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缩水是纺织品在一定状态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等过程发生长度或宽度变化的一种现象。

缩水程度涉及不同种类的纤维、织物的结构、织物加工时所受之不同外力作用等等。

缩水率最小的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丝织品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物。

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

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

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

纤维及织缩的影响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

通常纤维的溶胀都是各向异性的(锦纶除外),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

通常把织物下水前后的长度差与其原长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

吸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差。

织物本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纱(丝)线长度是不同的,通常用织缩率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织缩率(%)= [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 / 织物长度织物在下水后,由于纤维本身的溶胀,使织物长度进一步缩短,产生缩水率。

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

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

织造张力小,织物紧密厚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的缩水率就大。

在染整加工中,为了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常采用预缩整理的方式来加大纬密,预先提高织缩率,从而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缩水产生的原因01纤维在纺纱时,或纱线在织造及染整时,织物中之纱线纤维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或变形,同时纱线纤维及织物结构产生内应力,在静态干松弛状态,或静态湿松弛状态,又或在动态湿松弛状态、全松弛状态下,不同程度内应力之释放,使纱线纤维及织物回复至初始状态。

布料缩水——精选推荐

布料缩水——精选推荐

棉、麻、真丝布料肯定要缩水处理,纯棉针织布的缩水率不小呢不过如果你非常有经验,并且做的是不太要求合身的家居服之类衣服,懒省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缩水处理,多放点尺寸好了天然织物都缩水,化纤织物一般不缩水。

纯化纤面料就不用缩水处理了毛料是不能缩水的,凡是成品衣服不能水洗的,都不用缩水,棉织布料需要缩水,亚麻的下水就缩,更应该先缩水了。

给下海、、小孩做衣服,都应该先洗洗,可以去除布料上的浮颜料。

本人缝纫小白一枚,2010年年底才开始接触缝纫,之前基本属于扣子都缝不上的。

跟各位大侠相比,绝对是相当的白。

哈哈。

所以当裁缝阿普让我来谈谈真丝面料的缝纫时,我绝对是被吓坏了。

可是仔细想想,阿普的建议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本人是真丝控,不要说日常穿的衣服,就连家里的床单、被罩都是真丝的。

在正式接触缝纫前,已经有了漫长的真丝面料购买和使用经历。

之前因为衣服、床品都是送出去加工定制,所以耳闻目染的也积累了一些真丝面料缝纫的经验,在这里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经验写下来,和大家分享,更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高手引诱出来,尽快提高自己的缝纫水平。

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真丝面料的种类其实已经达到了上千种之多。

日常比较常见的主要有绸、缎、绉、乔、纺、绡、宫这几大类,其中素绉缎也就是最常见的缎子,是大家印象中的丝绸,表面明亮光滑;绸,多见的是平纹绸和斜纹绸、还有真丝双绉、真丝乔其、真丝雪纺、真丝双宫……等等1、缩水-----如果是自己使用,建议所有的真丝面料在制作前都先进行缩水,因为真丝面料的缩水率在4%—10%之间不等,如果没有进行预先缩水,制作成衣服之后,除了干洗,恐怕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特别提醒,真丝面料一定要用冷水浸泡。

缩水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丝毛净或者柔顺剂,这样既清洁了面料,又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缩水的时间我自己的经验一般是选择四个小时或者更多,让面料喝饱水,这样以后它就不会再缩小了。

缩水的时候最好每块面料都单独浸泡,以免不同花色之间互相染色。

棉质缩水率国标

棉质缩水率国标

棉质缩水率国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棉质缩水率国标的背景和重要性二、全棉面料国标缩水率概述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标准2.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三、国标对于全棉面料缩水率的规定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标准2.色牢度标准四、全棉面料缩水率存在的问题1.缩水率控制难度2.不同批次面料的缩水率差异五、如何提高全棉面料的缩水率1.面料生产过程中的控制2.预缩整理方法六、结论:棉质缩水率国标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正文一、引言作为衣物等材料的主要成分,棉质面料在我国的纺织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棉质面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缩水现象较为常见,这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因此,了解棉质缩水率国标对于规范行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棉面料国标缩水率概述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标准在我国,全棉面料的缩水率标准是指面料在洗涤、干燥、熨烫等处理后,其长度与原长度之比的变化。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GB/T 17913-2008《纺织品棉织物缩水率试验方法》规定,全棉面料的缩水率应控制在 4% 至 10% 之间。

2.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面料的组织结构、纤维性能、生产工艺等。

一般来说,棉质面料的缩水率随着含棉量的增加而增加,面料密度越高,缩水率越低。

此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助剂等也会影响棉质面料的缩水率。

三、国标对于全棉面料缩水率的规定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标准根据国标GB/T 17913-2008,全棉面料的缩水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棉质面料长度为 58cm 时,缩水率应为 4% 至 10%- 面料的色牢度一般为 3 级左右,尤其是黑色2.色牢度标准色牢度是指面料在洗涤、干燥、熨烫等处理后,其颜色变化的程度。

根据国标 GB/T 17913-2008,全棉面料的色牢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水洗色牢度:3 级- 干洗色牢度:3 级- 熨烫色牢度:3 级四、全棉面料缩水率存在的问题1.缩水率控制难度由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面料的缩水率具有一定的难度。

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缩水是纺织品在一定状态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等过程发生长度或宽度变化的一种现象。

缩水程度涉及不同种类的纤维、织物的结构、织物加工时所受之不同外力作用等等。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

缩水率最小的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丝织品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物。

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

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

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

纤维及织缩的影响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

通常纤维的溶胀都是各向异性的(锦纶除外),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

通常把织物下水前后的长度差与其原长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

吸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差。

织物本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纱(丝)线长度是不同的,通常用织缩率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织缩率(%)= [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 / 织物长度织物在下水后,由于纤维本身的溶胀,使织物长度进一步缩短,产生缩水率。

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

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

织造张力小,织物紧密厚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纺织加工中的面料缩水和变形控制

纺织加工中的面料缩水和变形控制

纺织加工中的面料缩水和变形控制随着人们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加工中的面料缩水和变形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面料缩水和变形是影响服装质量和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这两个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料缩水和变形的原因、影响、控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面料缩水的原因及影响面料缩水是指面料在水洗或湿润状态下发生尺寸变化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纤维收缩、松弛、损伤和纱线扭曲等。

其中,纤维和纱线的收缩率是面料缩水的主要因素。

纤维收缩率和纱线收缩率不同,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的织法、纤维的形状和长度等不同因素,得到的织物面料缩水率也不同。

一般来说,天然纤维(如棉、羊毛)的缩水率较高,而合成纤维(如尼龙、涤纶)的缩水率较低。

当面料缩水率高于设计缩水率时,会导致服装尺寸不合适、形变等问题。

面料缩水的影响还包括色牢度、手感和外观。

过高的温度和挤压力会导致面料表面出现白色线条等痕迹,严重的情况会破坏面料的整体外观。

此外,面料的缩水也会影响服装的色牢度和手感。

综上所述,控制面料缩水是保证服装品质和舒适度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控制面料缩水。

二、控制面料缩水的方法1. 选用合适的面料在选择面料时,应该考虑面料的组织结构、纤维织法和纤维的长度等因素。

对于要求面料缩水率较低的产品,应该选择合成纤维或纤维长度较短的天然纤维。

2. 控制面料的处理温度面料处理温度是影响面料缩水率的关键因素。

面料在处理过程中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纤维和纱线的过度收缩,从而增加面料的缩水率。

因此,在面料处理过程中应该控制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

3. 增加面料的拉伸度增加面料的拉伸度可以减少其缩水率。

在面料处理过程中,适当增加面料的拉伸度有助于纤维和纱线的松弛,从而减少面料的缩水率。

当面料被拉伸时,纤维和纱线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水分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面料内部,从而增加了面料的水分吸收率。

4. 使用缩水率测试仪在面料加工过程中,使用缩水率测试仪可以有效地测量面料的缩水率。

真丝绉类织物洗涤缩水率的测试分析

真丝绉类织物洗涤缩水率的测试分析

真丝绉类织物洗涤缩水率的测试分析2001年第5期江苏丝绸真丝绉类织物洗涤缩水率的测试分析冯岑(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对由纬向加捻形成的轻薄型真丝绉类织物和厚重型真丝绉类织物的经纬向缩水率进行了测试对比研究,分析了影响织物缩水率的几个因素(织物组织,经纬密度,丝线组合和生产工艺等),探讨了面料缩水渐次稳定的规律关键词:真丝绸:缩水率:测试织物在水中发生尺寸收缩称为缩水率.真丝织物的缩水率相对比其他原料织物要来得太一些,这是众所周知的.正确了解织物的洗涤收缩性能,不仅对于保持织物的良好外观和稳定的形态,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织物的设计和生产人员提出更切合实际的要求.1织物缩水率的衡量生产中常用缩水率Y来考核织物缩水的程度.y_-(‘)/L.×100%为洗涤前织物经,纬向长度;L为第【t’--I2”)次洗涤后织物经纬向长度. 如果使用具有潜在收缩的织物缝制服装,经过洗涤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和走样,引起服装加工者和消费者的麻烦和损失若能正确了解不同厚度,组织的真丝织物最大缩水率,可使缝制服装时能预先估计到服装在洗涤过程中的最大尺寸变化,从而保证服装尺寸的稳定.本文选取12种全真丝绉类织物,基本为经向无捻.纬向强捻及常规组织,按织物的姆米数分为两类.在20姆米内的称为轻薄型,20及20姆米以上的称为重厚型(见表1).主要探讨织物缩水率的变化情况和一些影响因素.2实验方法测试织物缩水率的方法有84标准(又称小缩水试验),86标准(又称大缩水试验),JIS家用洗衣机法,以及近年来在一些针织物上采用的面积重量法和椭圆形直接测量法等等.在这里我们参考JIS家用洗衣机法.分别将各种织物做成20cm×20cm大小的试样,在常温的水中(约20~C),按下述过程进行缩水实验.试样浸泡10分钟一洗衣机洗涤15分钟一浸泡10分钟一洗涤7.5分钟一再浸泡l0分钟一洗涤7.5分钟取出.将布样用干布擦干水渍,平摊在放有干布的金属阿上,放人烘箱(温度60—80~C)烘10分钟,关闭电源,再用余热将其烘干.取出布样烫熨平整,在室温阴干30分钟,测试数据.重复以上操作五次.江苏丝绸2001年第5期表1织物试样规格表试样号经向缩率纬向缩率总缩率试样号经向缩率纬向缩率总缩率测得各类织物缩水率数据,经过计算如表2中所示.另外引入相对缩水率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织物缩水性能规律作进一步的了解.相对缩水率Y大小直接影响织物总缩水率Y的大小.通常相对缩水率越大的织物,织物的总缩水率也越大.相对缩水率)J=(-L)tLi_1×100%厶为第i次(f=l,2,…)洗涤后的织物长度;’为第i-1次洗涤后的织物长度.以l试样12022重绉的经纬向为例,相对缩水率的结果见表3,反映织物在第一次经受洗涤时相对缩水率Y最大,以后逐渐减小趋2001年第5期冯岑:真丝绉类织物洗潦缩水率的测试分析33近于零,这说明面料的缩水程度在经历多次洗涤后可以达到稳定.为满足服装加工及尺寸的要求,事先应了解不同面料的缩水胜能,当然在织物的织造和后整理加工过程中.面料的供应商应提供一定的参数.袭312#试样12022重绉经纬向洗涤次数和绝对缩木率与相对缩木率3.2真丝绉类织物缩水率分析由测试的数据显示,在所选的织物中,薄型的真丝绉类织物的经纬向缩水率均小于厚重型的,其经向的变化幅度在3.39%一8.17%之间.纬向的变化范围在0.39%一3.11%之间,经纬总缩水率平均达到7.79%.厚重型的真丝绉类织物经向缩水率在3.17%一11.80%之间,纬向缩水率在2.33%.-4.89%之间.经纬总缩水率平均达到11.54%.影响织物缩水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织物组织变化;平纹组织结构紧凑,经纬交织点均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缩水率应该较小;而一些诸如条格组织,蜂巢组织,重经重纬,双层组织等,依其结构的松散程度,交织点的空隙度会形成较大的缩水差异.(2)织物经纬密度:织物经纬密度对洗涤缩水影响较大,当经密大于纬密时,由于经纱间空隙较小.纬纱间空隙较大,洗涤后纬纱之间有较大余地让纬纱吸湿膨胀,纬纱直径增大后,迫使经纱更加曲屈,同时纬密减小.经纱方向收缩阻力小,故而更加使得经向缩水率比纬向大.反之亦然.(3)织物的经纬组合:从选择的品种上看,织物一般是经细纬粗,即使同样纤度, 纬线也采用了强捻工艺并且在织造时按一定规律实现左右捻排列实验的数据表明,这种真丝绉类织物的纬向缩水率比经向缩水率相对要小,原因在于加捻丝线和较粗的纬线的刚度和强力大,从曲屈程度上讲,经丝肯定大于纬丝.加之纬丝的左右强捻在练后的捻度释放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4)生产工艺因素:准备加工和织造过程中丝线的张力控制,后道对坯布练染整理的工艺掌握,对织物的缩水率也有极大的影响.4结论(1)由纬向加捻形成的真丝绉类织物中,轻薄型的经纬向缩水率均小于厚重型,从变化幅度上看,厚重型普遍大于轻薄型.(2)相对缩水率反映织物缩水程度在第一次经受洗涤时最大,以后逐渐减小趋近于零.为满足服装加工及尺寸的要求,特别应考虑头次缩水,建议面料的供应商提供一定的参数.(3)影响真丝绉类织物缩水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织物组织变化,织物经纬密度,织物的经纬组合和对生产工艺的掌握,另外须注意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实验过程与实验条件的设立.参考文献『11冯岑等真丝重绉织物的设计与试样测试分析_JJ江苏丝绸.2000,r3,.『21李栋高等.丝绸材料学【M].北京纺织出版社1994. 『31(日)纤雌性能评价研究委员会纺织测试手册[MI北京纺织出版社(牧稿日期:2001.D7_02)。

国标缩水率

国标缩水率

国标缩水率
国标缩水率是指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面料在水洗或其他工艺过
程中缩小的程度。

它是衡量面料纵向和横向收缩程度的指标,直接关
系到服装的尺寸、质量和风格等方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面料具有不同的国标缩水率,比
如棉、毛、丝绸等面料的缩水率都有明显差异。

因此,在衣服的设计
和制作中,需要根据面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缩水率,以保证成衣质量。

其次,影响国标缩水率的因素不仅有面料本身的特性,还包括面
料的处理方法、水洗方式、温度、时间、湿度等因素。

因此,在生产
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缩水率。

另外,国标缩水率对于规模化服装生产来说也十分重要。

在大批
量生产时,缩水率的控制也需要严格把握,以确保每一件成衣的尺寸
和质量一致。

同时,通过科学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可以实现缩水率的
精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也需要关注国标缩水率,以避免购买了
尺寸过大或过小的衣服。

建议在购物时仔细查看衣服标签上的缩水率
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尺码。

综上所述,国标缩水率是影响纺织品加工和制作的重要指标,需要在设计、生产和消费等环节中得到关注和控制。

只有合理掌握和运用缩水率技术,才能生产出高品质、合适尺码的服装产品。

涤氨 面料 缩水率标准

涤氨 面料 缩水率标准

涤氨面料缩水率标准
涤氨是一种合成纤维,它具有高强度、轻质、柔软、易于染色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然而,涤氨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容易缩水,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了涤氨面料缩水率标准。

涤氨面料缩水率标准是指在一定的洗涤条件下,涤氨面料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缩水率应该符合的规定。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涤氨面料缩水率标准是ISO 5077:1984,其要求涤氨面料在
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缩水率不应超过5%。

然而,不同厂家生产的涤氨面料在纤维结构、纺织工艺、染色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其缩水率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国家对涤氨面料的缩水率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根据国家标准GB/T 2910-2009《纺织品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的规定,涤氨面料的缩水率应该在3%以内。

具体来说,涤氨
面料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1.将干净的涤氨面料样品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洗涤剂,按照规定的温度、时间和机器类型进行洗涤。

2.将洗涤后的样品取出,轻轻挤压去除多余水分。

3.将样品在标准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晾干。

4.测量样品的长度和宽度,并与未洗涤前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比较,计算缩水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涤氨面料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洗涤条件进行测试。

例如,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涤氨面料,可能需要采用更严格的测试方法。

总之,涤氨面料缩水率标准的制定和监管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涤氨面料制品时,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洗涤和保养,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

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

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纺织品的缩水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织物在水中浸泡或洗涤后,经过脱水、烘干等处理后,其长度和宽度的变化百分比。

缩水率是评价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选择纺织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缩水率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首先,纺织品缩水率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测定方法、标志、分类、要求等内容。

在测定方法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包括水洗法、干洗法、热空气烘干法等。

这些方法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纺织品缩水率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在标志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纺织品缩水率标志的使用规范,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缩水率情况,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在分类和要求方面,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制定了相应的缩水率要求,确保了不同类型纺织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比性。

其次,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纺织品行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得到了提高。

同时,国家标准的制定也推动了纺织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纺织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内纺织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往往会关注产品的质量情况,而纺织品的缩水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了国家标准的规范,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产品的缩水率情况,从而选择到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纺织品缩水率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国家标准,与时俱进,适应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

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

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
针织面料是服装生产中常见的一种面料,它的缩水率直接影响着成衣的尺寸稳
定性和穿着舒适度。

因此,制定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对于保障服装质量、规范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针织面料的缩水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面料在水中浸泡或洗涤后,其长
度和宽度发生的变化百分比。

缩水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成衣的尺寸变化,如果缩水率过大,将导致成衣尺寸不稳定,影响着穿着效果和舒适度。

因此,制定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是为了规范面料生产,保障成衣质量。

其次,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面料的纤维种类、纺织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

不同种类的纤维具有不同的吸水性和收缩性,不同的纺织结构和加工工艺也会对面料的缩水率产生影响。

因此,国家标准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适用于不同类型针织面料的缩水率标准,以保证面料在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

此外,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服装用途和款式设计。

比如,休闲服装和正装服装对于缩水率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款式设计可能对缩水率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国家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服装用途和款式设计,制定相应的缩水率标准,以满足不同需求。

综上所述,针织面料缩水率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面料生产、保障成衣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需要综合考虑面料的纤维种类、纺织结构、加工工艺,以及服装用途和款式设计等因素,制定出适用于不同类型针织面料的缩水率标准,以保证面料在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棉质缩水率国标

棉质缩水率国标

棉质缩水率国标摘要:1.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概述2.国标对棉质面料缩水率的规定3.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4.缩水率对衣物穿着和洗涤的影响5.如何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正文:一、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概述棉质面料是一种以棉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料,因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度而广泛应用于衣物制作。

然而,棉质面料在生产和洗涤过程中会出现缩水现象,即面料的长度、宽度等尺寸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缩水率。

二、国标对棉质面料缩水率的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对棉质面料的缩水率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GB/T 17913-2008《纺织品缩水率试验方法》规定,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应控制在4% 至10% 之间。

这一标准适用于纯棉面料以及棉与其他纤维混纺的面料。

三、影响棉质面料缩水率的因素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面料的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不同纤维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面料缩水率不同。

例如,纯棉面料的缩水率通常较高,而涤纶、尼龙等化纤面料的缩水率较低。

2.面料的生产工艺: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缩水率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经过预缩整理的面料缩水率较低,而未经预缩整理的面料缩水率较高。

3.洗涤条件:洗涤条件对棉质面料的缩水率也有影响。

高温、高湿、高碱度等条件容易导致面料缩水率增大。

四、缩水率对衣物穿着和洗涤的影响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对衣物的穿着和洗涤效果产生一定影响:1.穿着效果:缩水率较高的面料在洗涤后容易变形、尺寸缩小,影响衣物的穿着美观度和舒适度。

2.洗涤效果:缩水率较高的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容易发生纤维脱落、起球等现象,影响衣物的洗涤效果和寿命。

五、如何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要降低棉质面料的缩水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优质原料:选用优质棉花原料,降低化纤纤维的使用比例,以降低面料的缩水率。

2.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预缩整理等生产工艺,降低面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缩水率。

3.合理洗涤:遵循衣物洗涤标签的指引,选择合适的洗涤温度、湿度和洗涤剂,避免过高温度和碱性洗涤剂对衣物造成损害。

面料缩水率计算公式

面料缩水率计算公式

面料缩水率计算公式一、什么是面料缩水率?面料缩水率指的是在洗涤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面料的尺寸发生缩水的比例。

面料缩水率是衡量面料稳定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面料缩水率的计算公式面料缩水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缩水率(%)=(原始尺寸 - 缩水尺寸)/ 原始尺寸× 100%三、如何计算面料缩水率?1. 准备工具和材料计算面料缩水率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面料样本、尺子或卷尺、洗涤设备、计算器。

2. 测量原始尺寸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面料的原始尺寸。

在测量之前,应该将面料完全展开,并确保面料没有被拉伸或扭曲。

3. 进行洗涤根据面料的洗涤要求,将面料置于洗涤设备中进行相应的洗涤处理。

洗涤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洗涤方法,避免使用不当的洗涤剂或方式,以免对面料产生额外的影响。

4. 测量缩水尺寸洗涤完成后,将面料取出并晾干。

然后,使用尺子或卷尺测量缩水后的尺寸。

同样,要确保面料没有被拉伸或扭曲。

5. 计算面料缩水率根据面料的原始尺寸和缩水尺寸,使用上述的缩水率计算公式,计算出面料的缩水率。

将原始尺寸减去缩水尺寸,再除以原始尺寸,最后乘以100%即可得到缩水率。

四、面料缩水率的影响因素面料的缩水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料的成分:不同材质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缩水率。

例如,纯棉面料往往具有较大的缩水率,而合成纤维面料的缩水率相对较小。

2. 面料的结构:面料的结构也会影响缩水率。

例如,松散织物比紧密织物更容易发生缩水。

3. 洗涤方式:使用不当的洗涤方式,如过热的水温、过强的机械力或过度搅拌,都可能导致面料的缩水率增加。

4. 面料的后整理处理:面料经过特殊的后整理处理(如预缩处理)后,其缩水率可能会降低。

五、衡量面料缩水率的重要性面料缩水率是衡量面料稳定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对于制造商而言,了解面料的缩水率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面料,以确保产品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面料粘合过程中的热缩率和缩水率问题探讨

面料粘合过程中的热缩率和缩水率问题探讨

面料粘合过程中的热缩率和缩水率问题探讨面料粘合过程中的热缩率和缩水率问题探讨在面料粘合过程中,热缩率和缩水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热缩率是指面料在加热过程中的缩小程度,而缩水率是指面料在水洗过程中的缩小程度。

这两个问题都会对面料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认真探讨。

首先,热缩率是由面料的纤维组成和加工工艺决定的。

一般来说,天然纤维的热缩率比化学纤维要小,因为天然纤维的分子结构更加稳定。

此外,加工工艺也会影响热缩率。

例如,面料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越高,热缩率就越大。

因此,在面料粘合过程中,需要根据面料的纤维组成和加工工艺来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以减小热缩率的影响。

其次,缩水率是由面料的纤维组成和水洗工艺决定的。

与热缩率不同的是,化学纤维的缩水率比天然纤维要小,因为化学纤维的分子结构更加稳定。

此外,水洗工艺也会影响缩水率。

例如,水洗的温度和时间越高,缩水率就越大。

因此,在面料粘合过程中,需要根据面料的纤维组成和水洗工艺来控制水洗的温度和时间,以减小缩水率的影响。

最后,为了减小热缩率和缩水率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面料。

根据面料的纤维组成和加工工艺来选择合适的面料,以减小热缩率和缩水率的影响。

2. 控制加热和水洗的温度和时间。

根据面料的纤维组成和加工工艺来控制加热和水洗的温度和时间,以减小热缩率和缩水率的影响。

3. 采用适当的粘合剂。

选择适当的粘合剂可以减小热缩率和缩水率的影响。

总之,热缩率和缩水率是面料粘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料、控制加热和水洗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采用适当的粘合剂,可以减小热缩率和缩水率的影响,提高面料的质量。

衣服面料名称、介绍、优缺点、缩水率、洗涤、熨烫汇总

衣服面料名称、介绍、优缺点、缩水率、洗涤、熨烫汇总

常见面料的解释、优缺点、缩水率、熨烫温度汇总一、面料基本介绍1.纯棉面料纯棉面料是运用最广的衣料,物美价廉,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

穿着柔软、舒适、保暖。

色泽鲜艳,颜色丰富,耐热耐晒,不易被碱腐蚀。

但耐酸的能力较差。

其最大的缺点是弹性较差,容易折皱。

它还易发霉,但不易被虫蛀。

纯棉面料被广泛用作内衣衣料。

常见的有府绸、平布、泡泡纱、帆布、哔叽、华达呢等。

2.毛料毛料是呢绒织物的总称。

羊毛是呢绒的主要原料。

它的吸湿性比较好,穿着时无潮湿感,柔软而舒适。

颜色丰富,遇水不易掉色,耐酸但不耐碱。

在天然纤维中,纯毛呢绒的弹性是最好的,毛料不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晒,否则会失去羊毛油亮的光泽而变黄,有陈旧感。

它还不耐虫蛀,易发霉。

常见的毛料有派力司、华达呢、法兰绒、粗花呢等。

3.丝绸面料丝绸织物雍容华贵,有"织物皇后"之称,以蚕丝为原料。

它舒适透气,保暖吸湿,轻盈凉爽,弹性和抗皱性比棉、麻都好,色彩丰富且遇水不易掉色,美中不足的是丝绸易发霉,易虫蛀,不耐晒。

我们所说的是真丝绸是以桑蚕丝为主,也有柞蚕丝的真丝绸。

相比之下,桑蚕丝织物柔软、平滑,色泽艳丽;柞蚕织物则手感粗硬,常有皱纹。

常见的丝绸品种很多,分为绸、纺、纱、绢、葛、锦、绫、罗、绒、绉、呢、绨、哔叽等十四大类。

4.麻料麻料最适宜做夏季服装,它穿着舒适不粘身,具有凉爽透气的优点。

而且它的吸湿性很好,强力也大。

是天然纤维织物中最强硬的一种。

麻料的耐磨性比棉好,但比棉易掉色。

因此麻料的花色品种比较单一。

衣着用的麻料主要是苎麻布和亚麻布,常用的有棉麻、毛麻、涤麻混纺等面料。

5.粘胶纤维面料粘胶纤维面料手感柔软,吸湿性好,但弹性较差。

容易折皱变形。

耐酸耐碱性都不如棉好。

而且不能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否则会变软变脆。

粘胶纤维面料运用很广,常见的有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等混纺面料,以改善它的缺点。

6.涤纶面料涤纶面料弹性非常好,与羊毛相似,耐酸碱性很好。

几种常用服装面料特性

几种常用服装面料特性
腈纶织物
腈纶以其特有的弹性和蓬松为服装提供了廉价美观的仿毛衣料和羊毛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特点:腈纶有合成羊毛之美称,其弹性与蓬松度可与天然羊毛媲美。腈伦织物不仅挺括抗皱,而且保暖性较好。在同体积的纺织物中含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层。保湿测定结果证明,腈伦织物保暖性比同类羊毛织物高聚物15%左右。
腈伦织物的耐光性居各种纤维之首。在日光夏爆晒年蚕丝、锦纶、粘胶及羊毛织物等以基本破坏,而腈纶织物强度仅下降20%左右。因此,腈纶织物为户外服装、运动服等理想衣料。腈纶织物色泽艳丽,与羊毛适当比例混纺可改善外观色泽并且不形象手感觉。腈纶织物有较好的耐热性,它居合纤第二位,且耐酸、耐氯化作用,使用范围较广。在合纤维织物中,腈纶织物以比较轻,因此,亦为轻便服装衣料这一。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穿着亦有闷热感,舒适性较差。腈纶纤维结构决定其织物耐磨性不好,它是化纤织物中耐磨最后差的产品。
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是化学纤维中出现最早的产品,其成本低,用途广,市场上常见的粘胶纤维制品有原色、染色、印花和色织人造棉,由于这些品种质地柔软、布面洁净、手感滑爽、吸湿透气性能好、穿着舒适、色泽鲜艳,因此近年来很受消费者欢迎。
锦纶织物
锦纶以它优质的耐磨和质轻的良好服用性竞争于合成纤维衣料之中,半个世纪以来它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受消费者欢迎的羽绒服和登山服所用衣料仍以锦纶织物为最佳。锦纶织物的服用性能;锦纶织物的耐磨性能居各种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织物之首,同类产品比棉和粘胶织物高聚物10倍,比纯羊毛织物高难度20倍、比涤纶织物高约4倍。其强度也很高,且湿态强度 下降极小。因此,棉纶纯纺及混纺织均有良好的耐用性。在合成纤维物中锦伦织物的吸湿性较好,故其穿着舒适和染色性要比涤纶织物。除丙纶和腈纶织物外,锦纶织物较轻。因此,服装裥褶定型较难,穿用过程受力易变形,故棉纶织物服装适用性能不如涤纶衣料。

常见纺织面料优缺点的汇总

常见纺织面料优缺点的汇总

常见纺织面料优缺点的汇总1纯棉全棉编织,主要用于制作时尚服装,休闲服装,内衣和衬衫。

优点:容易保暖,柔软贴合,吸湿性、透气、耐热、耐碱、干净卫生。

缺点:容易收缩,容易起皱,容易起球,外观不是很平整,美观,必须经常熨烫。

2涤棉与棉相比,是一种混纺,即涤纶和棉的混纺。

优点:柔软,不易起皱。

缺点:吸湿性差,与“精梳棉”相比,容易起球。

3冰棉它是抗击夏季的绝佳面料。

棉织物上有涂层,颜色主要是单一色调,有白色,军绿色,浅粉红色,浅棕色等,适合女性制作连衣裙,七分裤,衬衫等。

优点:手感滑爽,面料轻薄不透明,凉爽舒适,柔软透气,不缩水,表面自然褶皱,穿着风格独特。

缺点:冰棉和纯棉一样,怕虫,潮湿环境下容易发霉。

这些缺点都会严重影响面料的外观,所以要注意冰棉面料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4精梳棉纯棉制品织得更好,处理也更好。

优点:这类面料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起球。

缺点:深色精梳棉洗后可能会掉色。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价格会比纯棉的高很多。

5水洗棉以棉布为原料,优质水洗棉布表面有一层均匀的毛绒,别具一格。

优点: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无需熨烫,水洗不易变形褪色。

缺点:水洗棉制成的纺织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散开变形。

6莱卡棉莱卡被添加到棉织物中。

莱卡是杜邦独家发明生产的人造弹性纤维,可自由拉伸4~7次,释放外力后,迅速恢复原长。

它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以与任何其他人造或天然纤维交织在一起。

其非凡的拉伸和恢复性能使所有织物都变得更好。

优点:穿着舒适,运动舒适,独特超强的折皱回复能力,衣服长时间不变形。

缺点:对人体有害。

由于加入了化纤材料,通常是透气的。

7丝光棉从高级棉花原料中选择,采用尖端技术,是最好的棉花。

优点:柔软舒适,吸湿透气,光泽半透明,染色好,机织产品不易断裂。

缺点:经常拉伸容易变形。

8目棉纯棉,特殊编织。

优点:吸汗,不易变形。

缺点:伴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和起球。

★麻面料由亚麻、苎麻、黄麻、剑麻、香蕉麻等各种大麻植物纤维制成。

1牛仔布经纬向缩水率经纬向缩水率牛仔布在织布过程中,经纱和纬纱...

1牛仔布经纬向缩水率经纬向缩水率牛仔布在织布过程中,经纱和纬纱...

1牛仔布经纬向缩水率经纬向缩水率牛仔布在织布过程中,经纱和纬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张力拉伸,在洗水时会发生收缩,如坯布洗水时,经向的缩水率一般高达13-15%,纬向缩水率视用纱情况,如:纯棉纱:3-5%,化纤纱:2-3%,弹力纱:10-20%,因此,牛仔布一般都要经过预缩处理,也就是通过预缩机将牛仔布经向缩水率预先缩12-13%,使经向剩余缩率≤3%。

而纬向则一般是自然收缩,如弹力布出现纬向缩水率偏大15-20%,则采取热定型,使弹力纱中的氯纶丝经过200℃高温空气定型,使纬向余缩率控制在8-10%。

经纬向缩水率如果偏大,在制衣洗水后,极易造成裤头和拉链起皱,布面也不平整。

同时缩水率大也造成制衣用布量增大。

按国际利惠制标准,经纬向缩水率≤3%,但弹力布的纬向缩水率则一般控制在8-12%,偏大易造成喇叭口和起皱,偏小易造成弹力不足。

经纬向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在一块经向长60CM,纬向整幅的牛仔布反面,经向和纬向均匀画三个长50CM的标记线,两端十字交叉,洗水后再量该线段长度。

缩水率=L冼前-L洗后/L洗前*100%=50-L洗后/50*100%如洗水后为48CM,则缩水率为4%。

2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丝光牛仔面料在传统牛仔布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染整加工技术,对纱线表面进行丝光,以达到表层色浓、内层洁白、对比鲜明的环染效果,其色泽鲜艳度、深度较常规纱线要好得多。

丝光牛仔布以其舒适的手感、较好的光泽、鲜明的磨白效果和清晰的布面风格,赋予牛仔面料以高附加值,是高档牛仔服装的首选面料。

1 染整工艺工艺流程 坯检→烧毛→退浆→丝光→水洗→定形→整纬→预缩→成检→卷筒1.1 烧毛正面烧两次,车速控制在80m/min,火口要求均匀有力,火力不宜太高,尤其要注意布面的接触温度。

经烧毛后布面应基本无长毛,布面干净均匀,没有条花、划痕。

1.2 退浆大多数牛仔布采用上浆染色的经纱与本色的纬纱交织而成,上浆量大,退浆难净,且又是靛蓝染色,色牢度较差,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色花、色条及头尾色差。

纺织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纺织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纺织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纺织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是()A. 棉B. 麻C. 羊毛D. 蚕丝答案:C解析:羊毛的吸湿性在常见纺织纤维中是最好的。

2. 下列哪种纤维的强度最高()A. 锦纶B. 涤纶C. 腈纶D. 氨纶答案:B解析:涤纶的强度在这些纤维中相对最高。

3. 用于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是()A. 线密度B. 公制支数C. 英制支数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线密度、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都可以用来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

4. 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组织是()A. 平纹组织B. 斜纹组织C. 缎纹组织D. 复杂组织答案:A解析:平纹组织是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5. 纺织面料的缩水率主要与()有关A. 纤维种类B. 织物组织结构C. 印染加工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纤维种类、织物组织结构和印染加工都会影响面料的缩水率。

6. 以下哪种纤维属于再生纤维()A. 粘胶纤维B. 聚酯纤维C. 锦纶D. 氨纶答案:A解析: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通过化学方法从天然纤维素制成。

7. 纺织生产中,用于梳理纤维的机器是()A. 梳棉机B. 并条机C. 粗纱机D. 细纱机答案:A解析:梳棉机主要用于梳理纤维。

8. 纱线捻度的单位是()A. 捻/mB. 捻/cmC. 捻/10cmD. 捻/10m答案:A解析:纱线捻度通常以捻/m 为单位。

9. 机织物的幅宽通常用()表示A. 厘米B. 英寸C. 米D. 毫米答案:A解析:机织物的幅宽一般以厘米为单位。

10. 以下哪种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A. 棉织物B. 麻织物C. 牛仔织物D. 氨纶织物答案:D解析:氨纶织物具有出色的弹性。

11. 纺织纤维的细度通常用()来表示A. 直径B. 长度C. 线密度D. 重量答案:C解析:纺织纤维的细度常用线密度来表示。

12. 以下哪种染料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A. 酸性染料B. 分散染料C. 活性染料D. 阳离子染料答案:C解析:活性染料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织物的缩水率及优缺点

织物的缩水率及优缺点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

一般来说,缩水率最大织物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品。

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

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

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

一件衣服在穿着期间,能否始终保持合身、不变形、平挺美观、耐穿,关键是你对衣料的缩水率是否了解,并在成衣前是否进行预缩。

怎样正确掌握不同衣料的缩水率呢?首先弄清缩水率是什么.缩水率是指衣料经水浸和洗涤后,织物发生收缩的百分率。

缩水率和衣料的纤维特性、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生产加工工艺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各种纤维的吸湿性不一样,吸湿性大的纤维,缩水率就大;反之缩水率就小。

天然纤维如棉、毛、丝、麻的吸湿性相对较大,故率也大;而涤纶、丙纶等化学纤维吸湿性.结物结构的紧密、稀松也会影响其缩水程度,稀松结构的衣料,一般较紧密结构的缩水率大。

:本色白布为3%;毛蓝布为3-4%;府绸为3-4.5%;花布为3-3.5%;卡叽华达呢为4-5.5;斜纹布为4%;哗叽为3-4%;劳动布为10%;人造棉为10%;的确良为2%;毛华达叱为2-3.5%;线呢为8-9.8%;平纹的确良为1-2 %;毛的确良为1-2%;海军呢为2-3.5%;大衣呢为2-3.5%;灯芯绒为3 -6.5%。

很多人都认为纯棉面料的衣物最好,尤其内衣内裤,有些人非纯棉不买,其实这种做法未必适合你。

对于容易出汗的人,尤其是经常驾车的男性来说,纯棉内裤虽然吸汗,但不容易干,皮肤长时间接触潮湿的衣物,容易出现红肿、瘙痒感,生成湿疹或痱子等。

其实,内裤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男性睾丸,并且减少大腿与外裤的摩擦,还能防止异味外漏。

面料缩水率挂干6.5

面料缩水率挂干6.5

面料缩水率挂干6.5
面料的缩水率通常是指在洗涤或其他湿润条件下,面料尺寸变小的百分比。

"挂干 6.5"可能是指在挂晾或晾干的条件下,该面料的缩水率为6.5%。

面料的缩水率是由面料的纤维类型、纺织工艺、染色和整理处理等因素决定的。

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服装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如果你知道面料的缩水率是 6.5%,那么在制作服装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在设计和裁剪面料时,需要留有足够的裕量,以确保在洗涤后仍然能够保持所需的尺寸。

这是为了避免服装在洗涤后缩水过多,导致尺寸不合适。

在服装制造和设计领域,了解并考虑面料的性质,包括缩水率,对于生产出高质量、合身的服装非常重要。

如果有特定的面料类型或品牌,最好查阅相关的技术规格或联系供应商,以获取更准确的面料特性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前言:
缩水率最小的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丝织品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物。

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

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

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

一. 纤维及织缩的影响
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

通常纤维的溶胀都是各向异性的(锦纶除外),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

通常把织物下水前后的长度差与其原长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

吸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差。

织物本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纱(丝)线长度是不同的,通常用织缩率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织缩率(%)=[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织物长度
织物在下水后,由于纤维本身的溶胀,使织物长度进一步缩短,产生缩水率。

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

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

织造张力小,织物紧密厚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的缩水率就大。

在染整加工中,为了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常采用预缩整理的方式来加大纬密,预先提高织缩率,从而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二. 缩水产生的原因:
(1) 纤维在纺纱时,或纱线在织造及染整时,织物中之纱线纤维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或变形,同时纱线纤维及织物结构产生内应力,在静态干松弛状态,或静态湿松弛状态,又或在动态湿松弛状态、全松弛状态下,不同程度内应力之释放,使纱线纤维及织物回复至初始状态。

(2) 不同的纤维及其织物,其缩水程度都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特性-亲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大,例如棉、麻、粘胶等纤维;而疏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少,例如合成纤维等。

(3) 纤维在润湿状态时,因浸液的作用下产生膨化,令纤维直径变大,如在织物上,迫使织物之交织点之纤维曲率半径增加,引致织物长度缩短。

例如棉纤维在
水的作用下膨化,横截面积增大40~50%,长度增加1~2%,而合成纤维则对热收缩,如沸水收缩等,一般5%左右。

(4) 纺织纤维受热条件下,纤维的形态及尺寸发生变化及收缩,降温后亦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称为纤维热收缩。

而热收缩前与热收缩后的长度百分比称为热收缩率,一般以沸水收缩测试,在100℃沸水中,纤维长度收缩的百分率作表示;亦有用热空气方式,在超过100℃的热空气中测其收缩的百分率,亦有用蒸气方式,在超过100℃的蒸气中测其收缩的百分率。

纤维因内部结构及受热温度、时间等不同条件下表现亦不同,例如加工涤纶短纤的沸水收缩率为1%,维纶沸水收缩率为5%,氯纶热空气收缩率为50%。

纤维在纺织加工及其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有著密切的关系,为后工序之设计提供一些依据。

三. 一般面料的缩水率:
棉4%--10%;
化纤4%--8%;
棉涤3.5%--5 5%;
本色白布为3%;
毛蓝布为3-4%;
府绸为3-4.5%;
花布为3-3.5%;
斜纹布为4%;
劳动布为10%;
人造棉为10%。

四. 影响缩水率的原因
1、原材料
织物的原材料不同,缩水率不同。

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浸水后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缩水率就大。

如有的粘胶纤维吸水率高达13%,而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性差,其缩水率就小。

2、密度
织物的密度不同,缩水率也不同。

如经纬向密度相近,其经纬向缩水率也接近。

经密度大的织品,经向缩水就大,反之,纬密大于经密的织品,纬向缩水也就大。

3、纱支粗细
织物纱支粗细不同,缩水率也不同。

纱支粗的布缩水率就大,纱支细的织物缩水率就小。

4、生产工艺
织物生产工艺不同,缩水率也不同。

一般来说,织物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纤维要拉伸多次,加工时间长,施加张力较大的织物缩水率就大,反之就小。

5、纤维成分
天然植物纤维(如棉、麻)和植物再生纤维(如粘胶)与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相比,容易吸湿膨胀,因此缩水率较大,而羊毛则是由于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而容易毡化,影响其尺寸稳定性。

6、织物结构
一般情况下,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针织物;高密度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低密度的。

在机织物中,一般平纹织物的缩水率小于法兰绒织物;而针织物中,平针组织的缩水率又小于罗纹织物。

7、生产加工过程
由于织物在染色、印花、后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机器的拉伸,从而有张力存在于织物上。

然而织物在遇水后很容易解除张力,因此我们会在洗涤后发现织物缩水。

在实际工艺中,我们一般用预缩水来解决这个问题。

8、洗涤护理过程
洗涤护理包括洗涤、干燥、熨烫,这三步每一步都会影响到织物的缩水。

例如手洗样品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机洗的样品,而洗涤的温度同样会影响其尺寸稳定性。

一般而言,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样品的干燥方式对织物的缩率影响也是
比较大的。

常用的干燥方式有、滴水干燥法,金属网平铺法,挂干干燥法和转筒烘干法。

其中滴水干燥法对织物的尺寸影响最小,而转筒拱干法对织物的尺寸影响最大,其余两种居中。

另外,根据织物的成分选择一个合适的熨烫温度,也可以改善织物的缩水情况。

例如,棉麻织物可以通过高温熨烫改善其尺寸缩率。

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对于合成纤维来说,高温熨烫非但不能改善它的缩率,反而会对它的性能有所破坏,如面料发硬发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