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化学反应原理 新课标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化学反应原理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引入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的概念以及溶度积的表达式;二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包括沉淀的溶解、转化和生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从平衡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节课可以自始至终依据涉及生活、生产以及人们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等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来带动理论问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材强调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此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⑵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含义。

⑶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⑴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⑵体会综合、分析、归纳、实验设计等方法在解决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沉淀溶解平衡及其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研究,使学生体验化学科学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是溶度积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⑵难点是沉淀的转化。

3.教学分析:
⑴教学设想:通过复习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
题,使学生回忆怎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通过涉及生活、生产以及人们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等生动有
趣的例子来解释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
一般规律一步步揭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使学生很自然地、很
高兴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并且很想进一步探讨有关的问题。

⑵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对水的电离、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形
成了从平衡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节课应充分发
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自己去探讨有关问题。

⑶课堂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 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
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值变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B.欲使溶液中某离子沉淀完全,加入的沉淀剂应该是越多越好;
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
D.欲使Ca2+离子沉淀最完全,选择Na2C2O4作沉淀剂效果比Na2CO3好。

3.某混合溶液中KBr、KCl、KI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AgNO3溶液,先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次序为,其沉淀物的颜色分别为。

[参考答案]
1、C
2、D
3、I-、Br-、Cl-; 黄色、浅黄色、白色
[自我评价]
上这节课时,气氛非常好,学生的兴致很高,可能是列举的例子(水垢、溶洞、钡餐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有人说:“兴趣使人走向成功”,这话一点也不假。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言、思路非常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方法方面、人生观方面都有所收获。

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设计意图、所列举的示例都比较到位,在上课时感觉很是得心应手,特别是学生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

这节课由表及里,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地探讨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的本质,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当然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专家能给予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