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学提纲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我们班男生和女生谁的记忆力好口说无凭,现在就来场比赛吧!这儿有两组数字:,。
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
看谁记得快!(PPT 出示两组数字)女生用了10秒,男生用了一分钟,女生的记忆力好过男生!问:老师这么说你们同意吗(学生觉得不公平)师:为什么有意见(生:有规律)师:当数字排列有规律时,利用规律能很快的记住,所以女生记得比男生快。
二、自主先学师:公园里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准备了一些装饰品,我们来先睹为快吗!(多媒体展示例1的情景图。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物体(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我发现这些物体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
)三、小组讨论活动一:解决盆花问题(1)提问: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每几盆为一组,每组盆花的颜色分别是什么第一盆第二盆第三盆引导:3盆花一组,颜色分别是蓝花、黄花、红花。
反复的出现。
并且每组盆花对应的颜色,第一盆是蓝色、第二盆是黄色、第三盆是红色。
(课件演示把三盆花圈一圈)交流小结:这些物体都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而且同一物体每组中排列的顺序都是相同的。
(2)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师:在图中,我们看到9盆花,那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呢请您在草稿本上表示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周期现象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教室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钟表的走动)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一些简单的周期现象,如春夏秋冬的轮回、星期天的重复等,让学生观察和感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如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摆放是否有周期现象,或者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周期现象。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周期现象。
如让学生解释和说明所观察到的周期现象,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有周期现象的图案,或者计算某个周期现象的周期长度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
彩灯、彩旗呢?
3、(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接着往下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谁来猜一猜?
(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猜测得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看第1题,你可以画一画或算一算来验证。 验证完后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老师要下去找三种方法,选好展示的学生)
师述:像这样,19盆花,每3盆花看作一组,我们就用19÷3=6(组)……1(盆)(边说边板书)那就表示有这样的6组余1盆,请同学再来余下的1盆指的是第几组的第几盆?
一起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所以第19盆花确实是蓝色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计算”的策略。(边说边板书)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 尝试优化。
四、拓展应用,回顾反思
1、
瞧,小红正在和同学下棋呢,他们摆的棋子有什么特点呢?(3个棋子一组)
照样子摆下去,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纸第4题。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
小红还画了一些图形,请你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完成练习纸第5题。
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
反馈交流,说说理由,几个一组。
跟他方法一样的举手,发现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做的,追问:为什么多数同学用计算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得出: 画图法和列举法太麻烦,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计算”打星)
(3)抢答:谁能马上告诉我第23盏彩灯什么颜色?学生抢答,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因为第23盏和第20盏比较接近,所以我们只要从第20盏接着往下数3盏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用计算的方法,同学们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找规律的经验,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规律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探索规律(一)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谈话:为了迎国庆,学校采购了盆花、彩灯和彩旗来装饰校园。
1.出示例1情境图:过渡: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看一看,读一读,再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1)都是一组一组的(2)有顺序的过渡:是的,盆花、彩灯、彩旗都是几个一组排列的,而且都按一定顺序重复出现,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研究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探究盆花排列规律。
(1)过渡:先来研究盆花的情况。
(PPT出示盆花图),想一想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请同学们拿出①号学习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贴花图】生独立表示,师捕捉资源。
预设:字母、数字、文字、图形……(其中要有找带圈的资源,带……的资源)。
①文字、图形、数字、字母(没有圈、没有省略号)谈话:这些方法都能看得懂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指出:他们是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法表示的。
②组织交流(包括有圈、有省略号)比较:这两个作品,你更欣赏谁的?为什么?(有圈和没圈)指出:圈一圈,一眼就能看出盆花的排列规律。
比较:这两个作品呢?(有省略号和没省略号)并列呈现资源,提问:它们都表示怎样的规律?(若不会说,提示:有节奏的读一读)引导:你的意思是每几盆一组?每组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师:谁再来说一说.(2-3人说)师:跟你同桌说一说盆花的排列规律。
集体备课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和归纳等方法,掌握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这一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周期现象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观察到周期现象。
但是,学生对周期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直观层面,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引导,帮助他们提升到用数学语言描述周期。
同时,学生可能对周期规律的发现和归纳过程有所陌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周期,理解周期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和总结周期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单等。
2.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排列整齐,学生可以自由走动观察。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如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呈现出某种规律。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具体的实例,如一天中温度变化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尝试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每组选取一个周期现象,用数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归纳。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和讲解,大家共同讨论,加深对周期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周期的概念;2.学习简单周期的规律;3.学习观察周期现象并总结规律的方法;4.体验生活和创造周期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周期现象的观察和总结;2.简单周期的规律研究;3.体验生活和创造周期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环节通过实物展示,来引导学生认识周期的概念,并且生动形象的给他们演示了一个周期。
2.学习周期的规律1.老师让学生观察一组简单的周期现象,如电风扇水平移动的周期和电铃声响的周期等,学生仔细观察,以听、看、摸等方式辨别这些周期现象。
2.与此同时,老师布置一组观察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简单周期现象并观察。
3.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老师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所观察到的周期现象都有哪些?•这些周期现象都有什么规律?•哪些现象是周期性的,哪些不是?4.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周期现象的规律。
3.创造周期现象1.五花八门的周期现象能够让孩子们快乐的探索这个世界,并且创造自己的周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周期工具和原材料,如装药盒、环保袋、遥控车、发条鸟等,指导他们根据实物的特点来创造周期现象。
4.小结环节1.老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周期现象?•周期现象有哪些规律?2.最后,根据课上学习的情况,可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周期图案,抒发在创造这些周期现象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板书设计•周期现象•周期现象的规律五、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可以让他们自己上台讲解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它们的周期。
2.对于像玩具等简单事物的制作,可以通过对他们的讲解来检查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和教材,让他们了解周期的其他规律以及更加复杂的周期现象。
2.可让学生使用周期现象的知识来观察天气、观察动物、观察植物等,让他们了解周期存在于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简单的周期》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进行推理和论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周期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2.理论讲授的把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周期的概念,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3.实践活动的效果: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周期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举例:以年份、星期、季节等为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周期现象。
(2)识别简单的周期:让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周期现象,如星期、月份、季节等。
举例: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学校作息时间、家庭成员的生日等。
(3)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进行日期推算、周期性事件的安排等。
《简单的周期》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简单的周期》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中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周期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让学生理解周期的定义和特点,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简单的周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简单的周期》,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周期性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还是一个新的内容,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发现和描述生活中的周期性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周期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发现和描述生活中的周期性变化。
2.教学难点: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和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周期性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PPT、实物展示、数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季节变化、钟表的转动等,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
2.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观察钟表的转动、画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等,来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解释周期现象。
5.总结: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讲解,总结周期现象的特点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解的形式,通过钟表的转动、季节的变化等图形,来展示周期现象的特点和描述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将通过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程度,终结性评价将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材料)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材料)介绍这份教学材料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理解简单的周期概念。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示例,学生将了解不同周期的概念和应用。
目标- 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和定义。
- 学生能够举出几个常见的周期的例子。
- 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场景。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周期?(10分钟)什么是周期?(10分钟)- 向学生解释周期的定义:周期是一系列事件或行为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发生的过程。
- 通过简单的例子,如一天的日夜变化、一周的星期循环,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
2. 常见的周期(15分钟)常见的周期(15分钟)- 列出几个常见的周期,并对每个周期进行简要解释,如天和夜、季节、月相等。
- 通过图片、图表或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周期的特点和变化。
3. 周期应用(20分钟)周期应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生活场景,并找出其中的周期。
-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场景,并解释其中的周期是什么。
- 学生们可以选择家庭日常、学校课程时间表、季节变化等不同场景。
4. 练和讨论(15分钟)练习和讨论(15分钟)- 分发练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周期的练题。
- 在练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以加深对周期概念的理解。
5. 回顾和总结(10分钟)回顾和总结(10分钟)- 回顾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简要总结周期的定义和常见周期的例子。
- 提醒学生周期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周期。
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周期图表,记录自己每天的活动和变化。
- 学生可以参观天文馆或参与农场活动,亲身体验不同周期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周期概念的理解程度。
-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题或小组展示内容,评估学生对周期的应用能力。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
课前谈话:我听说咱们三(2)班的孩子个个都很聪明好学,是真的吗?自信一点,你聪不聪明?声音真响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四年级的内容,敢接受挑战吗?(敢)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一、初步感受规律,体会多样解题策略。
1.听听画画P2 (1)我们先一起做一个简单的听画游戏,把你听到的画在练习纸上。
○△(师同时板演)(2)接下来画什么呢?(多指名说)你肯定?到底画什么呢?准备记录:○△○△)现在,你能继续画下去吗?你是怎么想的?哦!他发现了这里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板书:规律)追问:怎么发现规律的?刚开始老师只报○、△,你能确定什么规律吗?(也就是说,我们要多看一些图形,看到两组甚至更多组才能确定规律。
)如果我不喊停,你还能继续画下去吗?(板演添上……)○△○△○△……发现了规律,也就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瞧!P2(2)照这样画下去,第13个是什么图形?(学生猜测)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把你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
写完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4)展示、交流汇报。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作品。
跟大伙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列举):(○△○△○△○△○△○△○)嗯,一一列举出来,第13个就是○。
好的,谢谢你的分享。
方法二(推想):第1、3、5、7……是圆形;(单数)第2、4、6、8……是三角形。
(双数)其他同学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指名说,引导这儿位置是单数的都是○,双数的都是△)真爱动脑筋。
方法三(计算):13÷2=6(组)……1(个)余下的是○。
师质疑:从这道算式就能知道,第13个图形是什么吗?有意思!说说你的想法。
2是从哪儿来的?(每组有2个图形)(板演:圈一圈)6是什么意思?(13个图形,每2个为一组,可以分成这样的6组,所以6的单位是“组”。
)1个是哪一个?(第7组的第一个)为什么第7组的第一个就一定是○呢?(和每组的第一个相同)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余下的1个是第()组的第()个?大家的思路都很清晰。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求解周期长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长度的方法。
4. 求解周期个数: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个数的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解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求解周期长度和个数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周期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材料:提供观察和描述周期现象的工具和材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期现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游戏导入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二、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
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出示教材30页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初步感受规律:首先我们先看盆花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1盆花是什么颜色的?2.探索发现规律:你能发现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你能表示出来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盆花的排列规律为:每3盆为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3.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现在你能按盆花的排列规律说一说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吗?在小组内和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画一画: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排一排: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计算:19÷3=61注意让学生讨论:除数为什么是3?余数1表示什么?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4.独立尝试,巩固新知。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当学生解决第2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时让学生说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什么? 5.小结。
师:像刚才盆花和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周期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遇到了一些周期现象。
但是,学生对周期的概念和周期现象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上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发现和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物品(如玩具、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图片(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具体的周期现象,如钟表、日历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现象,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它们。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物品进行操作实践,发现和描述周期现象。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物品,如玩具、文具等,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周期现象,让学生计算出下一个周期的时间。
集体备课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集体备课公开课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运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具体的实例,又有抽象的数学表达,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合作交流的机会,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拓展延伸的空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还需要在这一节课中进行培养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周期现象有深入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工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期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3.巩固: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巩固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4.拓展: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5.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周期现象有深入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周期现象的特点和数学方法的运用。
《简单的周期》(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简单的周期》-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月亮的圆缺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2. 学生通过实例,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3.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如观察、分析、归纳等。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天气预报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应用经验。
3. 教师总结周期现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期现象,让学生掌握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周期现象的特点和巩固周期现象的应用。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周期的概念,了解周期的特点和周期性的现象;2.通过试验、观察、总结归纳等方法,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3.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养成观察、发现规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周期的特点以及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发现周期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师生共同探索:什么是周期1.导入: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周期”。
2.学习: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了解周期的概念,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特点。
3.总结: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2. 认识简单的周期1.导入:通过小小的试验,探究一下简单的周期。
2.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简单的周期现象。
3.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师生共同思考这个周期现象中是否存在什么规律和特点。
4.总结: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3. 找规律的游戏1.游戏:老师设计一个寻找规律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周期性规律。
2.分析:通过游戏的分析,学生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归纳。
3.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4. 发挥思维的活动1.活动:老师设计一个新的探索周期现象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探索规律。
2.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发掘周期性规律。
3.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实验等情境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期和周期性现象。
2.合作探究法:通过师生合作探讨、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3.收集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周期》区级公开课教案
《简单的周期》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探索规律“简单的周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认识简单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简单周期用合理的方法确定某个位置的物体或图形,并学会用除法解决。
2.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交流规律的过程,能说明并了解发现简单周期的方法,体会通过观察、画图、圈圈等方法可以发现数学规律;积累探索、发现规律的经验,发展观察、概括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验获得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现数学的奇妙,发展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生活现象中的数学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周期的特点,并应用周期规律确定某个位置上的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解决周期排列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男女记忆大PK: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比比记忆力。
分男生组和女生组,记忆对应卡片上的数字,看谁记得又快又准!Ready go! 记住的同学起立!女生组的数字是?男生组的数字是?师:我宣布女生赢!同意吗?生:女生组卡片上的数字是有规律的,按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了3次。
男生组的数字没有规律。
师: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看看是什么规律,能学到哪些数学方法。
(规律方法)二.新授1.例题师:你知道今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生:既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
师:你发现最近道路两边有什么变化吗?看,这是街边的一角,看看都有什么?生:盆花彩灯彩旗师:它们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桌讨论)板书:每几个一组,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①盆花师:谁来介绍发一下盆花的排列特点?师:每3盆一组,怎样看得更清楚?(圈一圈分一分)师:第一组是“蓝黄红”第二组也是“蓝黄红”第三组也是“蓝黄红”,每组都是按“蓝黄红”的顺序排列,我们称作“依次重复出现”师:按这样的排列规律,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你是怎样想的?第20盆呢?(在作业纸上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课《简单的周期》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课《简单的周期》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一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并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已经具有移动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学生之前也接触了简单的图形排列,为这节课打下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周期的特点,应用规律确定某一个序号代表的物体
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解决周期排列实际问题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游戏导入
1.男生和女生比赛记数字
第一轮:
男生:1625
女生:1234
第二轮:
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
女生的记忆力比男生好?
(男生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2.引入
女生的数字是有规律排列的,每4个数字为一组,按1234的顺序重复出现。
看来要赢得比赛不仅要靠记忆力,还要学会观察。
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一起来研究。
2【讲授】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二是周期现象的规律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周期现象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周期现象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以及周期现象的规律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周期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周期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周期现象。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和识别。
如教材中的例1,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自己设计一些周期现象的实例,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如设计一些图片,让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周期现象。
4.巩固(10分钟)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周期现象,并说明理由。
如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周期现象,并解释周期现象的特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周期现象的规律和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掌握简单的周期现象,并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感受周期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周期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和总结简单的周期现象,掌握周期规律,并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周期现象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周期现象,掌握周期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自主发现周期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工具,如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便于学生自由探究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周期现象,如日历上的星期排列、水果店的水果摆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主发现周期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周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班男生和女生谁的记忆力好?口说无凭,现在就来场比赛吧!
这儿有两组数字:162536649740,123412341234。
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
看谁记得快!(PPT出示两组数字)
女生用了10秒,男生用了一分钟,女生的记忆力好过男生!问:老师这么说你们同意吗?(学生觉得不公平)
师:为什么有意见?(生:123412341234有规律)
师:当数字排列有规律时,利用规律能很快的记住,所以女生记得比男生快。
二、自主先学
师:公园里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准备了一些装饰品,我们来先睹为快吗!
(多媒体展示例1的情景图。
)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物体?
(盆花、彩灯、彩旗)
仔细观察,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我发现这些物体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
)
三、小组讨论
活动一:解决盆花问题
(1)提问: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每几盆为一组,每组盆花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第一盆?第二盆?第三盆?
引导:3盆花一组,颜色分别是蓝花、黄花、红花。
反复的出现。
并且每组盆花对应的颜色,第一盆是蓝色、第二盆是黄色、第三盆是红色。
(课件演示把三盆花圈一圈)
交流小结:这些物体都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而且同一物体每组中排列的顺序都是相同的。
(2)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师:在图中,我们看到9盆花,那么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呢?请您在草稿本上表示出来。
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与老师分享?与同学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策略(预设1):
a.数一数的策略:蓝黄红蓝黄红一直数下去,数到19个就是蓝花。
b.画图策略:用○表示蓝花,Δ表示红花,□表示黄花,画到第19个。
c.计算策略:19÷3=6(组)……1(盆)
重点研究计算策略。
引导学生讨论:19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商6和余1各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盆花每3盆一组圈出来。
追问:可是我们只能看到3组,看不到第6组后面的一盆呀,怎么知道第6组后面的一盆一定是蓝花?(强调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就可以了。
)
师: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哪种最简单?总结交流。
活动二:解决彩灯问题
⑴师:接着来看彩灯。
(出示彩灯图及问题)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彩灯的问题,第20盏是什么灯?
⑵学生尝试解答。
⑶反馈。
①生1:列示:20÷3=6(组)......2(盏)
PPT出示具体算式,请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
生2:数一数,画一画
②追问:第23盏呢?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当除法算式算下来没有余数,我们该怎么判断?
⑷总结:首先找规律——列算式——根据余数判断
活动三:解决彩旗问题
⑴提问:第26面和第28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的?
师:请你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行!
⑵汇报
⑶对列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小结:你们列的算式中为什么用4作除数?怎样根据余数来判断彩旗的颜色?
问:当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小结:
刚才我们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了彩灯和彩旗的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看清物体的排列,弄清几个物体是一组,从而确定除数,再列式计算。
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周期现象。
四、交流展示
1、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下面的第36个图形。
(1)○○△□△○○△□△……()……
(2)□□○○△□△○○△□△……()……
学生认真寻找规律,仔细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四(1)班同学参加学校跳绳比赛,他们比赛的队伍按“三男二女”依次排成一队,第28位同学是男生还是女生?
小组之间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质疑拓展
A B C D A B C D ……
1 2 3 1 2 3 1 2 ……
上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组成一组,如第一组“A1”,第二组“ B2”,……问第26组是什么?
提问:上下两组的规律相同吗?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困难时可以小组交流,教师再公开讲解。
六、检测反馈
1、芳芳在作业本上写下这样一列数:1、
2、2、
3、3、3、1、2、2、3、3、3……她将每()个数字看成一组,排在第36个的是(),排在第49个的是()。
2、
……像这样排列下去,第28盆花是什么颜色?
3、2014年9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2015年9月1日是星期几?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答案。
七、小结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即周期现象,也就是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
(2)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现规律。
(3)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