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文言文实词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阅读(教案)
课题: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
教学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盘点词类活用的几种形式,回顾复习课内知识点。
教学难点: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周左右
教学过程:
【考点阐释】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点有:
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式、断句、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分析。
其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多为“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我们以课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主要有:
(一)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 3. 偏义复词4. 通假字
5.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
(二)文言句式主要考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三)文言虚词考查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本教案以《全优课堂》文言文实词部分为蓝本,适当增添了一点练习题
第一课时一词多义(对应资料P163—P165)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
教学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的理解:
(1)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①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②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
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③词的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④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
(2)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
1.巧记本义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
..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
比喻义:兄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头和颈
比喻义: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除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指南录后序》)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清理)(《五人墓碑记》)
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元日》)
解析:义项间的联系:“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3) 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身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身体”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亲自”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自己”“自身”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身孕”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性命”
解析: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精要点拨
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zòn ɡ),如“从弟”。
2.紧扣语境推敲解
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狡猾。(贬义词)
(2)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帝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聪明。(褒义词)
精要点拨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
例如: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过”的意思。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过”有动词义、形容词义、名词义等多个义项。首先确定这里的“过”应是一个动词。“过”作动词有“经过”“拜访”“犯错误”等义项,结合语境,只有“经过”和“犯错误”两个义项比较合适。再看下一句楚厉王的解释,显然,“犯错误”更符合上下文语境。
(3)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