辉[B] 过士行[C] 高行健[D] 魏名伦11、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安忆发表了长篇小说(B),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传人。

[A] 《乌托邦诗篇》[B] 《长恨歌》[C] 《伤心太平洋》[D] 《纪实与虚构》12、《过把瘾就死》的作者是(A)。

[A] 王朔[B] 余华[C] 王蒙[D] 刘震云13、( D)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最先为社会有限度承认的“朦胧”诗人,其诗集在1982年就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1979-198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A. 茅盾B. 孙犁C. 巴金D. 老舍答案:B2. 《围城》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A. 钱钟书B. 张爱玲C. 沈从文D. 茅盾答案:A3. 以下哪部作品是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之一?A. 《家》B. 《春》C. 《秋》D. 《憩园》答案:A4.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派小说之父”?A. 钱钟书B. 王蒙C. 莫言D. 余华答案:B5. 《边城》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A. 沈从文B. 茅盾C. 巴金D. 老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莫言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7.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曹雪芹8. “史铁生、余华、苏童”这三位作家共同代表了我国________文学。

答案:先锋文学9. 《受戒》是________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压轴之作”。

答案:贾平凹10.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________的代表作,被誉为“新时期的伤痕文学”。

答案:刘心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20世纪80年代伤痕文学的特点。

答案:20世纪80年代的伤痕文学,主要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其特点如下:(1)关注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

伤痕文学作家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揭示社会变革中的矛盾和问题。

(2)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心灵创伤。

伤痕文学作家通过个人遭遇和心灵历程的描绘,表达了一代人的情感体验。

(3)反思历史,呼唤人性。

伤痕文学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呼唤人性的回归,寻求社会进步。

12. 简述“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及意义。

答案:代表作品:《边城》(沈从文)、《透明的红萝卜》(莫言)、《棋王》(阿城)等。

意义:寻根文学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关注民族命运,寻求民族精神的回归。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心武B. 张抗抗C. 王安忆D. 莫言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A. 《平凡的世界》B. 《白鹿原》C. 《古都》D. 《活动变人形》答案:D3. 下列哪位作家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A. 阿来B. 贾平凹C. 陈忠实D. 韩少功答案:D4. 下列哪部作品是“90年代文学”的代表作?A. 《活着》B. 《红高粱》C. 《我是猫》D. 《在细雨中呼喊》答案:A5. 下列哪位作家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A. 王安忆B. 陈染C. 铁凝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伤痕文学的产生,是在我国______之后。

答案:文化大革命7. 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活动变人形》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蒙8.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爸爸爸》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韩少功9. 90年代文学的代表作《活着》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余华10. 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私人生活》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陈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伤痕文学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

答案:产生背景:伤痕文学产生于文化大革命之后,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现象和个体遭遇的反思。

特点:①真实反映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②关注个体命运,强调人性;③艺术手法上,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细节描绘。

12. 简述反思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答案:主要成就:反思文学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极左路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影响:①推动社会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②促进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发展;③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支持。

13. 简述寻根文学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

答案:艺术特色:①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②注重对民族心理的挖掘;③创作手法上,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模拟试卷

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模拟试卷

浙江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模拟试卷参考试卷一浙江师范大学《新时期文学》试卷(学年学期)考试类别:专业必修课使用学生: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函授本科一年级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04年4月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新时期文学的文化资源主要来自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2、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指⑵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思潮等。

3、“四人帮”被打倒的两年内,文艺界展开了“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1979年,邓小平在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了⑶___________文艺的方针,从此,中国文艺从“工具论”的束缚中被解放了出来。

4、王蒙的政治小说大多是以⑷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构成。

5、高晓声以“探求者”眼光,塑造了众多⑸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6、1979年,蒋子龙率先发表了⑹____________,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7、被学界称为“怪世奇谈”的文化小说是⑺___________________。

8、韩少功的小说表现了他强烈的“寻根”意识,对国民劣根性中的⑻________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9、《白鹿原》的史诗品格表现为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芙蓉镇》以⑽__________命运为主要线索,有机地把各色人物的命运交织起来。

11、苏童的成名作是⑾__________。

12、粉碎“四人帮”后,话剧舞台上首先出现的是金振家、王景愚写的五场喜剧⑿______。

13、被称为“探索性话剧”的《绝对信号》是一出⒀____________。

14、新时期探索戏曲的代表作家作品是⒁_________。

15、《蒲桥集》的作者是⒂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试卷一浙江师范大学《新时期文学》试卷(学年学期)考试类别:专业必修课使用学生: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函授本科一年级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时间:2004年4月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新时期文学的文化资源主要来自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方面。

2、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指⑵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思潮等。

3、“四人帮”被打倒的两年内,文艺界展开了“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1979年,邓小平在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了⑶___________文艺的方针,从此,中国文艺从“工具论”的束缚中被解放了出来。

4、王蒙的政治小说大多是以⑷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构成。

5、高晓声以“探求者”眼光,塑造了众多⑸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6、1979年,蒋子龙率先发表了⑹____________,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7、被学界称为“怪世奇谈”的文化小说是⑺___________________。

8、韩少功的小说表现了他强烈的“寻根”意识,对国民劣根性中的⑻________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9、《白鹿原》的史诗品格表现为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芙蓉镇》以⑽__________命运为主要线索,有机地把各色人物的命运交织起来。

11、苏童的成名作是⑾__________。

12、粉碎“四人帮”后,话剧舞台上首先出现的是金振家、王景愚写的五场喜剧⑿______。

13、被称为“探索性话剧”的《绝对信号》是一出⒀____________。

14、新时期探索戏曲的代表作家作品是⒁_________。

15、《蒲桥集》的作者是⒂___________。

16、张中行的散文表现了20世纪中国学人的⒃________________。

17、《歌德巴赫猜想》是讴歌数学家⒄__________的重要报告文学作品。

18、“朦胧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⒅_____________19、梁小斌的代表作是⒆__________________。

20、韩东、李亚伟是⒇______________的代表。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提供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1、《班主任》的作者是()A、蒋子龙B、刘心武C、王蒙D、陆文夫2、朱自冶是()中的人物A、《神鞭》B、《美食家》C、《井》D、《河边的错误》3、“马列主义老太太”是()中的人物A、《有这样一个小院》B、《弦上的梦》C、《愿你听到这支歌》D、《人到中年》4、()是柯云路的作品A、《三千万》B、《改革者》C、《沉重的翅膀》D、《活动变人形》5、莫言的小说充满暴力、死亡和性的描写,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A、《红高粱》B、《售棉大道》C、《枯河》D、《大风》6、《那五》的作者是()A、叶之蓁B、吴若增C、郑万隆D、邓友梅7、王琦瑶是()作品中的人物A、《嘴唇里的阳光》B、《长恨歌》C、《茶人三部曲》D、《尘埃落定》8、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有“法国新小说派”风味的小说是()A、《无主题变奏》B、《湮没》C、《拉萨河女神》D、《透明的红萝卜》9、、《剪辑错了的故事》的作者是()A、张洁B、张弦C、张抗抗D、茹志鹃10、被称为“小巷文学”的作家是()A、王蒙B、张贤亮C、陆文夫D、高晓声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伤痕文学”2、“新潮小说”3、“探索戏曲”4、“归来之歌”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红高粱》的艺术特色。

2、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

五、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陈奂生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2、以《受戒》为例,试述汪曾祺小说的特点。

浙江师范大学《新时期文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⑴古代文化资源;现代传统文化资源;世界文化资源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⑷寓言化⑸中国农民的灵魂⑹《乔厂长上任记》⑺冯冀才《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⑻集体无意识⑼民族灵魂的秘史⑽芙蓉姐⑾《妻妾成群》⑿《枫叶红了的时候》⒀“小剧场”话剧⒁魏明伦《潘金莲》⒂汪曾琪⒃文化人格和“文化乡愁⒄陈景润⒅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⒆《红旗谱》⒇新生代写实小说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提供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1.B2.B ⒊D 4.A 5.A 6.D 7.B 8.C 9.D 10.C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伤痕文学是从艺术上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也是作家们要求拨乱反正的理性呼唤。

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等小说为先导的严格区别于当时“帮味”十足的文学现象。

它主要反映了“文革”和“前十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描画极“左”路线所造成的社会、家庭、个人心灵的伤痕。

其它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肖平的《墓场与鲜花》、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宗璞的《弦上的梦》、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等等都是有较大影响的作品。

2、“新潮小说”崛起于80年代中期,是一种以激进的思想与激进的叙事方式为文本实践的文学现象,亦称“先锋文学”、“实验文学”。

主要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为代表。

3、探索戏曲与常规戏曲相比,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形态,表现在三方面:⑴在传统的剧本结构、音乐唱腔以及节奏变化中,注入现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⑵引进话剧、舞蹈等姊妹艺术或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如变形、荒诞、梦幻的同时,不放弃本剧种特色和戏曲美学原则;同时,追求抽象的哲理思辨给观众以人生的启迪;⑶不满足传统戏曲对人物进行善恶是非的道德评判,重在开掘人物复杂、丰富、生动、多姿的内心世界。

4、“归来之歌”作为一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从50年代起因政治原因和艺术原因而沉默多年的诗人“复出”后的歌唱。

主要诗人有艾青、白桦、公刘、阮章竞、邵燕祥、流沙河、梁南、林希、赵恺、昌耀以及“九叶”、“七月”诗人。

“归来”诗人重视诗的社会作用,在诗与时代的关系上,特别重视时代精神和关注社会矛盾,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理性思辨精神。

在艺术表现上,“归来诗人”以直白式的表述为主,但也出现了“多元”现象,在情感和艺术表达上且具艺术个性。

代表性的诗有:艾青的《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绿原的《给你》、梁南的《我不怨恨》、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红高粱》的艺术特色:作者主要运用了悲剧反讽的手法,掺杂了黑色幽默和调侃笔法。

给人以悲剧反讽的复合美感。

作品写的是悲剧,但不同于传统悲剧的美学原则,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和“崇高”的美感,从而达到教化作用。

而是采用“反讽”技巧,给人以新鲜的美学感受。

写到最惨烈之处,笔锋一转,以轻松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把读者从本来的悲剧审美轨迹中拉出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世界。

2、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

①艺术上,舒婷往往在朦胧中以通感、比喻的手法构成象征;②常常借助转折、假设、让步的句式和语序构筑情绪。

五、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陈奂生形象的文学史意义高晓声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以“探求者”眼光,塑造“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有着中国农民善良、朴实、忠厚的传统美德,也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

在陈焕生形象最早出现于《“漏斗”户主》,这里的陈奂生,是一个像李顺大一样以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存即吃饱肚子作为自己最高愿望的底层农民,而其勤劳一生,却仍食不裹腹,只是在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后,他才摆脱了几十年的贫困与饥饿。

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在《陈奂生上城》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展示:《陈奂生上城》通过凡人小事,写出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复杂微妙的心灵历程。

陈奂生本是出了名的“漏斗户主”,如今靠了党的政策,终于从贫困中摆脱了出来,“囤里有米,橱里有衣”,“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身上有了肉,脸上有了笑”,“无忧无虑”,“满意透了”。

自由市场开发以后,他还能上城去卖油绳。

小说叙写了陈奂生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和愉悦,深刻地反映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民物质生活的变化。

小说在反映农民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精神面貌的变化,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应该有怎样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在生活改善之后,陈奂生的精神面貌不一般了,他有了新的需求,“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

”但作为一个底层农民,自然不会有更高的要求。

他只希望自己“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

”其后与县委书记的巧遇却给了他这一资本。

因此,他“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要比以前有劲多了。

”…显然,陈奂生分明有着阿Q式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胜利法。

陈奂生的历史要求与精神现状是矛盾的,高晓声以冷峻的笔法,深入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提出了变革时期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封建残余思想造成了陈奂生的性格缺陷,这种缺陷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他们的“奴性”意识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在他们应该做主人的时代,他们一方面没有做成主人,另一方面也没有当家作主的意识和才能。

陈奂生承蒙吴书记的善待而感恩不尽,更给了他足以骄人的资本,而且返乡之后,他的身份也确有所提高。

不但村民们对其钦佩有加,连大队干部甚至公社农机厂的采购员也对其友好多了… 作者有力地讽刺和揭示了陈奂生及广大农民思想深处的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的心理,活画了他们的灵魂。

2、以《受戒》为例,试述汪曾祺小说的特点《受戒》分析: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小和尚与村姑的恋爱故事。

表现了作家对于充满纯情的自然之爱的眷恋之情。

小说是从两方面描写的:首先,小说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村姑小英子的恋爱过程。

他们的恋爱本身就是一种返朴归真的象征。

作品把小和尚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来写,按照自然天性任其发展。

表明了对健康人性的礼赞;其次,小说叙写了“野和尚”打破人与宗教隔膜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写明海和尚每天开山门、烧香、磕头、念经等超凡脱俗的苦行僧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叙写了“野和尚”们的杀猪、吃肉、打牌、搓麻将,甚至逾越“门禁”的偷情世俗生活。

同样表明了作者对自然、健康人性的赞美。

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点:⑴他的小说不是以情节、故事取胜,而是营造一个富有韵味的小说情境,来寄托他的人生理想和向往;⑵采用散文化和诗化的叙事方式;⑶寓深奥哲理于凡人小事的描述之中,再辅以风俗画描绘,给人以清新、淡泊的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