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沉默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
表现得比较安静,他们不太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也不太愿意回答老
师的提问。

调查中,我们采访了100名高中英语学生,其中有60名
学生表示在英语课堂上出现过沉默现象。

分析原因:
1.缺乏自信心: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
没有信心,所以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担心犯错误,感到尴尬和不安。

2.害怕被批评:一些学生害怕在课堂上发言会被老师或同学批评,因此选择沉默。

他们认为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高强度的竞争场所,容不得自己犯错。

3.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英
语课堂上学不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于是就缺乏动力,在课堂上表现
得比较沉默。

解决方法:
1.提高自信心: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来鼓励学生,例如给学
生发一些小奖励、表扬鼓励学生等等。

2.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放松的、开
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觉得发言没有太大的压力和威胁。

3.提高课堂趣味性:老师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
如游戏、音乐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
极性。

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调查论文

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调查论文

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调查分析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话轮沉默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对老师的互动性问题经常沉默不语,导致英语课堂的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的话轮中断。

本文的研究选取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在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出现话轮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减少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建议,为以后教师更好的进行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专业英语阅读课堂学生话轮沉默一、引言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师生之间顺利的话轮转换尤为重要,通过对英语阅读课堂的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大多数学生保持沉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回应,产生了话轮沉默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文以专业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话轮的相关理论探究产生学生话轮沉默现象的原因。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话轮及话轮沉默现象话轮作为会话交际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acks等提出的,话轮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的话语,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等放弃话轮信号为标记(李悦娥,2002)。

英语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会话交际场所,教师与学生的话语互动则是促进课堂教学的关键。

三、研究设计1. 研究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市市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专业英语的阅读课是二年级的主要专业课程,为了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教师一般都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但据统计70%的学生有话轮沉默现象,影响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2)研究方法。

为了采集到真实自然的课堂数据,客观公正地考察学生以及老师的课堂互动情况,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采集数据。

(3)研究步骤:①学生调查问卷。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09级英语专业二年级的三个班共72人做问卷调查,将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做出学生阅读课堂话轮沉默的原因,人数和比例表。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引言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或不敢参与英语学习讨论、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现象。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沉默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阻碍了教师有效教学的进行。

本文将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1. 自我意识不强许多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他们担心犯错会被同学或老师嘲笑,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2. 词汇和语法不熟练由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较短,他们对英语词汇和语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发言,担心犯错。

3. 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考试成绩,让学生产生过多的压力,导致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4. 缺乏语言环境在国内很多地方,英语学习环境较为欠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践,并且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

5. 文化差异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陌生感觉不舒服,从而不愿意表达。

三、应对策略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鼓励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地方。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学生分享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2. 鼓励学生表达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表达,无论答对与否,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欣赏。

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注重实践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积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表达,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

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及对策

他们的注意力保持较好 , 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具有运 I 这些语言知识及用法主要通过视觉被存储在记忆系
用和表达的愿望 , 而且能够选择和使用行之有效 的英 l 统里 , 听觉长 期不被刺激 , 系统里 音义结合 的语 听觉
语语言学习策略, 努力而坚持不懈地练习与运用英语 表达, 并能获得成功。而具有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学生 往往选择沉默地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 被动消极地应 付老师的提问和任务请求。
响到语言摄入的质和量 。 语言输入受 到情感过滤 的作 用, 一部分像过滤 器一样被过滤 , 无法全部进入 学习 者 的语言习得机制 , 学习者所 习得 的语言就不 同程度 受到削减。课堂上 , 学习动机 明确 、 焦虑水平适 中、 自 信 的学生大多 比较活跃 ,获得语言实践 的机会较多 ;
造 民主 、 平等 、 和谐 、 轻松的课堂氛 围 , 培养学生 学习 p c s g o sn lr e i
udln ney g lt i ri i n g s n e
Vr d g i n f ai . e
: o rh ninHu n Bri 2 9 2 2 的积极态度和信 心。 教师要 了解学生 的语言知识和能 c mpe e so . ma an 4: 3 ~ 5 .
识、 培养交 际能力 。 它是以具体 的任务为学习动机 , 以 完成任务 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 以展现任务成果 的方式 体现教学成效的教学活动 。 开展任务型教学 的关键是 学 习任务 的设计 , 教师应把英语学习与学生 的专业学 科 知识学 习结合起来 , 使学生在运用 目标语 的过程 中 学习学科知识 ,把 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未知知识 , 解决未来生 活和 岗位工作 中的可能遇到 的具体问题 ,
见解和理解程度是非常 困难的 , 多学生 即使知道 问 t 许 觉不 自觉地对 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效进行预测 与定 位 ,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沉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 目编 号 :2 0 一I 3 0 阶 段 性 成 果 之 一 项 ¥ 0 8பைடு நூலகம்一6 0 4)
作 者 简 介 : 春 华 ( 9 6 , , 庆 万 州 人 , 庆 三 峡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副 教 授 , 士 , 究 方 向 : 语 教 学 理 论 及 乔 1 7 -) 女 重 重 硕 研 英
堂 沉 默 习 惯 : 17 的 学 生 因 为 师 生 关 系 不 熟 悉 而 在 3 .% 课 堂 上 保 持 沉 默 : 0 的 学 生 认 为 教 师 对 自 己 期 望 不 2%
默 现 象 。 参 与 调 查 的 对 象 是 重 庆 市 几 所 地 方 高 校 的
收 稿 日期 :0 1 6 2 1 — -8
基 金 项 目 : 文 系 20 本 0 8年 教 育 部 ” 晖 计 划 ” 资 助 项 目” 方 高 校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学 生 沉 默 分 析 与 对 策 研 究 ” 春 地
“ 教 师 为 中 心 ” 实 行 “ 学 生 为 主 体 、 教 师 为 主 以 . 以 以
业 教 学 中 的 学 生 课 堂 沉 默 现 象 . 发 学 生 参 与 课 堂 互 激 动 . 进 学 生 开 展 深 入 有 效 的学 习 . 高 学 生 的 英 语 促 提
语 言 能 力 2 地 方 高 校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学 生 沉 默 现 状 分 析 、
2 1现 状 调 查 .
导 ” 教学模 式 . 是调查 发现 . 的 但 当前 很 多 地 方 高 校 的
英 语 专 业 课 堂 教 学 仍 然 是 “ 教 师 为 中 心 ” 很 多 地 方 以 . 高 校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在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互 动 中 表 现 较 为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research on the phenomenon of sil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s in minority areas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in which this issue arises.1.2 研究目的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behind students'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 is essential for creating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By identifying the root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educators can develop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up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English lessons.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phenomenon of sil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s in minority areas lies in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engagement among students. By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behind students' silence during class, educators can develop strategies to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e learningoutcomes. Furthermore, addressing this issue can help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cultural or linguistic background.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goal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and ensuring that every student has the opportunity to thrive and succeed in their academic pursuits. Through examining the dynamics of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 educators can identify ways to foster a more inter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mpowers students to actively engage with the material and each other. 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relevant to educators in minority areas but also ha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diverse educational settings.2. 正文2.1 沉默现象的表现沉默现象是指学生在课堂讨论或互动环节中表现为缄默或回避发言的现象。

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生态因子视角-轻院论文研讨会稿

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生态因子视角-轻院论文研讨会稿

1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生态因子视角分析钟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该现象的生态因子加以浅析。

文章认为高职院校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较为普遍。

其生态因子可分为内环境因子和外环境因子。

内环境因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子,有着直接影响且不能为其它因子所替代。

英语课堂沉默中的内环境因子包括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兴趣和动机等。

同时,教师、课堂班级规模等外环境因子也不容忽视。

所有生态因子又相互作用和影响。

关键字:英语课堂沉默;生态因子;内环境因子1.引言课堂沉默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从广义层面上讲,它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1](骆晓玲,张艳琼,2009)。

本文中的英语课堂沉默研究的是狭义上的概念,指学生不参与课堂活动,不发言的情况。

许多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是沉默和被动的[2](李巍,2002)。

很多具有多年高职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也时常抱怨,在英语课堂上有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地展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于沉闷。

事实上,高职英语课堂沉默已经成为损害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和降低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这种沉默现象成为一个困扰许多英语教师的难题。

这种沉默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学生不会、不敢开口说英语。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用人单位需要能够实际应用英语而又懂某一专业的工学结合的人才,沉默英语课堂出来的学生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研究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并寻求应对策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能够在岗位中实际应用英语的人才,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拟探讨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现状,浅析造成该现象的生态因子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现状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的形式,并结合一些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研究结果,对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研究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研究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研究摘要:课堂沉默现象贯穿于英语课堂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高中阶段影响尤为明显。

当前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学生们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每当老师提问时,多数学生都会低头默不出声,并且避免与教师目光接触;开始课堂讨论时,学生也消极参与,未能加入其中。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一直困扰着一线英语教师,课堂是英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学生不回答老师提问或不配合他人课堂讨论,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交流、缺乏互动则被称为课堂沉默。

我国学者根据课堂沉默的功能,将其划分成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而本研究重点是消极的课堂沉默现象。

在这种消极的课堂氛围下,不仅影响学生英语习得效果,还影响教师授课心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打破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既要找出其根本原因对症下药,还需师生努力,共同克服。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关于课堂沉默的研究为根本,以输出理论、互动假说和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分析英语课堂沉默现状及产生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重塑积极活跃的高中英语课堂气氛。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为了深入地研究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实验对象选取延安中学高中一年级4个平行班的200名学生和5位英语教师。

问卷调查法用于调查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课堂观察法旨在研究当前真实的高中阶段英语课堂现状和师生在课堂中真实反应;访谈法用于探究课堂沉默现象对高中生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以及为老师处理对策提出建议。

研究结论得出:当前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在高中阶段明显。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产生受到外界、教师、学生等方面影响,外界因素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学生所在班级的课堂环境的影响;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和课堂人际关系的处理;学生因素包括个人性格、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本研究根据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产生原因的各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出现时,教师通常从环境、教师、学生这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师生共同努力,从而打破英I语课堂沉默,重塑积极活跃课堂氛围。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沉默现象研究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沉默现象研究

收稿日期:2019 ̄03 ̄15基金项目:运城学院教改项目(JGZX16)作者简介:蔡亚萍(1985 ̄)ꎬ女ꎬ山西万荣人ꎬ运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外语教学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沉默现象研究蔡亚萍(运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ꎬ山西运城044000)㊀㊀摘㊀要:近年来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ꎬ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ꎮ但在该模式下的一些教学环节中ꎬ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仍较为严重ꎮ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的焦虑情绪㊁缺乏自信心㊁学习英语的动机㊁面子问题)㊁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以及教师提问的策略(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ꎮ了解学生的沉默现状后ꎬ对以后的英语教学会有一定的启示ꎮ关键词:翻转课堂ꎻ课堂沉默ꎻ沉默原因中图分类号:G642.0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8 ̄8008(2020)03 ̄0073 ̄05㊀㊀一㊁引言近年来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ꎬ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ꎮ翻转课堂ꎬ即课前教师向学生发放教学视频㊁音频㊁PPT等学习资料ꎬ学生课前自主学习ꎻ课上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答疑解惑ꎬ给予个性化的指导ꎬ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ꎮ由此可以看出ꎬ该模式下ꎬ课堂活动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ꎮ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ꎬ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多ꎬ因此课堂环境也相对轻松ꎮ但笔者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及随堂观察发现ꎬ在小组讨论活动时ꎬ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ꎬ且在讨论过程中ꎬ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在笔记本上记下讨论的内容或自己的观点ꎬ但当讨论结束后ꎬ教师让学生自主发言时ꎬ学生的反应与之前热烈讨论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ꎮ由此可见ꎬ在课堂教学某些环节中ꎬ仍然存在着课堂沉默现象ꎮ学生不积极发言㊁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导致了课堂教学环节不紧凑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ꎬ笔者试图通过访谈㊁问卷调查及跟踪访谈等方法来了解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ꎬ并提出相应的对策ꎮ二㊁课堂沉默及研究现状对于 沉默 的划分ꎬ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ꎮ根据刘向前[1]的分类ꎬ 沉默 可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ꎮ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课堂中的消极沉默现象ꎬ指学生在教师提问或课堂讨论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无声状态ꎬ即课堂中一片寂静的现象ꎮ国外学者对学生在二语课堂环境下的沉默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ꎮ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二语课堂环境下的沉默现象ꎬTsui[2]1对香港中学的38名外籍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ꎮ通过数据分析Tsui得出ꎬ大部分教师注意到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保持沉默ꎻ超过七成的教师意识到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做出口头回应是课堂上主要问题之一ꎮTurner&Hiraga[3]调查了日本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ꎮ他们认为ꎬ日本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被动行为与他们的文化有关ꎮLiu&Littlewood[4]通过研究发现ꎬ香港大学的学生们对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强烈的欲望ꎬ且对英语学习持积极的态度ꎮ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ꎬ学生在二语课堂上仍旧会保持沉默ꎮJaworski&Sachdev[5]尝试从权利和权力视角来阐释学生课堂沉默现象ꎮ在他们看来ꎬ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权力关系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ꎬ教师往往被视为权威ꎮ因此ꎬ教师讲课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ꎬ而学生往往保持沉默ꎮPetress[6]从伦理维度和对话视角解释了学生沉默现象ꎮ在他看来ꎬ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ꎬ那些拒绝参与的人是不道德73的ꎮ在其文章中ꎬ他总结了学生课堂沉默的一些原因并提出了改进这种现状的一些措施ꎮHarumi[7]通过问卷调查发现ꎬ语言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学习者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ꎻ要想解决课堂沉默现象ꎬ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语言㊁时间㊁心理和话轮转换上的支持ꎮ国内学者对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晚ꎮ刘骏和钟坚[8]认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是一种普遍现象ꎮ通过调查3名留美中国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案例分析后发现ꎬ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ꎮ在传统的中国课堂中ꎬ沉默被认为是尊重教师的一种表现ꎮ而在美国课堂中ꎬ沉默则被认为是缺乏交际能力的表现ꎮ谢元花[9]把大学生的沉默归因于以下5个因素:学生的性格㊁谦虚的态度㊁缺乏自信㊁紧张的课堂环境和没有吸引力的问题ꎮ她指出ꎬ这5个因素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紧密相关ꎮ张慧琴和张琨[10]从学生的性格㊁学习风格㊁教育背景和参与模式等方面调查了大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ꎮ孟凡韶[11]从任务型教学模式出发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ꎬ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了重新解析ꎮ最近几年ꎬ研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ꎬ但研究背景大多是传统课堂模式ꎮ研究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沉默现象的文章并不多见ꎮ三㊁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翻转课堂模式下大一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状ꎬ探究导致其沉默的主要原因ꎬ基于此目的ꎬ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2个问题:1.大一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程度如何?2.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哪些?(二)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对象为山西一所地方院校的3个自然班的150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和公共事业管理ꎮ他们的年龄为17-20岁ꎬ学习英语年限超过10年ꎮ调查问卷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进行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ꎬ他们对英语教师㊁同班同学及英语课堂环境都已了解ꎮ问卷调查结束后ꎬ笔者随机选取了5名学生进行追踪访谈ꎮ(三)研究工具为使课堂沉默现象的调查数据准确可信ꎬ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ꎮ其中涉及采访㊁问卷调查和追踪访谈等方式ꎮ笔者先采访了5名资深教师和20名学生ꎬ依据结果制定调查问卷ꎮ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ꎬ第一部分包括14道小题ꎬ所有题目采取Likert五级量表ꎬ主要检测学生课堂沉默的程度ꎮ第二部分包括22道小题ꎬ主要调查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之后ꎬ再通过追踪访谈了解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想法ꎬ据此来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ꎮ(四)数据收集共发放问卷150份ꎬ回收有效问卷149份ꎬ有效率达99.33%ꎮ四㊁数据分析与结果调查结束后ꎬ采用SPSS17.0和Excel统计数据ꎮ首先ꎬ通过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数据来分析学生课堂沉默的程度ꎮ均值越大ꎬ表明学生沉默程度越严重ꎮ其次ꎬ通过平均值和频数等描述性统计数据来分析学生沉默的原因ꎮ表1㊀描述统计量Items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11491.005.003.02011.1476821491.005.002.47651.0106531491.005.003.4698.9833641491.005.003.3758.8965151491.005.002.91281.0713361491.005.001.7919.9882871491.005.003.40271.1145281491.005.002.7517.8922091491.005.003.02681.23544101491.005.003.76511.09291111491.005.002.54361.01664121491.005.002.94631.15539131491.005.002.57721.04093141491.005.003.3960.92136有效的N(列表状态)149㊀㊀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ꎬ一些小题的标准差>1ꎬ表明学生的答案并不一致ꎬ呈两极化分布ꎮ对于问题 你在英语课堂上会保持沉默吗? ꎬ53人的观点是经常会或总是会保持沉默ꎻ44人选择有时会保持沉默ꎻ仅有35%的学生(52人)在英语课堂上很少会保持沉默ꎮ面对问题 英语课上ꎬ你会主动跟同学们进行讨论吗? ꎬ仅有17人选择经常会主动与同学讨论ꎻ57人选择有时会ꎻ而75人的观点是很少会或从不会主动与同学进行讨论ꎮ在 你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吗? 该问题中ꎬ23人认为他们经常会与老师交流ꎻ60人认为有时会ꎻ66人选择很少会ꎮ在问74题 在课堂上ꎬ你是否愿意自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的答案中ꎬ54人的观点是很少会ꎻ41人的观点是有时会ꎻ54人选择经常会ꎮ而从上表中14道小题的均值可以看出ꎬ一半的小题的均值>3ꎬ均值总和为41.46ꎮ由此可见ꎬ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沉默现象较为严重ꎮ表2Items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均值1.79192.45642.56383.23492.36241.69801.78522.75172.07382.04702.36242.04702.1879表3Item28:我课上经常发言是因为老师将课堂参与计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ꎮ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同意64.04.04.0不同意3322.122.126.2不确定3322.122.148.3同意6644.344.392.6完全同意117.47.4100.0合计149100.0100.0表4Item29:比起沉默的课堂ꎬ我更喜欢讨论热烈的课堂ꎮ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全不同意64.04.04.0不同意1510.110.114.1不确定3624.224.238.3同意5637.637.675.8完全同意3624.224.2100.0合计149100.0100.0表5Item30:经常参与课堂活动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帮助ꎮ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完完全不同意21.31.31.3不同意42.72.74.0不确定1711.411.415.4同意6342.342.357.7完全同意6342.342.3100.0合计149100.0100.0㊀㊀根据表2中13道小题的均值可以得出ꎬ影响学生沉默的原因ꎬ排在前列的有:item18ꎬ均值为3.2349(课上发言时害怕出错ꎬ所以我宁愿保持沉默ꎮ)㊁item22ꎬ均值为2.7517(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信心ꎮ)㊁item17ꎬ均值为2.5638(我性格比较内向ꎬ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ꎮ)㊁item16ꎬ均值为2.4564(我课上不发言ꎬ主要是因为我听不懂ꎬ也不会用英语表达ꎮ)㊁item19ꎬ均值为2.3624(在其他同学面前说英语ꎬ我觉得很难为情ꎮ)㊁item25ꎬ均值为2.3624(老师提问的问题太难ꎬ不知道如何回答ꎮ)㊁i ̄tem27ꎬ均值为2.1879(我发言后ꎬ担心老师会在全班同学面前纠正我的错误ꎬ这会让我很尴尬ꎮ)ꎮ由此可以得出ꎬ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有:焦虑㊁缺乏自信㊁性格㊁英语水平㊁问题难度和面子问题ꎮ从表4中频数分布图可以看出ꎬ第29题中ꎬ超过61.8%的学生更喜欢讨论热烈的课堂ꎮ从上表5第30题的频数分布图看出ꎬ84.6%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提高英语水平非常有帮助ꎮ但即便如此ꎬ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在课堂上依旧保持沉默ꎮ而根据上表3第28题的频数分布ꎬ可以看出ꎬ超过一半(51.7%)的学生课堂上发言是因为课堂参与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ꎬ这已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动机ꎮ关于 你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的问题的回答ꎬ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通过英语四㊁六级考试以及获得毕业证书ꎬ顺利毕业并找到好工作ꎻ通过研究生考试ꎻ学校课程安排ꎮ其分别占比例为:87.92%㊁61.74%和61.07%ꎮ而喜欢学习外国语ꎻ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ꎬ这2个原因分别仅占14.09%和27.52%ꎮ显而易见ꎬ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工具型动机而非融合型动机ꎮ这也与学生英语课堂表现被动的一个原因相一致ꎬ超过一半(56.55%)的学生认为缺乏学好英语的动机是他们课堂沉默的一个主要原因ꎮ综上所述ꎬ翻转课堂模式下ꎬ学生的沉默现象较为严重ꎮ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有:学生的焦虑㊁缺乏自信心㊁性格㊁英语水平㊁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和怕丢面子等ꎮ五、结论与教学启示(一)结论通过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ꎬ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堂沉默现象较为严重ꎮ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的焦虑情绪㊁缺乏自信心㊁学习英语的动机㊁害怕丢面子)㊁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以及教师的授课模式(教师提问的问题难度)ꎮ(二)教学启示针对学生课堂沉默现状以及沉默原因ꎬ笔者在150名学生中随机采访了5名学生ꎮ对于 你希望75老师怎么做ꎬ才会参与到课堂提问与讨论中? 该问题时ꎬ学生的回答如下ꎮ学生A: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ꎮ时事热点话题ꎮ加强对学生阅读和口语的训练ꎮ学生B:讨论当前时事热点话题(英语+汉语)㊁放一些视频或歌曲ꎮ学生C:偶尔可以利用一些小视频或小故事激发兴趣ꎮ学生D:首先ꎬ单元导入比较重要ꎬ可以先找一个大家和文章的情感共鸣点ꎬ引起大家的兴趣ꎮ之前学某一个单元前ꎬ在导入部分ꎬ老师给我们大家放映了一个比较短的视频并讲了一个故事ꎬ我觉得这个就很好ꎬ这个我的印象很深刻ꎬ学起来也很感兴趣ꎮ第二ꎬ在课堂讨论或者提问环节ꎬ问题不是很难的情况下大家比较愿意发言ꎬ英语不是很差的同学也愿意发言ꎮ学生E:老师可以尝试用PPT播放关于文章主题或者课文的MVꎬ目的是可以吸引大家的兴趣ꎬ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叫几个人回答MV的主要内容ꎬ以此为这个单元或者TextA课文的开始学习奠定基础ꎮ该访谈结果可为教师今后教学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关的合理化依据ꎮ调查显示ꎬ72.79%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ꎬ但仍有27.21%的学生喜欢传统的授课模式ꎮ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接受翻转课堂模式ꎬ都能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ꎮ1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打破课堂沉默的关键ꎮ首先ꎬ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ꎬ课下与学生深度交流ꎬ耐心地做好学生的英语学习思想工作ꎮ在出现课堂沉默时ꎬ教师要向学生投去鼓励的目光ꎬ以幽默话语来缓解学生当下的紧张情绪ꎮ其次ꎬ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减少焦虑感ꎮTsui[2]2认为ꎬ焦虑的学生会拼命地试图避免羞辱㊁尴尬和批评ꎮ因此ꎬ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ꎬ让焦虑的学生可以从中获益ꎬ并得到同伴的支持ꎮ同时ꎬ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㊁朋友和老师交流来减轻他们的焦虑ꎮ2㊁尽量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课堂发言ꎬ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ꎮ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大多数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ꎬ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ꎮ基于此ꎬ教师应组织多种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练习英语ꎮ其次ꎬ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ꎬ英语基础差异已然存在ꎬ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有不断地语言输出ꎬ不断地使用所学语言ꎬ才有可能取得进步ꎮ教师可以在每次小组讨论活动结束后ꎬ要求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发言人来陈述观点ꎮ第三ꎬ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上ꎮ学生在课上发言时ꎬ教师要容许一些英语错误的发生ꎬ且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ꎬ尽量不要打断他们ꎮ在纠正其英语错误时ꎬ教师可以通过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得出最终答案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ꎬ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ꎬ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正ꎮ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后ꎬ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ꎬ这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鼓舞作用ꎮ长此以往ꎬ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逐渐增强ꎬ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增强ꎬ在课堂上也会更愿意发言ꎮ3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ꎬ要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ꎮ选择的话题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ꎬ能引起学生的兴趣ꎮ同时ꎬ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味性㊁富有挑战的活动ꎬ让学生有机会㊁有意愿来表达自己的观点ꎮ此外ꎬ教师还应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融合型动机ꎮ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及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畅性ꎮ(三)研究的局限性第一ꎬ本研究调查的样本量较小ꎬ仅涉及150名学生ꎬ所以他们不能代表其他英语学习者的观点ꎮ此外ꎬ研究对象均来自地方院校ꎬ所以研究结果只能反映该校部分学生的情况ꎮ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涉及各专业的学生ꎬ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学校ꎮ第二ꎬ本研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策略应对学生课堂沉默ꎮ但课堂沉默是一种较复杂的现象ꎬ这些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堂环境ꎬ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来帮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更加积极主动ꎮ参考文献:[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ꎬ2005. [2]TsuiꎬA.B.M.Reticenceandanxietyinsecondlanguagelearning[A].InK.BaileyandD.Nunan(eds.)ꎬVoicesfromtheLanguageClassroom[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ꎬ1996.[3]TurnerꎬJ.M.ꎬHiragaꎬM.K.Elaboratingelaborationinaca ̄demictutorials:changingculturalassumptions[A].InCole ̄manꎬH.andCameronꎬL.(eds.)ꎬChangeandLanguage[C].BAALqndMultilingualMattersꎬClevedonꎬ1996. [4]LiuꎬN.&LittlewoodꎬW.Whydomanystudentsappearre ̄luctanttoparticipateinclassroomlearningdiscourse? [J].Systemꎬ1997(3).[5]JaworskiꎬA.&SachdevꎬI.BriefsaboutSilenceintheClass ̄76room[J].LanguageandEducationꎬ1998(4). [6]PetressꎬK.Theethicsofstudentclassroomsilence[J].JournalofInternationalPsychologyꎬ2001(6). [7]HarumiꎬS.Classroomsilence:voicesfromJapaneseEFLlearners[J].ELTJournalꎬ2011(4).[8]刘骏ꎬ钟坚.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现代外语ꎬ2005(4).[9]谢元花.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ꎬ2006(1).[10]孟凡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堂沉默现象预防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ꎬ2009(4).[11]张慧琴ꎬ张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J].现代外语ꎬ2009(2).ʌ责任编辑㊀马㊀牛ɔAResearchonStudents SilenceintheFlippedClassroomModelofCollegeEnglishCAIYa-ping(InternationalEducationSchoolꎬYunchengUniversityꎬYuncheng044000ꎬChina)Abstract:InrecentyearsꎬflippedclassroommodelhasbeendramaticallyappliedintocollegeEnglishteachingandobtainedtheremarkableresults.Howeverꎬunderthecircumstancesꎬthephenomenonofstudents silenceisstillserious.Thefactorsinfluencingstudents silencearestudents affectivefactors(anxietyꎬlackofconfidenceꎬmotivationtolearnEnglishandthefaceproblems)ꎬstudents Englishproficiency(especiallytheiroralproficiency)andteachers questioningstrategies(thedifficultyofquestioning).Understandingstudents si ̄lenceisbeneficialtofutureEnglishteaching.Keywords:flippedclassroomꎬclassroomsilenceꎬsilencecause(上接第62页)[9]武向侠ꎬ王欣ꎬ田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实验研究与探索ꎬ2017(12).[10]陈子辉ꎬ王泽生.基于创新实验项目的实验室开放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16(1).[11]安寅ꎬ孟祥贵ꎬ王伟.高校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ꎬ2013(11).[12]贾历程ꎬ刘幽燕ꎬ张晶晶等. 双一流 背景下西部地方院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18(11).[13]李志刚ꎬ何一萍ꎬ宋强.贵州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18(12).ʌ责任编辑㊀荆㊀瑶ɔConstructionandPracticeonLaboratorySafetyManagementSysteminScienceExperimentCenterWANGRui-dongꎬMENGLi-xinꎬHAOHao-yongꎬWANGHong(ScienceExperimentCenterꎬYunchengUniversityꎬYuncheng044000ꎬChina)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securitystatusofscienceexperimentcenterꎬandrebuildingthesecuritymanagementsystemofexperimentcenter.Byincreasingthesafetyhardwareconstructionoflaboratoryꎬperfectingsafetymanagementsystemꎬimprovingtheprofessionalskillofthesafetymanagementteamꎬenhancingthesafetyeducationꎬetc.ꎬeffectivelyreducedlaboratorysafetyrisksanddecreasedhiddendangersinsafetyaccidents.Alltheseimprovingtheleveloflaboratorysafetyꎬandprovidingaguaranteeforthenormaldevelopmentof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intheuniversity.Keywords:laboratorysafetyꎬmanagementsystemꎬsafetyeducation77。

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

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

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一、本文概述《论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沉默现象的背后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方式,在外语课堂上表现得尤为复杂和多样。

本文首先对外语课堂上学生沉默的现象进行定义和分类,分析其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普遍性。

接着,文章将探讨导致学生沉默的多种因素,包括文化差异、语言焦虑、教学方法、学生个体差异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学生沉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包括可能带来的沟通障碍、学习动机下降等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沉默现象,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二、学生沉默的成因分析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成因涉及多个层面。

从心理层面来看,学生可能因为害羞、焦虑或自卑等情感因素而选择保持沉默。

在外语学习环境中,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学生可能会感到不自信,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同学嘲笑或老师批评,从而选择避免参与课堂讨论。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学生沉默的重要原因。

一些课堂可能缺乏鼓励开放讨论的氛围,老师的教学风格可能偏向传统,注重知识灌输而非学生互动,这会导致学生缺乏表达意见的机会。

课堂规模过大也可能导致学生感到难以融入,从而选择沉默。

另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也是影响沉默的重要因素。

一些学生对外语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课堂讨论与自己无关,因此不愿意参与。

同时,一些学生可能过于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也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不当选择也可能导致学生沉默。

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或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法理解或参与,从而选择沉默。

教学方法的不当运用,如缺乏启发式教学、过多依赖讲授等,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沉默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谈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谈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谈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摘要:课堂沉默是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本文分析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课堂沉默积极沉默消极沉默我国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多数学生比较擅长书面英语,而听说能力几乎为零,这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直接结果,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来,这就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兼顾到知识的讲解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1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表现所谓沉默是交际者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相应地,课堂沉默可以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大学英语的课堂沉默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1]。

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思考时普遍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接受教师所讲授知识的必经阶段。

如学生在教师提问后陷入积极思考中的沉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教学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而故意表现出的沉默,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话认真倾听思考的沉默等。

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包括:(1)教师对所讲内容把握不熟而出现的卡壳;(2)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学生反应沉默,没有人自愿互动;(3)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所讲授的内容不懂或不懂装懂;(4)看似课堂气氛良好,其实机会不均,只有几个特定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保持沉默等。

2 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2.1 教师坚持教学进度的统一,无暇顾及学生的接受度大学英语属于全校性的公共课,有统一的教学任务,统一的教学进度,简单来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

以我校为例,英语课要在72学时之内完成《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读写和听说教程各10个单元,此外还有附加的其它听力补充材料。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教学与管理 》
2 0 1 3 年 9月 2 0日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江苏理工学院 庄 玉兰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 的深入 ,在英语 的教学中 , 人 l 如果不能对这种现状加 以改变 的话 , 学生 的思维
们不但重视相应的知识水平,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1 将很难得到相应的锻炼, 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消 力、 实践能力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 在这种情况下, 就I 极的。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 对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 状
l 进行学 习。
1 . 课堂观察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之后, 学
从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来看 , 课堂氛围不佳是普 l 生未能立即回答的话 , 教师往往会重复提问。很多教
便存在的一个 问题 ,学生在课 堂上的表现 比较沉闷 。 师实际上对于提 问时间 、 思维时 间、 提问方式 等缺乏
等课堂环节被大量 的知识灌 不足。 而对于不同的任务 , 学
往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学生, 很多学生保持沉默。即使 l 生的反应却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往往对 自己擅长或者
是个别提问, 教师也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 问的都是 I 感兴趣的任务都有着很强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检 些基础性的问题, 难以对学生有所启发, 在这种情 ! 查、 测验等形式的考核评价, 学生则表现出冷漠的态 况下, 提问就成了课堂上的摆设 , 难以发挥其真正的 1 度, 其对于这些方式从内心上比较抵触 , 有的学生甚 作用, 学生的学习心态、 积殴陛 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I 至和同桌聊天, 对于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 而看课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 , 学生 l 理论的指导 , 对于那些沉默的学生不去主动交流沟 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这种讲授方法, 压抑了学 l 通, 找出原因, 加以解决, 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毕业论文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毕业论文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毕业论文AcknowledgmentsI am grateful in the first place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Wang Yun, who has supported me all the ti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paper. I appreciate her patience and cautiousness.I would not have accomplished this thesis successfully without her consistent help.What’s more, I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my school-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granting me the precious chance to further my English study.In my process of writing and completing this paper,I have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 people around me.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the sterling help of my friends. Besides I want to thank the authors of books and papers that provide me with plenty of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s.Last but not least, I will give my gratitude to my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me all the time.摘要随着英语课程改革,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这一要求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关注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研究一、课堂沉默概况对于上外语课的大学生来说,口语是最大的挑战。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教室活动仍然是一个难题。

此外,在思维方面,学生似乎习惯性地闷声不吭,不参与讨论,不询问,不做尝试,而这种“沉默”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外语方面的发展。

而且,学生往往会因处在不自在的环境中而令老师和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产生怀疑,As is well known toall,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glish courses have found it hard to express themselves with difficultly since they usually keep silent,a coudition called “silent class”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二、沉默背后的原因首先,当学生被评论批评性外语教学环境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他们经常会因此而拒绝参与讨论,因为他们害怕被嘲笑甚至被老师批评。

另外,他们对外语学习和英语教材的缺乏信心也会导致他们沉默。

此外,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课堂控制难度也越来越高,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常常沉闷无声,以致于学生们表示不满或反抗。

因此,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沉默。

三、改善课堂沉默的解决方案解决沉默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室环境、老师战略和学生行为三个方面着手。

只有通过环境手段来改善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实现他们的口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掌握把握着课堂氛围,给学生多一些鼓励,而不是批评和否定学生的发言。

另外,老师可以多增加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各种游戏,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友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口语能力。

最后,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来改善课堂沉默问题,激励学生克服沉默恐惧,勇敢让自己发声。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工具 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 。 高职学生的为了毕业找工作表
明了其工具型动机是较为明显和突出的。 为了考试而属 于
情境动机 , 明学生学 习受 到来 自外部 的压力较 大 , 种 说 这
学习动机类型是较为被动的 。 出于英语 学习兴趣而学习是

种 内在学习动机 。但是这个 比例在 高职学生中较低 。
降低学生焦 虑的有效 办法之一 是注重教 师 的课 堂提 问技
巧。胡青球介 绍了六个常见 的课堂提 问技 巧 : ) 1多提参考 性问题 , 即问题 的答案不是 唯一的。2 提问后给学生 3到 )
图 1 学 习动机类型
Scn ag ae课 堂上 , eodLn ug ) 女生 较男 生更 加沉默 , 性别 影响
课堂参 与, 进而影 响学生的学习机会 。
然而国内有关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 默的甚少。 高职学
生 自身特点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特点有着很大 的差异。 这种 差异表现在对文化敏感 度的差异 , 英语水平 的差异 , 英语
高职英语教师与学生建立 良好 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 Tu 发现与学 生讨 论他们语言学 习的感受 、 si 困惑 , 帮助他 们分析产 生语言学 习焦虑 的原 因对 建立 良好的关 系很 有 效 。所 以教师应该注意给学 生提供轻松愉快 的课堂环境 。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 现 , 高职学生英语 学习的动机主 要 是为了毕业找工作 , 其次是为 了考试而学 , 然后是 出于
的因素 。每一个大类又细化为几个不 同方面 的因子 , 以求 详尽地概括影响因素。测 量按 照李克特式五级量表 , 得出 不同影响 因素关 系程 度 。问卷调查 主要包括两方面 的内
容: 一是有关背景资料的调查 , 二是有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沉默现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这对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沉默,更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活动。

一、沉默现象的原因分析1. 自身害羞内向许多学生天生性格内向,害羞胆小。

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因此在课堂上不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害怕犯错或被嘲笑。

这种害羞内向的性格特点是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缺乏语言自信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缺乏语言自信,害怕在别人面前说错话或说出不通顺的句子。

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信心,从而造成在课堂上不敢开口的现象。

3. 课堂氛围欠佳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课堂上的氛围欠佳,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或者教学内容不够吸引人,导致他们对课堂活动产生了厌恶或者消极情绪,从而选择了沉默。

4. 学习压力过大一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对英语课堂没有兴趣或者心情不好,从而选择了沉默,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以上种种原因可能造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沉默,更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

二、应对策略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在课堂上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营造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课堂是一个愉快的学习场所,从而更愿意开口参与。

2. 鼓励与表扬老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是被欢迎和赞赏的。

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通顺,都要给予正确的肯定,让学生克服害羞,敢于开口。

还可以通过设立小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分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

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

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消极沉默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会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并在解决策略上做出了有益尝试,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作出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对策一、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现象分析(一)消极沉默现象的定义有研究者将课堂沉默现象作了这样的定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或学生所表现出的无声且没有任何语义非语言交际行为。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不参与回答,对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兴趣淡漠,表现被动等,都可以定义为消极沉默现象,学生在消极沉默状态下,教师很难掌握他们对所教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消极沉默的类型1.群体性消极沉默在课堂小组中,有的小组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为核心,其他同学处于被动服从状态,个人想法没有发表机会。

即使小组学习活动进入总结汇报环节,发言的也是小组中的“核心人物”,其他同学只有沉默不语。

2.个体消极沉默有的同学因为没有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所以只能沉默不语。

二、小学英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现象成因分析(一)由于学生自身原因,造成消极沉默现象1.不同年龄段的消极沉默现象原因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环境、英语能力、认知经验、学习能力等都存在较大差异,都会影响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的效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消极沉默现象,在中高年级相对普遍,在低年级则很少发生。

由此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学习很有新鲜感,况且这些比较初级的英语知识,对他们来说学习压力不大,他们会很有兴趣和信心回答问题,参与互动,让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而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学习的难度逐步加大,有的学生会逐渐感到吃力,听不懂老师的提问,害怕参与学习活动,因而出现消极沉默的状态。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
授 者 和语 言 学 习 者 之 间 的交 流 , 以活 跃 课 堂 的学 习 气 免 类似 尴 尬 的情 况再 次发 生 , 只有 保 持 沉 默来 保 护 自 氛 , 满 完 成 教学 任 务 。 圆 己。
可是近年来 , 学生英语课堂沉默 的现象正呈现 出 ( 抵触心理。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 , 3) 学生 为了 愈演愈烈 的趋势。所谓课堂沉默 , 即教师在讲 台上提 表 示对 老师 的不 满 等情 绪 , 往在 课 堂 上对 老师 提 出 往 出问题 , 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不语 , 毫无 回应。 的问题 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 以沉 默对之 。 即使回答 问题也是无限期地拖延 , 或结结 巴巴半天说
学生沉默的具体原因。
1 生 心理 因素 . 学
国人的言行 , 指导人们在工作中要少说 、 。但是 , 多做
很多学生却错误地将此用 于英语课 堂 ,在课堂上少
() 1 顾虑心理 。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 英语发 说 , 甚至不说 , 在他们看来 , 沉默是金 , 默是美德。 沉 中
音不好 , 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强 , 因此担心如果在课堂 国文化很重 “ 面子”。 课堂上 , 当学生遇到没有把握 的
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的背后 , 必然有其多方 面 的课堂秩序 。
的因素。结合 自身的教学实践 , 综合对学生教学参与
的相 关 调查 结 果 , 笔者 从 四个 方 面 , 学 生 心理 、 即 师生
孔子 , 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我 常常教育
儒 关 系 、 化 、 师 的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来 阐述 英 语 课 堂 中 他 的 弟 子少 说 多 做 。 家 思 想 几 千 年来 一 直 影 响 着 中 文 教
为 中心 的互 动 教 学 理 念 。

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观察到学生存在着沉默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也制约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沉默现象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存在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例如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出错、缺乏参与的机会和积极的语言环境等。

这种沉默现象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有必要针对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1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分析在青春期阶段,许多初中生面临来自同伴和社交环境的压力。

他们可能担心被别人嘲笑或评价,因此选择保持沉默,以避免尴尬或面对可能的拒绝。

有些初中生可能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自信,他们担心犯错误、被批评或被认为不够优秀。

这种缺乏自信可能导致他们选择保持沉默而不愿意参与口语活动。

一些初中生可能是非母语英语学习者,他们可能因为词汇量不足、语法困难或发音问题而感到不自在。

他们害怕出现交流障碍,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有些初中生天生害羞或内向,他们更倾向于保持安静,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说话或参与讨论。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参与意愿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教师缺乏鼓励和支持,或者课堂氛围不积极友好,学生可能选择保持沉默。

2初中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解决沉默现象的对策研究2.1英语口语课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本堂课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扩展词汇量、提高发音准确性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和练习。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如教科书、录音材料、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确保这些教材能够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适合口语训练的活动和练习。

可以涵盖对话练习、角色扮演、作品展示、小组讨论或辩论等,以促进学生的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2 伍尔芙的人生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3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的幽默4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5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6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7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8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9 Social Criticism in Wordsworth’s Concept of Nature10 通过《紫色》中三位女性人物分析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11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12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13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14 美国黑人说唱乐的语言特色及其社会影响15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6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7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18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19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20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21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22 《荆棘鸟》中主要女主人公爱情观比较23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爱情观的不同24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25 王佐良《雷雨》中的汉语俗语英译的信息减值研究26 修辞在汽车广告英语中的应用27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28 Status Quo of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Shanghai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29 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30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31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32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33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34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35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36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中译本比较37 《红字》中作者霍桑对清教认识的模糊性38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区别39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40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汽车商标名的汉英互译41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42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Alcohol in Angela’s Ashes43 英汉谚语中文化因素对比研究44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45 英文商标的汉译46 分析年龄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4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48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4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50 英汉致使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51 浅析广告英语中修辞的魅力52 从《西游记》中的童话语言特色看其宗教色彩53 从《中国老人在曼哈顿》看中美人际关系差异54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55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56 《无名的裘德》主人公人物形象浅析57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 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58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59 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60 浅析爱德华•摩根•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主题思想61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62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63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64 从文化语境分析习语翻译65 女性主义视角下《白象似的群山》与《莳萝泡菜》中男性形象的对比研究66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67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广告翻译68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69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70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71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72 小学英语语音拼读教学73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74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75 An Analysis of English Movie Title Translation76 从《辛普森一家》析美国儿童基础教育的理念77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7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79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评述80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81 用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文学书名汉译82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8384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85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86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87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88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89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90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91 《南方与北方》中玛格丽特·黑尔的人物分析92 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93 英语谚语的修辞分析94 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9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96 双关的不可译性探索97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98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99 《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100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101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102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10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4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其翻译技巧105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106 An Interpretation of Feminism in Byatt’s Possession107 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108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109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110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沉默111 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特征以及它对翻译准确度的影响112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113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114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115 零售创新典范及其对中国零售业的启示116 《金色笔记》与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117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118 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119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120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21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122 浅析苔丝的悲剧123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124 悲剧的幕后黑手——《美国的悲剧》浅析125 缩略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12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127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128 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129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30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131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132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133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134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135 《紫颜色》对女性主义概念的延伸及新阐述136 从《生活大爆炸》分析幽默字幕的翻译137 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138 从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审视美国种族文化冲突139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140 论新闻英语中隐喻的运用及其翻译技巧141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142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143 自立和创新——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读144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14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46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147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148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149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150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51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152 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153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154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55 从动态对等角度分析中国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以中国庐山网为例15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157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158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159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160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161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162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163 The Painful Growth of Scarlett O’Hara in Her Three Marriages164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65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166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167 课后练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68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169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黄色墙纸》中的女性主义170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171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172 On Alice Walker’s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173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174 从归化策略视角看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175 试析流行文化对美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176 网络广告在中国营销中存在的弊端177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178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对比分析179 欲望与命运--《推销员之死》与《旅行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的悲剧根源之比较180 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81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182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183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184 论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185 On China English as A Localized Variety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186 英语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187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188 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89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190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191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192 浅析美国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技巧193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文学译者的翻译技巧194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195 如何有效地扩展大学生英语词汇196 《红字》的悲剧成因分析197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19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99 浅析《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剧命运200 从目的论看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以《金陵十三钗》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